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
關燈
小
中
大
确實,老衲立時鳴鐘、擊鼓,召集寺中長老,共議大事。
” 方兆南道:“此事千真萬确,一點不錯,縱是齊集天下武林同道,在下也敢暢談所見。
” 大悲禅師拿起案上一支木捶,正待擊打桌案上放的銅缽,突然又停下手來。
他接着又道:“據老袖所知,少林寺中已三十年未傳過驚神鐘鼓,鐘鼓一響,茲事體大,誤傳了驚神鐘鼓,老袖也擔待不起。
” 方兆南道:“大師盡管放心……” 大悲禅師滿臉莊嚴,又緩緩放下手中木捶,接道:“老衲不知方施主藝出何人門下,天下武林高手,大都埋身冥嶽絕命谷中,方施主卻能獨自突圍而出,自非絕世武功莫辨了?” 方兆南輕輕歎道:“此等之事,也難怪大師相疑……” 當下簡略說出了自己出身,卻把大方禅師明月蟑大會群豪,冥嶽中交手經過之情,說的甚是詳盡。
大悲禅師雖對方兆南身世存疑仍多,但聽他訴說冥嶽激戰經過甚詳,自是不好再仔細盤問對方的出身,随手提起了木捶,輕輕一擊案上銅缽。
銅缽餘音,仍在耳際縧繞,又有兩個小沙彌奔了進來,合掌垂首,說道:“師父有什麼大事吩咐?” 大悲禅師道:“傳下驚神鐘鼓。
” 兩個小沙彌怔了一怔,才高聲複誦道:“傳下驚神鐘鼓。
”但聞室外一個宏亮聲音接道:“傳下驚神鐘鼓……” 聲音此落彼起,愈傳愈遠,漸不可聞。
大悲禅師慢慢站起身子,莊嚴的臉色上泛現焦慮,不停的在室中走來走去。
這位少林高僧顯然有着無比的煩惱,眉字間憂苦重重,他突然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說道:“照方施主的說法,老袖掌門師兄,八成是兇多吉少了?” 方兆南道:“我們沖入回輪殿後,一直都沒有見到大方禅師之面,對他的生死存亡,晚輩不敢擅作揣測。
” 大悲禅師長長歎一口氣,望着後壁一幅“達摩”神像,黯然說道:“少林派自我達摩師祖手創以來,已傳二十八代掌門,雖然其間有過不少風波,但像這等掌門人生死不明的挫折,還是從未遇到,看來縱然齊集寺中長老,隻怕也難找出良策。
” 方兆南忽然想起知機子言陵甫來,不知他瘋癫之症是否已經好轉,當下問道:“貴寺方丈在冥嶽明月峰大會群豪之時,曾把馳名天下的神醫言陵甫遣人解送貴寺,不知此人現在何處?” 大悲禅師道:“此人現在靜居敝寺戒持院養心室中,他瘋癫之症,尚未痊愈,老衲不得不對他稍微限制并予防範。
” 方兆南道:“晚輩想探望他,不知是否可行?” 大悲禅師道:“時已深夜,恐有不便,何況老衲已傳驚神鐘鼓,這是我們少林内最權威和緊急集會之令,不論何人,隻要聽得那驚神鐘鼓之聲,均得即時趕往議事殿中……” 他話到此處,遙聞一聲悠悠鐘鼓聲傳了過來,大悲禅師接道:“驚神鐘鼓已起,咱們該趕往議事殿了。
”: 方兆南起身來說道:“貴寺中這等隆重的集會,晚輩如何能夠參與?” 大悲禅師道:“我們這驚神鐘鼓,非重大變故,不能擅傳……” 隻聽鐘聲悠悠,連嗚了一十二響。
緊接着鼓聲急起,也和了一十二響。
