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録卷三

關燈
明 餘寅 撰楊震二 東漢楊震厯官太尉潔白剛正數論宦寺反為所防飲鸩死及葬有大鳥泣送之異大鳥五色高丈餘兩翼長二丈三尺人莫知其名 贊曰謂上帝難諧何為黃雀去白環來謂上帝易諧何為鳣去而鸩來鸱有角翳厥隈白日不見山入夜羣相豗太社将屋皇天哀九廟令我來九廟令我來 右大鳥贊一 君莫籲我有徒我兄鸾弟鹓雛鹔鹴守我闾鸑鷟以前驅天聽不肯卑遭罹此衆狙我淚如逬泉奈此黃土丘 右大鳥贊二 介葛盧聽絶竒鬼臾區厯特希雖有天老莫識我誰我集僊人掌我浴玉女盆朝餐黃桂漿夕餌蒼筤根屈轶胡不聰觟防胡不雄使我怦怦五内大崩思悲翁思悲翁 右大鳥贊三 南宋楊震代州人弓馬絶倫為安邊巡檢從讨方臘有功還知麟州建甯砦靖康初夏人圍建甯震率吏士禦敵矢盡力乏與子居中執中俱戰殁 王烈三 漢王烈太原隐者師陳寔笃行義能化盜為善良不應征辟卒于遼東 晉王烈邯鄲仙者偕嵇康入太行山得石髓康不得食見素書康不得取仙凡之隔如此 晉王祥五子其四名烈 任昉二 漢任昉成都人為尚書令清身檢下梁冀憚之出為平原守冀誅複為尚書令司校尉大司農 梁任昉博昌人八歲能屬文給事黃門侍郎出為新安太守所着文章數十萬言盛行于時 王溥二 漢安帝時王溥即王吉之後輸錢一億為中壘校尉見拾遺記 宋藝祖時王溥仕周為禮部尚書入宋進司空太子太師太祖顧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遷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見其比太平興國初封祁國公 謝安二 東漢謝安下邳人沖帝時九江賊徐鳳稱無上将軍攻燒城邑安應募擊斬鳳封平鄉侯 晉謝安陽夏人少有重名年四十餘始應命為司馬厯呉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封建昌縣公以破苻堅進太保都督十五州諸軍事加黃钺 張俊七 漢張俊元初中尚書郎坐漏洩事當服重刑已出毂門诏書馳捄輸作左校見蔡中郎十志疏 呉張俊字子彥維?人孫皓時豫章太守造郡城東南雙阙見塗?豫章今古記 晉張俊宗正卿有集五卷見隋志 南燕張俊慕容超尚書自長安還降于劉裕 唐張俊懷州人元澹莊客虎殺其妻俊射殺虎幷殺四虎子出原化記 宋張俊成紀人位太師封清河郡王高宗南渡後俊握兵最蚤屢立戰功與韓世忠劉锜嶽飛竝為名将世稱張韓劉嶽雲 元張俊宋恭帝徳祐元年兩淮制置使李廷芝固守?州元總制張俊持書招降庭芝枭斬俊焚其書王喬三 漢王喬為葉令毎朔望乘雙鳬朝帝縣門鼓不擊自鳴後寝玉棺蓋便阖及葬土自成墳百姓為立葉君祠或曰此即仙人王子喬也按列仙傳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晉也要知晉是名喬是字固當不同耳 晉王喬梁州刺史張光威震巴漢抗禦氐冦病殁督防王喬奉光妻息率其衆還據魏興 唐王喬開元中為許州刺史家奴告喬與朔方節度使王晙濳謀構逆勑侍中源乾曜等鞫無反狀 胡憲二 東漢胡憲桓榮為博士常止宿太子宮積五年薦門下生九江胡憲侍講乃聽得出 南宋胡憲紹興中入太學與劉勉之習伊洛之學朱松命子熹受業從父安國稱其有隐君子之操以館職召與時不合請祠歸 孟敏二 東漢孟敏堕甑不顧郭林宗見而異之勸令遊學知名後涼孟敏南郡人為炖煌太守後?業自稱涼州牧敏以炖煌降業擢沙州刺史 張衡六 東漢兩張衡 一南陽人作二京賦精思十年乃成永和初為河間相一則第二代天師史所謂五鬥米賊也 晉兩張衡 一趙王倫謀廢賈後告通事令史張衡使為内應惠帝反正被誅一泰始十年刺史皇甫晏讨白馬胡愎谏牙門督張衡等反殺晏 隋張衡河内人文帝時為司門侍郎?帝奪宗多出衡計及即位除給事黃門侍郎谏造汾陽宮賜死 元張衡左司員外郎作文務竒古書學張長史山水學荊關墨竹不師古人自成一家見圖繪寳鑒 夏統二 漢夏統在魯司門牆而立碑頌徳是義舉是常事晉夏統遇賈大尉洛汭而扣船曼嘯是竒技是異事 李膺二 梁武帝問李膺曰今李膺何如昔李膺對曰今勝昔昔事桓靈之主今逢堯舜之君對頗涉防顧元禮忠貫日月匪才獨不足當其祚衰徒懷悃愊公?身際風雲匪才獨有餘當其運啟克濟艱難 張陵三 東漢兩張陵 一張覇之孫官至尚書元嘉中歲首朝賀大将軍梁冀帶劒入省陵勑虎贲奪其劒劾奏論罪 一張魯之祖永壽二年白日升天他書或名道陵豈以其為五鬥米道故稱道陵其實魏書止名陵也 元魏張陵臨渭侯張衮之孫襲爵為赤城典作都将 馬融二 漢馬融茂陵人由校書郎為南郡太守才高學博為世通儒受業者常千餘人坐高堂施绛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 晉馬融泰始元年交趾太守爨谷死武帝遣巴西馬融代之 張綱四 東漢張綱禦史有風裁埋輪一事眞有折檻之風竟為梁冀所扼卒官太守年僅三十有六 南燕張綱慕容超尚書郎叛降劉裕為制攻城諸械超支解綱母于城上 北魏張綱中山人徴為征東大将軍從事中郎見高允傳允嘗作徴士頌于綱曰柔謙雲 南宋張綱官參政因忤秦桧遂引年後享年八十有四 郭泰三 東漢郭泰漢書注雲以同範公泰泰字改為太此甚無謂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受業成臯屈伯彥遊洛陽友李膺不應司徒黃瓊太常趙典舉辟好奬訓士類嘗遇雨巾一角墊時人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範滂嘗評之曰隐不違親貞不絶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及黨事起獨免焉年四十二卒四方會葬者千餘人蔡邕為碑銘曰吾無媿乎文焉爾今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