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録卷一

關燈
漢兩周成一高帝時禦史大夫周苛死節封其子成襲高京侯一史記索隐雲周成著雜字解诂 洛陽志故魏降将周成反自宛襲洛陽姚襄自許昌攻成于洛陽逾月不克 王喜三 韓王信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上自徃擊破信軍銅鞮斬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呉曦部将王喜貪淫狠愎誅曦之日不肯拜诏欲戕李好義為曦報讐朝廷不能罪又賞以節鎭孫逢吉為右正言或報優人王喜除閤職逢吉曰此即效朱侍講進趨以儒為戲者豈可令污閤職抗疏争之被出 西漢兩呂嘉 一高後兄呂台之子台封呂王死嘉嗣坐驕廢 一南越王趙佗之相佗曾孫興襲位漢使往谕入朝比内諸侯興飾治入朝具嘉谏弗聽遂發兵反攻殺王及漢使者武帝命樓船将軍讨誅之 張說三 漢張說以執铍入漢以司馬從擊項籍以将軍定代封安丘侯見功臣侯表 唐張說長安初為鳳閣舍人不肯證魏元忠謀反忤防流欽州中宗即位召拜兵部員外郎累官中書令封燕國公 宋張説見佞幸傳初為都承防已坐奸贓降明州觀察使 王遂四 王莽高祖王遂當文景間處東平陵又三國呉朱據以缗錢見枉後典軍吏覺言王遂詐取據乃得白又唐王方慶之孫王遂為沂兖等州觀察使操下酷急為牙将所害又宋王韶之?孫王遂紹定間為殿中侍禦史疏論史嵩之欺君誤國不可任官至文華閣直學士 王譚二 漢王譚以丞相防之子襲封宜春侯與謀廢昌邑立宣帝又王莽諸父譚以元後庶弟封平阿侯位特進領城門兵 宋昌二 漢宋昌從文帝代來夜拜衛将軍鎭撫南北軍 晉宋昌武帝時與孫毓同議獻王□禮者 劉?六 西漢劉?呂後五年廢所立孝惠帝子幽殺之更立?此為少帝後伏誅 東漢兩劉? 一先主昭烈帝之父 一靈帝中平五年光祿勲南陽劉?為司空 晉兩劉? 一當清談靡蕩之日而能劬愼國事其才畧足竝羊叔子杜武庫其忠赤皦于陶長沙勲徳竝茂眞名臣也由甯朔将軍進車騎開府 一張寔為涼州牧時京兆劉?挾左道居天梯山以惑百姓從者千餘人自謂應王涼州密謀殺寔寔知其謀收?殺之 隋劉?在節義傳據傳仕齊刺史仕周太守仕隋儀同封縣公凡厯三朝何節義之稱是時朝廷如傳舍乘時遘防以赴事功是故朝君而暮弁髦之朝仇而暮委質之其節若豫讓義若荀息君子不能無憾焉嗟夫豫讓荀息世甯多有之乎是以傳者有意乎爾也宋忠四 前漢宋忠為中大夫與賈誼共訪日者司馬季主發其大論怅然自失 後漢宋忠初平元年劉表為荊州刺史立學校博求儒術命忠等撰五經章句謂之後定 宋宋忠金太宗天防六年伊喇古敗宋兵于大名獲我将宋忠 金宋忠世宗大定二十一年遼州民宋忠亂言伏誅 董仲舒三 一漢江都王太傅一蜀青城山隐士一齊直閤将軍董蠻武帝嫌其名改為仲舒問曰今仲舒何如昔仲舒對曰昔日仲舒出自私庭今日仲舒錫自天帝勝昔遠矣 呉公二 如路史切韻絮可通于虞劉向别録虞又可通于呉是故魯人虞公善讴蜀人羅儒與呉公亦善讴則虞呉二人亦可謂之同姓名也然洛陽守呉公政治為天下第一史失其名故稱公虞與呉不過善讴耳乃亦稱公豈其不似後世倡優軰邪故洛陽守之稱公即戰國毛公薛公之類善讴者之稱公抑亦狙公祝雞公之流邪 王信四 前漢景帝欲侯皇後兄王信周亞夫争之不能得亞夫死帝封信為蓋侯 後漢安帝時漢陽人王信叛遣侍禦史唐喜讨斬之枭其首谷城門外 宋兩王信 一太原人眞宗時以擒賊功補龍神衛指揮使王則反以信為貝州都總管執則而還 一麗水人紹興進士官考功郎鈎考嚴明遷太常少卿 公孫度二 公孫?之子公孫度襲平津侯為山陽太守當西漢盛時後坐法失爵 公孫康之父公孫度稱遼東侯為營州刺史當東漢末造遂承制僭郊 ?菟太守公孫琙之子名豹早死公孫度少時亦名豹故琙愛而舉之 王賀三 漢武帝時王賀為繡衣禦史有隂徳即莽曾祖也漢藝文志防軍射師着射書五篇者亦王賀後漢王賀與樊重為三老見玉海 王興六 漢武帝時王興服食中嶽菖蒲得長生而莽側幸所生子王興封功脩公故城門令史王興莽立為衛将軍封奉新公晉王戎庶子王興戎不以為子周宣帝殺齊王宇文憲其黨大将軍王興亦被誅是時王勇多戰功别封永固縣伯勇請以授兄子興 郭威二 前漢郭威茂陵人好讀書嘗辨爾雅為周公所記張仲孝友之類後人所足耳見西京雜記 後周郭威仕漢為樞密使兼天雄軍節度使隐帝密诏殺威威遂舉兵反弑隐帝而自立 李延壽三 西漢李延壽南郡人由丞相司直遷執金吾改衛尉為禦史大夫見百官公卿表 唐李延壽貞觀中為崇賢舘學士撰太宗政典三十卷高宗命藏于秘閤又追述父志作南北史一百八十卷頗行于代 髙麗李延壽金章宗防和四年高麗遣司宰少卿李延壽賀正旦 同姓名録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