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天。
相逢豈是此生緣。
居官善用慈悲行。
應世安心自在禅。
止有祿金堪布地。
更無塵迹可随眠。
昙花一現三千歲。
今喜重開北鬥邊。
舟中苦雨謝鐘二子見過 積雨陰雲晝不開。
蓬窗深喜故人來。
松花獨許攢眉釀。
蓮社甯辭作賦才。
世事隻看如指馬。
此心不說比寒灰。
坐聽日暮城頭笛。
陣陣輕風送落梅。
江上感懷 風雨蕭蕭江上舟。
飄零才見養空遊。
夢回松頂栖雲鶴。
閑看沙頭戲水鷗。
書劄不須勞北雁。
世情早已付東流。
百年已過三之二。
縱有餘生總是浮。
南征道中遇雨 北風吹雨暗山城。
歲暮天涯尚遠征。
避世想從麋鹿隊。
畏途心折鹧鸪聲。
十年瘴海孤蓬轉。
一夕霜華兩鬓生。
策馬沖泥投野宿。
不堪回首暮煙橫。
寄燕都慈壽寺别山長老 當年一缽久過從。
長夜披衣聽曉鐘。
飯食每懷香積界。
經行常憶妙高峰。
潛消瘴熱心含雪。
暗記流年手種松。
為掃蓮花師子座。
待餘重舉絕言宗。
結夏法性若惺炯公蕉園 蕉園何似坐祗園。
為借清風暫解煩。
綠葉幾供懷素筆。
重陰猶覆譯經軒。
(有房公譯經筆授軒)護生不許朝持缽。
習定還應晝閉門。
聞道本來無一物。
故今終日對忘言。
鄒子胤過訪因示 為參向上訪曹溪。
底事分明本不迷。
曉院風生吹翠竹。
春山雨過長青藜。
閑來始覺諸緣靜。
悟後方知萬物齊。
最是喚人親切處。
五更夢破一聲雞。
德山禮祖後過定王陵 當年一棒聖凡分。
的的真機泯見聞。
香火千秋占王氣。
河山終古覆慈雲。
空林麋鹿仍随麈。
淨土蓮華已屬君。
杖倚春風還伫立。
夕陽紫翠正氤氲。
衡陽湖東結庵初成劉存赤鐘衡穎遠來相慰遂同度歲 一載神交費所思。
相逢喜見歲窮時。
扁舟雪夜來千裡。
淨土蓮花種一枝。
已老形骸俱長物。
從頭日月是新知。
匡山莫謂當年社此地重開定可期。
将東遊赴花藥寺齋二首 舍衛城西古道場。
偶過三匝禮空王。
觀心已入唯心土。
說法還登善法堂。
香飯能令多衆飽。
醍醐獨許利根嘗。
當人未即輕拈出。
傥可重來再舉揚。
祗園開向大江西。
地湧蓮花最可栖。
佛國遠超諸相外。
法身高與四天齊。
暫來即請登華座。
久住應頻信杖藜。
可惜過從歸去曰。
不堪回首重凄凄。
過花藥寺梅雪堂遜庵宗師故居 梅雪堂開骨更清。
齋餘閑步一經行。
香浮石室花初放。
影入冰壺月倍明。
斷臂岩前留舊迹。
懷人笛裡憶新聲。
隻今若問西來意。
隻履誰能識去程。
過九峰禮無念祖師 梵王宮殿隐煙霞。
門外紅塵世路賒。
山自九峰開淨土。
僧從千葉坐蓮華。
光浮石室留 宸翰。
影落諸天護绛紗。
若問西來端的意。
分明全付一袈裟。
宿九峰方丈贻聞圓長老 遙向名山禮法壇。
此心須乞祖師安。
九峰夜月侵人白。
萬壑松風入骨寒。
已滅慧燈重發焰。
獨留衣缽許誰傳。
應知天帝歸依日。
獅子音聲話未殘。
率諸弟子赴漢陽王章甫齋 郊園遙訪漢江湄。
一似毗耶集衆時。
香飯飽餐天上供。
玄言喜見郢中辭。
平田舊是裁衣式。
高柳新垂灑露枝。
風雨夜深心境寂。
清涼疑坐藕花池。
信宿天光上座接待寺 荊棘叢中古道場。
廿年辛苦為誰忙。
堂開四海來龍象。
梵呗三時禮法王。
