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十二種變化
關燈
小
中
大
紅绫,應該就是我們最近在海上的那一次。
你想萬良生是在什麼情形下看到我們的?” 我怔了一怔,在白素這樣問之前,我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
而現在白素提出了這個問題,我想了一會,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
确然,萬良生是在什麼情形下看到我們的? 如果是他的靈魂,靈魂是不是能“看到”,就很值得商榷。
靈魂應該隻能“感到”,而不是“看到”,因為理論上來說,靈魂沒有視覺器官。
他當然也不會是在“人”的情形下看到我們的,因為那時候他的身體在那個圓柱體中。
剩下的可能,就是他看到我們的時候,是一隻海螺。
這情形更是怪異透頂——一隻海螺,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下,看到在遊艇上的我們的?是在海水中,還是在海面上? 海螺當然有眼睛,可是通過海螺的眼睛看出來的景象是怎麼樣的? (有一類生物學家最喜歡仿真其它生物眼中看出來的景象,例如昆蟲的複眼看到的情景之類。
這是很滑稽的一種行為——其它生物眼中看出來的景象,隻有其它生物本身才看得到,人類無法知道。
除非這個人變成了其它生物,像萬良生變成了一隻海螺,他就當然知道海螺看出來的景象是怎麼樣的。
生物學家所作的仿真,隻不過是人類一相情願的想象而已,絕不可能是事實。
由這個例子來看,可以看出人類的科學,在發展和研究的方向,可能很有問題,像這種滑稽的所謂科學,可以長期存在,就很不可思議。
當然人類還是有可能知道其它生物眼中看出來的景象究竟是怎麼樣的。
有兩個方法,其一是直接通過其它生物的視覺系統,把看到的一切化為畫面。
其二是把人類的視覺系統和其它生物的視覺系統聯系起來,使人可以直接通過其它生物的視覺系統,看到景象。
像現在那樣,自說自話仿真,那算是什麼科學?) 我當時确然想到了這些問題,當然沒有進一步想下去。
隻是我一貫認為人類的科學還處于很低的水平狀态,所以才在茫無頭緒之中,有了這樣的聯想。
白素像是已經想到了什麼,她道:“一隻海螺,能夠看到我們,這實在有點難以想像。
” 我點頭:“是啊,它不能離開海水,如果通過海水來看,又怎麼能夠看清楚我們?” 紅绫參加讨論,也出言驚人:“或許海螺有這個能力。
” 我和白素一起搖頭,我道:“我可以肯定,當時我們附近沒有别人。
” 白素道:“沒有别的人,不等于沒有别的生物。
” 我和紅绫,一起揚眉,一時之間不明白白素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白素立刻解釋:“譬如說,天上有海鷗飛過,海上有魚躍上海面,都是非常普通的情景,我們不會加以注意。
” 我吸了一口氣:“你的意思是,萬良生不一定是一隻海螺,他可能是一隻鳥,或者是一條魚?” 白素口氣有點猶豫:“我不能十分肯定。
可是那類外星人既然神通廣大到可以使萬良生在人和海螺之間變來變去,就是可以使萬良生的思想組自由來往。
在這樣情形下,理論上來說,萬良生的思想組應該有可能進入任何生物之中。
” 我再吸了一口氣——白素的這種假設,天馬行空,匪夷所思至于極點,一下子很難接受。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果這種情形存在,那麼萬良生豈不是可以随心所欲變成任何生物? 繼而我随即模糊地想到,這種情形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紅绫接受大膽設想的能力顯然遠高于我,在我還沒有十分明确的概念時,她已經拍手叫道:“太妙了,有趣之極!孫悟空能夠有七十二種變化,他萬良生不知道可以有多少種?” 一聽得她那樣說,我頓時豁然開朗,完全明白了白素的設想是怎麼一回事,而且完全可以接受,因為這種情形“古已有之”,是古代人很普遍的想象,并非白素首創,而我在乍一聽到時還覺得不可思議,由此可知我的想象力不夠,至少比不上白素和紅绫。
紅绫一下子就聯想到了孫悟空的“七十二種變化”,其實在古人的想象或記載之中,能夠變成其它生物或其它人的這種神通,很是平常——一般神仙,或是妖精,都有這個能力。
可是從來也沒有人把這種變化的能力,設想為思想組的自由活動的結果。
而白素提出的這種設想,和神仙妖精的變化能力結合起來看,完全可以接受。
思想組自由活動,進入了海螺,就變成海螺;進入了女吸毒者,就變成女吸毒者;進入了魚,自然也就變成了一條魚。
用這種角度來看孫悟空的七十二種變化,無非是孫悟空的思想組在能夠自由活動的情形下,進入了七十二種不同的生物而已。
那類外星人既然給了萬良生在人和海螺之間變來變去的能力,當然可以由此推論到他還有變成其它生物的能力。
有趣的是,當他在海上看到我們的時候,他是什麼生物? 我才想到,紅绫已經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白素道:“不管他當時是什麼生物,總之他看到了我們,所以聯想到他的人身出了問題
