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争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讨秦王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龐煖欲乘敗燕之威,“合從”列國,為并力圖秦之計。
除齊附秦外,韓、魏、楚、燕,各出銳師,多者四五萬,少亦二三萬,共推春申君黃歇為上将。
歇集諸将議曰:“伐秦之師展出,皆以函谷關為事,秦人設守甚嚴,未能得志。
即我兵亦素知仰攻之難,鹹有畏縮之心。
若取道蒲坂,由華州而西,徑襲渭南,因窺潼關,《兵法》所謂‘出其不意’也。
”諸将皆曰:“然。
”遂分兵五路,俱出蒲關,望骊山一路進發,直攻渭南,不克,圍之。
秦丞相呂不韋使将軍蒙骜、王翦、桓齮、李信、内史騰,各将兵五萬人,五枝軍兵,分應五國。
不韋自為大将,兼統其軍,離潼關五十裡分為五屯,如列星之狀。
王翦言于不韋曰:“以五國悉銳,攻一城而不克,其無能可知矣。
三晉近秦,習與秦戰,而楚在南方,其來獨遠,且自張儀亡後,三十餘年不相攻伐,誠選五營之銳,合以攻楚,楚必不支。
楚之一軍破,餘四軍将望風而潰矣。
”不韋以為然。
于是使五屯設壘建幟如常,暗地各一抽一精一兵一萬,約以四鼓齊起,往襲楚寨。
時李信以糧草稽遲,欲斬督糧牙将甘回,衆将告求得免,但鞭背百餘。
甘回挾恨,夜奔楚軍,以王翦之計告之。
春申君大驚,欲馳報各營,恐其不及,遂即時傳令,拔寨俱起,夜馳五十餘裡,方敢緩緩而行。
比及秦兵到時,楚寨已撤矣。
王翦曰:“楚兵先遁,必有洩吾謀者。
計雖不成,然兵已至此,不可空回。
”遂往襲趙寨。
壁壘堅固,攻不能入。
龐煖仗劍立于軍門,有敢擅動者即斬。
秦兵亂了一一夜,至天明,燕、韓、魏俱合兵來救,蒙骜等方才收兵。
龐煖怪楚兵不至,使人探之,知其先撤,歎曰:“‘合從’之事,今後休矣!”諸将皆請班師,于是韓、魏之兵,先回本國。
龐煖怒齊獨附秦,挾燕兵伐之,取饒安一城而返。
再說春申君奔回郢城,四國各遣人來問曰:“楚為從長,奈何不告而先回,敢請其故?”考烈王責讓黃歇,歇慚懼不容。
時有魏人朱英,客于春申君之門,知楚方畏秦,乃說春申君曰:“人皆以楚強國,及君而弱,英獨謂不然。
先君之時,秦去楚甚遠,西隔巴蜀,南隔兩周,而韓魏又眈眈乎拟其後,是以三十年無秦患。
此非楚之強,其勢然也。
今兩周已并于秦,而秦方修怨于魏。
魏旦暮亡,則陳許為通道,恐秦、楚之争,從此方始。
君之責讓,正未已也。
何不勸楚王東徙壽春,去秦較遠,絕長淮以自固。
可以少安。
”黃歇然其謀,言于考烈王,乃擇日遷都。
按楚先都郢,後遷于鄀,複遷于陳,今又遷于壽春,凡四遷矣。
史臣有詩雲: 周為東遷王氣歇,楚因屢徙霸圖空。
從來避敵為延敵,莫把遷岐托古公。
再說考烈王在位已久,尚無子息,黃歇遍求婦人宜子者以進,終不一孕。
有趙人李園,亦在春申君門下,為舍人。
有妹李嫣色美,欲進于楚王,恐久後以無子失一寵一,心下躊躇:“必須将妹先獻春申君,待其有娠,然後進于楚王,幸而生子,異日得立為楚王,乃吾甥也。
”又想:“吾若自獻其妹,不見貴重。
還須施一小計,要春申君自來求我。
”于是給五日假歸家,故意過期,直待第十日方至。
黃歇怪其來遲。
李園對曰:“臣有女弟名嫣,頗有姿色,齊王聞之,遣使來求。
