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蓮夢 第九回 妖狐偷鏡喪全真
關燈
小
中
大
一妖人,姓王名森,其子名王好賢,父子兩人,慣喜邪術。
一日王森沒事,偶在田野中閑步,忽見一簇鄉人,捉一大狐狸,捆縛得緊緊,正在此喧鬧。
王森走去一看,問道:“這是那裡捉的?”鄉人道:“王哥,這狐狸原是個妖精,前日假裝男子,到前村迷惑人家的女兒,又偷人家的東西,人要打他,他行走如飛,再趕不着。
我們幾個後生,大家算計買幾瓶酒,燒一隻雞,放在草内,遠遠望他。
這畜生生性喜酒,便來吃得大醉,被我們追去,正醉倒在一個大窟洞裡,當下就縛住了。
如今扛去,把他賣幾貫錢用用。
”王森道:“我今日要尋一件下酒之物,賣與我罷。
我腰間有二百個錢,你們拿去分用罷。
”鄉人道:“二百錢太少。
”王森道:“你若嫌少,明日到我家來,再與你一鬥米。
”鄉人大喜。
王森便将狐狸連索背去。
原來這狐狸煉成妖術,變幻莫測,隻因生性酷好酒色,凡遇酒色之處,他便迷惑了,一醉之後,法術不靈,所以被鄉人捉住。
此時漸漸酒醒,卻在王森肩上說起話來,叫道:“王哥救我。
”王森聽了,把他放下問道:“你這畜生,果然作怪,也會向人講話。
”狐狸道:“我不比凡獸,是石闾山積年修煉的,偶因酒醉被鄉人捉了。
你若放我,我當重報你。
”王森一時高興,說:“也罷,隻是費了我二百錢。
”便将繩索解開,狐狸拜謝而去。
王森空手歸家,忽聽得廚竈下叫道:“王哥,我來了。
多謝你救我。
”王森去看,正是放的狐狸。
狐狸道:“承你救我,無以為報。
”就取竈上的刀,将自己長尾割一段來,送與王森道:“你拿這尾向人一招,當有一陣香,這見招的人便死心塌地歸附你。
我暫到石閻山去,遲幾月再來看你。
”說罷别去。
那王森當真把狐尾招人,即有異香,人皆歸順。
王森創起教門,喚做“聞香教”。
日積月累,聚集多人,王森便是教主。
隔了幾日,狐狸又來,自稱“山翁”,做他軍師。
一日,山翁對王森道:“聞得柳林女大師有一面寶鏡,若得此,可以橫行天下。
你引兵紮柳林地方,我進去偷他來。
”王森大喜,即引兵來,離柳林數裡安營。
山翁就變了一個少年,闖進柳林。
是日,李光祖巡察前營,看見問道:“你是何人?”山翁道:“在下近村隐士,特來拜見大師。
”光祖疑他是個奸細,喝道:“什麼隐士!”叫手下縛了。
山翁道:“久聞大師雄才震耳,為何輕忽豪傑。
”光祖着人先報崔世勳。
世勳走來見了山翁,問道:“來意何為?”山翁道:“欲見大師談些兵法耳。
”世勳終是老将,看山翁一表人才,卻是一雙獸眼。
原來妖獸變人,件件好變,惟有眼睛再變不得。
世勳私下分付光祖:“好好押住,我去禀大師。
”就進裡頭,述與大師知道。
從李道:“定是妖獸,你出去斬他。
”世勳出來,喚那“隐士”道:“大師無暇出堂,問你有何兵略。
”山翁議論不止,世勳不與他辯,細細察他身軀,終是變化來的,自然與真身不同,便一手扯住,拔刀就砍。
山翁慌了,卸下衣服,露出真形,跳起半空中說道:“今夜叫你全營士卒不留一個。
”呼呼的乘風而去。
虧得世勳手快,把那山翁尾上砍下一塊皮毛。