你想萬良生是在什麼情形下看到我們的?” 我怔了一怔,在白素這樣問之前,我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
而現在白素提出了這個問題,我想了一會,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
确然,萬良生是在什麼情形下看到我們的? 如果是他的靈魂,靈魂是不是能“看到”,就很值得商榷。
靈魂應該隻能“感到”,而不是“看到”,因為理論上來說,靈魂沒有視覺器官。
他當然也不會是在“人”的情形下看到我們的,因為那時候他的身體在那個圓柱體中。
剩下的可能,就是他看到我們的時候,是一隻海螺。
這情形更是怪異透頂——一隻海螺,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下,看到在遊艇上的我們的?是在海水中,還是在海面上? 海螺當然有眼睛,可是通過海螺的眼睛看出來的景象是怎麼樣的? (有一類生物學家最喜歡仿真其它生物眼中看出來的景象,例如昆蟲的複眼看到的情景之類。
這是很滑稽的一種行為——其它生物眼中看出來的景象,隻有其它生物本身才看得到,人類無法知道。
除非這個人變成了其它生物,像萬良生變成了一隻海螺,他就當然知道海螺看出來的景象是怎麼樣的。
生物學家所作的仿真,隻不過是人類一相情願的想象而已,絕不可能是事實。
由這個例子來看,可以看出人類的科學,在發展和研究的方向,可能很有問題,像這種滑稽的所謂科學,可以長期存在,就很不可思議。
當然人類還是有可能知道其它生物眼中看出來的景象究竟是怎麼樣的。
有兩個方法,其一是直接通過其它生物的視覺系統,把看到的一切化為畫面。
其二是把人類的視覺系統和其它生物的視覺系統聯系起來,使人可以直接通過其它生物的視覺系統,看到景象。
像現在那樣,自說自話仿真,那算是什麼科學?) 我當時确然想到了這些問題,當然沒有進一步想下去。
隻是我一貫認為人類的科學還處于很低的水平狀态,所以才在茫無頭緒之中,有了這樣的聯想。
白素像是已經想到了什麼,她道:“一隻海螺,能夠看到我們,這實在有點難以想像。
” 我點頭:“是啊,它不能離開海水,如果通過海水來看,又怎麼能夠看清楚我們?” 紅绫參加讨論,也出言驚人:“或許海螺有這個能力。
” 我和白素一起搖頭,我道:“我可以肯定,當時我們附近沒有别人。
” 白素道:“沒有别的人,不等于沒有别的生物。
” 我和紅绫,一起揚眉,一時之間不明白白素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白素立刻解釋:“譬如說,天上有海鷗飛過,海上有魚躍上海面,都是非常普通的情景,我們不會加以注意。
” 我吸了一口氣:“你的意思是,萬良生不一定是一隻海螺,他可能是一隻鳥,或者是一條魚?” 白素口氣有點猶豫:“我不能十分肯定。
可是那類外星人既然神通廣大到可以使萬良生在人和海螺之間變來變去,就是可以使萬良生的思想組自由來往。
在這樣情形下,理論上來說,萬良生的思想組應該有可能進入任何生物之中。
” 我再吸了一口氣——白素的這種假設,天馬行空,匪夷所思至于極點,一下子很難接受。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果這種情形存在,那麼萬良生豈不是可以随心所欲變成任何生物? 繼而我随即模糊地想到,這種情形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紅绫接受大膽設想的能力顯然遠高于我,在我還沒有十分明确的概念時,她已經拍手叫道:“太妙了,有趣之極!孫悟空能夠有七十二種變化,他萬良生不知道可以有多少種?” 一聽得她那樣說,我頓時豁然開朗,完全明白了白素的設想是怎麼一回事,而且完全可以接受,因為這種情形“古已有之”,是古代人很普遍的想象,并非白素首創,而我在乍一聽到時還覺得不可思議,由此可知我的想象力不夠,至少比不上白素和紅绫。
紅绫一下子就聯想到了孫悟空的“七十二種變化”,其實在古人的想象或記載之中,能夠變成其它生物或其它人的這種神通,很是平常——一般神仙,或是妖精,都有這個能力。
可是從來也沒有人把這種變化的能力,設想為思想組的自由活動的結果。
而白素提出的這種設想,和神仙妖精的變化能力結合起來看,完全可以接受。
思想組自由活動,進入了海螺,就變成海螺;進入了女吸毒者,就變成女吸毒者;進入了魚,自然也就變成了一條魚。
用這種角度來看孫悟空的七十二種變化,無非是孫悟空的思想組在能夠自由活動的情形下,進入了七十二種不同的生物而已。
那類外星人既然給了萬良生在人和海螺之間變來變去的能力,當然可以由此推論到他還有變成其它生物的能力。
有趣的是,當他在海上看到我們的時候,他是什麼生物? 我才想到,紅绫已經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白素道:“不管他當時是什麼生物,總之他看到了我們,所以聯想到他的人身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