臣與其使者飲酒數日,是以失期。
”黃歇想道:“此女名聞齊國。
必是個美色。
”遂問曰:“已受其聘否?”園對曰:“方且議之,聘尚未至也。
”黃歇曰:“能使我一見乎?”園曰:“臣在君之門下,即吾女弟,誰非君妾婢之流,敢不如命。
”乃盛飾其妹,送至春申君府中。
黃歇一見大喜,是夜即賜李園白璧二雙,黃金三百镒,留其妹侍寝。
未三月,即便懷孕。
李園私謂其妹嫣曰:“為妾與為夫人孰貴?”嫣笑曰:“妾安得比夫人?”園又曰:“然則為夫人與為王後孰貴?”嫣又笑曰:“王後貴盛!”李園曰:“汝在春申君府中,不過一一寵一妾耳!今楚王無子,幸汝有娠,倘進于楚王,他日生子為王,汝為太後,豈不勝于為妾乎?”遂教以說詞,使于枕席之間,如此這般,春申君必然聽從。
李嫣一一領記。
夜間侍寝之際,遂進言于黃歇曰:“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
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未有子,千秋百歲後,将更立兄弟。
兄弟于君無恩,必将各立其所親幸之人,君安得長有一寵一乎?”黃歇聞言,沉思未答。
嫣又曰:“妾所慮不止于此也。
君貴,用事久,多失禮于王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豈特江東封邑不可保而已哉?”黃歇愕然曰:“卿言是也,吾慮不及此!今當奈何?”李嫣曰:“妾有一計,不惟免禍,而且多福。
但妾負愧,難于自吐,又恐君不我聽,是以妾未敢言。
”黃歇曰:“卿為我畫策,何為不聽?”李嫣曰:“妾今自覺有孕矣,他人莫知也。
幸妾侍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妾賴天佑生男,異日必為嫡嗣,則是君
除齊附秦外,韓、魏、楚、燕,各出銳師,多者四五萬,少亦二三萬,共推春申君黃歇為上将。
歇集諸将議曰:“伐秦之師展出,皆以函谷關為事,秦人設守甚嚴,未能得志。
即我兵亦素知仰攻之難,鹹有畏縮之心。
若取道蒲坂,由華州而西,徑襲渭南,因窺潼關,《兵法》所謂‘出其不意’也。
”諸将皆曰:“然。
”遂分兵五路,俱出蒲關,望骊山一路進發,直攻渭南,不克,圍之。
秦丞相呂不韋使将軍蒙骜、王翦、桓齮、李信、内史騰,各将兵五萬人,五枝軍兵,分應五國。
不韋自為大将,兼統其軍,離潼關五十裡分為五屯,如列星之狀。
王翦言于不韋曰:“以五國悉銳,攻一城而不克,其無能可知矣。
三晉近秦,習與秦戰,而楚在南方,其來獨遠,且自張儀亡後,三十餘年不相攻伐,誠選五營之銳,合以攻楚,楚必不支。
楚之一軍破,餘四軍将望風而潰矣。
”不韋以為然。
于是使五屯設壘建幟如常,暗地各一抽一精一兵一萬,約以四鼓齊起,往襲楚寨。
時李信以糧草稽遲,欲斬督糧牙将甘回,衆将告求得免,但鞭背百餘。
甘回挾恨,夜奔楚軍,以王翦之計告之。
春申君大驚,欲馳報各營,恐其不及,遂即時傳令,拔寨俱起,夜馳五十餘裡,方敢緩緩而行。
比及秦兵到時,楚寨已撤矣。
王翦曰:“楚兵先遁,必有洩吾謀者。
計雖不成,然兵已至此,不可空回。
”遂往襲趙寨。
壁壘堅固,攻不能入。
龐煖仗劍立于軍門,有敢擅動者即斬。
秦兵亂了一一夜,至天明,燕、韓、魏俱合兵來救,蒙骜等方才收兵。
龐煖怪楚兵不至,使人探之,知其先撤,歎曰:“‘合從’之事,今後休矣!”諸将皆請班師,于是韓、魏之兵,先回本國。
