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記 祖師得道見帝

關燈
:“你乃一東宮,不可夜出觀燈。

    ”太子曰:“兒扮為民,去看便回。

    ”國王依奏,即着指揮湯伯同太監四名,保太子出朝,去市觀燈。

    太子正出朝門,行不一箭之路,但見:燦爛花燈高挂,笙箫管樂喧天唱。

    彩嬌娥勝天仙,飲樂壺漿歡慶。

     太子同湯伯轉過南街,見幾個飲酒醉人東倒西歪,不省人事。

    太子又轉過北街,亦見幾個在花街上孟姐家作樂,二人争風,打将起來。

    太子又轉過東街,又見一人在街上偷人銀袋,被人亂打無休,打得叫天叫地。

    太子看罷,猛然大聲歎曰:“如何免得酒色财氣四事,則我何必為君?”有天上鬥母元君,因元霄下凡,變一道士,以探人心,遇見太子出此言,向前揖而答之曰:“貧道方才聽見客官說,要脫酒色财氣四事,尊非要求得此方?貧道有之。

    ”太子曰:“汝何以脫得?”道人曰:“貧道棄父母,别妻子,随緣度日,可不是脫得?”言未已,旁邊指揮湯伯,但見道士出此言勸太子,咬牙欲斬道士。

    道士一見,駕祥雲騰空半天,現出本身,言曰:“道本無根,要人自尋;若戀富貴,恐昧真靈。

    吾非他人,乃鬥母元君也。

    ”太子一見,望空拜曰:“弟子情願棄江山出家。

    ”那道士曰:“吾去矣,君不進來,天宮無位。

    ”太子大驚,同湯伯回朝。

    次日平明,國王升殿,太子出朝,奏遇道人事,欲去修行。

    國王曰:“今者天下妖邪多矣,豈有天仙來凡度人?吾兒不可執迷,江山之貴不享,而慕望外之事乎?決不準汝之奏。

    ”太子又奏曰:“神仙之說,往往有之,修行之事,自古流傳,安可不信真言,而昧正道。

    但他日一旦而逝,無常迅速則何以改前過。

    乞父王賜臣離宮出家,倘他日功成,則九族可超升矣。

    ”國王見太子執意要出家修行,心中大怒,即着校尉鄭才,将太子囚去冷宮受苦,候其回心,然後赦出。

    鄭才即将太子囚去冷宮,王退朝。

    太子入到冷宮,思想歎曰:“若無陰陽,豈有晝夜?若無天堂,豈有地獄?前夜見者若邪,則無勸我修行之心,必有思意。

    前者道士又說他是鬥母元君,若是元君點我修行,見我被囚,必來救我。

    若不燒起好香,當天禱告,請元君到此,指引我修行之路,有何不可?”想罷,即點動好香,當天祈祝。

    告詞未罷,元君在雲頭叫曰:“太子,汝今被父囚禁在此,某諒難以脫之。

    不若從父之命,棄卻修行,早作脫身之計。

    ”太子曰:“弟子自從幸遇師父,心無變異,雖死不從父命,倘父将某苦禁于此,有死而已。

    何肯悔言而聽父乎?”元君曰:“汝果有真心出家,此處非修行之所。

    ”太子曰:“既非修行之所,安能脫身而往他處乎?”元君曰:“汝若肯去,離城有八十五裡,有一山名武當山,那裡可以行修。

    ”太子曰:“焉能去得?”元君曰:“可閉着兩眼,同汝離此。

    ”太子即閉兩眼,元君駕一朵祥雲,将太子抱在懷中,離了冷宮,直到武當山。

    但見: 青山隐隐石壁,柳綠飄飄奇花;四周山色勝玉,真乃神仙造化。

     卻說太子同元君到山,拜元君為師,朝夕講經說法,坐煉修行不題。

     話分兩頭,卻說次日國王升殿,校尉鄭才奏說:“不見了太子。

    ”國王大怒,斬了鄭才,十分煩惱,有文武趙全、孫越、馮元、王龍、王榮一班臣子,出班奏曰:“我主若要尋回太子,可出下榜文,于四方張挂,有人知太子者奏知,賞金千兩,留得太子者加封官職。

    ”國王依奏,即出下榜文,于路上各處張挂。

    忽一樵夫姓陳名春,住在武當山下,日前見一人,同一道人入山中去。

    今聞朝中不見太子,出有榜文,自料前日見者,必是太子,去揭榜文,奏知國王。

    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