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一

關燈
停止。

    毋得滋擾地方。

    俾良善窮民。

    得以安堵。

     ○命監視操演烏爾輝音紮罕之護軍統領費雅思哈、尚書海齡、侍衛阿敏道。

    監視操演達裡剛愛之散秩大臣四格、額驸興德、尚書特古特、侍讀學士巴特瑪、還京。

    又命駐劄監視車臣汗辦事之侍郎塞楞額、郎中麒麟保、監視土謝圖汗之郎中蘇章阿、根都思赫、監視紮薩克圖汗之侍衛常義、主事阿穆瑚朗、次第還京。

     ○總理事務王大臣議奏、禦史謝濟世進自着學庸注疏。

    于經義未窺毫末。

    其稱明初尊朱之令。

    以同鄉同姓之故。

    名為表章聖賢。

    實則推尊本朝。

    尤屬謬妄無稽。

    甚為學術人心之害。

    請嚴饬。

    發還其書。

    從之。

     ○又議覆河南巡撫富德疏稱、開、歸、陳、汝、四府産硝。

    民間向有硝行。

    上年閏四月間。

    經原任督臣王士俊以硝鹻有鹽。

    奏歸鹽商收買。

    由是利歸商人。

    累及百姓。

    今請仿直隸現行之例。

    官硝照舊發價。

    民間自相交易。

    至鄰省需用。

    赍批赴買。

    但饬各地方嚴查私販出境。

    應如所請。

    從之。

     ○又議富德請免豫省報墾荒田一疏。

    查報墾原不盡實。

    然十分中豈無一二。

    現在豫省之府州縣。

    多系從前報墾之員。

    應請寬其捏報處分。

    各令自行出首。

    從前認墾花戶。

    亦令該撫曉谕。

    據實首報開除。

    如有實可墾種者。

    仍聽民便。

    照例起科。

    得旨允行。

     ○署兵部侍郎王士俊疏稱、州縣存倉谷石。

    如遇歲歉。

    即照時價酌減出粜。

    以濟民食。

    其買補價值。

    照各地價足數給發。

    所粜谷價。

    即于各府道庫。

    就近解貯。

    不必悉提司庫。

    以歸省便。

    交代倉糧。

    如前任未及買還。

    價值現有庫貯。

    即令新任代買。

    至舊存谷石。

    每石驗舂五鬥。

    即應收受。

    下部議行。

     ○丙辰。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

    西北兩路用兵以來。

    一應軍需。

    皆取給于公帑。

    不肯絲毫累民。

    而費用繁多。

    不得不資藉捐納。

    以補國用之不足。

    此中外所共知者。

    當日皇考聖意。

    原欲俟軍需告竣。

    即行停止。

    今大兵漸徹。

    軍需減省。

    着将京師及各省現開捐納事例。

    一概停止。

    夫議捐納者。

    未嘗不出于士子之口。

    而留生童捐納一款。

    是士子首以捐資為進身之始矣。

    其應停應留之處。

    着漢九卿翰詹科道會同确議具奏。

    尋議、生童捐監。

    系士子一進取之路。

    順天鄉試。

    例有南北監生。

    定為皿字号中式。

    且遊學随宦在京者。

    亦得藉為應試之階。

    應留戶部捐監一條。

    各省一概停止。

    不令照前考職。

    并請以每歲捐監之銀。

    留為各省一時歲歉赈濟之用。

    從之。

     ○定考官子弟回避考試之法。

    谕、内外簾官子弟、應行回避者。

    着另行考試。

    乾隆元年會試。

    及鄉會恩科。

    準于常額之外。

    寬餘取中。

    以示鼓勵。

    其作何另行考試之處。

    着禮部速行妥議具奏。

    尋議、考試回避子弟。

    請仍于闱中另編坐号。

    先期奏請欽命四書三題。

    二三場仍用闱中之題。

    一體考試。

    臣部奏派大臣校閱試卷。

    恭候欽定。

    發交内簾主考官。

    酌量名次。

    叙入榜内。

    從之。

     ○給教職俸。

    谕、教職乃師儒之官。

    有督課士子之責。

    蒙皇考世宗憲皇帝加恩優待。

    屢次訓勉。

    且與有司一體賞給封典。

    朕即位以來。

    念伊等官秩卑微。

    恐以冗散自居。

    不思殚心盡職。

    特加品級。

    以鼓勵之。

    查舊例教職兩官同食一俸。

    未免不敷養廉。

    着從乾隆元年春季為始。

    照各員品級。

    給與全俸。

    永着為例。

     ○命額驸策淩仍回軍營辦事。

     ○免哈密回部屯田納糧。

    并加賞貝子等銀币有差。

     ○命署直隸古北口提督路振揚、回銮儀使之任。

    以正白旗滿洲都統璋格、署理古北口提督。

     ○江蘇巡撫高其倬患病。

    命來京調治。

    以漕運總督顧琮、署理江蘇巡撫。

     ○丁巳。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

    從前八旗世襲官員所領敕書内。

    開載太祖高皇帝尊谥之處。

    尚有書寫太祖武皇帝者。

    理應更正。

    着該部行知八旗查明。

    彙送内閣。

    敬謹改正頒發。

     ○予議罰之護軍校、骁騎校支半俸。

    谕曰、八旗護軍校、骁騎校等。

    多由兵丁挑補。

    原系徵末窮員。

    遇有事故罰俸。

    恐緻養贍無資。

    深可轸念。

    嗣後伊等遇有罰俸案件。

    不必即行全扣。

    着每月扣除一半。

    支領一半。

    俾伊等尚得藉此半俸。

    稍資用度。

    以示朕體恤旗員之至意。

     ○又谕、陝省綠旗兵丁。

    從來漢仗好。

    技藝娴熟。

    且能受勞苦。

    惟馬上平常。

    着交與該提督總兵官等。

    于平日訓練兵丁時。

    即令其馬上射箭打槍。

    操演排陣。

    并教以牧養馬匹牲畜之道。

    若該管官有不實心奉行。

    勤加訓練者。

    一經查出。

    必嚴加治罪。

     ○戶部奏請停各倉監督學習。

    仍照例保送引見。

    以二年更換。

    其賢能歸倉場侍郎保題。

    得旨、依議。

    此更換時。

    滿漢監督。

    每一年着一員更替。

    庶可練習事務。

     ○署陝西西安按察使魏定國以回籍終制請。

    得旨、魏定國服制已滿。

    與在任守制者不同。

    着給假四個月回籍。

    以盡人子之心。

    再赴西安按察使任。

     ○命福建鹽驿道王士任、署福建布政使。

     ○召湖北按察使袁承寵、來京引見。

    以原任福建按察使喬學尹、署湖北按察使。

     ○戊午。

    上詣雍和宮梓宮前行月祭禮。

     ○詣皇太後宮問安。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

    朕聞雲南兵饷。

    有搭放錢文之處。

    每制錢一千文。

    算饷銀一兩。

    而兵丁領錢千文。

    實不敷銀一兩之數。

    未免用度拮據。

    其應如何變通辦理。

    以惠養滇省弁兵。

    着雲南督撫會議具奏。

     ○予和親王弘晝園莊房産一處。

    愉郡王弘慶房一所。

     ○福建海關監督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