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九 生心盜竟啖俗儒心
關燈
小
中
大
生心曰:“招搖先生,近得心疾,好殺人,不如吾師杓先生。
”黑氈服者曰:“我有家藏秘書,将獻鬥主人,不識邀鑒納否?”生心□然曰:“公自謂秘書,鬥主人噴飯矣!”試問三十六宮中,何書不秘,而采三家村學究之書以為秘哉,夫獻書固不如獻冊矣!”兩生問曰:“何冊可獻?”答曰:“村莊富戶名冊,得之呈送,乃蒙上賞也。
吾有家醞,客能飲乎?”兩生辭曰:“昨夜吾兩人夢皆惡,不成眠。
今夕當索快意一覺,何心鬥酒耶?”生心即骈二指,向一人喝曰:“汝卧左;”又向一人喝曰:“汝卧右。
” 兩生自解衣卧兩處,袒腹露臍,目瞪上視而無語。
生心自支鐵镬于前,下熾白炭,從腰間出利刃如雪,刳兩生腹,取心肺捧而出,跳擲不已。
置镬側,取芝麻醬一碗,雜辛料甘料諸味傾镬中,提兩心肺下之。
作燔炙聲,腥達戶外。
有頃,出綠酒佐食,引銅箸盡嚼之,回視兩軀,尚翕然動。
矩兒大怒,掣銅椎入擊。
生心大叫,腦裂而絕。
翻黑氈服者囊中秘書,乃河圖十遁。
大詫曰:“此吾父為外翁手錄者,安得入俗儒手。
”取錦囊藏之,潛入内告璜兒,将與遁迹矣。
璜兒曰:“不可,殺其子,不忍欺其母,我呼告之。
”急喚老妪醒,視其子死所。
妪從容欠伸起,出庭戶,見兩客無心,其子裂腦,鼓掌稱快曰:“生心盜不能複生腦乎?”向矩兒夫婦拜,徑出門去。
天将明矣,烏知其所之,矩兒夫婦行山谷中,道路多荊棘,璜兒曰:“若是其足繭也,何勿用阿婆行地錦,逸獲之功較多。
”矩兒曰:“吾豈忘諸,直不敢貪母氏之成勞耳,汝以慧形人之愚乎?”就地鋪錦,攜手登其上。
一日行三程,迥出雲外,竟達黔營。
見斛斯、賀蘭兩上公,為甘君緻謝。
木蘭迎出,謂:“弟妹何契闊也。
”賀蘭視璜兒,光澤瑩宇,一空言思,頗動顔色。
斛斯急解詞曰:“漳南郡公未見廣寒宮中人,宜自慚而色戰矣。
然麻姑神人,願無以背癢受鞭也。
”木蘭曰:“驚鴻遊龍,自才士形容之而已,于甄逸女何有焉。
”矩兒曰:“姊太谑,視弟為袁熙可乎?”瑪知古以滅火真人書至,是寄針、砭二師及知古密劄也。
斛斯展閱大驚,書雲: 昔馮盎碑下之物,以九首分二軀,降生交王妃腹中,六首者名馗具,三首者名馗形。
交王死,馗具八歲立,十二年而殂。
馗形立,婁萬赤複出山,化其盲僧形為美男子。
自雲年十八,以五年長當為王者師,馗形與之語,大悅。
拜萬赤為丞相,尚以王之第四姑,号曰太驸丞。
夫萬赤既得志,必複吾仇,先剪吾之兄弟手足,若瑪及針、砭即其人也。
黃苗蔡小武,新向馗形乞神兵相援,暗指太驸丞也。
萬赤早晚來,君三人先受其,歸真返本者,不一其宗。
吾與劉老師,遙相望而不能援。
如何如何?飛鳥來訊。
是書乃南海丹雀銜至者,故末語雲雲。
瑪知古曰:“吾前夜展鏡,見小武苗寨後,創立十二神詞,号中虛宮,系以子及亥名目,殆将供養婁萬赤矣。
”針砭二師曰:“中虛則火中藏水,妖師近日揣摩至精,迹用特幻,豈吾輩智力所能勝哉?”木蘭曰:“我自與弟妹保護國家貴公,二師何不挈瑪師潛蹤唫钺江深處,此水應坎象。
先天孕中滿之火,可以立命,俟劉老師南還,則兇災當盡消釋也。
”斛斯曰:“若事有反覆,仆願身先士卒,攻賊而死,亦無懼焉!”賀蘭曰:“閩國公天子腹心也。
觀武人,于聖躬如手之有臂,足之有胫,胫與臂斷可續治,腹心不宜損虧。
