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發此菩提心。

     所有身口意三業,作彼十方一切行。

    因此能解三世空,是故發此菩提心。

    菩提心發應如是,殷勤最上奉諸佛。

    十方無數劫盡行,是故尊重心不退。

     乃至世間一切尊,八方各各皆周遍。

    如是彼佛皆說法,一一尊重心不退。

    若一菩薩獲安樂,行彼行故免輪回。

    能作世間圓滿相,是故此尊心不退。

     最上妙法最殊特,甚深難解離言說。

    彼諸菩薩妙敷揚,為敬彼尊心不退。

    世間不動及住所,如是難得甚希有。

    演說清淨妙法音,是故此尊心不退。

     得生一切如來中,無我無人離憍慢。

    為求此法常在前,是故殷勤心不退。

    無數無等阿僧祇,得諸如來三摩地。

    行彼菩薩如是行,是故殷勤心不退。

     乃至究竟三摩地,超生彼岸解了知。

    如是說彼諸佛法,是故此尊心不退。

    遠離輪回三界中,轉於如是妙法輪。

    於諸世間常無間,菩薩應當如是說。

     一切世間諸苦惱,如是濁惡災難中。

    憐愍一切諸有情,是故菩薩應當說。

    菩薩最初說此法,因茲發起菩提心。

    持戒說法無有時,是故名為發心祝 是時菩薩治地住,最初降伏如是心。

    安樂利益於世間,如佛遠離老病死。

    信心念心及精進,慧心願心并持戒。

    護法舍離無去來,決定回向諸含識。

     若以住彼如是心,讀誦受持大乘典。

    遠離喧嚣居閑靜,訪尋一切親善友。

    善言親近善知識,勤求如是真實智。

    了達一切諸語言,勝義谛理亦如是, 曉了如來勝義已,離諸颠倒無疑惑。

    如是平等湛然安,是名說法真佛子。

    治地住中如是得,善能觀察諸菩薩。

    演說妙法奉諸佛,是故佛子應當學。

     複次菩薩第三住,法王教中求佛行。

    苦空無常悉了知,一切自性無來去。

    諸法本寂離自性,明了通達決定心。

    住此一切無有惑,佛子應當如是說。

     為知一切衆生界,及闡一切諸法界。

    如是世界悉盡知,是故名為相應行。

    地界水界及火界,如是風界虛空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是諸世界悉盡知。

     乃至差别諸世界,悉見法界自性體。

    如是廣大智慧尊,勇猛精進求佛智。

    是時菩薩生貴住,出家生諸如來中。

    有性無性心決定,所生之處常正見。

     此地菩薩無退轉,為求佛道心無厭。

    於一切法恒修習,觀諸衆生如自性。

    世間衆罪如塵刹,遠離輪回諸果報。

    佛子善能分别生,菩薩悉令離衰老。

     過去現在及未來,一切法智皆明了。

    宿殖善友悉同生,如佛出世亦複爾。

    一切如來殊妙好,入彼三世平等意。

    能作如是上妙生,超越三世種種行。

     此名第四菩薩住,彼能稱贊此妙色。

    是法悉能解了知,覺彼菩薩如是生。

    此後菩薩稱第五,說名方便具足祝種種方便化群生,樂求福業遍往詣。

     所作如是廣大福,令諸衆生皆解脫。

    盡心回向悉獲安,憐愍有情令離系。

    世間患難皆救濟,攝伏令彼生歡喜。

    各各引導諸衆生,得大涅槃心寂靜。

     無邊一切諸世間,如是無量無有數。

    過諸稱量無等倫,非性非相非究竟。

    此為菩薩第五住,具足方便化群生。

    彼佛如是妙圓明,示現一切諸功德。

     無邊一切諸衆生,觀法自性無迷惑。

    疑網有無智了知,天上人間能堅固。

    於佛於法菩薩中,常行妙行離諸色。

    於是廣大諸衆生,聽聞演說方便法。

     煩惱衆生使清淨,易化難化悉調伏。

    法界或廣略敷揚,非來非去絕諸相。

    法界體性非有無,菩薩三世樂聽受。

    觀察一切心無動,如是專注於佛法。

     泯絕性相孰有無,本性離染我亦爾。

    曉了劫性如幻夢,為聞如是上妙法。

    不退菩薩應如是,於佛於法菩薩中。

    并觀行相為有無,不退非有亦非無。

     如來非去非有住,亦無來與非不來。

    生與不生盡不盡,有相無相非一異。

    種種衆多彼如一,勝義谛理離有無。

    各各差别衆寶嚴,菩薩於彼心不退。

     真如妙相非有無,以無相智能解了。

    如是差别往集會,一一天上悉聽聞。

    複次菩薩童真住,身口意業悉清淨。

    施作佛事無有著,是故随意所生得。

     皆從衆生行法生,遊行見彼諸刹土。

    智慧速疾随意得,十方殷勤恭敬禮。

    菩薩於此無異心,聞佛演暢微妙法。

    能知刹土悉動搖,如是盡知無有馀。

     演說遊行於佛刹,刹那遍詣阿僧祇。

    随問演說無數義,自性差别性亦然。

    方便音聲能照察,無數佛刹一念中。

    複說菩薩王子住,密行衆生非測量。

     煩惱障閉妄想除,事理相應方便說。

    種種妙行悉能行,分别世間過未來。

    真俗二谛能了知,谛求如是微妙法。

    善能方便入王城,如是遍遊悉周匝。

     於彼往還能自在,所有王城能照察。

    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