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一

關燈
管大臣、即于軍營存貯銀内。

    按名散給。

    務令均沾實惠。

     ○丁巳。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自京師至易州。

    共計七州縣。

    民人供應差役。

    急公可嘉。

    朕已降旨、将本年應徵錢糧。

    全行蠲免。

    并曉谕業戶等。

    酌寬佃人租糧。

    使伊等同沾恩澤。

    今思此七州縣内。

    有入官地畝。

    均系窮民佃種。

    完納租銀。

    雖官租與民業不同。

    而佃戶趨事赴功。

    則與旗民無異。

    亦當一體加恩。

    以示優恤。

    着将入官地畝。

    本年佃戶租銀。

    照定例、每一錢者寬免三分。

    該督可即轉饬州縣官。

    遵朕谕旨。

    實力奉行。

    毋使胥吏侵蝕中飽。

     ○戊午。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以湖廣九溪協副将李椅、為襄陽鎮總兵官。

    以漕标中軍副将高钰、為四川川北鎮總兵官。

     ○己未。

    總理事務王大臣議覆、福建巡撫盧焯疏言、邵武縣之永安所屯田。

    每畝徵米四鬥三升五合有奇。

    霞浦縣之福甯衛屯田。

    每畝徵米三鬥三升有奇。

    又每畝徵修倉銀一分三厘。

    糧額實為過重。

    請照中則屯田例、每畝徵米二鬥。

    其多徵之米。

    并福甯衛應徵修倉銀兩。

    概予豁除。

    應如所請。

    從之。

     ○工部議準、署江蘇巡撫顧琮疏言、通州三角司巡檢。

    舊借駐官河鎮。

    與所轄各沙。

    暌隔百有餘裡。

    應就近移駐呂四場。

    并添建衙署。

    從之。

     ○是月。

    三禮館總裁大學士鄂爾泰等奏、拟定纂修三禮條例。

    一曰正義。

    乃直诂經義。

    确然無疑者。

    二曰辨正。

    乃後儒駁正舊說。

    至當不易者。

    三曰通論。

    或以本節本句。

    參證他篇。

    比類以測義。

    或引他經。

    與此經互相發明。

    四曰餘論。

    雖非正解。

    而依附經義。

    于事物之理有所發明。

    如程子易傳胡氏春秋傳之類。

    五曰存疑。

    各持一說。

    義皆可通。

    不宜偏廢。

    六曰存異。

    如易之取象。

    詩之比興。

    後儒務為新奇。

    而可欺惑愚衆者。

    存而駁之。

    使學者不迷于所從。

    然後别加案語。

    遵折衷彙纂之例。

    庶幾經之大義。

    開卷了然。

    而又可旁推交通以曲盡其義類。

    得旨。

    此所定六類。

    斟酌允當。

    着照所奏行。

     ○署川陝總督兼甘肅巡撫劉于義奏言、瓜州回民。

    于雍正十三年借給耔種口糧。

    共一萬二千石。

    腳價銀二千二百七十一兩。

    應自乾隆元年為始。

    分作六年清還。

    茲據額敏和卓、以回子添制衣服。

    買補車騾等事。

    本年秋收所餘糧石。

    僅供諸項之用。

    呈懇寬限一年。

    可否允準之處。

    伏候訓示。

    得旨、着照所請行。

    該部知道。

     ○調任江西巡撫嶽浚奏報、辦理山東武闱事竣。

    再赴江西新任。

    得旨、知道了。

    江西自常安諸務廢弛之後。

    俞兆嶽複徒務小節。

    而不能整饬大綱。

    所以特命汝往。

    汝其勉力為之。

    以副朕簡任之意。

     ○河南巡撫富德奏請、加赈永城縣被水災民兩月。

    并借給社倉谷石。

    得旨、知道了。

    赈恤饑民。

    當如救焚拯溺。

    朕斷不有所吝惜也。

    但使民受實惠。

    而吏不中飽。

    則其權全在汝等。

     ○署廣西布政使楊錫绂奏報、到任日期。

    得旨、撫臣既系新行。

    汝又補授伊始。

    所當事事和衷。

    虛心講求。

    以圖地方政治改觀。

    兵民樂業。

    以副朕望。

     ○巡視台灣禦史白起圖等奏報、擒捕新港、加志閣、二社兇番。

    得旨、知道了。

    此等事。

    馬骥從前何以不奏。

    着伊明白回奏。

    看來武弁、大有苟且了事之意。

    甚非慎重海防之道也。

     ○直隸提督宗室德沛奏請、增添公費名糧。

    以資營務。

    得旨、兵制乃國家經久之法。

    豈可一時驟改。

    若如是。

    恐開虛冒假替之弊。

    且即稱各鎮尚有應改者。

    試與李衛一并詳議看。

     ○雲南昭通鎮總兵官徐成貞奏、滇省歲收歉薄。

    昭通府屬。

    自七分至三四分不等。

    因報明官兵回營。

    附摺奏聞。

    得旨、總兵乃封疆大員。

    豈有水旱而不以實入告之理。

    即地方中有不能達之民隐。

    不能白之奇冤。

    亦賴汝等據實陳奏。

    則督撫有所畏懼。

    不至上下相蒙矣。

    所謂不可越位者。

    不可用己私而幹與民事耳。

    卷之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