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六

關燈
、胡氏。

     ○庚子。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命各省秋審情實人犯、停止勾決。

    兵部議覆、甯夏将軍阿魯奏、駐防兵丁。

    有親祖父母父母。

    家無次丁。

    欲将伊子孫調回就養者。

    請照官員養親之例、準其退甲調回。

    應如所請。

    其伯叔父母、雖無就養之條。

    但本身并無子嗣、例應将伊侄過繼承祧養贍者。

    俱令該族長佐領等、查明咨部、調回養贍。

    永着為例。

    從之。

     ○刑部議奏、張揚成誣指妻徐氏、與弟張洪仁通奸、殺死張洪仁徐氏一案。

    查律、兄毆弟故殺者、杖一百。

    流二千裡。

    故殺妻者、絞。

    二罪俱發、以重者論。

    張揚成應拟絞監候。

    得旨、張揚成依拟應絞、着監候、秋後處決。

    餘依議。

    此本内稱律載兄故殺弟者、杖一百。

    流二千裡。

    故殺妻者絞、等語。

    朕思弟乃手足之親、較妻為重。

    兄故殺弟、殘忍已極。

    今殺妻拟抵、而殺弟轉輕。

    于情理未協。

    其如何更定律例之處。

    着九卿會議具奏。

    尋議、伏查大功小功缌麻尊長、毆卑幼死者、絞、故殺、亦絞。

    毆大功堂弟妹死者、杖一百。

    流三千裡。

    故殺者、絞。

    今應請将故殺期親弟妹。

    照故殺大功弟妹者律、均拟絞監候。

    至故殺期親弟妹、既更定拟絞。

    則毆期親弟妹至死者、亦應請改正、照本律滿徒加一等。

    杖一百。

    流二千裡。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之江蘇沛縣民王小報妻、李氏。

    廣東東莞縣民李喬木妻、陳氏。

    陽山縣民餘觀保妻、鄧氏。

     ○辛醜。

    命莊親王、大學士鄂爾泰、公讷親、戶部尚書海望、刑部尚書徐本、随駕前往泰陵。

    果親王、平郡王、大學士張廷玉、在京辦事。

     ○補叙和通呼爾哈陣亡員弁。

    鑲黃旗滿洲副都統馬爾齊、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兼侍郎舒楞額等、二十四員、襲蔭祭葬有差。

     ○壬寅。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哈元生、漢仗尚好。

    着賞給副将銜。

    前往西路軍營。

    交與提督樊廷、聽其差委。

    效力贖罪。

     ○癸卯。

    谕、朕親送皇考梓宮、前往山陵。

    地方官員跪迎梓宮。

    不必接駕。

    俟回銮時、照例接駕。

     ○除河南荒棄地畝額賦。

    谕、朕禦極以來、仰體皇考聖心、時時以愛養百姓為念。

    前訪聞得豫省濱河兩岸、堤壓柳占地畝。

    及鄭州鹽磏地畝。

    每年應徵額賦、小民輸納維艱。

    已降谕旨、悉予寬免。

    以纾民力。

    繼又聞得尚有鹽磏飛沙、河坍水占。

    地無可耕、糧仍賠納之處。

    随又降旨、令該撫詳确查勘、核實奏聞。

    今據巡撫富德奏稱、遵旨派委府州有司、查得祥符、杞縣、洧川、中牟、荥澤、陽武、封邱、蘭陽、儀封、鄢陵、汜水、偃師、鞏縣、孟津、宜陽、嵩縣、登封、内黃、新鄉、延津、浚縣、滑縣、孟縣、原武、濟源、武陟、淮甯、襄城、長葛、禹州、密縣、南陽、新野、裕州、葉縣、信陽州、汝州、魯山、郏縣、寶豐、伊陽、商城等四十二州縣。

    或因飛沙堆積、不堪布種。

    或因水勢沖刷、坍入中流。

    或因淹浸日久、變成鹽磏、盡屬不毛。

    或因外高内低、水無去路、積為陂澤。

    共地、二千三十餘頃。

    計糧銀、共九千八百七十九。

    兩零。

    漕米、共三百二石。

    九鬥八升零。

    朕思任土作貢、國有常經。

    其欺隐地畝者、自當治以應得之罪。

    若田土荒棄、無地有糧。

    則當速沛恩膏、以解闾閻之困。

    豫省荒廢地畝、既據該撫确查奏聞。

    着照所查之數、造冊報部、将額賦永遠豁除。

    以副朕惠鮮懷保之意。

     ○又谕、刻經需用闆片。

    經内務府奏準、于直隸、山東、出産梨木地方購買。

    乃近聞地方官奉行不善。

    所解闆片、竟有不堪應用者。

    内務府俱行發回。

    朕思此等闆片、雖不合式。

    然既已解送到京、又複運回原處。

    其樹木業經砍伐。

    腳價又須重出。

    在地方官豈能料理妥協。

    勢必贻累小民。

    甚屬未便。

    嗣後解到闆片。

    除合式者收用外、其不合式者、尚可留為刊刻書籍之用。

    着内務府亦行收存、不必發回。

    再從前所定價值、每片銀三錢二分。

    其中或有不敷、可令地方官酌量增添。

    毋令稍有累民之處。

    即解到不合式闆片、亦準照原定價值開銷。

    以免賠累。

    至于直隸山東承辦地方官、料理不能盡心。

    着該督撫等、嚴行申饬。

    嗣後務須妥協辦理、不得絲毫累民。

    内務府查收闆片、亦須公平驗看。

    倘有勒掯抑捺等弊、查出定行究處。

    該承辦地方官、不得因有此旨、遂将不堪應用之闆解送。

    有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