”懸大□弓,挈矢一壺,持丈□槍,腰别藏八十婺銅鞭二,騎黃馬自出。
張許兩都督谏曰:“二公皆未可輕身出,挫國威。
某二人先不與金大都督死六畜陣中,繼不随李節相死閩海。
今而死亦晚矣。
請為二公先,率滇粵兵萬人直蹴黃苗諸寨。
”斛斯自引賀蘭神策兵平島有功者千人,出黃苗背。
矩兒夫婦及木蘭擁護之,求旃張弓脰居守。
大師已出,蔡小武遣苗卒下戰書,旃與弓脰大罵:“逆苗何狂悖乃爾!”斬其人,以書系頸側,懸戟門。
瑪知古偕針砭二師去唫钺江邊,潛以鏡照,見小武引十二火神列陣,懸一榜曰“六六冰炭之圖”。
賀蘭一騎沖進,發大羽箭射午位火神,應弦立斃。
一金幞頭少年,台上掣未旗者,怒曰:“不懼死漢囚,敢傷太驸丞之弟子,知其為婁萬赤也。
”知古暗擊鏡背,喃喃作咒聲。
萬赤自台上下墜。
賀蘭引槍刺之,亦墜馬下。
黃苗兵圍之,賀蘭大呼步戰。
出銅鞭擊殺一人,躍上其馬,沖出火陣,竟無能害之。
洛鐘自欲應銅山,何日長歌壯士還。
豈竟錫龜無一策,徒勞功狗有重□。
證來外道辟支果,填得新詞《菩薩蠻》。
自是墨兵餘殺劫,阿婆微破凍梨顔。
紫衫氏诠曰: 生心之為言性也,性善則入為聖,性惡則出為狂。
生心之盜,亂者之所憑而為梗,即治者之所藉以轉機也。
史氏于荊棘滿林,煙塵彌望之際,逗出生心盜,示人以明心見性,則亂庶遄已。
既生己之心,何以啖人之心也?曰:“不能息焰于己之心,未免垂涎于人之心,故克念為難也。
” 生者盜心,啖者儒心,理既不容并立,以生心之盜,啖俗儒之心,機亦有以相因。
隋末麻叔謀啖小兒之肉,朱粲啖朋友之心,人道之厄也。
太平之年,宜不應有此。
曰,俗儒之召災釀變也久矣。
生心害政,亟當以生心之盜啖之,曰竟啖,盡之之詞,愚者所駭,智者所忻,斯時竟有斯事則可駭,斯事竟及斯人則可忻也。
”黑氈服者曰:“我有家藏秘書,将獻鬥主人,不識邀鑒納否?”生心□然曰:“公自謂秘書,鬥主人噴飯矣!”試問三十六宮中,何書不秘,而采三家村學究之書以為秘哉,夫獻書固不如獻冊矣!”兩生問曰:“何冊可獻?”答曰:“村莊富戶名冊,得之呈送,乃蒙上賞也。
吾有家醞,客能飲乎?”兩生辭曰:“昨夜吾兩人夢皆惡,不成眠。
今夕當索快意一覺,何心鬥酒耶?”生心即骈二指,向一人喝曰:“汝卧左;”又向一人喝曰:“汝卧右。
” 兩生自解衣卧兩處,袒腹露臍,目瞪上視而無語。
生心自支鐵镬于前,下熾白炭,從腰間出利刃如雪,刳兩生腹,取心肺捧而出,跳擲不已。
置镬側,取芝麻醬一碗,雜辛料甘料諸味傾镬中,提兩心肺下之。
作燔炙聲,腥達戶外。
有頃,出綠酒佐食,引銅箸盡嚼之,回視兩軀,尚翕然動。
矩兒大怒,掣銅椎入擊。
生心大叫,腦裂而絕。
翻黑氈服者囊中秘書,乃河圖十遁。
大詫曰:“此吾父為外翁手錄者,安得入俗儒手。
”取錦囊藏之,潛入内告璜兒,将與遁迹矣。
璜兒曰:“不可,殺其子,不忍欺其母,我呼告之。
”急喚老妪醒,視其子死所。
妪從容欠伸起,出庭戶,見兩客無心,其子裂腦,鼓掌稱快曰:“生心盜不能複生腦乎?”向矩兒夫婦拜,徑出門去。
天将明矣,烏知其所之,矩兒夫婦行山谷中,道路多荊棘,璜兒曰:“若是其足繭也,何勿用阿婆行地錦,逸獲之功較多。
”矩兒曰:“吾豈忘諸,直不敢貪母氏之成勞耳,汝以慧形人之愚乎?”就地鋪錦,攜手登其上。
一日行三程,迥出雲外,竟達黔營。
見斛斯、賀蘭兩上公,為甘君緻謝。
木蘭迎出,謂:“弟妹何契闊也。
”賀蘭視璜兒,光澤瑩宇,一空言思,頗動顔色。
