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

關燈
當日,衆人歡喜,言未盡,報有一彪人馬到來,盡打紅旗。

     衆人視之,是二位英雄。

    身長九尺,肚量過人,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二人是誰?一個是同台郭彥威,一個是河西石敬瑭,皆受節度使之職。

    當日,引了人馬,同來降唐。

    見了潞州王,告曰:“某願與大王為前部,同破水手,與唐報仇!”潞王大喜,賞賜金帛,加封二人為都指揮之職。

    史建唐曰:“今得二人相助,吾觀彥章水手之賊,死已将近。

    今日五龍俱全,逼此水手,吾事必濟矣!” 言未盡,又一支人馬徑奔唐營來降。

    為首一小将,花枝本是公卿子,虎體猿班将帥孫。

    進見潞州王,告曰:“某願為前部,擒獲彥章 。

    ”王問之,其人曰:“臣乃山東郓州東平阿齒人也。

    姓高名行周,年方一十三歲,頗習武藝。

    臣父高思繼,死于彥章逆賊之手,切齒之仇,常欲報之,特來降唐,充為前部,乞大王親撥數萬之兵,上為國家讨賊,下得複報父仇,臣萬死無恨也!”潞州王即命高行周為先鋒,領兵前去迎敵,當日天晚,衆人各散。

     次早潞州王升帳,召史建唐議事,報言:“昨夜不知建唐何處去了,絕無蹤影。

    ”王問七将曰:“史總兵今往何處?” 七将曰:“昨夜徑出,不知去向?”言未已,隻見建唐欣然奔入大寨,下馬來見潞州王,曰:“臣昨仰觀天象,見西北方将星墜地,料彥章亡在旦夕,必被吾擒。

    ”今已尋去此九十裡之地,一地名狗家疃人頭峪,四下草木深叢,隻可入不可出,極好埋伏。

    把這水手賺到那裡,獐入狗口,豈能得活。

    吾布開七十二座連珠陣,軍人不要赢,隻要輸,賺他到狗家疃,布個五方五帝陣,才逼得這水手死矣!”潞王大喜曰:“此計極妙,速可行之!”便遣高行周前去引戰,佯輸詐敗,隻罵彥章是李存孝摔不死的水手賊,把他賺到陣中,輪流挑戰。

    建唐急令五将,授計而行,号為五龍。

    怎見得五龍: 一龍是直北沙陀李晉王世子李存勖,後滅梁為唐莊宗皇帝。

     一龍是直北沙陀李晉王養子李嗣源,後為唐明宗皇帝。

     一龍是河西石敬塘,後為晉高宗皇帝。

     一龍是沙陀知遠,後為漢高祖皇帝。

     一龍是同台郭彥威,後為周太祖皇帝。

     史建唐吩咐五将聽令,各人授一貼兒,領人馬到狗家疃,計而行。

    定下四面埋伏之計,遣高行周先去搦戰。

     卻說王彥章,在帳中商議:“今唐兵分布而來,誰去迎敵?”閃出尚讓曰:“吾與齊克讓、景祥三将,見陣一遭。

    ”即披挂綽槍上馬,出營布陣,門旗開處,高行周出馬。

    尚讓笑曰:“唐朝叫此小孩為将,真勢屈也。

    口中乳腥未退,頭上胎發猶存,安能當陣耶?”更不打話,便挺槍直刺行周,行周挺槍來迎,二人戰不三合,行周大怒,一槍挑尚讓于馬下。

    齊克讓兩手舞刀便砍,被行周逼開,舉虎掌金錘打下,正中克讓頭,打得粉碎。

    景祥見二将已死,驚惶不戰,拍馬便走,行周追及,起一錘,打景祥跌下馬來。

    唐兵見了,齊喝聲大彩。

    皆言:“此等小将,如此英勇,世之罕有!” 小校慌報彥章,二将出陣,皆被小将殺死。

    彥章聽知,遂自綽槍立馬陣前。

    行周知是彥章,大罵:“水手賊,下馬受死,報殺吾父血恨之仇!”彥章大怒,拍馬挺槍,直刺行周,行周急架相還,不及三合,行周撥馬便走。

    彥章知是計,停馬不趕。

     行周大罵:“李存孝摔不死的賊,因何不趕?”彥章聽知大怒,忿然遂勒馬追下陣來。

    中軍一聲炮響,沖一陣,開一陣,直沖到狗家瞳來。

    中軍旗号一層,東南西北,四方八面,一湧齊來。

     怎見得,有詩為證: 四方人馬紛紛至,八面槍刀列布排, 虎牢關下長蛇陣,九裡山前大會垓。

     此時,建唐領名将四百五十員,殺出陣來,喊聲大震,叫:“水手下馬受死!”彥章大怒,遂拍馬拈槍,沖入陣中。

    建唐把槍晃了一晃,衆将齊殺進來,正殺了一日,被彥章槍挑将一十六員落馬。

    回頭遙看,尚有三千餘衆,猛将四員,俱為行周所殺。

    彥章此時力乏,徑撞奔西陣上逃走。

    西陣上是潞州王李傑擋住要路,正遇彥章,交馬一合,彥章沖進中陣,正遇高行周,厲聲大罵:“水手賊!下馬受縛。

    ”彥章拍馬挺槍,直取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