光祖深服世勳有見識,同見大師,備述其事。
從李道:“今夜你們好生準備,待我取鏡出匣,誅此妖獸。
” 誰想這個妖狐是煉過邪術不怕鏡光的,從李不知其詳,隻道一般妖獸,可以寶鏡治得,這一夜便把鏡子懸挂堂前。
那山翁回至王森營中說道:“我欺那柳林裡人俱是凡夫,不意有個老将倒有眼力,識破了我,今夜當用大法進去。
”挨至更深,果然一道神光飛進柳林。
也是合當有事,從李燈下看書,忽想起昌年,心中昏悶,呼幾個侍女彈琵琶、唱小曲,鬧滿一房,從李陪香雪隻顧吃酒,外邊三将各處巡哨,想堂前有了寶鏡,料那妖獸不敢進堂。
豈知山翁之意為鏡飛來,打從堂後鑽到鏡邊,輕輕解了,一徑取去,甚不費力。
王森接着大喜。
山翁道:“快些藏好,我還要進去。
”王森道:“進去怎麼?”山翁道:“我偷鏡時,一人不知。
見大師房裡一個美人,極其豔麗,我如今乘此時再去看他一看,豈不快活?”這是妖狐的怪性,仍飛到裡頭來。
這夜程景道巡察無事,走到堂前,不見了鏡子,報知大師。
從李吃了一驚,各處搜尋,并無影響。
遂披發斂裝,照例《白猿經》行起法來,按住八方,差得六丁六甲、二十四将到營聽差。
恰好那妖狐正在堂前,被空中神物圍住。
當下程景道看見,把神槍便搠,妖狐應手而倒。
從李見刺死妖狐,收了法術,把妖狐斬了三四段,隻是不知寶鏡下落。
早有細作來報:“數裡内,有個聞香教主王森結成營陣,這妖狐就是他軍師。
”從李聞報,就差程景逍道:“明早出林攻殺。
”景道領命。
次日清早領兵來戰。
此時王森不見山翁回營,甚是驚恐。
忽聞柳林兵到,遂開營迎敵,大殺一場。
景道猛勇殺夠多時,怎
一日王森沒事,偶在田野中閑步,忽見一簇鄉人,捉一大狐狸,捆縛得緊緊,正在此喧鬧。
王森走去一看,問道:“這是那裡捉的?”鄉人道:“王哥,這狐狸原是個妖精,前日假裝男子,到前村迷惑人家的女兒,又偷人家的東西,人要打他,他行走如飛,再趕不着。
我們幾個後生,大家算計買幾瓶酒,燒一隻雞,放在草内,遠遠望他。
這畜生生性喜酒,便來吃得大醉,被我們追去,正醉倒在一個大窟洞裡,當下就縛住了。
如今扛去,把他賣幾貫錢用用。
”王森道:“我今日要尋一件下酒之物,賣與我罷。
我腰間有二百個錢,你們拿去分用罷。
”鄉人道:“二百錢太少。
”王森道:“你若嫌少,明日到我家來,再與你一鬥米。
”鄉人大喜。
王森便将狐狸連索背去。
原來這狐狸煉成妖術,變幻莫測,隻因生性酷好酒色,凡遇酒色之處,他便迷惑了,一醉之後,法術不靈,所以被鄉人捉住。
此時漸漸酒醒,卻在王森肩上說起話來,叫道:“王哥救我。
”王森聽了,把他放下問道:“你這畜生,果然作怪,也會向人講話。
”狐狸道:“我不比凡獸,是石闾山積年修煉的,偶因酒醉被鄉人捉了。
你若放我,我當重報你。
”王森一時高興,說:“也罷,隻是費了我二百錢。
”便将繩索解開,狐狸拜謝而去。
王森空手歸家,忽聽得廚竈下叫道:“王哥,我來了。
多謝你救我。
”王森去看,正是放的狐狸。
狐狸道:“承你救我,無以為報。
”就取竈上的刀,将自己長尾割一段來,送與王森道:“你拿這尾向人一招,當有一陣香,這見招的人便死心塌地歸附你。