大悲禅師單掌立胸,莊肅的說道:“方施主到達議事殿後,望能就冥嶽所見經過,據實而言,老袖先走一步帶路了。
”大步向前走去。
不知穿過了多少重庭院,到了一座高聳的大殿前面。
這時,殿中燭火高燒,照的一片通明,已有不少僧侶在殿中。
大悲禅師大步直向正中一座木桌走了過去,端坐木案後面一張松木椅上。
木案的兩側,共排有一十二個坐位,都還空無人坐。
方兆南東張西望了一陣,忽然覺着這座大殿有着無比的莊嚴,每一個僧侶的神情,都無比的沉重。
大悲禅師神情雖是肅穆,但舉止言談莊嚴,仍甚和藹,欠身而起,單掌立胸,道:“方施主請過來坐吧!” 方兆南有一點受寵若驚之感,緩步走了過去。
他經過群僧面前之時,一個個對他合掌作禮。
方兆南不自覺由心中升起來一股敬仰之感,暗暗想道:“看來少林寺不但武功馳名天下,被譽為武林中泰山北鬥,單是這些僧侶的莊嚴虔誠的态度,就足以使人自慚形穢。
” 忖思之間,人已走近大悲禅師身前。
大悲禅師指着左面一排首位,說道:“方施主不辭千裡跋涉,一路上餐風飲露,傳報兇訊,對我們少林寺,恩義甚深,不用謙辭,快請坐下。
” 他這一說,方兆南果然不好再作推辭,依言坐了左面首位。
就這一瞬工夫,兩側坐位上已坐滿了人。
方兆南暗暗驚道:“這些和尚們好快的身法。
” 暗中留神向四面看去,隻見殿中已站滿了和尚,每人似都有一定位置,行列整齊,隐隐構成了一副悅目的圖案。
隻聽大悲禅師低沉的聲音響蕩在耳際道:“這位方施主傳來兇訊,咱們少林寺二十八代掌門人,已陷落冥嶽生死不明,随行三十六位護法弟子,盡都兵劫歸化我佛……” 此言一出,殿中群僧,神情大恸。
一個個雙掌合十,閉目垂下頭去,口啟動,似在祈禱,但卻聽不到一點
” 方兆南道:“此事千真萬确,一點不錯,縱是齊集天下武林同道,在下也敢暢談所見。
” 大悲禅師拿起案上一支木捶,正待擊打桌案上放的銅缽,突然又停下手來。
他接着又道:“據老袖所知,少林寺中已三十年未傳過驚神鐘鼓,鐘鼓一響,茲事體大,誤傳了驚神鐘鼓,老袖也擔待不起。
” 方兆南道:“大師盡管放心……” 大悲禅師滿臉莊嚴,又緩緩放下手中木捶,接道:“老衲不知方施主藝出何人門下,天下武林高手,大都埋身冥嶽絕命谷中,方施主卻能獨自突圍而出,自非絕世武功莫辨了?” 方兆南輕輕歎道:“此等之事,也難怪大師相疑……” 當下簡略說出了自己出身,卻把大方禅師明月蟑大會群豪,冥嶽中交手經過之情,說的甚是詳盡。
大悲禅師雖對方兆南身世存疑仍多,但聽他訴說冥嶽激戰經過甚詳,自是不好再仔細盤問對方的出身,随手提起了木捶,輕輕一擊案上銅缽。
銅缽餘音,仍在耳際縧繞,又有兩個小沙彌奔了進來,合掌垂首,說道:“師父有什麼大事吩咐?” 大悲禅師道:“傳下驚神鐘鼓。
” 兩個小沙彌怔了一怔,才高聲複誦道:“傳下驚神鐘鼓。
”但聞室外一個宏亮聲音接道:“傳下驚神鐘鼓……” 聲音此落彼起,愈傳愈遠,漸不可聞。
大悲禅師慢慢站起身子,莊嚴的臉色上泛現焦慮,不停的在室中走來走去。
這位少林高僧顯然有着無比的煩惱,眉字間憂苦重重,他突然停下腳步,回過頭來說道:“照方施主的說法,老袖掌門師兄,八成是兇多吉少了?” 方兆南道:“我們沖入回輪殿後,一直都沒有見到大方禅師之面,對他的生死存亡,晚輩不敢擅作揣測。
