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朱橋雀畔野草花
關燈
小
中
大
金陵曾為六朝金粉的故鄉,也曾為好幾個朝代的都邑,雖經曆次兵燹戰劫,這巍巍的石頭城仍然屹立無恙,曆史的巨潮不斷地沖刷,流去了歲月,卻留下了更多的記憶與陳迹:
波光浩渺的玄武湖,曾經是三國東吳訓練水師的基地,當年叱咤水上的健兒俱已白骨成土,而湖水依舊是那樣的清澈,夏至千田蓮葉,秋來一池殘荷,誰會想到這明媚的風光中曾經崛起過無數的英豪呢?
湖畔有一座小小緊貼着城牆的土山,山上翠木蔥籠,别具勝境,這就是遐爾聞名的雞鳴山。
其實雞鳴山并不出名,它出名得之于山角的雞鳴寺,這座古刹幾乎成為遊人必登的盛地。
是它的建築特别宏偉嗎?不,它隻是一座略具規模的寺廟,是它的神祗特别靈驗嗎?也不!那泥塑木雕的偶像隻有在信徒中具有神聖的價值,并沒有特别的神迹顯示出它的不凡。
為什麼這一所寺廟會如此轟動呢?其原因在一口井。
這也是一口普通的石井,青石為欄,井水将涸,卻相當深,丢一塊石子下去,要很久才可以聽見回音; 為什麼這口井會如此吸引人呢? 因為它有一個極其香豔的名稱胭脂井! 一所壯嚴的寺廟,卻獲有一口豔名的石井,這不是很荒誕嗎?但卻沒有一個人認為這件事不倫不類; 因為這口井的曆史比寺廟更久,此地原來是六朝故宮舊址,人事變遷,往日的雕欄玉砌,瓊樓玉宇,都已化成了灰塵,惟獨這口井卻保留了下來。
東晉以後,南朝的宋齊梁陳四代都建宮于此,當年的後宮佳麗,三千粉黛,朝妝洗罷的香脂粉迹,都傾倒在這口井中。
這可能是胭脂井的得名由來,然而使它流傳千古的卻是南陳最後一代皇帝的香豔事迹。
當隋朝宇文化及的大軍破宮而人時,陳後主無路可逃,攜着愛妃張麗華躲入了這口古井。
雖然二人後來又被救了出來,這口古井卻因這件事迹而被保留下來,成為後人憑吊追古的陳迹! 撫井而緬思往事,常引人發成敗興亡之慨歎! 這是一個初秋的早晨,曙色微透,天光仍暗,曉寒凜冽,寺中的僧侶們剛準備作早課,鐘鼓輕引。
胭脂井中卻鑽出一個濕漉的人影,他隻穿着一身小褲褂,年紀不過二十五六,身材不算魁梧,卻很結實。
寒風吹在他透濕的身上,卻不覺一絲寒意,爬出井圈之後,仍然低頭對着井口,凝立深思! 忽然他身後傳來一陣銀鈴似的笑語:“喂!你到底下可曾會着張麗華的芳魂沒有?” 年青人一怔,連忙回頭,卻見一個矮小的身影如狸貓般地往樹林中竄去。
半為好奇,半為出乎自然的本能,他加緊腳步,迳向那短小的身影追去,兩三個箭步,即已追上了,伸手一搭,想将人影抓住,誰知那逃竄人十分靈活,一縮脖子,居然讓他抓了個空,耳畔又聽見一聲銀鈴似的輕笑! 聽聲音,對方一定是個女孩子,看身材,年齡約摸十六七。
說不不大,說小不小,照男女的區别來說,他應該由她去算了,可是他卻不肯放松,緊接着又追上去! 因為他覺得一個女孩子能夠避開那一抓,是他這一生從所未經的怪事,于是他又追了上去。
再度接近時,仍是伸手一抓,那孩子格地一聲輕笑,以極快的身法向旁邊躲去了,不過這次可沒有那麼容易了! 這年青人的心思十分細密,第一次落了空,第二次早巳打好了主意,抓出去的姿勢雖然不變,手下已暗留分寸! 因此他的手探出一半,立刻随着女孩子躲閃的方向跟了過去,女孩子似乎沒料到他變換招式會這麼快。
雖然縮頭閃躲得快,腦後那一條長長的發辮卻飄揚起來,剛好被人家抓住,身子的沖勢未止,發辮受了牽制,立刻影響了平衡,差一點摔了下去! 幸好那年青人并不想為難他,左手輕輕一托,扶住了她的肩膀,幫助她穩定了下來,女孩子站定身子,回過頭來,見自己的發辮仍是握住人家手中,乃鼓起大眼睛叫道: “你隻會欺負女孩子。
