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裡克兩弑孤主穆公一平晉亂
關燈
小
中
大
色。
公子絷方欲謙讓,夷吾又曰:“亡人另有黃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雙,願納于公子之左右。
乞公子好言于君,亡人不忘公子之賜。
”公子絷乃皆受之。
史臣有詩雲: 重耳憂親為喪親,夷吾利國喜津津。
但看受吊相懸處,成敗分明定兩人。
絷返命于穆公,備述兩公子相見之狀。
穆公曰:“重耳之賢,過夷吾遠矣!必納重耳。
”公子絷對曰:“君之納晉君也,憂晉乎?抑欲成名于天下乎?”穆公曰:“晉何與我事?寡人亦欲成名于天下耳。
”公子絷曰:“君如憂晉,則為之擇賢君。
第欲成名于天下,則不如置不賢者。
均之有置君之名,而賢者出我上,不賢者出我下,二者孰利?”穆公曰:“子之言,開我肺腑。
”乃使公孫枝出車三百乘,以納夷吾。
秦穆公夫人,乃晉世子申生之娣,是為穆姬。
幼育于獻公次妃賈君之宮,甚有賢德。
聞公孫枝将納夷吾于晉,遂為手書以屬①夷吾,言:“公子入為晉君,必厚視賈君。
其群公子因亂出奔,皆無罪。
聞葉茂者本榮,必盡納之,亦所以固我藩也。
”夷吾恐失穆姬之意,随以手書複之,一一如命。
時齊桓公聞晉國有亂,欲合諸侯謀之,乃親至高梁之地。
又聞秦師已出,周惠王亦遣大夫王子一黨一率師至晉,乃遣公孫隰朋會周、秦之師,同納夷吾。
呂饴甥亦自屈城來會。
桓公遂回齊。
裡克、卆鄭父請出國舅狐突做主,率群臣備法駕,迎夷吾于晉界。
夷吾入绛都即位,是為惠公。
即以本年為元年。
按晉惠公之元年,實周襄王之二年也。
國人素慕重耳之賢,欲得為君。
及失重耳得夷吾,乃大失望。
惠公既即位,遂立子圉為世子。
以狐突、虢射為上大夫,呂饴甥、郤芮俱為中大夫,屠岸夷為下大夫。
其餘在國諸臣,一從其舊。
使梁繇一靡一從王子一黨一如周,韓簡從隰朋如齊,各拜謝納國之恩。
惟公孫枝以索取河西五城之地,尚留晉國。
惠公有不舍之意,乃集群臣議之。
虢射目視呂饴甥,饴甥進曰:“君所以賂秦者,為未入,則國非君之國也。
今既入矣,國乃君之國矣,雖不畀秦,秦其奈君何?”裡克曰:“君始得國,而失信于強鄰,不可。
不如與之。
”郤芮曰:“去五城是去半晉矣。
秦雖極兵力,必不能取五城于我。
且先君百戰經營,始有此地,不可棄也。
”裡克曰:“既知先君之地,何以許之?許而不與,不怒秦乎?且先君立國于曲沃,地不過蕞爾。
惟自疆于政,故能兼并小一柄一,以成其大。
君能修政而善鄰,何患無五城哉?”郤芮大喝曰:“裡克之言,非為秦也,為取汾陽之田百萬。
恐君不與,故以秦為例耳!”卆鄭父以臂推裡克,克遂不敢複言。
惠公曰:“不與則失信,與之則自弱,畀一二城可乎?”呂饴甥曰:“畀一二城,未為全信也,而适以挑秦之争。
不如辭之。
”惠公乃命呂饴甥作書辭秦。
書略曰: 始夷吾以河西五城許君。
今幸入守社稷,夷吾念君之賜,欲即踐言。
大臣皆曰:“地者,先君之地。
君出亡在外,何得擅許他人?”寡人争之弗能得。
惟君少緩其期,寡人不敢忘也。
惠公問:“誰人能為寡人謝秦者?”郤鄭父願往,惠公從之。
原來惠公求入國時,亦曾許卆鄭父負葵之田七十萬,惠公既不與秦城,安肯與裡、卆二人之田?鄭父口雖不言,心中怨恨。
特地讨此一差,欲訴于秦耳。
鄭父随公孫枝至于秦國,見了穆公,呈上國書。
穆公覽畢,拍案大怒曰:“寡人固知夷吾不堪為君,今果被此賊所欺!”欲斬卆鄭父。
公孫枝奏曰:“此非鄭父之罪也,望君恕之!”穆公餘怒未盡,問曰:“誰使夷吾負寡人者?寡人願得而手刃之!”卆鄭父曰:“君請屏左右,臣有所言。
”穆公色稍和,命左右退于簾下,揖鄭父進而問之。
鄭父對曰:“晉之諸大夫,無不感君之恩,願歸地者。
惟呂饴甥、郤芮二人從中阻撓。
君若重币聘問,而以好言召此二人,二人至,則殺之。
君納重耳,臣與裡克逐夷吾,為君内應,請得世世事君。
何如?”穆公曰:“此計妙哉!碧寡人之本心也!”于是遣大夫冷至随卆鄭父行騁于晉,欲誘呂饴甥、郤芮而殺之。
不知呂、卆一性一命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臨:吊。
①苫塊:寝苫枕塊,吊喪時睡草苫枕土槐。
②侪:輩。
①硁硁:淺見而固執。
