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幹校也算一名積極分子,當着排長,這時,東一頭西一頭地撞來撞去,被人吆喝着,随着人群撤退了。
臨走,又直愣愣地看了女兒好幾眼,拖着目光混雜在人群中離開了院子。
胡象覺得自己像一個豎起來的碾子,笨笨地立在那裡,聽着紀政委的一番訓導,看着專案組的人忙來忙去。
女兒被擡回那間黑洞洞的牢房,隐隐約約聽見門闆哐當響了一下,放在了磚炕上。
大概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紀政委揮了揮手,又有兩個人拿着一塊并不幹淨的白床單進去,将女兒的屍體罩了起來。
塞在他耳朵裡的兩個蛤蟆時有時無,他斷斷續續地聽到:要對屍體拍照,要把照片歸檔,然後再火化,要預先和火化廠聯系。
聽到紀政委沉穩果斷的聲音:“要在幹校各連隊展開對頑固不化、畏罪自殺的‘5。
16’分子胡萍的大批判,各專案組不但不能手軟,要進一步加強清查、審訊的火力。
”最後,紀政委一揮手,揚起折疊的肥下巴,瞪着一雙炯炯有神的虎眼說道:“林副主席講了,不把清查‘5。
16’分子的運動搞到底,勢不罷休,這也要刮十二級台風。
” 胡象終于挪動了自己,像立久的石碾子在泥地中立出圓形印子一樣,他覺得自己也在這裡留下了一對挺深的腳印。
當他往監獄大門外走時,覺得自己又像沉甸甸的麻袋,被笨重地挪動着。
他又喝酒了,是和曆史研究所、文學研究所一群人一起喝的,酒是在附近農村的小賣部裡買的,下酒菜就是幾把花生米,喝酒的地點是一間小土房。
幹校在河北大沙河邊上散散漫漫地盤踞了很大一塊地。
在這塊地裡,除了廢棄的監獄作為幹校的校舍外,還搭了一排排土房。
土房是用幹打壘的方法夯起的土牆,房頂上苫着瓦,一排排土房裡住着幹校的上千男女。
有好幾間土房已經成了幹校學員暗地裡喝酒聊天的地方,用他們的話講,就是“黑酒窩”。
天氣十分炎熱,太陽早已把土房曬透,四面的土牆都熱烘烘的,房裡像一個烤爐。
窗開着,挂上一塊花布小窗簾,門開着,挂上一塊白布小門簾,為的是遮人耳目。
貼左牆兩張床,貼右牆兩張床,中間加一個破木桌,六七個人拿着吃飯的飯碗和喝水的大搪瓷缸喝酒,一斤白幹勻到這些老大的家夥裡,剛剛淹了底。
花生米攤在桌上,你撿一粒,我撿一粒,丢在嘴裡嚼着,拿起碗或搪瓷缸相互碰一碰,悶悶地喝上一口。
門不大,窗也不大,外面亮亮的,屋裡黑黑的,胡象覺得一股酒熱均勻地從喉嚨、食道、胃口漾向全身,再從脊背、後脖頸、頭頂、額頭與面孔冒出來,化成一片熱汗,接着又從胸脯漾出來,在這裡也化成一片熱汗。
六七個人都冒了汗,蒸發在小土房裡,和酒味釀在一起,成了一股難解難分的酒汗味。
胡象喝着酒,覺出自己的目光直直的,像兩根平行的金屬棍一樣随着頭部緩緩地轉動着。
他的臉黑黑胖胖地懸在空中,短短的闆寸頭老老實實地蒸發着頭油味,粗粗的脖子麻木地支着頭顱,肩背在不到兩年的幹校生活中已經有些駝了,周圍幾個人一邊喝着酒一邊寬慰着他。
曆史所的一位副所長是廣東人,眼睛有神,但嘴很難看,這時左一句右一句地絮叨着:“凡事想開點吧。
”他再也說不出更有力的安慰話,胡象也聽不進去更有力的安慰話,他知道,再想不開的事情,放到人心裡,也就放下了。
就像一潭水中扔下幾塊多棱多角的巨石,潭水淹不了它,也融化不了它,隻能聽任它在其中峥嵘兀立着,不知過了多少年頭,水來水往,怪石才漸漸被消蝕,失了棱角,隐在水面下安穩了。
臉黑得像鐵匠的文學研究所副所長這時撂下酒碗,盤腿坐在床上,斜倚着枕頭,醉眼惺忪地想着遠一點的事,他說:“什麼時候回北京,應該把剩下的一批書籍也當廢紙賣掉,那起碼也能換七八斤白酒。
”他稍稍有些遺憾地拍着大腿說道:“早該賣了,放到最後,可能一分錢也到不了自己手裡。
” 陽光晃晃的白門簾外忽然出現了一個人,看不見臉,卻看見門簾下一雙穿着女式搭襻布鞋的腳,褲腿較短,露着一段蒼白的腳脖,緊跟着聽到一聲嚴厲的詢問:“胡象在不在?” 胡象無聲地歎了口氣,放下了酒碗,是林秀芹的聲音。
屋裡的幾個人看了看他,朝門外說:“不在。
”林秀芹在門簾外說道:“酒味我都聞見了。
”屋裡人相互看了看,有人回答:“我們是在喝酒,胡象沒有過來。
”林秀芹在門外高聲叫道:“胡象。
”屋裡人面面相觑,沒了主意。
又聽見林秀芹說道:“你們穿好衣服,我進來了。
”門簾撩開了,林秀芹一手拿着一卷大字報紙,一手拿着一個被墨汁染得裡外漆黑的搪瓷缸進來了,搪瓷缸裡插了一支毛筆。