龐煖怒齊獨附秦,挾燕兵伐之,取饒安一城而返。
再說春申君奔回郢城,四國各遣人來問曰:“楚為從長,奈何不告而先回,敢請其故?”考烈王責讓黃歇,歇慚懼不容。
時有魏人朱英,客于春申君之門,知楚方畏秦,乃說春申君曰:“人皆以楚強國,及君而弱,英獨謂不然。
先君之時,秦去楚甚遠,西隔巴蜀,南隔兩周,而韓魏又眈眈乎拟其後,是以三十年無秦患。
此非楚之強,其勢然也。
今兩周已并于秦,而秦方修怨于魏。
魏旦暮亡,則陳許為通道,恐秦、楚之争,從此方始。
君之責讓,正未已也。
何不勸楚王東徙壽春,去秦較遠,絕長淮以自固。
可以少安。
”黃歇然其謀,言于考烈王,乃擇日遷都。
按楚先都郢,後遷于鄀,複遷于陳,今又遷于壽春,凡四遷矣。
史臣有詩雲: 周為東遷王氣歇,楚因屢徙霸圖空。
從來避敵為延敵,莫把遷岐托古公。
再說考烈王在位已久,尚無子息,黃歇遍求婦人宜子者以進,終不一孕。
有趙人李園,亦在春申君門下,為舍人。
有妹李嫣色美,欲進于楚王,恐久後以無子失一寵一,心下躊躇:“必須将妹先獻春申君,待其有娠,然後進于楚王,幸而生子,異日得立為楚王,乃吾甥也。
”又想:“吾若自獻其妹,不見貴重。
還須施一小計,要春申君自來求我。
”于是給五日假歸家,故意過期,直待第十日方至。
黃歇怪其來遲。
李園對曰:“臣有女弟名嫣,頗有姿色,齊王聞之,遣使來求。
臣與其使者飲酒數日,是以失期。
”黃歇想道:“此女名聞齊國。
必是個美色。
”遂問曰:“已受其聘否?”園對曰:“方且議之,聘尚未至也。
”黃歇曰:“能使我一見乎?”園曰:“臣在君之門下,即吾女弟,誰非君妾婢之流,敢不如命。
”乃盛飾其妹,送至春申君府中。
黃歇一見大喜,是夜即賜李園白璧二雙,黃金三百镒,留其妹侍寝。
未三月,即便懷孕。
李園私謂其妹嫣曰:“為妾與為夫人孰貴?”嫣笑曰:“妾安得比夫人?”園又曰:“然則為夫人與為王後孰貴?”嫣又笑曰:“王後貴盛!”李園曰:“汝在春申君府中,不過一一寵一妾耳!今楚王無子,幸汝有娠,倘進于楚王,他日生子為王,汝為太後,豈不勝于為妾乎?”遂教以說詞,使于枕席之間,如此這般,春申君必然聽從。
李嫣一一領記。
夜間侍寝之際,遂進言于黃歇曰:“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
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未有子,千秋百歲後,将更立兄弟。
兄弟于君無恩,必将各立其所親幸之人,君安得長有一寵一乎?”黃歇聞言,沉思未答。
嫣又曰:“妾所慮不止于此也。
君貴,用事久,多失禮于王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豈特江東封邑不可保而已哉?”黃歇愕然曰:“卿言是也,吾慮不及此!今當奈何?”李嫣曰:“妾有一計,不惟免禍,而且多福。
但妾負愧,難于自吐,又恐君不我聽,是以妾未敢言。
”黃歇曰:“卿為我畫策,何為不聽?”李嫣曰:“妾今自覺有孕矣,他人莫知也。
幸妾侍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妾賴天佑生男,異日必為嫡嗣,則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