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存孝帶領一十八騎将校,望着從周,追趕七日七夜,馬不停蹄,過了霸陵川地面,徑趕進長安城中。
且說葛從周,星夜奔走入長安,進皇城,慌忙奏上黃巢曰:“臣奉我主敕命,屯兵黃河,拒住李克用二十八鎮諸侯人馬,臣遣孟絕海領班翻浪、彭白虎,先領一軍往河中索戰,探聽敵兵虛實,不想李克用部下十三太保飛虎将軍李存孝出戰,兩番交戰,損卻三将,敗軍方才回報,又被克用帥二十七鎮諸侯,一擁至河岸安營調遣。
李嗣源領兵對臣營南立寨,李存孝領兵對臣營北立寨,連日交鋒,被存孝殺死健将無數。
臣欲退入長安,奏請主上計處,張權再三定計,布陣賺殺此人。
豈知存孝十分剛勇,兼通陣法,将臣陣勢打破,當先殺了張權,複殺四十八員名将,驅兵一掩,我軍措手不及,以此大敗。
臣今逃命奔回,聞得後軍報說,随後盡力追臣,畢竟搶過潼關,至霸陵川地界,若入長安,決難抵敵,乞主上早早區畫,慎勿遲延。
” 黃巢聽得大驚曰:“似此如之奈何?且傳旨令守門軍将,把長安城門緊閉,待明早宣集群臣商議。
” 且說存孝追趕從周,望見長安城池,亦不曉是長安,隻說葛從周領兵入城,與十八騎将校,也徑入城中,舉頭一看,回顧四将曰:“這座城子卻好,但不知是何府郡?”正話間,有一居民至前,存孝喝聲問曰:“此城是何府郡?”民答曰:“将軍原來不識,此是帝京長安城中。
”存孝聽罷,放開居民,私與将校曰:“不覺誤至長安,倘有一支兵來圍住,弓弩亂射,十八騎人馬,豈不死作一團?”言畢,與衆将校東沖西撞,行至永豐倉前,存孝曰:“此是屯糧之所,不如先斷賊兵咽喉。
”遂令将校,一齊放火,焚燒倉廒。
須臾之間,煙焰騰空,風狂火烈,長安城内,照見上下通紅。
黃巢正與群臣商議,忽報李存孝兵入城中,放火燒着戌字永豐倉。
巢急宣問:“誰敢領兵擒拿存孝,滅此火!”班中禦弟黃珪奏曰:“臣敢領兵救火,就擒存孝。
”巢曰:“禦弟肯與出力,聯賜卿一匹渾紅馬,羽林軍三千。
”珪謝恩出了午門,即披挂上馬,領兵來尋存孝,吩咐皇城守門軍,不必下鎖,待吾擒得存孝,即便回來。
且說存孝與衆将校,看見火勢猛烈,必有軍兵宋救,思尋街道出城。
忽然存孝坐下戰馬,鼻流鮮血,如何騎得?存孝見了大慌曰:“怎生是好?天色已晚。
”正忙迫間,見燈光閃爍,人馬無數,簇擁着大将一員,怎生打扮,但見:頭戴嵌寶三叉紫金冠,身披嵌珠鎖子黃金甲,襯着那猩猩血染绛紅袍,袍上班班錦織金翅雕,腰系白玉帶,背插虎頭牌。
左邊袋内插雕弓,右手壺中攢硬箭,手中掿丈二鐵杆槍,坐下赤鬼紅鬃馬。
卻說李存孝見了那馬,連誇數聲:“好馬!送馬的來了!”四将說:“現在還是他的。
”存孝說:“不移時就是我騎的。
”四将看那馬,端的高駿。
有詩為證: 火中照見五名駒,恍若龍飛實罕希, 四足襯銀蹅白雪,渾身噀血染紅脂。
追風千裡原無價,遇主殘唐信有時, 天賜英雄非小可,掃除巢賊奠皇基。
黃珪近前唱曰:“你是何人?”存孝曰:“吾乃大唐飛虎将軍十三太保李存孝也!你乃何人?可通姓名。
”黃珪應曰:“我本大齊皇帝禦弟黃珪!”言罷,拍馬拈叉就刺,被存孝逼開叉,一手拿過黃珪,望火裡一摔,登時變作紅龜;一手抓過五名馬,翻身上馬,叫曰:“我今已得駿馬!黑夜尋不見長安門,衆兄弟跟着俺來,待俺把這馬放在前面走,信馬遊缰,随馬到那裡。
”原來這馬認得正陽門,把存孝馱到正陽門來。
守門人聽人馬銮鈴響,叫快開門,守門軍士說:“必是大王擒得存孝回來!将門大開。
存孝黑暗之中,又不覺是皇城,隻疑是長安,城門開了,出得城去。
乃喚衆将校曰:“兄弟快來!有人開城,可以出去!”衆将聽得,各個勒缰,緊緊随着,已至五鳳樓前,皇城下虛炬輝煌,存孝睜目觀看,與衆将曰:“若是長安城外,
