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錄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莊姓以避明帝諱改作嚴史遂因之子陵名光本傳雲一名遵
劉顯四陳政二
漢光武族兄劉顯報怨殺人吏捕顯殺之顯子信賣田宅抛财産給俠客陳政等燒殺亭長妻子四人以複父讐
梁劉顯相人幼聰敏博聞強記尚書令沈約引為少傅五官命駕策經史十事顯對其九顯問其五約對其二陸倕聞之喜曰劉郎可謂差人
隋陳政有文武大略嗣爵魏城縣伯為太子千牛備身後歸唐為梁州總管見北史陳茂傳
後趙石闵永興三年大将軍劉顯僭帝号于襄國闵率衆八千擊斬之
宋劉顯吉水人第進士為光祿主簿時曾布當國顯于布為甥壻未嘗閑見布貶顯獨得免
光武時兩王隆
一聊城人建武初為都尉功曹從都尉行縣道遇賊隆以身衛全都尉遂死于難見張酺傳
一雲陽人建武中為新汲令能文章所着詩賦銘書凡二十六篇見文苑傳
李崇五
新莽地皇三年遣西域都防李崇将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送兵谷焉耆詐降伏兵要擊崇等皆死
吳太原初羅陽縣有神自稱王表周旋民間其言多驗權遣中書郎李崇赍輔國将軍羅陽王印绶迎表蒼龍門外立第舎處之
北魏李崇頓丘人孝文朝梁州刺史讨平氐冦擊破魯陽蠻進車騎開府封萬戶郡公在州凡十年常養壯士數千人冦賊侵邊所向摧破号曰卧彪
北燕李崇範陽人仕馮跋吏部尚書石城太守
隋李崇李賢之子開皇初封廣宗郡公為幽州總管奚霫契丹等詟其威略争來内附
張喬三
漢張喬南陽人順帝時日南徼外蠻夷數千人入冦州郡讨之不克拜喬交阯刺史單車至任開示慰誘并皆降散
晉張喬為成陽都尉吳軍師張悌帥衆三萬圍成陽喬衆才七千閉栅自守别将薛勝等見吳軍亂而乘之喬因擊其後大敗吳軍
唐張喬池州人大順進士黃巢亂遂與伍喬之偕隐九華有集二卷見唐詩品彚
耿秉二
漢耿秉耿國之子博通書記尤好将帥之略前後上便宜方略授谒者仆射擊車師北匈奴有功拜征西将軍封美陽侯
宋耿秉江陰人仕至煥章閣待制律已清儉惟事利民着春秋傳五代會史各二十卷
後漢兩劉焉
一光武之子中山簡王
一劉璋之父益州牧陽城侯
王邑二
王莽聞漢帝立大懼遣大司空王邑等将兵百萬到颍川與光武合戰光武擊破之邑等輕騎逃去
建安十八年策命曹操為魏公帝娉公三女為貴人使大司農安陽亭侯王邑赍璧帛?纁絹五萬疋之邺納娉
李忠四
前漢衛士令李忠着賦二篇見藝文志
後漢李忠東萊人投奔世祖拜右大将軍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帶忠征讨多克防建武中封中水侯為丹陽豫章太守
唐李忠髙宗長子立為皇太子後武昭儀生皇子?遂廢忠為梁王
元李忠晉甯人防孤事母至孝大徳七年地大震郇保山移所過居民廬舍皆摧壓傾圯将近忠家分而為二行五十餘步複合忠家獨完人皆以為孝感所緻雲
後漢兩郭賀
一建武中荊州刺史有殊政顯宗巡狩至南陽特見嗟歎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勑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見其容服以章有徳
一定颍侯郭鎮長子鎮卒賀當嗣爵讓與弟時而逃去诏下州郡追之賀不得已乃出受封累遷複至廷尉周宗二
漢光武诏中郎将來歙率五大将軍擊破公孫述拔落門于是隗嚣支黨周宗及天水屬縣皆降
南唐俞文正為烈祖幕賔而周宗及馬仁裕皆從給使後宗以樞宻使出鎮江州文正猶為九江巡官辄問宗曰馬押衙何在宗知其見譏笑曰馬公出鎮江西久矣其寛厚如此
劉尚二
漢光武建武八年诏來歙率武威将軍劉尚等入天水擊公孫述破之天水屬縣皆降見來歙傳
吳劉尚劉基之子孫權時騎都尉
王忠三
