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關燈
小
中
大
來考慮的。
如果現在情況已經不同,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正在簡述其曆史的這些活動所造成的。
[176][這兩個詞最初即為英文。
] [177]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标準版,第2卷,第34頁]。
[178]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标準版,第2卷,第39~40頁]。
[179]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标準版,第2卷,第38~39頁]。
[180]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同上,第54、58頁]。
[181]或更确切地說,是一個那種紀念碑的現代複制品。
據厄内斯特·瓊斯博士告訴我,&ldquoCharing&rdquo一詞源于法文&ldquochèrereine&rdquo(心愛的王後)。
[182][法文為&ldquodualconsiousness&rdquo。
] [183]這是伊麗莎白·馮·R小姐的病例,是《癔症研究》中詳盡描述的第五個病例。
[184][此處的原德文詞&ldquoEinfall&rdquo,經常被翻譯成&ldquo聯想&rdquo(association),但後者是個易引起争議的詞,所以這裡盡可能回避這個詞,甚至不惜做出這麼長的解釋。
當我們碰到&ldquofreierEinfall&rdquo,則無可避免地要譯成&ldquo自由聯想&rdquo(雖然仍會引起非議)。
] [185][見《诙諧及其與潛意識的關系》(1905c)第二章第二節,那裡對這段趣聞有更詳盡的論述,而且恰好這是一個美國式的诙諧。
] [186][這句話幾乎是原封不動地被引入《釋夢》第2版(1909)中。
标準版,第5卷,第608頁。
] [187][參見《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1901b)。
] [188][參見弗洛伊德的《對一個5歲男孩的恐怖症的分析》(1909b)。
] [189][參見《性學三論》(1905d)。
] [190][&ldquo盾形徽章&rdquo(thecoatofarms)代表一條船,這條船可能表示,&ldquo它在風浪中颠簸,但并沒有沉沒&rdquo。
弗洛伊德在與弗利斯的通信中兩次提到這則格言,這和他自己的心态有關(弗洛伊德,1950a,信119和信143)。
] [191]此為标準版第14卷頁碼,下同。
&mdash&mdash中譯者 [192][迄今為止,《國際精神分析年鑒》一直在布洛伊勒和弗洛伊德的指導下,并由榮格編輯。
現在,弗洛伊德本人成了唯一的指導者,而編輯職務則由阿伯拉罕和黑奇曼(Hitschmann)接替。
也請參見第46頁以下。
] [193]見我發表于克拉克大學的《精神分析五講》(1910a)[見第30~31頁]。
[194][這裡似乎有個錯誤。
在布洛伊爾的貢獻之中,他使用&ldquo轉換&rdquo(或它的衍生物)這個術語至少有15次。
但卻隻有一次(在他第一次使用這個術語時,标準版,第2卷,第206頁),他在括弧内加上了弗洛伊德的名字。
似乎很可能弗洛伊德看了布洛伊爾的某些最初的手稿,并且勸說布洛伊爾在印出的書裡不要更多地加上他的名字,隻寫一次即可。
第一次出版時使用這個術語是在《癔症研究》(1893~1895)之前,在弗洛伊德的第一篇論文《防禦性神經精神病》(1894a)之中。
] [195][弗洛伊德在1885~1886年冬天曾在巴黎的薩爾拜特裡爾工作過。
參見其《關于我在巴黎和柏林學習情況的報告》(1956a[1886])。
] [196][1889年,弗洛伊德在南錫(Nancy)度過了幾個星期。
] [197][參見第63頁。
] [198][這是一個錯失,應該是1900年。
見标準版,第7卷,第5頁。
] [199][在《抑制、症狀與焦慮》(1926d)一書中,弗洛伊德複活了&ldquo防禦&rdquo這個術語,用它來表示一種一般的概念,而&ldquo壓抑&rdquo則表示這個一般概念的分支。
] [200]即安娜·O。
&mdash&mdash中譯者 [201][見布洛伊爾所寫的關于安娜·O的病例史的第二自然段,在布洛伊爾和弗洛伊德的《癔症研究》(1893~1895)中,标準版,第2卷,第21頁。