②祚:保佑。
①屬:囑付。
公子絷方欲謙讓,夷吾又曰:“亡人另有黃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雙,願納于公子之左右。
乞公子好言于君,亡人不忘公子之賜。
”公子絷乃皆受之。
史臣有詩雲: 重耳憂親為喪親,夷吾利國喜津津。
但看受吊相懸處,成敗分明定兩人。
絷返命于穆公,備述兩公子相見之狀。
穆公曰:“重耳之賢,過夷吾遠矣!必納重耳。
”公子絷對曰:“君之納晉君也,憂晉乎?抑欲成名于天下乎?”穆公曰:“晉何與我事?寡人亦欲成名于天下耳。
”公子絷曰:“君如憂晉,則為之擇賢君。
第欲成名于天下,則不如置不賢者。
均之有置君之名,而賢者出我上,不賢者出我下,二者孰利?”穆公曰:“子之言,開我肺腑。
”乃使公孫枝出車三百乘,以納夷吾。
秦穆公夫人,乃晉世子申生之娣,是為穆姬。
幼育于獻公次妃賈君之宮,甚有賢德。
聞公孫枝将納夷吾于晉,遂為手書以屬①夷吾,言:“公子入為晉君,必厚視賈君。
其群公子因亂出奔,皆無罪。
聞葉茂者本榮,必盡納之,亦所以固我藩也。
”夷吾恐失穆姬之意,随以手書複之,一一如命。
時齊桓公聞晉國有亂,欲合諸侯謀之,乃親至高梁之地。
又聞秦師已出,周惠王亦遣大夫王子一黨一率師至晉,乃遣公孫隰朋會周、秦之師,同納夷吾。
呂饴甥亦自屈城來會。
桓公遂回齊。
裡克、卆鄭父請出國舅狐突做主,率群臣備法駕,迎夷吾于晉界。
夷吾入绛都即位,是為惠公。
即以本年為元年。
按晉惠公之元年,實周襄王之二年也。
國人素慕重耳之賢,欲得為君。
及失重耳得夷吾,乃大失望。
惠公既即位,遂立子圉為世子。
以狐突、虢射為上大夫,呂饴甥、郤芮俱為中大夫,屠岸夷為下大夫。
其餘在國諸臣,一從其舊。
使梁繇一靡一從王子一黨一如周,韓簡從隰朋如齊,各拜謝納國之恩。
惟公孫枝以索取河西五城之地,尚留晉國。
惠公有不舍之意,乃集群臣議之。
虢射目視呂饴甥,饴甥進曰:“君所以賂秦者,為未入,則國非君之國也。
今既入矣,國乃君之國矣,雖不畀秦,秦其奈君何?”裡克曰:“君始得國,而失信于強鄰,不可。
不如與之。
”郤芮曰:“去五城是去半晉矣。
秦雖極兵力,必不能取五城于我。
且先君百戰經營,始有此地,不可棄也。
”裡克曰:“既知先君之地,何以許之?許而不與,不怒秦乎?且先君立國于曲沃,地不過蕞爾。
惟自疆于政,故能兼并小一柄一,以成其大。
君能修政而善鄰,何患無五城哉?”郤芮大喝曰:“裡克之言,非為秦也,為取汾陽之田百萬。
恐君不與,故以秦為例耳!”卆鄭父以臂推裡克,克遂不敢複言。
惠公曰:“不與則失信,與之則自弱,畀一二城可乎?”呂饴甥曰:“畀一二城,未為全信也,而适以挑秦之争。
不如辭之。
”惠公乃命呂饴甥作書辭秦。
書略曰: 始夷吾以河西五城許君。
今幸入守社稷,夷吾念君之賜,欲即踐言。
大臣皆曰:“地者,先君之地。
君出亡在外,何得擅許他人?”寡人争之弗能得。
惟君少緩其期,寡人不敢忘也。
惠公問:“誰人能為寡人謝秦者?”郤鄭父願往,惠公從之。
原來惠公求入國時,亦曾許卆鄭父負葵之田七十萬,惠公既不與秦城,安肯與裡、卆二人之田?鄭父口雖不言,心中怨恨。
特地讨此一差,欲訴于秦耳。
鄭父随公孫枝至于秦國,見了穆公,呈上國書。
穆公覽畢,拍案大怒曰:“寡人固知夷吾不堪為君,今果被此賊所欺!”欲斬卆鄭父。
公孫枝奏曰:“此非鄭父之罪也,望君恕之!”穆公餘怒未盡,問曰:“誰使夷吾負寡人者?寡人願得而手刃之!”卆鄭父曰:“君請屏左右,臣有所言。
”穆公色稍和,命左右退于簾下,揖鄭父進而問之。
鄭父對曰:“晉之諸大夫,無不感君之恩,願歸地者。
惟呂饴甥、郤芮二人從中阻撓。
君若重币聘問,而以好言召此二人,二人至,則殺之。
君納重耳,臣與裡克逐夷吾,為君内應,請得世世事君。
何如?”穆公曰:“此計妙哉!碧寡人之本心也!”于是遣大夫冷至随卆鄭父行騁于晉,欲誘呂饴甥、郤芮而殺之。
不知呂、卆一性一命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臨:吊。
①苫塊:寝苫枕塊,吊喪時睡草苫枕土槐。
②侪:輩。
①硁硁:淺見而固執。
②祚:保佑。
①屬: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