我暫到石閻山去,遲幾月再來看你。
”說罷别去。
那王森當真把狐尾招人,即有異香,人皆歸順。
王森創起教門,喚做“聞香教”。
日積月累,聚集多人,王森便是教主。
隔了幾日,狐狸又來,自稱“山翁”,做他軍師。
一日,山翁對王森道:“聞得柳林女大師有一面寶鏡,若得此,可以橫行天下。
你引兵紮柳林地方,我進去偷他來。
”王森大喜,即引兵來,離柳林數裡安營。
山翁就變了一個少年,闖進柳林。
是日,李光祖巡察前營,看見問道:“你是何人?”山翁道:“在下近村隐士,特來拜見大師。
”光祖疑他是個奸細,喝道:“什麼隐士!”叫手下縛了。
山翁道:“久聞大師雄才震耳,為何輕忽豪傑。
”光祖着人先報崔世勳。
世勳走來見了山翁,問道:“來意何為?”山翁道:“欲見大師談些兵法耳。
”世勳終是老将,看山翁一表人才,卻是一雙獸眼。
原來妖獸變人,件件好變,惟有眼睛再變不得。
世勳私下分付光祖:“好好押住,我去禀大師。
”就進裡頭,述與大師知道。
從李道:“定是妖獸,你出去斬他。
”世勳出來,喚那“隐士”道:“大師無暇出堂,問你有何兵略。
”山翁議論不止,世勳不與他辯,細細察他身軀,終是變化來的,自然與真身不同,便一手扯住,拔刀就砍。
山翁慌了,卸下衣服,露出真形,跳起半空中說道:“今夜叫你全營士卒不留一個。
”呼呼的乘風而去。
虧得世勳手快,把那山翁尾上砍下一塊皮毛。
光祖深服世勳有見識,同見大師,備述其事。
從李道:“今夜你們好生準備,待我取鏡出匣,誅此妖獸。
” 誰想這個妖狐是煉過邪術不怕鏡光的,從李不知其詳,隻道一般妖獸,可以寶鏡治得,這一夜便把鏡子懸挂堂前。
那山翁回至王森營中說道:“我欺那柳林裡人俱是凡夫,不意有個老将倒有眼力,識破了我,今夜當用大法進去。
”挨至更深,果然一道神光飛進柳林。
也是合當有事,從李燈下看書,忽想起昌年,心中昏悶,呼幾個侍女彈琵琶、唱小曲,鬧滿一房,從李陪香雪隻顧吃酒,外邊三将各處巡哨,想堂前有了寶鏡,料那妖獸不敢進堂。
豈知山翁之意為鏡飛來,打從堂後鑽到鏡邊,輕輕解了,一徑取去,甚不費力。
王森接着大喜。
山翁道:“快些藏好,我還要進去。
”王森道:“進去怎麼?”山翁道:“我偷鏡時,一人不知。
見大師房裡一個美人,極其豔麗,我如今乘此時再去看他一看,豈不快活?”這是妖狐的怪性,仍飛到裡頭來。
這夜程景道巡察無事,走到堂前,不見了鏡子,報知大師。
從李吃了一驚,各處搜尋,并無影響。
遂披發斂裝,照例《白猿經》行起法來,按住八方,差得六丁六甲、二十四将到營聽差。
恰好那妖狐正在堂前,被空中神物圍住。
當下程景道看見,把神槍便搠,妖狐應手而倒。
從李見刺死妖狐,收了法術,把妖狐斬了三四段,隻是不知寶鏡下落。
早有細作來報:“數裡内,有個聞香教主王森結成營陣,這妖狐就是他軍師。
”從李聞報,就差程景逍道:“明早出林攻殺。
”景道領命。
次日清早領兵來戰。
此時王森不見山翁回營,甚是驚恐。
忽聞柳林兵到,遂開營迎敵,大殺一場。
景道猛勇殺夠多時,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