且說葛從周,星夜奔走入長安,進皇城,慌忙奏上黃巢曰:“臣奉我主敕命,屯兵黃河,拒住李克用二十八鎮諸侯人馬,臣遣孟絕海領班翻浪、彭白虎,先領一軍往河中索戰,探聽敵兵虛實,不想李克用部下十三太保飛虎将軍李存孝出戰,兩番交戰,損卻三将,敗軍方才回報,又被克用帥二十七鎮諸侯,一擁至河岸安營調遣。
李嗣源領兵對臣營南立寨,李存孝領兵對臣營北立寨,連日交鋒,被存孝殺死健将無數。
臣欲退入長安,奏請主上計處,張權再三定計,布陣賺殺此人。
豈知存孝十分剛勇,兼通陣法,将臣陣勢打破,當先殺了張權,複殺四十八員名将,驅兵一掩,我軍措手不及,以此大敗。
臣今逃命奔回,聞得後軍報說,随後盡力追臣,畢竟搶過潼關,至霸陵川地界,若入長安,決難抵敵,乞主上早早區畫,慎勿遲延。
” 黃巢聽得大驚曰:“似此如之奈何?且傳旨令守門軍将,把長安城門緊閉,待明早宣集群臣商議。
” 且說存孝追趕從周,望見長安城池,亦不曉是長安,隻說葛從周領兵入城,與十八騎将校,也徑入城中,舉頭一看,回顧四将曰:“這座城子卻好,但不知是何府郡?”正話間,有一居民至前,存孝喝聲問曰:“此城是何府郡?”民答曰:“将軍原來不識,此是帝京長安城中。
”存孝聽罷,放開居民,私與将校曰:“不覺誤至長安,倘有一支兵來圍住,弓弩亂射,十八騎人馬,豈不死作一團?”言畢,與衆将校東沖西撞,行至永豐倉前,存孝曰:“此是屯糧之所,不如先斷賊兵咽喉。
”遂令将校,一齊放火,焚燒倉廒。
須臾之間,煙焰騰空,風狂火烈,長安城内,照見上下通紅。
黃巢正與群臣商議,忽報李存孝兵入城中,放火燒着戌字永豐倉。
巢急宣問:“誰敢領兵擒拿存孝,滅此火!”班中禦弟黃珪奏曰:“臣敢領兵救火,就擒存孝。
”巢曰:“禦弟肯與出力,聯賜卿一匹渾紅馬,羽林軍三千。
”珪謝恩出了午門,即披挂上馬,領兵來尋存孝,吩咐皇城守門軍,不必下鎖,待吾擒得存孝,即便回來。
且說存孝與衆将校,看見火勢猛烈,必有軍兵宋救,思尋街道出城。
忽然存孝坐下戰馬,鼻流鮮血,如何騎得?存孝見了大慌曰:“怎生是好?天色已晚。
”正忙迫間,見燈光閃爍,人馬無數,簇擁着大将一員,怎生打扮,但見:頭戴嵌寶三叉紫金冠,身披嵌珠鎖子黃金甲,襯着那猩猩血染绛紅袍,袍上班班錦織金翅雕,腰系白玉帶,背插虎頭牌。
左邊袋内插雕弓,右手壺中攢硬箭,手中掿丈二鐵杆槍,坐下赤鬼紅鬃馬。
卻說李存孝見了那馬,連誇數聲:“好馬!送馬的來了!”四将說:“現在還是他的。
”存孝說:“不移時就是我騎的。
”四将看那馬,端的高駿。
有詩為證: 火中照見五名駒,恍若龍飛實罕希, 四足襯銀蹅白雪,渾身噀血染紅脂。
追風千裡原無價,遇主殘唐信有時, 天賜英雄非小可,掃除巢賊奠皇基。
黃珪近前唱曰:“你是何人?”存孝曰:“吾乃大唐飛虎将軍十三太保李存孝也!你乃何人?可通姓名。
”黃珪應曰:“我本大齊皇帝禦弟黃珪!”言罷,拍馬拈叉就刺,被存孝逼開叉,一手拿過黃珪,望火裡一摔,登時變作紅龜;一手抓過五名馬,翻身上馬,叫曰:“我今已得駿馬!黑夜尋不見長安門,衆兄弟跟着俺來,待俺把這馬放在前面走,信馬遊缰,随馬到那裡。
”原來這馬認得正陽門,把存孝馱到正陽門來。
守門人聽人馬銮鈴響,叫快開門,守門軍士說:“必是大王擒得存孝回來!将門大開。
存孝黑暗之中,又不覺是皇城,隻疑是長安,城門開了,出得城去。
乃喚衆将校曰:“兄弟快來!有人開城,可以出去!”衆将聽得,各個勒缰,緊緊随着,已至五鳳樓前,皇城下虛炬輝煌,存孝睜目觀看,與衆将曰:“若是長安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