域内圓成華藏界。
眉閑常放白毫光。
瞻依已入唯心土。
向上何須再舉揚。
過曲阿喜逢王東裡明府 出水青蓮住世心。
軒車亦似在山林。
空花鏡像塵何寂。
孤月寒江意更深。
鹫嶺想從親受記。
毗耶應是舊知音。
相逢一句無生話。
觌面分明不用尋。
登徑山淩霄峰 獨上高峰倚杖藜。
侵人空翠轉凄迷。
西來二目如鵬翼。
東去千山似馬蹄。
絕壑久稱獅子窟。
空林終許象王栖。
隻今欲說無生法。
塵尾才揮萬象低。
寄五嶽蔡使君 曾向曹溪結勝緣。
别來冷落祖師禅。
時談不二思摩诘。
每話無生憶大年。
自信宰官為示現。
誰知案牍是真诠。
雪峰枯木堂前月。
此夕因君缺又圓。
喜歸匡山 曆遍江湖久倦遊。
青山直到老方投。
形骸已謝空花影。
世事都從逝水流。
寂寂閑身雲作伴。
蕭蕭白發雪蒙頭。
餘年不必論多少。
一念無生曠劫休。
林觀海明府陳赤石大參入山見訪 匡山白社憶當時。
此日高軒最可追。
入處即能忘世慮。
到來全不用攢眉。
身披萬壑雲容濕。
坐待千峰月色遲。
一夕清言成勝迹。
乾坤自古重心知。
鄉人至 少小離鄉不記家。
回思往事總堪嗟。
故人猶想兒時面。
枯木難開舊日花。
河畔柳枝垂曉露。
門前山色帶朝霞。
唯餘此景年年在。
不必從前問歲華。
送修六逸公歸家山 廿載殷勤伴瘴鄉。
又随瓶錫走諸方。
參玄直上金輪頂。
入室還依大法堂。
歸去家山雖有意。
老來泉石豈能忘。
餘年傥未填溝壑。
遲爾同栖寂滅場。
心光法侄持雪浪恩兄手澤讀之有感 君來忽憶故人情。
究竟難忘出世盟。
乍見遺言猶對面。
細思談笑似多生。
知從兜率居高座。
直入菩提豈計程。
傥再相逢如昔日。
肯教同伴不同行。
中秋喜陳祠部無異入山見訪 遙問空山鹿豕群。
巾車入谷到斜昏。
披襟細語論衷曲。
煮茗焚香坐夜分。
喜對月明心似鏡。
深觀世事倏如雲。
當機若問西來意。
一物全無把似君。
示衆 平生蹤迹任前緣。
慚愧形駭未脫然。
一片閑心随處見。
無端白發暗中遷。
自知來日皆除日。
誰信添年是減年。
回首家山歸去後。
萬峰高枕石頭眠。
壽覺休缪居士 居士由來應現身。
金剛心地淨無塵。
調生久悟無生忍。
住世還同出世人。
摩诘法門非是默。
龐公妻子不為親。
精神已入蓮華藏。
劫念何須問大椿。
山居十首 平生蹤迹任東西。
投老那能擇木栖。
縱使脊梁剛似鐵。
奈何胫骨軟如泥。
閑從絕壑看雲
相逢豈是此生緣。
居官善用慈悲行。
應世安心自在禅。
止有祿金堪布地。
更無塵迹可随眠。
昙花一現三千歲。
今喜重開北鬥邊。
舟中苦雨謝鐘二子見過 積雨陰雲晝不開。
蓬窗深喜故人來。
松花獨許攢眉釀。
蓮社甯辭作賦才。
世事隻看如指馬。
此心不說比寒灰。
坐聽日暮城頭笛。
陣陣輕風送落梅。
江上感懷 風雨蕭蕭江上舟。
飄零才見養空遊。
夢回松頂栖雲鶴。
閑看沙頭戲水鷗。
書劄不須勞北雁。
世情早已付東流。
百年已過三之二。
縱有餘生總是浮。
南征道中遇雨 北風吹雨暗山城。
歲暮天涯尚遠征。
避世想從麋鹿隊。
畏途心折鹧鸪聲。
十年瘴海孤蓬轉。
一夕霜華兩鬓生。
策馬沖泥投野宿。
不堪回首暮煙橫。
寄燕都慈壽寺别山長老 當年一缽久過從。
長夜披衣聽曉鐘。
飯食每懷香積界。
經行常憶妙高峰。
潛消瘴熱心含雪。
