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要緊,有人就有槍。
” “對!”許多人都同聲說,“有人就有槍!” 還有人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砸吧!砸吧!” 黃晔春首先把自己背的兩支槍放在地上,揀了一支較舊的,取下槍機,裝在口袋裡,就把槍高高舉起,用力向石頭上猛砸幾下,槍身砸彎了,槍托也斷了,向路旁一甩。
于是好多人都和他一樣,把多餘的槍都砸得破破爛爛,亂甩在路旁。
這辦法真靈,不僅真正減輕了大家的體力負擔,而且使大家精神興奮起來,他們迅速地把傷兵擡走,快步往前趕。
半下午了,大家的氣力又消耗得差不多了,掉隊的又多起來。
黃晔春看到許多擔架擺在道旁,擡的人頭上一顆顆的大汗珠。
有些擔架走不了幾步,又停下了。
他正在沒有多大辦法的時候,忽然看到前面有個人提起小洋鐵桶、喘着氣、滿頭是汗,好象是個老頭,快步跑來。
他後面有八九個老百姓,他一看清是陳廉,老遠就喊道:“小陳。
” 陳廉往前幾步說:“來了八九個老表。
” 黃晔春和他談了幾句,叫他休息一下,他不但沒有休息,并說要再回頭去請擡擔架民夫。
陳廉走了,黃晔春就和老百姓攀談,他知道這一帶在三四年前紅軍打長沙的時候建立過臨時革命政府,就不多講道理,隻請他們幫助擡擔架,并說要給辛苦錢。
老百姓都沒有二話。
可是,還不能把所有落伍的擔架通通擡走。
他走到一副擔架面前,對兩個擔架兵說:“我來幫你們一肩。
” 兩個擔架兵,早已起來了,好象有些抱愧地說:“黃政委,我們擡得動。
” 話還沒有說完,兩人已把擔架上肩。
黃晔春看到一個輕傷員走得很慢,便走到他面前,親切地說;“好,我扶你走。
” 傷兵不肯,但黃晔春鑽到前面,把他的左手向自己肩上一搭,右手提着他的褲帶走。
傷病兵行列的運動又快起來了,好象停止了的機器得到新的燃料一樣。
許多輕傷兵,都起來趕快走,勉強走得動的也願意自己走。
黃晔春扶着傷兵,不久就到了附近遊擊區紅軍小醫院。
他向醫院負責人交待了幾句,就回政治部去了。
這是個無名的狹長山溝,四面都是山峰,竹木參差,路徑狹小。
山農利用山溝中很小的平地和傾斜的山坡種植稻子、番薯和其它農作物。
低小的茅屋星星點點地散布在山溝裡面。
這裡是沒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廿萬分之一或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也找不到它的地名。
蘇維埃政府在這裡設立小規模的修械所和病院,羅霄縱隊和湘鄂贛邊區一個獨立團在半月前一次戰鬥後,留下不少傷病員——其中還收容了敵方的傷病員。
這天上午,國民黨軍隊到了離這裡二十多裡的地方,醫院裡的負責人雖然很快地知道了這個消息,有些警覺,但認為這裡從來沒有到過敵人,更重要的是羅霄縱隊醫務主任顧安華送傷員到這裡,正利用機會給大家看病。
因此,醫院除加強偵察警戒之外,沒有進行足夠的應付敵人的準備工作。
太陽西斜了,醫院中還沒有結束診斷,忽然東南方向槍聲砰砰地響。
這對于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傷病員,真似晴天霹靂。
“啊!打槍了!” “槍聲好象不遠呢?” 所有的傷病員和工作人員覺得如果是靖衛團、守望隊,保安隊也許可以抵住,如果是大敵人,就不好對付了。
從當前槍聲的密度判斷,一定是大的敵人。
槍聲愈響愈密。
從他們的作戰經驗中判斷,敵人已越來越近。
整個的醫院都動蕩起來,勉強可以走動的傷病員,都帶着輕便的用品走了;醫院裡的工作人員急忙收拾重要的醫藥器具,有的扶着傷病員,有的背着傷病員,有的幾個人擡着傷病員,向樹林中逃走。
然而由于人員太少,他們雖然來回轉運,也不能把傷病員通通弄走。
敵人快到醫院了,沒有運走的傷病員,依然躺在病床上,互相對着流淚,有時口裡低聲地念着:“死!死!死!” 槍聲在醫院附近響起來了,醫院裡面依然沒有任何動作,隻有充滿着憤怒的歎息聲:“死……死……死……” 重傷員張洪海所在連的連長在戰鬥開始不久就犧牲了,他奉令兼代連長,到最後奪取敵人陣地的時候,左腿負傷了。
到醫院後,傷口發腫,痛得日夜不能睡覺。
這天他聽到響槍後,和其他傷兵一樣,不斷地歎息。
等到槍聲在醫院門外響的時候,他忽然眼睛一睜,牙齒一咬,十分憤激地叫了一聲:“他媽的!就算是十多天前打死的
