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蓮夢 第三回 假私情兩番尋舊穴
關燈
小
中
大
攙他。
(缺一百八十二字〕 東方漸漸發亮。
兩人正要講話,不怨房門一響,唬得心裡亂跳,一句話也說不出。
原來,房門響是否雪同添繡要進房,聽得床上熱鬧,不放進去,竟尋一把鎖将房門鎖住,仍舊到廚房裡來。
房内兩人無門可出,急得亂抖。
焦順道:“如今奈何?”楊氏聽見叫妹子,知道認錯了,反不則聲,挨到天亮,你認我,我認你,不覺得呆了,又好笑,又氣惱。
焦順把楊氏啐了幾啐,楊氏也埋怨丈夫,兩人到底疑心。
停了一會,香雪叫添繡把房門開了,在房門前将焦順大罵,唬得焦氏不分皂白出來勸解。
兩人抱頭鼠竄而去。
楊氏自覺沒趣,三日不出房門。
自小姐一罵之後,焦順夫婦日夜在焦氏面前毀謗香雪,焦氏聽信了,又曉得當初安氏曾把香雪許下王昌年,隻因怨恨香雪,并王昌年也做了對頭,時常茶遲飯晏,要長不能,要短不得。
焦氏早晨起來,便把香雪與昌年牽枝?帶葉,尋些别事,咒一遍罵一遍。
香雪聽了,無奈他何,隻是向母親靈座,痛哭幾番。
焦氏愈加怒氣,漸漸把惡聲相逼,百般怠慢。
那王昌年向世勳出門之後,心中不樂。
又見焦順進學,終日興頭,往往被他奚落。
及至焦氏在裡頭咒罵,一發不安。
想起先前承母姨大恩,自小撫養,臨終時節特把小姐許我。
不想世态變遷,到了今日反教我進退無門,莫若到陝西仍舊依傍姨夫,或者他得勝回家,完了小姐姻事,也未可知。
是日,便略略措置些盤費,請焦氏出來說道:“母姨夫在外,音耗不通,我要到陝西尋取消息,故此告辭。
”焦氏道:“你在家無用,出去學些乖巧也是有益的。
速速去罷。
”并不提起盤纏的話來。
昌年氣憤不過,總不開口,就進來拜辭安氏靈座。
才到靈前,不曾一拜,心中悲傷,不覺放聲大哭,拜了幾拜,就出來了。
焦氏在旁說道:“好好出門,做這樣嘴臉,可厭可厭。
” 香雪聽知此事,有如亂箭攢心,從暗裡也哭了一場。
遂寫書一封,将簪钗首飾包了一包,約一二十金,着添繡暗暗送與昌年。
書中大約叙兄妹分離之情,并賜他候問。
末後帶着幾句心事道: “百年之期,自甘死守。
一心之托,豈忍生離。
魂斷青衫,淚浸紅燭。
”雲。
添繡将書物送至書館,昌年看書,收了物件,對添繡道:“淚枯腸斷,不能寫書回複小姐。
至于終身之約,雖死不渝。
小箋一幅,用此拜謝,但求小姐保重。
此去到老爺處,一有好信,便即歸家。
”添繡聽了,就進來述與小姐,并送上詩箋一幅。
香雪含淚看詩,卻是絕句一首,前半在下忘記了,隻記得後一句道: 卻伴春鵑帶血啼。
小姐哽咽無言,和衣睡了。
次早王昌年起身而去。
自此,小姐終日愁懷,恹恹成病。
卻說焦順自房中出醜之後,還癡心妄想小姐。
自思:“小姐平日最好文墨,我如今若要再纏,必須用文才欣動他,或是做一首詩,或是寫一封書,央添繡送去,他自然心肯。
”遂提起筆,吟哦終日,改了又改,才寫成一封書,并一首詩。
書雲: 生員兄焦順,跪拜奉書小姐房前。
前日感小姐罵我,甚喜。
古人雲,不打不成相識,何況親口大罵乎。
自從罵後,夜夜思量此物,即如今日寫書,甚覺費心。
聞小姐有病,必定想我哉。
吟得好詩四句,若看之,今夜何妨一做,我與你大妙也。
詩雲: 焦順從來順女娘,況兼小姐雪之香。
莫愁小腳三更冷,謹奉囗囗囗寸長。
焦順寫完,念了數遍,大叫道:“好書好詩,不愁小姐不喜。
”就封了書,并拿銀子一兩,走到裡面。
适值添繡出來,他便扯住道:“我有一事求你,先送你銀子一兩。
”就在衣袖中摸出銀子,并書一封,說道:“銀子你收了。
這封内是一個名士做的詩,送與小姐看,千萬不可遺失。
”添繡本意不肯,隻因見了銀子,連這封書也拿了。
他原不知此書厲害,竟走進房遞與小姐,也不說是焦順送來的。
香雪不知其故,把書開看,便大怒道:“這個一竅不通的狗才,這樣無狀!”先把添繡痛打一頓,就要往外邊發作。
