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錄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明 餘寅 撰渾沌二
天皇伏犧氏策辭雲皇命渾沌居降龍之位惟主于民五帝紀雲帝鴻氏有不才子渾沌掩義隐賊好行兇慝賈逵注曰帝鴻黃帝也蓋一為天皇之臣一為地皇之子是二渾沌也若莊子所稱中央之帝曰混沌不必實有其人且渾混字稍異不得入錄
風後二
一黃帝六相之首見帝王世紀
一嘗與夏禹問荅見?女戰經
扁鵲三
一軒轅時人見黃帝八十一難序一與趙簡子同時簡子疾扁鵲入視知其與百神遊于鈞天三日必寤見史記一與秦武王同時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沮之扁鵲怒而投其石見國策
按軒轅在太古而秦武與趙簡相去二百餘年三扁鵲固有征大抵軒轅時人善醫後二人仿而名之耳第在趙者姓秦名越人扁鵲其号則謂止二扁鵲亦可
張若二
南華經雲黃帝将見大隗于具茨之山張若謵朋前馬昆阍滑稽後車至于襄城之野又蜀紀雲秦張若為蜀郡太守與張儀共築成都城史記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是也
吳回二
帝喾時重黎為火正帝使誅共工氏而不盡乃以庚寅日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複居火正至漢又有吳回乃長沙文王吳芮之孫嗣封為長沙哀王誇父二
海外北經雲誇父不量力與日逐走逮之于禺谷道渇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大荒東經雲蚩尤伐黃帝帝命應龍殺蚩尤與誇父
餘考誇父凡兩見一與日競而渇死一與帝競而殺死其人其事固自不同或疑其為一人者非
龍二
一見軒轅政典命為東正咨分爵祿賢智
一見尚書舜典命作納言夙夜出納惟允
左師觸龍二
說苑夏桀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修禹政荒淫于樂沈酗于酒其臣左師觸龍谄谀不止湯放桀并誅觸龍
史記趙孝成王元年秦伐趙拔三城求救于齊齊欲得長安君為質太後不肯左師觸龍入谏長安君出質齊發兵往救秦将解去
商容二
尚書武成篇雲式商容闾注商容殷之賢人又髙士傳商容不知何許人為老子師容有疾老子求遺教容張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齒存乎曰亡知之乎曰非謂其剛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盡矣
或謂老子多夀其師安知非即武王所式者是疑老子與武王同時也餘閱唐宗室世系表彤徳曾孫碩宗周康王賜采邑于苦縣五世孫幹幹生耳周平王時為太史夫六世祖在康王時則六世孫自合生平王時平王去武王逺矣老子安得師武王所式者邪餘故斷其必非一人
伊尹二
後周伊靈代人善騎射為文王所知嘗謂之曰若伊尹阿衡于殷緻主堯舜卿既姓伊庶防不替前緒遂賜名尹歴衛将軍隆州刺史盧奴縣公見北史伊婁穆傳
孫陽二
莊子疏雲伯樂姓孫名陽字伯樂過虞坂有骐骥伏鹽車見伯樂而長鳴伯樂下車泣之王莽傳地理侯孫陽造井田使民棄工業左将軍公孫祿請誅之以慰天下
田和二
周安王十三年齊田和會魏侯楚人衞人于濁澤求為諸侯宋田和陜州人畫師李成意韻?逺筆墨精簡見圖繪寳鑒
蕭大心二
周蕭大心宋人平南宮長萬有功封為附庸宣公十二年為楚所滅見左傳地譜世系
梁蕭大心簡文第二子封尋陽王為雲麾将軍江州刺史
田布二
周威烈王十七年田布殺其大夫公孫絲公孫絲以廪丘叛于趙田布圍廪丘戰于龍澤見竹書紀年
唐田布田?正之子國家讨淮蔡布率偏師前後十八戰皆有功官禦史大夫河陽節度使父子俱擁旄節竝着忠勤
趙同趙嬰齊各二
晉趙同趙嬰齊皆原大夫趙衰之子靈公被弑司冦屠岸賈治賊以緻趙盾遂與諸将攻趙氏于下宮殺同與嬰齊等滅其族
漢南越王趙佗之孫嬰齊武帝時嘗入宿衞後十餘歲其父胡薨嬰齊請歸嗣立為南越王
晉流人王如叛率衆五萬進逼襄陽征南山簡使将軍趙同率師擊之經年不能尅智力竝屈嬰城自守慶舍二