後漢溫序為賊所迫伏劍死從事王忠持屍歸斂光武聞而憐之命忠送防到洛陽賜城傍地為冢
魏兩王忠 一扶風人聚衆歸魏常從征讨累進揚?将軍都亭侯文帝知忠常噉人因從駕出行令俳取冢間髑髅繋忠馬鞌以為歡笑
一奉常王脩之子官東萊太守散騎常侍
李恽四
後漢李恽為王郎将兵狥鄗耿純逆戰大破斬之晉孝愍帝建興元年石勒攻龍骧将軍李恽于上白恽敗死
唐兩李恽 一太宗子封蔣王一憲宗子封澧王
張敏三
東漢張敏鄚人舉孝廉四遷為汝南太守清約不煩用刑平正有理能名延平初以司空終
西晉張敏武帝時為益州刺史見張載所着劍閣銘而竒之乃表上其文帝遣使镌之劍閣山
唐張敏長慶二年為郎中從金吾大将軍胡钲等送太和公主出降回纥
梁恭楊範各二
後漢光武建武二年遷議郎範升為博士升上疏言博士梁恭年耆經明臣與并立慙負無顔願推博士以避恭帝不許見範升傳
後涼呂光率兵親讨彭奚念遣振威将軍楊範建武将軍梁恭軍于左南奚念大懼單騎奔甘松光振旅而還見後涼錄
後魏楊範為中常侍賜爵華陰子出為華州刺史中官貴者靈太後皆許其方嶽以範年長拜跪為難故遂其請
劉茂三
漢光武時兩劉茂 一太原人少孤事母至孝為沮陽令王莽簒位棄官避?農山中建武初诏求天下義士征拜議郎以侍中卒官 一宗室泗水王歙之從弟王莽居攝漢兵起茂聚衆京宻間稱厭新将軍攻下颍川汝南衆十餘萬光武至河内茂率衆降封中山王
漢桓帝時劉茂為司空會司校尉李膺等抵罪而南陽太守成瑨太原太守劉瓆下獄當死茂上書訟之帝不悅坐免
王度二
東漢世祖女浚儀公主适軮侯黃門侍郎王度
後趙建武初年百姓奉佛沙門甚衆中書著作郎王度奏請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家有犯者與淫祀同罪
後漢兩李元
一光武時淯陽人舉家疫沒惟孤兒續始生而赀财千萬諸婢謀殺續分财其蒼頭李善負續逃隐續年十歲善與歸本縣脩理舊業告奴伏法見李善傳
一順帝時中黃門初帝被廢為濟陰王元與孫程等同謀立帝封襃信侯見孫程傳
張興三
漢張興鄢陵人習梁丘易永平十年拜太子少傅顯宗數訪問經術弟子自逺至者著錄且萬人為梁丘家宗
北燕張興事馮跋為衛将軍萬泥乳陳阻兵叛跋遣馮?與興将步騎二萬讨之乳陳克期出戰興伏兵邀擊俘斬無遺
唐張興束鹿人性忠勇為饒陽裨将不肯從史思明且切責之思明怒鋸解之興罵不絶口軍中為之改容劉雄三
後漢兩劉雄 一永平二年為平原令劇賊畢豪入平原界雄将吏士追至厭次河與賊戰敗被執小吏所輔叩頭願以身代獲免一涿縣人先主之祖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
後周劉雄臨洮人孝闵時為骠騎大将軍皇太子征吐谷渾雄功多又從平并州上大将軍進爵趙郡公突厥冦幽州戰死
後漢三王調
更始敗土人王調殺郡守劉憲自稱大将軍樂浪太守為郡三老王闳所殺見王景傳
和帝時河南尹王調縱舍自由為尚書仆射樂恢所劾見樂恢傳
桓帝時太尉李固門生王調因固下獄貫械上書證固之枉見李固傳
周憬二
漢周憬熹平三年為桂陽太守有功勲銘在樂昌縣見漢分韻
唐周憬夀春人神龍二年為武當丞以武三思專權謀亂與光祿卿王同皎葉謀殺之事洩遁于比幹廟中自刎
吳漢二
後漢吳漢南陽人初為偏将軍從光武擊羣賊常将突騎為軍鋒光武即位拜大司馬封廣平侯
西秦乞伏熾磐建?八年以骁騎将軍吳漢為平南将軍梁州刺史鎮南漒見西秦錄
公孫永二
漢光武建武十二年遣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與述将公孫永戰于魚涪津大破之見吳漢傳
晉公孫永襄平人好學恬虛隐于平郭山不娶妻妾非身所墾植則不衣食吟詠岩閑欣然自得年九十餘操尚不虧諡曰崇虛先生
蘇章二
後漢蘇章博學能屬文順帝時為并州刺史以摧折權豪忤防坐免隐身鄉裡不交當世後征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