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蓮夢 第十一回 柳營散處尚留一種癡情

關燈
,一徑回家。

    潘一百迎進,立刻備酒按風,瓊姿小姐不勝歡喜。

    純學在席上備述辯冤釋放以及路上遇賊情由。

    潘一百道:“恭急妹丈,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請問王兄何以不歸?”純學就把昌年失散緣由說了一遍,遂問:“崔老先生與他小姐可曾回家否?”老潘道:“老崔半月前同他令愛俱已回家,他與奶奶焦氏反目,恨他從前寵愛焦順,淩逼小姐。

    倒是小姐賢達,再三勸住。

    ”純學道:“那個焦順如今怎樣?”老潘道:“那焦順始初拿些銀子,指望進京襲職,不想遇了騙子,花得盡情,叫化到家,無顔見人,避在鄉間。

    前日老崔回來,要痛治他,也是小姐勸了,說這樣小人,何足計較。

    ”純學道:“小姐如此賢淑,可敬可敬。

    ”兩個吃過了酒,純學進房,與瓊姿相叙。

    正是,新娶不如遠歸,自不必說。

     次日,純學急到崔世勳家,世勳接入,叙了寒溫,純學道:“晚生與令坦王文令極其契愛,殊知老先生盛德,忠勇過人。

    前日偶閱邸報,知老先生已退處山林。

    那些遊兵,仍然劫掠,晚生幾乎被害。

    ”世勳道:“老夫朽腐之材,不堪重任,自然退歸。

    那投降兵士,既無駕馭之人,反側不安,理所必然。

    仁兄出京時曾與小婿同行否?”純學道:“說也奇怪,晚生與王年兄一齊出京,半路忽遭大風,飛砂蔽口,王年兄倏然不見。

    晚生四處尋找,并無蹤迹。

    ”世勳大驚道:“這卻為何?莫非遇了亂兵被他害了?”純學道:“失散在前,亂兵在後,必是因兵戈阻隔在那裡,老先生不必過慮。

    ”遂起身告别。

    世勳道:“仁兄遠歸,老夫改日尚欲奉屈少叙。

    ”純學道:“多謝。

    ”即相辭出去。

    世勳送了純學,回至裡面,把昌年失散的話對小姐說了。

    小姐聽了,自想:“紅顔簿命,倒不如村夫田婦,安享太平。

    ”内心十分愁悶不提。

     且說王昌年因遇了大風,一時昏黑,不辨前後。

    又聽得有人叫他避難,錯認是純學叫他,便不顧死活,沖風而走。

    走了一裡多路,偶然撞着一棵大樹,他就靠定樹上,等待風息。

    隻見黑暗裡有車馬之聲,昌年仔細看他,前邊數對紗燈,後面擁着一輪車子,織錦帳幔,竟到樹下來,車中忽然有人說道:“樹下立的是刑部王老爺,我出來相見。

    ”從人把帳幔揭開,内中走出一個美人,昌年上前施禮,卻是四園中所遇的花神,對昌年道:“西園一别,私心不忘,今早偶奉仙曹之命,欲往洛陽城點驗花色,經過此地,适然相遇。

    前途流寇殺掠,郎君不宜輕往,且暫住此處,待流寇過了,方可走路。

    ”昌年道:“感謝仙卿救護,但不知栖息何處?”花神道:“随我來。

    ”便攜昌年手,鑽進樹裡。

    走了數步,果見層樓密室,華麗非常。

    昌年問道:“怎麼這樹中有此異境?”花神道:“這樹是紫姑仙的行宮,我們職掌司花,凡遇各處有靈的大樹,就托他做個住居之所,兩京十三省,共有一千八百五十二棵大樹,仙府登記冊籍。

    這一棵是古桂,冊上列在五百零三名,叫做靈芬小院。

    ”昌年甚加歎異。

    花神喚侍從備酒,擺列的都是異品名味。

    花神親持玉盞,斟上美酒,殷勤奉勸。

    昌年道:“小生盛佩厚情,然一心急欲歸去。

    ”花神道:“可是要完崔小姐的姻事麼?”昌年道:“然。

    ”花神道:“郎君顯然性急,但恐小姐尚有阻隔,大約世間好事最難成,不是容易合的。

    ”昌年道:“這是為何?”花神道:“天機難洩,日後便知。

    此去十分珍重,尚有後會。

    ”昌年起身謝别,花神攜手相送。

    才出門,昌年一交跌倒,忙爬起來,依然立在大樹下。

    天色甚是晴和,望見牲口仆從俱等在荒草裡,不知從何而來。

    急走上前,各各驚異,昌年不好說出,上了牲口,向前而行,果然流寇過了,撞他不着,隻是失了宋純學。

    不多幾日,趕到開封府,想小姐不知可曾回家,雖在路上看見小報,有崔世勳歸朝一事,隻因花神說尚有阻隔,愈加惶惑。

    急趕到崔家,跳下牲口。

    即走進去,吃了一驚。

    未知何事,留在下回表白—— 古香齋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