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奉僞诏成都王身死 誤中毒晉惠帝駕崩

關燈
燕王騰為車騎将軍,出鎮邺城,以代範陽王。

    此時太弟輔政,處事頗有條理,不似從前一任權臣用事。

    東海王心頗失望,因召劉輿至洛陽,密議此事。

    劉輿曰:&ldquo太弟在東宮已久,素得民心,不易動搖,除非暗算之。

    &rdquo東海王曰:&ldquo暗算奈何?&rdquo劉輿曰:&ldquo不知其理事多在何處?&rdquo東海王曰:&ldquo每在顯陽殿,與主上議事。

    有時主上退禦,彼尚一人在殿内批判公事。

    &rdquo劉輿附耳言曰:&ldquo何不買庖丁毒殺之?&rdquo東海王點頭稱善。

    即使人召禦膳房太監來,密告以此事,許以事成之後,酬以金帛。

    太監領諾而去。

    東海王又切囑:&ldquo小心,不可誤事。

    &rdquo太監曰:&ldquo某朝夕在内當差,深知太弟每每深夜尚在顯陽殿,若傳呼一人點心時,即是他在内,決不至有誤。

    &rdquo言畢自去。

     且說惠帝一向昏庸無主,近來被太弟輔佐一切,也略谙公事。

    一日,在顯陽殿與太弟議事,至二更時候,太弟忽然腹痛,遂先辭去。

    惠帝一人仍披閱各路表章,不覺三鼓向盡,左右即至禦膳房,傳備點心。

    須臾捧蒸餅一盤至,惠帝正在腹饑,便吃了兩枚,忽然腹中大痛,滾倒在地。

    左右大驚,飛報宮内。

    羊後慌忙出視,一面使人傳呼禦醫,一面召王大臣。

    一時之間,宮内外燈火齊明,異常忙亂。

    禦醫到來診視,言是中毒。

    羊後即命将禦膳房太監,執付法司。

    恰好東海王到,聞知此事,即命立将此千餘名太監盡行斬首,随即入殿看視。

    此時惠帝已口不能言,延至天色微明,即行駕崩。

    登時顯陽殿上,大亂起來。

    羊後乘間謂東海王曰:&ldquo大行皇帝尚無子,若太弟繼位,是大行皇帝終無子也,我意仍使清河王嗣位。

    況清河王曾經立為太子,于大行皇帝早有父子之誼,但不知諸大臣之意如何?&rdquo 羊後此一番話,系恐怕太弟繼位,自己不能為太後之意,不知正中東海王忌太弟之下懷。

    正欲回言,侍中華混曰:&ldquo不可,太弟在東宮日久,民望素定,且又為人賢明,豈可無端易去耶?&rdquo此時已有多人往請太弟,即刻可至。

    已經倉卒遭此大變,又多此無益之更動,是召亂也。

    &rdquo羊後尚欲有言,太弟已至,就靈床前大哭。

    華混曰:&ldquo國不可一日無君,此非太弟哭時,請早正大位,以安衆心。

    &rdquo衆官皆曰:&ldquo華侍中之言是也。

    &rdquo太弟方才止哭。

    多官擁至太極殿,即皇帝位,是為懷帝。

    然後料理喪事,谥大行皇帝曰孝惠皇帝,時年僅四十八歲,在位僅十七年也。

    尊羊後曰惠皇後,尊母王才人曰皇太後,立妃梁氏為皇後,以明年為永嘉元年。

     懷帝自即位以來,終日在太極殿理事,英明果斷,大異惠帝時之舉動,朝臣交相慶幸,天下喁喁望治。

    惟有東海王心中不安。

     忽一日,懷帝降诏,召河間王入洛陽,授為司徒。

    東海王大驚曰:&ldquo我起兵迎駕時,與河間王有不兩立之勢,今召入洛陽,我容不得他,他亦容不得我,為之奈何?&rdquo尋思無計,仍與劉輿商量。

    劉輿曰:&ldquo此事極易,隻須馳書與南陽王,囑其設法,可保河間王不能入洛也。

    &rdquo東海王大悟曰:&ldquo我乃忘卻我弟。

    &rdquo因即日修書,專人星夜送至許昌。

    南陽王得書,即令部将梁臣,帶領五十員健漢,伏在要路等候。

    梁臣領命,帶領衆人,至新安埋伏。

    探得河間王将至,卻用彩色塗面,扮作綠林大盜,截住來車,就車上将河間王斫死,并其二子亦殺之,方才各散。

    東海王得報,即使人赍金珠往賞梁臣。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