斛斯急解詞曰:“漳南郡公未見廣寒宮中人,宜自慚而色戰矣。
然麻姑神人,願無以背癢受鞭也。
”木蘭曰:“驚鴻遊龍,自才士形容之而已,于甄逸女何有焉。
”矩兒曰:“姊太谑,視弟為袁熙可乎?”瑪知古以滅火真人書至,是寄針、砭二師及知古密劄也。
斛斯展閱大驚,書雲: 昔馮盎碑下之物,以九首分二軀,降生交王妃腹中,六首者名馗具,三首者名馗形。
交王死,馗具八歲立,十二年而殂。
馗形立,婁萬赤複出山,化其盲僧形為美男子。
自雲年十八,以五年長當為王者師,馗形與之語,大悅。
拜萬赤為丞相,尚以王之第四姑,号曰太驸丞。
夫萬赤既得志,必複吾仇,先剪吾之兄弟手足,若瑪及針、砭即其人也。
黃苗蔡小武,新向馗形乞神兵相援,暗指太驸丞也。
萬赤早晚來,君三人先受其,歸真返本者,不一其宗。
吾與劉老師,遙相望而不能援。
如何如何?飛鳥來訊。
是書乃南海丹雀銜至者,故末語雲雲。
瑪知古曰:“吾前夜展鏡,見小武苗寨後,創立十二神詞,号中虛宮,系以子及亥名目,殆将供養婁萬赤矣。
”針砭二師曰:“中虛則火中藏水,妖師近日揣摩至精,迹用特幻,豈吾輩智力所能勝哉?”木蘭曰:“我自與弟妹保護國家貴公,二師何不挈瑪師潛蹤唫钺江深處,此水應坎象。
先天孕中滿之火,可以立命,俟劉老師南還,則兇災當盡消釋也。
”斛斯曰:“若事有反覆,仆願身先士卒,攻賊而死,亦無懼焉!”賀蘭曰:“閩國公天子腹心也。
觀武人,于聖躬如手之有臂,足之有胫,胫與臂斷可續治,腹心不宜損虧。
”懸大□弓,挈矢一壺,持丈□槍,腰别藏八十婺銅鞭二,騎黃馬自出。
張許兩都督谏曰:“二公皆未可輕身出,挫國威。
某二人先不與金大都督死六畜陣中,繼不随李節相死閩海。
今而死亦晚矣。
請為二公先,率滇粵兵萬人直蹴黃苗諸寨。
”斛斯自引賀蘭神策兵平島有功者千人,出黃苗背。
矩兒夫婦及木蘭擁護之,求旃張弓脰居守。
大師已出,蔡小武遣苗卒下戰書,旃與弓脰大罵:“逆苗何狂悖乃爾!”斬其人,以書系頸側,懸戟門。
瑪知古偕針砭二師去唫钺江邊,潛以鏡照,見小武引十二火神列陣,懸一榜曰“六六冰炭之圖”。
賀蘭一騎沖進,發大羽箭射午位火神,應弦立斃。
一金幞頭少年,台上掣未旗者,怒曰:“不懼死漢囚,敢傷太驸丞之弟子,知其為婁萬赤也。
”知古暗擊鏡背,喃喃作咒聲。
萬赤自台上下墜。
賀蘭引槍刺之,亦墜馬下。
黃苗兵圍之,賀蘭大呼步戰。
出銅鞭擊殺一人,躍上其馬,沖出火陣,竟無能害之。
洛鐘自欲應銅山,何日長歌壯士還。
豈竟錫龜無一策,徒勞功狗有重□。
證來外道辟支果,填得新詞《菩薩蠻》。
自是墨兵餘殺劫,阿婆微破凍梨顔。
紫衫氏诠曰: 生心之為言性也,性善則入為聖,性惡則出為狂。
生心之盜,亂者之所憑而為梗,即治者之所藉以轉機也。
史氏于荊棘滿林,煙塵彌望之際,逗出生心盜,示人以明心見性,則亂庶遄已。
既生己之心,何以啖人之心也?曰:“不能息焰于己之心,未免垂涎于人之心,故克念為難也。
” 生者盜心,啖者儒心,理既不容并立,以生心之盜,啖俗儒之心,機亦有以相因。
隋末麻叔謀啖小兒之肉,朱粲啖朋友之心,人道之厄也。
太平之年,宜不應有此。
曰,俗儒之召災釀變也久矣。
生心害政,亟當以生心之盜啖之,曰竟啖,盡之之詞,愚者所駭,智者所忻,斯時竟有斯事則可駭,斯事竟及斯人則可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