” 大悲禅師長長歎一口氣,望着後壁一幅“達摩”神像,黯然說道:“少林派自我達摩師祖手創以來,已傳二十八代掌門,雖然其間有過不少風波,但像這等掌門人生死不明的挫折,還是從未遇到,看來縱然齊集寺中長老,隻怕也難找出良策。
” 方兆南忽然想起知機子言陵甫來,不知他瘋癫之症是否已經好轉,當下問道:“貴寺方丈在冥嶽明月峰大會群豪之時,曾把馳名天下的神醫言陵甫遣人解送貴寺,不知此人現在何處?” 大悲禅師道:“此人現在靜居敝寺戒持院養心室中,他瘋癫之症,尚未痊愈,老衲不得不對他稍微限制并予防範。
” 方兆南道:“晚輩想探望他,不知是否可行?” 大悲禅師道:“時已深夜,恐有不便,何況老衲已傳驚神鐘鼓,這是我們少林内最權威和緊急集會之令,不論何人,隻要聽得那驚神鐘鼓之聲,均得即時趕往議事殿中……” 他話到此處,遙聞一聲悠悠鐘鼓聲傳了過來,大悲禅師接道:“驚神鐘鼓已起,咱們該趕往議事殿了。
”: 方兆南起身來說道:“貴寺中這等隆重的集會,晚輩如何能夠參與?” 大悲禅師道:“我們這驚神鐘鼓,非重大變故,不能擅傳……” 隻聽鐘聲悠悠,連嗚了一十二響。
緊接着鼓聲急起,也和了一十二響。
大悲禅師單掌立胸,莊肅的說道:“方施主到達議事殿後,望能就冥嶽所見經過,據實而言,老袖先走一步帶路了。
”大步向前走去。
不知穿過了多少重庭院,到了一座高聳的大殿前面。
這時,殿中燭火高燒,照的一片通明,已有不少僧侶在殿中。
大悲禅師大步直向正中一座木桌走了過去,端坐木案後面一張松木椅上。
木案的兩側,共排有一十二個坐位,都還空無人坐。
方兆南東張西望了一陣,忽然覺着這座大殿有着無比的莊嚴,每一個僧侶的神情,都無比的沉重。
大悲禅師神情雖是肅穆,但舉止言談莊嚴,仍甚和藹,欠身而起,單掌立胸,道:“方施主請過來坐吧!” 方兆南有一點受寵若驚之感,緩步走了過去。
他經過群僧面前之時,一個個對他合掌作禮。
方兆南不自覺由心中升起來一股敬仰之感,暗暗想道:“看來少林寺不但武功馳名天下,被譽為武林中泰山北鬥,單是這些僧侶的莊嚴虔誠的态度,就足以使人自慚形穢。
” 忖思之間,人已走近大悲禅師身前。
大悲禅師指着左面一排首位,說道:“方施主不辭千裡跋涉,一路上餐風飲露,傳報兇訊,對我們少林寺,恩義甚深,不用謙辭,快請坐下。
” 他這一說,方兆南果然不好再作推辭,依言坐了左面首位。
就這一瞬工夫,兩側坐位上已坐滿了人。
方兆南暗暗驚道:“這些和尚們好快的身法。
” 暗中留神向四面看去,隻見殿中已站滿了和尚,每人似都有一定位置,行列整齊,隐隐構成了一副悅目的圖案。
隻聽大悲禅師低沉的聲音響蕩在耳際道:“這位方施主傳來兇訊,咱們少林寺二十八代掌門人,已陷落冥嶽生死不明,随行三十六位護法弟子,盡都兵劫歸化我佛……” 此言一出,殿中群僧,神情大恸。
一個個雙掌合十,閉目垂下頭去,口啟動,似在祈禱,但卻聽不到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