] [202][在英文原版中,更全面的評述将在《厄内斯特·瓊斯的傳記》第1卷(1953年,第246頁以下)中發現。
] [203][關于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關系的讨論可在标準版第2卷的編者導言中找到。
] [204][魯道夫·克羅巴科(kudoffchrobak,1843~1910)從1880~1908年在維也納大學任婦科教授。
] [205][布羅阿代爾(P.C.H.Brouardel,1837~1906)于1879年被任命為巴黎大學法醫學教授。
弗洛伊德在他的《關于我在巴黎和柏林學習情況的報告》[1956a(1886)],以及在給波克(Bourke)寫的《世界各地有關糞便的習俗》序(弗洛伊德,1913k)中,曾很賞識地提到他。
] [206][預期弗洛伊德這些觀點的其他事例在他的《關于分析技術的史前史的說明》(1920b)中得到了讨論。
也請參見後面對波普-林庫斯(Popper-Lynkeus)的評論(第20頁)&mdash&mdash厄内斯特·瓊斯對弗洛伊德從19世紀早期哲學家赫爾巴特(Herbart)那裡間接地獲得&ldquo壓抑&rdquo一詞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讨(1953年,第407頁以下)。
參見編者對論壓抑這篇論文的注釋(第143頁)。
] [207][弗洛伊德對他的理論做這種修正的現代說明,可以在1897年9月21日他寫給弗利斯的信中找到(1950a,信69)。
他幾乎是在十年以後才在一篇發表的論神經症中的性欲的論文中第一次明确承認這件事(1906a,标準版,第7卷,第275頁),也請參見編者對《性學三論》(1905d,同上,第127頁以下)所做的注釋。
] [208][關于斯泰克爾的影響的更長的讨論,包含在弗洛伊德1925年為《釋夢》(1900a)第6章(五)(标準版,第5卷,第350~351頁)中論象征主義那一節所增補的一段話裡。
] [209][見弗洛伊德論述這個問題的兩篇論文,1923f和1932c&mdash&mdash在本句中&ldquo著名的&rdquo一詞是1924年加上的。
] [210][弗洛伊德對他的自我分析的重要方面的現代說明,可在他與弗利斯的通信中找到(1950a),特别是在1897年10月寫的第70封和71封信中。
&mdash&mdash他并非總是像上文中那樣采取一種合适的自我分析的觀點,例如在1897年11月14日寫給弗利斯的一封信中(1950a,信75),他寫道:&ldquo我的自我分析仍然被打斷了,我已經認識到了原因。
我隻能借助于客觀地(像一個局外人那樣)獲得的知識來分析我自己。
真正的自我分析是不可能的;否則就不會有(神經症)這種疾病了。
由于我還在我的病人中發現了某些難題,因此這些難題一定耽擱了我的自我分析。
&rdquo同樣,在他生命的晚期,在對論失誤動作(parapraxis)一文的一個短注中(1935b),他匆匆地說道:&ldquo在自我分析中不完善的危險性特别大。
人們很容易滿足于部分的解釋,在其後抵抗會很容易地阻擋住一些或許更重要的東西。
&rdquo他在給E.匹克沃斯·法羅(E.PickworthFarrow)的一篇提出自我分析發現的論文(弗洛伊德,1926)作序時所用的小心翼翼地賞識的詞語,可能會與這些觀點相反。
不管怎麼說,在訓練分析的情況下,他以強烈的話語支持用某個其他人來進行分析的必要性&mdash&mdash例如,在本文之前不久寫的一篇論技術的論文中(1912e)和在很久以後的一篇論文《有終結的分析和無終結的分析》(1937c)中。
] [211][克拉夫特-埃賓(R.vonKrafft-Ebing,1840~1903)是斯特拉斯堡(1872~1873)、格拉斯(1873~1889,他還在此指導過一個省立心理醫院)和維也納(1889~1902)的精神病學教授,他也因對犯罪學、神經病學和性精神病學的研究而馳名。
] [212][參見在赫伯爾的《吉傑斯和他的戒指》,第五幕第一場中提到的康德裡斯(Kandaules)對吉傑斯(Gyges)說的話。
]213 [213][原文是用英文寫的。
] [214][這句話在弗洛伊德對沙可的訃告(1893f)中是以略有不同的詞語出現的。
] [215][但是,請參見編者對《釋夢》(1900a,标準版,第4卷,第14頁以下)所做的導言。
] [216][參見第10頁的腳注②。
] [217][這件轶事的續集将在弗洛伊德的《自傳研究》(1925d)的第五節的開頭找到。
