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祝聃射周王中肩

關燈
隻多了元妃在坐。

    且其父僖公遣宮人守候,不能交言,暗暗嗟歎。

    臨别之際,諸兒挨至車前,單道個“妹一子留心,莫忘‘叮咛’之句。

    ”文姜答言:“哥哥保重,相見有日。

    ”齊僖公命諸兒守國,親送文姜至讙,與魯侯相見。

    魯侯叙甥舅之禮,設席款待。

    從人皆有厚賜。

    僖公辭歸。

    魯侯引文姜到國成親。

    一來,齊是個大國,二來,文姜如花絕色,魯侯十分一愛一重,三朝見廟①,大夫宗婦,俱來朝見君夫人。

    僖公複使其弟夷仲年聘魯,問候姜氏。

    自此齊、魯親密。

    不在話下。

    無名子有詩,單道文姜出嫁事。

    詩雲: 從來男一女慎嫌微,兄妹如何不隔離? 隻為臨歧②言保重,緻令他日玷中闱③。

     話分兩頭。

    再說周桓王自聞鄭伯假命伐宋,心中大怒。

    竟使虢公林父獨秉朝政,不用鄭伯。

    鄭莊以聞知此信,心怨桓王,一連五年不朝。

    框王曰:“鄭寤生無禮甚矣!若不讨之,人将效尤。

    朕當親帥六軍,往聲其罪。

    ”虢公林父谏曰:“鄭有累世卿士之勞,今日奪其政一柄一,是以不朝。

    且宜下诏征之,不必自往,以亵天威。

    ”桓王忿然作色曰:“寤生欺朕,非止一次。

    朕與寤生誓不兩立!”乃召蔡、衛、陳三國,一同興師伐鄭。

    是時陳侯鮑方薨,其弟公子佗字伍父,弑太子免而自立,谥鮑為桓公。

    國人不服,紛紛逃散。

    周使征兵,公子佗初即位,不敢違王之命。

    隻得糾集車徒,遣太夫伯爰諸統領,望鄭國進發。

    蔡、衛各遣兵從征。

    桓王使虢公林父将右軍,以蔡、衛之兵屬之;使周公黑肩将左軍,陳兵屬之;王自統大兵為中軍,左右策應。

     鄭莊公聞王師将至,乃集諸大夫問計,群臣莫敢先應。

    正卿祭足曰:“天子親自将兵,責我不朝,名正言順。

    不如遣使謝罪,轉禍為福。

    ”莊公怒曰:“王奪我政權,又加兵于我,三世勤王之績,付與東流。

    此番若不挫其銳氣,宗社難保。

    ”高渠彌曰:“陳與鄭素睦,其助兵乃不得已也。

    蔡、衛與我夙仇,必然效力。

    天子震怒自将,其鋒不可當,宜堅壁以待之。

    俟其意怠,或戰或和,可以如意。

    ”大夫公子元進曰:“以臣戰君,于理不直,宜速不宜遲也。

    臣雖不才,願獻一計。

    ”莊公曰:“卿計如何?”子元曰:“王師既分為三,亦當為三軍以應之。

    左、右二師,皆結方陣,以右軍當其右軍,以右軍當其左軍,主公自率中軍以當王。

    ”莊公曰:“如此可必勝乎?”子元曰:“陳佗弑君新立,國人不順,勉從征調,其心必離。

    若令右軍先犯陳師,出其不意。

    必然奔竄。

    再令左軍徑奔蔡、衛,蔡、衛聞陳敗,亦将潰矣。

    然後合兵以攻王卒,萬無不勝。

    莊公曰:“卿料敵如指掌,子封不死矣!” 正商議間,疆吏報“王師已至繻葛,三營聯絡不斷。

    ”莊公曰:“但須破其一營。

    餘不足破也。

    ”乃使大夫曼伯,引一軍為右拒;使正卿祭足,引一軍為左拒;自領上将高渠彌、原繁、瑕叔盈、祝聃等,建“蝥弧”大旗于中軍。

    祭足進曰:“‘蝥孤’所以勝宋許也。

    ‘奉天讨罪’,以伐諸侯則可,以伐王則不可。

    ”莊公曰:“寡人思不及此!”即命以大旆易之,仍使瑕叔盈執掌。

    其“蝥弧”寘①于武庫,自後不用。

    高渠彌曰:“臣觀周王,頗知兵法。

    今番交戰,不比尋常,請為‘魚麗’之陣。

    ”莊公曰:“‘魚麗陣’如何?”高渠彌曰:“甲車二十五乘為偏,甲士五人為伍。

    每車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後,塞其阙②漏。

    車傷一人,伍即補之,有進無退。

    此陣法極堅極密,難敗易勝。

    ”莊公曰:“善。

    ”三軍将近繻葛,紮住營寨。

     桓王聞鄭伯出師抵敵,怒不可言,便欲親自出戰。

    虢公林父谏止之。

    次日各排陣勢,莊公傳令:“左右二軍,不可輕動。

    隻看軍中大旆展動,一齊進兵。

    ” 且說桓王打點一番責鄭的說話,專待鄭君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