胡象早已将碗
臨走,又直愣愣地看了女兒好幾眼,拖着目光混雜在人群中離開了院子。
胡象覺得自己像一個豎起來的碾子,笨笨地立在那裡,聽着紀政委的一番訓導,看着專案組的人忙來忙去。
女兒被擡回那間黑洞洞的牢房,隐隐約約聽見門闆哐當響了一下,放在了磚炕上。
大概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紀政委揮了揮手,又有兩個人拿着一塊并不幹淨的白床單進去,将女兒的屍體罩了起來。
塞在他耳朵裡的兩個蛤蟆時有時無,他斷斷續續地聽到:要對屍體拍照,要把照片歸檔,然後再火化,要預先和火化廠聯系。
聽到紀政委沉穩果斷的聲音:“要在幹校各連隊展開對頑固不化、畏罪自殺的‘5。
16’分子胡萍的大批判,各專案組不但不能手軟,要進一步加強清查、審訊的火力。
”最後,紀政委一揮手,揚起折疊的肥下巴,瞪着一雙炯炯有神的虎眼說道:“林副主席講了,不把清查‘5。
16’分子的運動搞到底,勢不罷休,這也要刮十二級台風。
” 胡象終于挪動了自己,像立久的石碾子在泥地中立出圓形印子一樣,他覺得自己也在這裡留下了一對挺深的腳印。
當他往監獄大門外走時,覺得自己又像沉甸甸的麻袋,被笨重地挪動着。
他又喝酒了,是和曆史研究所、文學研究所一群人一起喝的,酒是在附近農村的小賣部裡買的,下酒菜就是幾把花生米,喝酒的地點是一間小土房。
幹校在河北大沙河邊上散散漫漫地盤踞了很大一塊地。
在這塊地裡,除了廢棄的監獄作為幹校的校舍外,還搭了一排排土房。
土房是用幹打壘的方法夯起的土牆,房頂上苫着瓦,一排排土房裡住着幹校的上千男女。
有好幾間土房已經成了幹校學員暗地裡喝酒聊天的地方,用他們的話講,就是“黑酒窩”。
天氣十分炎熱,太陽早已把土房曬透,四面的土牆都熱烘烘的,房裡像一個烤爐。
窗開着,挂上一塊花布小窗簾,門開着,挂上一塊白布小門簾,為的是遮人耳目。
貼左牆兩張床,貼右牆兩張床,中間加一個破木桌,六七個人拿着吃飯的飯碗和喝水的大搪瓷缸喝酒,一斤白幹勻到這些老大的家夥裡,剛剛淹了底。
花生米攤在桌上,你撿一粒,我撿一粒,丢在嘴裡嚼着,拿起碗或搪瓷缸相互碰一碰,悶悶地喝上一口。
門不大,窗也不大,外面亮亮的,屋裡黑黑的,胡象覺得一股酒熱均勻地從喉嚨、食道、胃口漾向全身,再從脊背、後脖頸、頭頂、額頭與面孔冒出來,化成一片熱汗,接着又從胸脯漾出來,在這裡也化成一片熱汗。
六七個人都冒了汗,蒸發在小土房裡,和酒味釀在一起,成了一股難解難分的酒汗味。
胡象喝着酒,覺出自己的目光直直的,像兩根平行的金屬棍一樣随着頭部緩緩地轉動着。
他的臉黑黑胖胖地懸在空中,短短的闆寸頭老老實實地蒸發着頭油味,粗粗的脖子麻木地支着頭顱,肩背在不到兩年的幹校生活中已經有些駝了,周圍幾個人一邊喝着酒一邊寬慰着他。
曆史所的一位副所長是廣東人,眼睛有神,但嘴很難看,這時左一句右一句地絮叨着:“凡事想開點吧。
”他再也說不出更有力的安慰話,胡象也聽不進去更有力的安慰話,他知道,再想不開的事情,放到人心裡,也就放下了。
就像一潭水中扔下幾塊多棱多角的巨石,潭水淹不了它,也融化不了它,隻能聽任它在其中峥嵘兀立着,不知過了多少年頭,水來水往,怪石才漸漸被消蝕,失了棱角,隐在水面下安穩了。
臉黑得像鐵匠的文學研究所副所長這時撂下酒碗,盤腿坐在床上,斜倚着枕頭,醉眼惺忪地想着遠一點的事,他說:“什麼時候回北京,應該把剩下的一批書籍也當廢紙賣掉,那起碼也能換七八斤白酒。
”他稍稍有些遺憾地拍着大腿說道:“早該賣了,放到最後,可能一分錢也到不了自己手裡。
” 陽光晃晃的白門簾外忽然出現了一個人,看不見臉,卻看見門簾下一雙穿着女式搭襻布鞋的腳,褲腿較短,露着一段蒼白的腳脖,緊跟着聽到一聲嚴厲的詢問:“胡象在不在?” 胡象無聲地歎了口氣,放下了酒碗,是林秀芹的聲音。
屋裡的幾個人看了看他,朝門外說:“不在。
”林秀芹在門簾外說道:“酒味我都聞見了。
”屋裡人相互看了看,有人回答:“我們是在喝酒,胡象沒有過來。
”林秀芹在門外高聲叫道:“胡象。
”屋裡人面面相觑,沒了主意。
又聽見林秀芹說道:“你們穿好衣服,我進來了。
”門簾撩開了,林秀芹一手拿着一卷大字報紙,一手拿着一個被墨汁染得裡外漆黑的搪瓷缸進來了,搪瓷缸裡插了一支毛筆。
胡象早已将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