] [218][見莎士比亞的《亨利四世》第二幕第四場。
] [219][這裡指的是威廉·斯泰克爾。
] [220][1924年增注]現在是國際精神分析出版社的社長[見标準版,第17卷,第267~268頁],并且從一開始就是《國際雜志》和《意象》雜志的編輯[見原版第47頁]。
[221][尤金·布洛伊勒(EugenBleuler,1857~1939),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當時是蘇黎世公立精神病醫院的伯格爾斯立地區的領導人。
] [222][1924年增注]&ldquo精神分析門診部&rdquo在柏林的最後創建者[見1923g和1930b弗洛伊德對此做的兩個短注]。
[223][阿爾弗裡德·霍奇(AlfredHoche,生于1865年),弗萊堡的精神病學教授,他曾特别強烈和辱罵性地攻擊精神分析。
他在巴登的一次醫學大會上宣讀了一篇題為《醫生中的一種精神流行病》的論文(霍奇,1910)。
] [224][這個錯誤的日期出現在所有的德文版本中。
該病例發表于1896年5月。
它位于弗洛伊德的第二篇論文《再論防禦性神經精神病》(1896b)的第三節中。
] [225][弗洛伊德似乎是在一篇論法律訴訟證據的論文中(1906c),首先從榮格那裡借用這個術語的。
但是,他本人似乎很久以前曾在《癔症研究》(1895d)中為埃米·馮·N小姐(FrauEmmyvonN)的病例所做的腳注中,在非常類似的意義上使用過這個詞(标準版,第2卷,第69頁腳注)。
] [226]霭理士,1911年[弗洛伊德本人向在悉尼召開的同一個大會提交了一篇論文(1913m,1911)]。
[227]格裡弗(G.Greve),1910年。
[弗洛伊德為此寫了一個摘要(1911g)。
] [228][這個名字是1924年增補上的。
] [229]榮格1910a和1910b。
[230][1924年增注]見普特南的《精神分析演講》(1921)[弗洛伊德曾為此書作序,(1921a)。
普特南死于1918年。
(見弗洛伊德為他寫的訃告)(1919b)]。
[231][這兩位作者的出版作品都在全集當中。
布裡爾(1912),瓊斯(1913)。
] [232][E·萊吉(1855~1918)從1905年起任波爾東的精神病學教授。
]
如果現在情況已經不同,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正在簡述其曆史的這些活動所造成的。
[176][這兩個詞最初即為英文。
] [177]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标準版,第2卷,第34頁]。
[178]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标準版,第2卷,第39~40頁]。
[179]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标準版,第2卷,第38~39頁]。
[180]參見《癔症研究》(1893~1895)[同上,第54、58頁]。
[181]或更确切地說,是一個那種紀念碑的現代複制品。
據厄内斯特·瓊斯博士告訴我,&ldquoCharing&rdquo一詞源于法文&ldquochèrereine&rdquo(心愛的王後)。
[182][法文為&ldquodualconsiousness&rdquo。
] [183]這是伊麗莎白·馮·R小姐的病例,是《癔症研究》中詳盡描述的第五個病例。
[184][此處的原德文詞&ldquoEinfall&rdquo,經常被翻譯成&ldquo聯想&rdquo(association),但後者是個易引起争議的詞,所以這裡盡可能回避這個詞,甚至不惜做出這麼長的解釋。
當我們碰到&ldquofreierEinfall&rdquo,則無可避免地要譯成&ldquo自由聯想&rdquo(雖然仍會引起非議)。
] [185][見《诙諧及其與潛意識的關系》(1905c)第二章第二節,那裡對這段趣聞有更詳盡的論述,而且恰好這是一個美國式的诙諧。
] [186][這句話幾乎是原封不動地被引入《釋夢》第2版(1909)中。
标準版,第5卷,第608頁。
] [187][參見《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1901b)。
] [188][參見弗洛伊德的《對一個5歲男孩的恐怖症的分析》(1909b)。