” 年青人這才把她看清楚,她的額前梳着劉海,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小嘴嘟得緊緊的! 一付稚氣未脫的樣子,根本還是個小孩子,最多隻有十三四歲,可能由于身材長得高一點,才使她的背影顯得較為年長,初抓發辮時,他還覺得有點孟浪,現在認清是個小孩子,他倒存心開開玩笑了,乃笑笑道:“你是誰家的孩子,這麼淘氣!” 女孩子立刻叫道:“你敢說我淘氣,我又沒有惹你,你就追着抓我
其實雞鳴山并不出名,它出名得之于山角的雞鳴寺,這座古刹幾乎成為遊人必登的盛地。
是它的建築特别宏偉嗎?不,它隻是一座略具規模的寺廟,是它的神祗特别靈驗嗎?也不!那泥塑木雕的偶像隻有在信徒中具有神聖的價值,并沒有特别的神迹顯示出它的不凡。
為什麼這一所寺廟會如此轟動呢?其原因在一口井。
這也是一口普通的石井,青石為欄,井水将涸,卻相當深,丢一塊石子下去,要很久才可以聽見回音; 為什麼這口井會如此吸引人呢? 因為它有一個極其香豔的名稱胭脂井! 一所壯嚴的寺廟,卻獲有一口豔名的石井,這不是很荒誕嗎?但卻沒有一個人認為這件事不倫不類; 因為這口井的曆史比寺廟更久,此地原來是六朝故宮舊址,人事變遷,往日的雕欄玉砌,瓊樓玉宇,都已化成了灰塵,惟獨這口井卻保留了下來。
東晉以後,南朝的宋齊梁陳四代都建宮于此,當年的後宮佳麗,三千粉黛,朝妝洗罷的香脂粉迹,都傾倒在這口井中。
這可能是胭脂井的得名由來,然而使它流傳千古的卻是南陳最後一代皇帝的香豔事迹。
當隋朝宇文化及的大軍破宮而人時,陳後主無路可逃,攜着愛妃張麗華躲入了這口古井。
雖然二人後來又被救了出來,這口古井卻因這件事迹而被保留下來,成為後人憑吊追古的陳迹! 撫井而緬思往事,常引人發成敗興亡之慨歎! 這是一個初秋的早晨,曙色微透,天光仍暗,曉寒凜冽,寺中的僧侶們剛準備作早課,鐘鼓輕引。
胭脂井中卻鑽出一個濕漉的人影,他隻穿着一身小褲褂,年紀不過二十五六,身材不算魁梧,卻很結實。
寒風吹在他透濕的身上,卻不覺一絲寒意,爬出井圈之後,仍然低頭對着井口,凝立深思! 忽然他身後傳來一陣銀鈴似的笑語:“喂!你到底下可曾會着張麗華的芳魂沒有?” 年青人一怔,連忙回頭,卻見一個矮小的身影如狸貓般地往樹林中竄去。
半為好奇,半為出乎自然的本能,他加緊腳步,迳向那短小的身影追去,兩三個箭步,即已追上了,伸手一搭,想将人影抓住,誰知那逃竄人十分靈活,一縮脖子,居然讓他抓了個空,耳畔又聽見一聲銀鈴似的輕笑! 聽聲音,對方一定是個女孩子,看身材,年齡約摸十六七。
說不不大,說小不小,照男女的區别來說,他應該由她去算了,可是他卻不肯放松,緊接着又追上去! 因為他覺得一個女孩子能夠避開那一抓,是他這一生從所未經的怪事,于是他又追了上去。
再度接近時,仍是伸手一抓,那孩子格地一聲輕笑,以極快的身法向旁邊躲去了,不過這次可沒有那麼容易了! 這年青人的心思十分細密,第一次落了空,第二次早巳打好了主意,抓出去的姿勢雖然不變,手下已暗留分寸! 因此他的手探出一半,立刻随着女孩子躲閃的方向跟了過去,女孩子似乎沒料到他變換招式會這麼快。
雖然縮頭閃躲得快,腦後那一條長長的發辮卻飄揚起來,剛好被人家抓住,身子的沖勢未止,發辮受了牽制,立刻影響了平衡,差一點摔了下去! 幸好那年青人并不想為難他,左手輕輕一托,扶住了她的肩膀,幫助她穩定了下來,女孩子站定身子,回過頭來,見自己的發辮仍是握住人家手中,乃鼓起大眼睛叫道: “你隻會欺負女孩子。
” 年青人這才把她看清楚,她的額前梳着劉海,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小嘴嘟得緊緊的! 一付稚氣未脫的樣子,根本還是個小孩子,最多隻有十三四歲,可能由于身材長得高一點,才使她的背影顯得較為年長,初抓發辮時,他還覺得有點孟浪,現在認清是個小孩子,他倒存心開開玩笑了,乃笑笑道:“你是誰家的孩子,這麼淘氣!” 女孩子立刻叫道:“你敢說我淘氣,我又沒有惹你,你就追着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