忽然自想:“我是孤身無助的女子,若與他争鬧
(缺一百八十二字〕 東方漸漸發亮。
兩人正要講話,不怨房門一響,唬得心裡亂跳,一句話也說不出。
原來,房門響是否雪同添繡要進房,聽得床上熱鬧,不放進去,竟尋一把鎖将房門鎖住,仍舊到廚房裡來。
房内兩人無門可出,急得亂抖。
焦順道:“如今奈何?”楊氏聽見叫妹子,知道認錯了,反不則聲,挨到天亮,你認我,我認你,不覺得呆了,又好笑,又氣惱。
焦順把楊氏啐了幾啐,楊氏也埋怨丈夫,兩人到底疑心。
停了一會,香雪叫添繡把房門開了,在房門前将焦順大罵,唬得焦氏不分皂白出來勸解。
兩人抱頭鼠竄而去。
楊氏自覺沒趣,三日不出房門。
自小姐一罵之後,焦順夫婦日夜在焦氏面前毀謗香雪,焦氏聽信了,又曉得當初安氏曾把香雪許下王昌年,隻因怨恨香雪,并王昌年也做了對頭,時常茶遲飯晏,要長不能,要短不得。
焦氏早晨起來,便把香雪與昌年牽枝?帶葉,尋些别事,咒一遍罵一遍。
香雪聽了,無奈他何,隻是向母親靈座,痛哭幾番。
焦氏愈加怒氣,漸漸把惡聲相逼,百般怠慢。
那王昌年向世勳出門之後,心中不樂。
又見焦順進學,終日興頭,往往被他奚落。
及至焦氏在裡頭咒罵,一發不安。
想起先前承母姨大恩,自小撫養,臨終時節特把小姐許我。
不想世态變遷,到了今日反教我進退無門,莫若到陝西仍舊依傍姨夫,或者他得勝回家,完了小姐姻事,也未可知。
是日,便略略措置些盤費,請焦氏出來說道:“母姨夫在外,音耗不通,我要到陝西尋取消息,故此告辭。
”焦氏道:“你在家無用,出去學些乖巧也是有益的。
速速去罷。
”并不提起盤纏的話來。
昌年氣憤不過,總不開口,就進來拜辭安氏靈座。
才到靈前,不曾一拜,心中悲傷,不覺放聲大哭,拜了幾拜,就出來了。
焦氏在旁說道:“好好出門,做這樣嘴臉,可厭可厭。
” 香雪聽知此事,有如亂箭攢心,從暗裡也哭了一場。
遂寫書一封,将簪钗首飾包了一包,約一二十金,着添繡暗暗送與昌年。
書中大約叙兄妹分離之情,并賜他候問。
末後帶着幾句心事道: “百年之期,自甘死守。
一心之托,豈忍生離。
魂斷青衫,淚浸紅燭。
”雲。
添繡将書物送至書館,昌年看書,收了物件,對添繡道:“淚枯腸斷,不能寫書回複小姐。
至于終身之約,雖死不渝。
小箋一幅,用此拜謝,但求小姐保重。
此去到老爺處,一有好信,便即歸家。
”添繡聽了,就進來述與小姐,并送上詩箋一幅。
香雪含淚看詩,卻是絕句一首,前半在下忘記了,隻記得後一句道: 卻伴春鵑帶血啼。
小姐哽咽無言,和衣睡了。
次早王昌年起身而去。
自此,小姐終日愁懷,恹恹成病。
卻說焦順自房中出醜之後,還癡心妄想小姐。
自思:“小姐平日最好文墨,我如今若要再纏,必須用文才欣動他,或是做一首詩,或是寫一封書,央添繡送去,他自然心肯。
”遂提起筆,吟哦終日,改了又改,才寫成一封書,并一首詩。
書雲: 生員兄焦順,跪拜奉書小姐房前。
前日感小姐罵我,甚喜。
古人雲,不打不成相識,何況親口大罵乎。
自從罵後,夜夜思量此物,即如今日寫書,甚覺費心。
聞小姐有病,必定想我哉。
吟得好詩四句,若看之,今夜何妨一做,我與你大妙也。
詩雲: 焦順從來順女娘,況兼小姐雪之香。
莫愁小腳三更冷,謹奉囗囗囗寸長。
焦順寫完,念了數遍,大叫道:“好書好詩,不愁小姐不喜。
”就封了書,并拿銀子一兩,走到裡面。
适值添繡出來,他便扯住道:“我有一事求你,先送你銀子一兩。
”就在衣袖中摸出銀子,并書一封,說道:“銀子你收了。
這封内是一個名士做的詩,送與小姐看,千萬不可遺失。
”添繡本意不肯,隻因見了銀子,連這封書也拿了。
他原不知此書厲害,竟走進房遞與小姐,也不說是焦順送來的。
香雪不知其故,把書開看,便大怒道:“這個一竅不通的狗才,這樣無狀!”先把添繡痛打一頓,就要往外邊發作。
忽然自想:“我是孤身無助的女子,若與他争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