] [189][參見《性學三論》(1905d)。
] [190][&ldquo盾形徽章&rdquo(thecoatofarms)代表一條船,這條船可能表示,&ldquo它在風浪中颠簸,但并沒有沉沒&rdquo。
弗洛伊德在與弗利斯的通信中兩次提到這則格言,這和他自己的心态有關(弗洛伊德,1950a,信119和信143)。
] [191]此為标準版第14卷頁碼,下同。
&mdash&mdash中譯者 [192][迄今為止,《國際精神分析年鑒》一直在布洛伊勒和弗洛伊德的指導下,并由榮格編輯。
現在,弗洛伊德本人成了唯一的指導者,而編輯職務則由阿伯拉罕和黑奇曼(Hitschmann)接替。
也請參見第46頁以下。
] [193]見我發表于克拉克大學的《精神分析五講》(1910a)[見第30~31頁]。
[194][這裡似乎有個錯誤。
在布洛伊爾的貢獻之中,他使用&ldquo轉換&rdquo(或它的衍生物)這個術語至少有15次。
但卻隻有一次(在他第一次使用這個術語時,标準版,第2卷,第206頁),他在括弧内加上了弗洛伊德的名字。
似乎很可能弗洛伊德看了布洛伊爾的某些最初的手稿,并且勸說布洛伊爾在印出的書裡不要更多地加上他的名字,隻寫一次即可。
第一次出版時使用這個術語是在《癔症研究》(1893~1895)之前,在弗洛伊德的第一篇論文《防禦性神經精神病》(1894a)之中。
] [195][弗洛伊德在1885~1886年冬天曾在巴黎的薩爾拜特裡爾工作過。
參見其《關于我在巴黎和柏林學習情況的報告》(1956a[1886])。
] [196][1889年,弗洛伊德在南錫(Nancy)度過了幾個星期。
] [197][參見第63頁。
] [198][這是一個錯失,應該是1900年。
見标準版,第7卷,第5頁。
] [199][在《抑制、症狀與焦慮》(1926d)一書中,弗洛伊德複活了&ldquo防禦&rdquo這個術語,用它來表示一種一般的概念,而&ldquo壓抑&rdquo則表示這個一般概念的分支。
] [200]即安娜·O。
&mdash&mdash中譯者 [201][見布洛伊爾所寫的關于安娜·O的病例史的第二自然段,在布洛伊爾和弗洛伊德的《癔症研究》(1893~1895)中,标準版,第2卷,第21頁。
] [202][在英文原版中,更全面的評述将在《厄内斯特·瓊斯的傳記》第1卷(1953年,第246頁以下)中發現。
] [203][關于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關系的讨論可在标準版第2卷的編者導言中找到。
] [204][魯道夫·克羅巴科(kudoffchrobak,1843~1910)從1880~1908年在維也納大學任婦科教授。
] [205][布羅阿代爾(P.C.H.Brouardel,1837~1906)于1879年被任命為巴黎大學法醫學教授。
弗洛伊德在他的《關于我在巴黎和柏林學習情況的報告》[1956a(1886)],以及在給波克(Bourke)寫的《世界各地有關糞便的習俗》序(弗洛伊德,1913k)中,曾很賞識地提到他。
] [206][預期弗洛伊德這些觀點的其他事例在他的《關于分析技術的史前史的說明》(1920b)中得到了讨論。
也請參見後面對波普-林庫斯(Popper-Lynkeus)的評論(第20頁)&mdash&mdash厄内斯特·瓊斯對弗洛伊德從19世紀早期哲學家赫爾巴特(Herbart)那裡間接地獲得&ldquo壓抑&rdquo一詞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讨(1953年,第407頁以下)。
參見編者對論壓抑這篇論文的注釋(第143頁)。
] [207][弗洛伊德對他的理論做這種修正的現代說明,可以在1897年9月21日他寫給弗利斯的信中找到(1950a,信69)。
他幾乎是在十年以後才在一篇發表的論神經症中的性欲的論文中第一次明确承認這件事(1906a,标準版,第7卷,第275頁),也請參見編者對《性學三論》(1905d,同上,第127頁以下)所做的注釋。
] [208][關于斯泰克爾的影響的更長的讨論,包含在弗洛伊德1925年為《釋夢》(1900a)第6章(五)(标準版,第5卷,第350~351頁)中論象征主義那一節所增補的一段話裡。
] [209][見弗洛伊德論述這個問題的兩篇論文,1923f和1932c&mdash&mdash在本句中&ldquo著名的&rdquo一詞是1924年加上的。
] [210][弗洛伊德對他的自我分析的重要方面的現代說明,可在他與弗利斯的通信中找到(1950a),特别是在1897年10月寫的第70封和71封信中。
