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 福祿壽三星度世

關燈
一面行,肚中又饑,顧不得冷酒,一面吃,就路上也吃了二停。

    到得船邊,月明下見一個人球頭光紗帽,寬袖綠羅袍,身材不滿三尺,觑着本道掩面大哭道:“吾之子孫,被汝獲盡!”本道見了,大驚:“江邊無這般人,莫非是鬼!”放下葫蘆,将手中棹竿去打,叫聲:“着!”打一看時,火光迸散,豁剌剌地一聲響。

    本道凝睛看時,不是有分為仙,險些做個江邊失路鬼,波内橫亡人。

    有詩為證: 高人多慕神仙好,幾時身在蓬萊島? 由來仙境在人心,清歌試聽《漁家傲》。

     此理漁人知得少,不經指示誰能曉。

     君欲求魚何處非,鵲橋有路通仙道。

     當下本道看時,不見了球頭光紗帽、寬袖綠羅袍、身不滿三尺的人。

    卻不作怪!到這纜船岸邊,卻待下船去,本道叫聲苦,不知高低,去江岸邊不見了船。

    “不知甚人偷了我的船去?”看那江對岸,萬籁無聲;下江一帶,又無甚船隻。

    今夜卻是那裡去歇息?思量:“這船無人偷我的。

    多時捕魚不曾失了船,今日卻不見了這船!不是下江人偷去,還是上江人偷我的。

    ”本道不來下江尋船,将葫蘆中酒吃盡了,葫蘆撇在江岸,沿那岸走。

    從二更走至三更,那裡見有船!思量:“今夜何處去好?”走來走去,不知路徑。

     走到一座莊院前,放下棹竿,打一望,隻見莊裡停着燈。

     本道進退無門,欲待叫,這莊上素不相識;欲待不叫,又無栖止處,隻得叫道:“有人麼?念本道是打魚的,因失了船,尋來到此。

    夜深無止宿處,萬望莊主暫借莊上告宿一宵。

    ”隻聽得莊内有人應道:“來也。

    官人少待。

    ”卻是女人聲息。

    那女娘開放莊門,本道低頭作揖。

    女娘答禮相邀道:“官人請進,且過一宵了去。

    ”本道謝了,挾着棹竿,随那女娘入去。

    女娘把莊門掩上,引至草堂坐地,問過了姓名,殷勤啟齒道:“敢怕官人肚饑,安排些酒食與官人充饑,未知何如?”本道道:“謝娘子,胡亂安頓一個去處,教過得一夜,深謝相留!”女娘道:“不妨,有歇卧處。

    ” 說猶未了,隻聽得外面有人聲喚:“阿耶!阿耶!我不撩撥你,卻打了我!這人不到别處去,定走來我莊上借宿。

    ”這人開門,本道吃一驚:“告娘子,外面聲喚的是何人?”女娘道:“是我哥哥。

    ”本道走入一壁廂黑地裡立着看時,女娘移身去開門,與哥哥叫聲萬福。

    那人叫喚:“阿耶!阿耶!妹妹關上門,随我入來。

    ”女娘将莊門掩了,請哥哥到草堂坐地。

     本道看那草堂上的人,叫聲苦:“我這性命須休!”正是豬羊入屠宰之家,一腳腳來尋死路。

    有詩為證:撇了先妻娶晚妻,晚妻終不戀前兒。

     先妻卻在晚妻喪,蓋為冤家沒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