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子的推理(一)
關燈
小
中
大
打撈上來的不是模特兒人形,而卻是真正的姬田。
不言而喻。
在我們目擊到這場假墜落之前,姬田已經被人在同一懸崖上推下去了。
這以後才又演出了這場木偶墜崖戲。
至此,殺人過程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完畢。
而當我們離開别墅二樓的窗戶時,那個穿灰色大農的男人用系在模特兒脖頸上的細繩把它從崖下拉上來,分解以後裝回那個大皮包,悄悄地溜走了。
分析到這兒,那些細微的情況漸漸地也弄清了。
那男人拎着皮包返回熱海站的時候,茶店已經關門。
茶店一般在五點左右關門,那天晚上一直開到五點二十幾分。
而拎皮包的男人是比那還晚才回來的,所以茶店的女招待根本不可能看到他回來。
那麼,那個叫依田的農村青年看見的穿灰色大衣的男人又是誰呢?那個男人不是和姬田一起向懸崖方向走了嗎?稍加考慮就會發現這裡邊有一個很大的疏忽。
鄉下的青年沒有手表,因此他不知道那兩個人走過時的确切時間。
而調查者也沒有留意這一點,他們誤把穿同樣灰色大衣的兩個男人看作是一個人了。
青年看到的那個人沒有拎皮包,如果解釋為此時皮包被放在别的什麼地方了也是合乎邏輯的。
不過,事實上茶店女招待和鄉下青年看見的戴禮帽、穿大衣、戴眼鏡、留小胡子的人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用的是同一種裝束和打扮。
如果不認為是兩個人就不合乎清理了。
那麼,鄉下青年看到的是誰呢?那就是真正的兇手大河原義明,也就是我的丈夫。
僅有那一天,丈夫是自己開車去的高爾夫球場。
在回來的時候,他把車停放在距魚見崎較遠的森林中,去見預先約好的姬田,并一同到懸崖上散步。
丈夫的替換衣物中有灰色大衣和禮帽,他把這些衣物帶在車上更換是可能的。
胡子和眼鏡也一定是事先準備好的。
姬田愛我但也很尊敬丈夫,這事對他來說一點也不矛盾。
他把丈夫看作是超越一切的偉大人物。
所以隻要是丈夫說的事,無論什麼他都肯幹。
如果丈夫約地傍晚在魚見崎會面,他一定會如約前往。
假設丈夫讓他不要把約會之事對任何人講,他會連我也不告訴的。
于是,丈夫在與他談笑之中把他帶到那棵松樹下,又于談笑之中抓住機會把他推下懸崖。
然後自己返回停車處,若無其事地駕車回到了别墅。
從丈夫回到别墅到在二樓窗前看望遠鏡,大約有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差。
所以真正的殺人事件應該是在五點十分前的五十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大約在四點二十分左右進行的。
鄉下青年看到兩個人走過去的時間一定是在比這個時間還要早幾分鐘的時候。
無論是鄉下青年還是調查者都搞錯了時間,忽略了這五十分鐘的間隔。
而在頭腦中同樣的灰色大衣和禮帽這一概念過強,所以疏忽了時間差。
這樣,我丈夫就成了從遠處目擊此案的目擊者。
若把遠離現場的目擊者看作是殺入者似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形成了物理上的不可能。
昨晚我一夜未睡,在床上輾轉反側,想着這些事。
當我最終得出丈夫就是殺人兇手這一結論時,驚恐得幾乎要大叫起來,同時,更為我的推斷而驚歎。
躺在身邊的丈夫背對着我,像是睡着了。
也許根本沒睡,正在擔心害怕。
也許和我一樣處于極度的思慮之中。
可是他的身體一動不動,喘息也很平穩。
因此,我的深思熟慮沒有受到絲毫妨礙。
夜漸漸地深了,可我的大腦卻越發清醒。
一個個設想不斷地湧上心頭。
如果丈夫平日不是偵探小說通,不是犯罪學者,而我也不受其影響狂熱地沉醉在丈夫的那些藏書中,決不會産生如此推斷的。
丈夫也就不會受到如此可怕的嫌疑了。
不幸的是丈夫具備策劃出如此複雜陰謀的心術,而我也具備推斷這種陰謀的能力。
那麼,這場可怕的犯罪動機是什麼呢?原因當然是在我這兒。
姬田奪去了丈夫所愛的妻子,他要複仇。
他對我依然如故,看不出有絲毫的不滿,他隻懲罰他的情敵姬田。
我認為丈夫是高深莫測的了不起人物,可是,我怎麼也想象不到他對我的态度沒有絲毫的改變,卻以鋼鐵般的意志巧妙地把情敵殺掉。
他竟是這樣一個可怕的人,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感到我現在的内心世界,我的整個人生都忽然間變得畸形了。
我無時不被驚恐沖擊着。
我敬畏我的丈夫。
我把他作為偉大的人物敬愛着。
我對他的愛是超越一切的。
盡管其中伴随着與人私通的不貞,但我對丈夫的愛情卻絲毫沒有改變。