&mdash&mdash他并非總是像上文中那樣采取一種合适的自我分析的觀點,例如在1897年11月14日寫給弗利斯的一封信中(1950a,信75),他寫道:&ldquo我的自我分析仍然被打斷了,我已經認識到了原因。
我隻能借助于客觀地(像一個局外人那樣)獲得的知識來分析我自己。
真正的自我分析是不可能的;否則就不會有(神經症)這種疾病了。
由于我還在我的病人中發現了某些難題,因此這些難題一定耽擱了我的自我分析。
&rdquo同樣,在他生命的晚期,在對論失誤動作(parapraxis)一文的一個短注中(1935b),他匆匆地說道:&ldquo在自我分析中不完善的危險性特别大。
人們很容易滿足于部分的解釋,在其後抵抗會很容易地阻擋住一些或許更重要的東西。
&rdquo他在給E.匹克沃斯·法羅(E.PickworthFarrow)的一篇提出自我分析發現的論文(弗洛伊德,1926)作序時所用的小心翼翼地賞識的詞語,可能會與這些觀點相反。
不管怎麼說,在訓練分析的情況下,他以強烈的話語支持用某個其他人來進行分析的必要性&mdash&mdash例如,在本文之前不久寫的一篇論技術的論文中(1912e)和在很久以後的一篇論文《有終結的分析和無終結的分析》(1937c)中。
] [211][克拉夫特-埃賓(R.vonKrafft-Ebing,1840~1903)是斯特拉斯堡(1872~1873)、格拉斯(1873~1889,他還在此指導過一個省立心理醫院)和維也納(1889~1902)的精神病學教授,他也因對犯罪學、神經病學和性精神病學的研究而馳名。
] [212][參見在赫伯爾的《吉傑斯和他的戒指》,第五幕第一場中提到的康德裡斯(Kandaules)對吉傑斯(Gyges)說的話。
]213 [213][原文是用英文寫的。
] [214][這句話在弗洛伊德對沙可的訃告(1893f)中是以略有不同的詞語出現的。
] [215][但是,請參見編者對《釋夢》(1900a,标準版,第4卷,第14頁以下)所做的導言。
] [216][參見第10頁的腳注②。
] [217][這件轶事的續集将在弗洛伊德的《自傳研究》(1925d)的第五節的開頭找到。
] [218][見莎士比亞的《亨利四世》第二幕第四場。
] [219][這裡指的是威廉·斯泰克爾。
] [220][1924年增注]現在是國際精神分析出版社的社長[見标準版,第17卷,第267~268頁],并且從一開始就是《國際雜志》和《意象》雜志的編輯[見原版第47頁]。
[221][尤金·布洛伊勒(EugenBleuler,1857~1939),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當時是蘇黎世公立精神病醫院的伯格爾斯立地區的領導人。
] [222][1924年增注]&ldquo精神分析門診部&rdquo在柏林的最後創建者[見1923g和1930b弗洛伊德對此做的兩個短注]。
[223][阿爾弗裡德·霍奇(AlfredHoche,生于1865年),弗萊堡的精神病學教授,他曾特别強烈和辱罵性地攻擊精神分析。
他在巴登的一次醫學大會上宣讀了一篇題為《醫生中的一種精神流行病》的論文(霍奇,1910)。
] [224][這個錯誤的日期出現在所有的德文版本中。
該病例發表于1896年5月。
它位于弗洛伊德的第二篇論文《再論防禦性神經精神病》(1896b)的第三節中。
] [225][弗洛伊德似乎是在一篇論法律訴訟證據的論文中(1906c),首先從榮格那裡借用這個術語的。
但是,他本人似乎很久以前曾在《癔症研究》(1895d)中為埃米·馮·N小姐(FrauEmmyvonN)的病例所做的腳注中,在非常類似的意義上使用過這個詞(标準版,第2卷,第69頁腳注)。
] [226]霭理士,1911年[弗洛伊德本人向在悉尼召開的同一個大會提交了一篇論文(1913m,1911)]。
[227]格裡弗(G.Greve),1910年。
[弗洛伊德為此寫了一個摘要(1911g)。
] [228][這個名字是1924年增補上的。
] [229]榮格1910a和1910b。
[230][1924年增注]見普特南的《精神分析演講》(1921)[弗洛伊德曾為此書作序,(1921a)。
普特南死于1918年。
(見弗洛伊德為他寫的訃告)(1919b)]。
[231][這兩位作者的出版作品都在全集當中。
布裡爾(1912),瓊斯(1913)。
] [232][E·萊吉(1855~1918)從1905年起任波爾東的精神病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