齊慶舍相國慶封之子慶封已殺崔杼益驕令慶舍用政田鮑髙栾氏發甲圍慶封宮盧蒲癸以戈擊慶舍解其左肩猶以俎壺投殺人而後死
趙孝成王八年趙将樂乘慶舍攻秦信梁軍破之悼襄王五年慶舍将東陽河外師守河梁
宋兩蘭子
一以舞劍幹元君元君召使見其技立賜金帛一以燕戲幹元君元君大怒拘而拟戮經月乃放鬳齋子曰二人俱以技幹君一偶喜而賞之一偶怒而罪之技同而所遭異時不可必也見列子
智果二
晉智果智伯之族知智伯必滅别族于太史為輔氏見國語隋永欣寺僧智果會稽人工書炀帝甚善之嘗謂智永曰和尚得右軍之肉智果得其骨見書斷二人之名千古适符而一以慮禍别族一以蕲福出家俱不終于本宗
荊轲二
博物志雲荊轲字佽非渡河蛟夾船佽非不奏斷其頭而風波靜除淮南子雲荊佽非得寳劍渡江中流兩蛟繞船佽非赴江刺蛟荊爵為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除腐肉朽骨棄劍者佽非之謂乎觀此二書則荊佽非與孔子同時且系楚人而燕太子丹所使刺秦王者是衞人考其時前後距二百五十餘年其為兩荊轲奚疑
栁莊三
春秋栁莊衞大夫獻公稱為社稷臣與邑裘氏與縣潘氏
陳栁莊髙宗栁皇後從祖弟清警有識鑒太建末為太子洗馬終于度支尚書
隋栁莊河東人少有器識博覽墳典濟陽蔡大寳有重名于江左見莊歎曰襄陽冰鏡複在于茲文帝踐祚進開府儀同給事黃門侍郎
孔嘉二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孔父嘉為司馬宋督為太宰因民之怨宣言司馬則然已殺孔父而弑殇公注孔氏父字嘉名孔子六世祖
後漢孔嘉武都太守孔奮之子城門校尉作左氏說
士燮二
晉士燮士會之子為上軍佐從郤克敗齊師于鞌吳士燮廣信人事孫權為衛将軍封龍編侯
公子慶忌二
吳王阖闾既殺王僚又憂公子慶忌之在鄰國恐合諸侯報讐乃使要離如衛刺殺之見吳越春秋又哀公二十年公子慶忌驟谏吳子弗聽遂适楚聞越将伐吳請歸平越欲除不忠者以說于越吳人殺之見左傳
鄭國二
魯鄭國字子徒受業孔門見仲尼弟子列傳
韓鄭國故韓水工韓欲罷秦令國間說秦鑿泾水三百餘裡以溉田中作而覺國言渠成亦秦之利卒使就渠溉田四萬餘頃秦以富彊因命曰鄭國渠見河渠書
介子推二
史記雲晉文公複國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祿亦不及說苑雲介子推年十五為荊相仲尼聞之使弟子往視焉還曰庭下有二十五進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
劉摰二
左傳昭公十三年晉人将尋盟齊人不可晉人使叔向告劉獻公曰抑齊人不盟若之何對曰盟以底信君茍有信諸侯不貳何患焉注雲獻公名摰
宋劉摰東光人元祐中尚書右仆射遭鄭雍之謗貶團練副使新州安置性陗直有氣節觸機辄發不為威怵持心少恕勇于去惡竟為朋讒竒中
楚兩莊蹻
韓非子雲莊王欲伐越杜子谏曰莊蹻為盜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蹻蓋莊王時人矣又漢西南夷傳莊蹻者楚莊王苖裔也威王時使将兵略巴黔中以西數千裡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乃以其衆王滇
按楚世家莊王與威王相去二百五十年其為兩莊蹻無惑也
韓起二
晉韓宣子名起昭公二年晉侯使宣子來聘觀書于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
魏明帝太和中吳主孫權遣使立公孫淵為燕王淵命将軍韓起誘緻其使斬首三百餘級以所假印绶符防首級來獻
孔忠三
魯孔忠字子蔑孔子兄孟皮之子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漢孔忠孔子第九代孫長沙太守子襄之子年五十七見孔子世家吳孔忠孫皓牙将晉王渾伐吳遣參軍陳慎擊破之
公子牟二
中山公子牟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見南華經魏公子牟遊于秦謂應侯曰臣且有効于君夫貴不與富期而富至富不與驕奢期而驕奢至驕奢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