” “對!”許多人都同聲說,“有人就有槍!” 還有人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砸吧!砸吧!” 黃晔春首先把自己背的兩支槍放在地上,揀了一支較舊的,取下槍機,裝在口袋裡,就把槍高高舉起,用力向石頭上猛砸幾下,槍身砸彎了,槍托也斷了,向路旁一甩。
于是好多人都和他一樣,把多餘的槍都砸得破破爛爛,亂甩在路旁。
這辦法真靈,不僅真正減輕了大家的體力負擔,而且使大家精神興奮起來,他們迅速地把傷兵擡走,快步往前趕。
半下午了,大家的氣力又消耗得差不多了,掉隊的又多起來。
黃晔春看到許多擔架擺在道旁,擡的人頭上一顆顆的大汗珠。
有些擔架走不了幾步,又停下了。
他正在沒有多大辦法的時候,忽然看到前面有個人提起小洋鐵桶、喘着氣、滿頭是汗,好象是個老頭,快步跑來。
他後面有八九個老百姓,他一看清是陳廉,老遠就喊道:“小陳。
” 陳廉往前幾步說:“來了八九個老表。
” 黃晔春和他談了幾句,叫他休息一下,他不但沒有休息,并說要再回頭去請擡擔架民夫。
陳廉走了,黃晔春就和老百姓攀談,他知道這一帶在三四年前紅軍打長沙的時候建立過臨時革命政府,就不多講道理,隻請他們幫助擡擔架,并說要給辛苦錢。
老百姓都沒有二話。
可是,還不能把所有落伍的擔架通通擡走。
他走到一副擔架面前,對兩個擔架兵說:“我來幫你們一肩。
” 兩個擔架兵,早已起來了,好象有些抱愧地說:“黃政委,我們擡得動。
” 話還沒有說完,兩人已把擔架上肩。
黃晔春看到一個輕傷員走得很慢,便走到他面前,親切地說;“好,我扶你走。
” 傷兵不肯,但黃晔春鑽到前面,把他的左手向自己肩上一搭,右手提着他的褲帶走。
傷病兵行列的運動又快起來了,好象停止了的機器得到新的燃料一樣。
許多輕傷兵,都起來趕快走,勉強走得動的也願意自己走。
黃晔春扶着傷兵,不久就到了附近遊擊區紅軍小醫院。
他向醫院負責人交待了幾句,就回政治部去了。
這是個無名的狹長山溝,四面都是山峰,竹木參差,路徑狹小。
山農利用山溝中很小的平地和傾斜的山坡種植稻子、番薯和其它農作物。
低小的茅屋星星點點地散布在山溝裡面。
這裡是沒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廿萬分之一或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也找不到它的地名。
蘇維埃政府在這裡設立小規模的修械所和病院,羅霄縱隊和湘鄂贛邊區一個獨立團在半月前一次戰鬥後,留下不少傷病員——其中還收容了敵方的傷病員。
這天上午,國民黨軍隊到了離這裡二十多裡的地方,醫院裡的負責人雖然很快地知道了這個消息,有些警覺,但認為這裡從來沒有到過敵人,更重要的是羅霄縱隊醫務主任顧安華送傷員到這裡,正利用機會給大家看病。
因此,醫院除加強偵察警戒之外,沒有進行足夠的應付敵人的準備工作。
太陽西斜了,醫院中還沒有結束診斷,忽然東南方向槍聲砰砰地響。
這對于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傷病員,真似晴天霹靂。
“啊!打槍了!” “槍聲好象不遠呢?” 所有的傷病員和工作人員覺得如果是靖衛團、守望隊,保安隊也許可以抵住,如果是大敵人,就不好對付了。
從當前槍聲的密度判斷,一定是大的敵人。
槍聲愈響愈密。
從他們的作戰經驗中判斷,敵人已越來越近。
整個的醫院都動蕩起來,勉強可以走動的傷病員,都帶着輕便的用品走了;醫院裡的工作人員急忙收拾重要的醫藥器具,有的扶着傷病員,有的背着傷病員,有的幾個人擡着傷病員,向樹林中逃走。
然而由于人員太少,他們雖然來回轉運,也不能把傷病員通通弄走。
敵人快到醫院了,沒有運走的傷病員,依然躺在病床上,互相對着流淚,有時口裡低聲地念着:“死!死!死!” 槍聲在醫院附近響起來了,醫院裡面依然沒有任何動作,隻有充滿着憤怒的歎息聲:“死……死……死……” 重傷員張洪海所在連的連長在戰鬥開始不久就犧牲了,他奉令兼代連長,到最後奪取敵人陣地的時候,左腿負傷了。
到醫院後,傷口發腫,痛得日夜不能睡覺。
這天他聽到響槍後,和其他傷兵一樣,不斷地歎息。
等到槍聲在醫院門外響的時候,他忽然眼睛一睜,牙齒一咬,十分憤激地叫了一聲:“他媽的!就算是十多天前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