男女間的愛情有兩種,一是超越了一切的永恒的愛;一是
不言而喻。
在我們目擊到這場假墜落之前,姬田已經被人在同一懸崖上推下去了。
這以後才又演出了這場木偶墜崖戲。
至此,殺人過程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完畢。
而當我們離開别墅二樓的窗戶時,那個穿灰色大農的男人用系在模特兒脖頸上的細繩把它從崖下拉上來,分解以後裝回那個大皮包,悄悄地溜走了。
分析到這兒,那些細微的情況漸漸地也弄清了。
那男人拎着皮包返回熱海站的時候,茶店已經關門。
茶店一般在五點左右關門,那天晚上一直開到五點二十幾分。
而拎皮包的男人是比那還晚才回來的,所以茶店的女招待根本不可能看到他回來。
那麼,那個叫依田的農村青年看見的穿灰色大衣的男人又是誰呢?那個男人不是和姬田一起向懸崖方向走了嗎?稍加考慮就會發現這裡邊有一個很大的疏忽。
鄉下的青年沒有手表,因此他不知道那兩個人走過時的确切時間。
而調查者也沒有留意這一點,他們誤把穿同樣灰色大衣的兩個男人看作是一個人了。
青年看到的那個人沒有拎皮包,如果解釋為此時皮包被放在别的什麼地方了也是合乎邏輯的。
不過,事實上茶店女招待和鄉下青年看見的戴禮帽、穿大衣、戴眼鏡、留小胡子的人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用的是同一種裝束和打扮。
如果不認為是兩個人就不合乎清理了。
那麼,鄉下青年看到的是誰呢?那就是真正的兇手大河原義明,也就是我的丈夫。
僅有那一天,丈夫是自己開車去的高爾夫球場。
在回來的時候,他把車停放在距魚見崎較遠的森林中,去見預先約好的姬田,并一同到懸崖上散步。
丈夫的替換衣物中有灰色大衣和禮帽,他把這些衣物帶在車上更換是可能的。
胡子和眼鏡也一定是事先準備好的。
姬田愛我但也很尊敬丈夫,這事對他來說一點也不矛盾。
他把丈夫看作是超越一切的偉大人物。
所以隻要是丈夫說的事,無論什麼他都肯幹。
如果丈夫約地傍晚在魚見崎會面,他一定會如約前往。
假設丈夫讓他不要把約會之事對任何人講,他會連我也不告訴的。
于是,丈夫在與他談笑之中把他帶到那棵松樹下,又于談笑之中抓住機會把他推下懸崖。
然後自己返回停車處,若無其事地駕車回到了别墅。
從丈夫回到别墅到在二樓窗前看望遠鏡,大約有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差。
所以真正的殺人事件應該是在五點十分前的五十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大約在四點二十分左右進行的。
鄉下青年看到兩個人走過去的時間一定是在比這個時間還要早幾分鐘的時候。
無論是鄉下青年還是調查者都搞錯了時間,忽略了這五十分鐘的間隔。
而在頭腦中同樣的灰色大衣和禮帽這一概念過強,所以疏忽了時間差。
這樣,我丈夫就成了從遠處目擊此案的目擊者。
若把遠離現場的目擊者看作是殺入者似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形成了物理上的不可能。
昨晚我一夜未睡,在床上輾轉反側,想着這些事。
當我最終得出丈夫就是殺人兇手這一結論時,驚恐得幾乎要大叫起來,同時,更為我的推斷而驚歎。
躺在身邊的丈夫背對着我,像是睡着了。
也許根本沒睡,正在擔心害怕。
也許和我一樣處于極度的思慮之中。
可是他的身體一動不動,喘息也很平穩。
因此,我的深思熟慮沒有受到絲毫妨礙。
夜漸漸地深了,可我的大腦卻越發清醒。
一個個設想不斷地湧上心頭。
如果丈夫平日不是偵探小說通,不是犯罪學者,而我也不受其影響狂熱地沉醉在丈夫的那些藏書中,決不會産生如此推斷的。
丈夫也就不會受到如此可怕的嫌疑了。
不幸的是丈夫具備策劃出如此複雜陰謀的心術,而我也具備推斷這種陰謀的能力。
那麼,這場可怕的犯罪動機是什麼呢?原因當然是在我這兒。
姬田奪去了丈夫所愛的妻子,他要複仇。
他對我依然如故,看不出有絲毫的不滿,他隻懲罰他的情敵姬田。
我認為丈夫是高深莫測的了不起人物,可是,我怎麼也想象不到他對我的态度沒有絲毫的改變,卻以鋼鐵般的意志巧妙地把情敵殺掉。
他竟是這樣一個可怕的人,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感到我現在的内心世界,我的整個人生都忽然間變得畸形了。
我無時不被驚恐沖擊着。
我敬畏我的丈夫。
我把他作為偉大的人物敬愛着。
我對他的愛是超越一切的。
盡管其中伴随着與人私通的不貞,但我對丈夫的愛情卻絲毫沒有改變。
男女間的愛情有兩種,一是超越了一切的永恒的愛;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