暗記流年手種松。
為掃蓮花師子座。
待餘重舉絕言宗。
結夏法性若惺炯公蕉園 蕉園何似坐祗園。
為借清風暫解煩。
綠葉幾供懷素筆。
重陰猶覆譯經軒。
(有房公譯經筆授軒)護生不許朝持缽。
習定還應晝閉門。
聞道本來無一物。
故今終日對忘言。
鄒子胤過訪因示 為參向上訪曹溪。
底事分明本不迷。
曉院風生吹翠竹。
春山雨過長青藜。
閑來始覺諸緣靜。
悟後方知萬物齊。
最是喚人親切處。
五更夢破一聲雞。
德山禮祖後過定王陵 當年一棒聖凡分。
的的真機泯見聞。
香火千秋占王氣。
河山終古覆慈雲。
空林麋鹿仍随麈。
淨土蓮華已屬君。
杖倚春風還伫立。
夕陽紫翠正氤氲。
衡陽湖東結庵初成劉存赤鐘衡穎遠來相慰遂同度歲 一載神交費所思。
相逢喜見歲窮時。
扁舟雪夜來千裡。
淨土蓮花種一枝。
已老形骸俱長物。
從頭日月是新知。
匡山莫謂當年社此地重開定可期。
将東遊赴花藥寺齋二首 舍衛城西古道場。
偶過三匝禮空王。
觀心已入唯心土。
說法還登善法堂。
香飯能令多衆飽。
醍醐獨許利根嘗。
當人未即輕拈出。
傥可重來再舉揚。
祗園開向大江西。
地湧蓮花最可栖。
佛國遠超諸相外。
法身高與四天齊。
暫來即請登華座。
久住應頻信杖藜。
可惜過從歸去曰。
不堪回首重凄凄。
過花藥寺梅雪堂遜庵宗師故居 梅雪堂開骨更清。
齋餘閑步一經行。
香浮石室花初放。
影入冰壺月倍明。
斷臂岩前留舊迹。
懷人笛裡憶新聲。
隻今若問西來意。
隻履誰能識去程。
過九峰禮無念祖師 梵王宮殿隐煙霞。
門外紅塵世路賒。
山自九峰開淨土。
僧從千葉坐蓮華。
光浮石室留 宸翰。
影落諸天護绛紗。
若問西來端的意。
分明全付一袈裟。
宿九峰方丈贻聞圓長老 遙向名山禮法壇。
此心須乞祖師安。
九峰夜月侵人白。
萬壑松風入骨寒。
已滅慧燈重發焰。
獨留衣缽許誰傳。
應知天帝歸依日。
獅子音聲話未殘。
率諸弟子赴漢陽王章甫齋 郊園遙訪漢江湄。
一似毗耶集衆時。
香飯飽餐天上供。
玄言喜見郢中辭。
平田舊是裁衣式。
高柳新垂灑露枝。
風雨夜深心境寂。
清涼疑坐藕花池。
信宿天光上座接待寺 荊棘叢中古道場。
廿年辛苦為誰忙。
堂開四海來龍象。
梵呗三時禮法王。
域内圓成華藏界。
眉閑常放白毫光。
瞻依已入唯心土。
向上何須再舉揚。
過曲阿喜逢王東裡明府 出水青蓮住世心。
軒車亦似在山林。
空花鏡像塵何寂。
孤月寒江意更深。
鹫嶺想從親受記。
毗耶應是舊知音。
相逢一句無生話。
觌面分明不用尋。
登徑山淩霄峰 獨上高峰倚杖藜。
侵人空翠轉凄迷。
西來二目如鵬翼。
東去千山似馬蹄。
絕壑久稱獅子窟。
空林終許象王栖。
隻今欲說無生法。
塵尾才揮萬象低。
寄五嶽蔡使君 曾向曹溪結勝緣。
别來冷落祖師禅。
時談不二思摩诘。
每話無生憶大年。
自信宰官為示現。
誰知案牍是真诠。
雪峰枯木堂前月。
此夕因君缺又圓。
喜歸匡山 曆遍江湖久倦遊。
青山直到老方投。
形骸已謝空花影。
世事都從逝水流。
寂寂閑身雲作伴。
蕭蕭白發雪蒙頭。
餘年不必論多少。
一念無生曠劫休。
林觀海明府陳赤石大參入山見訪 匡山白社憶當時。
此日高軒最可追。
入處即能忘世慮。
到來全不用攢眉。
身披萬壑雲容濕。
坐待千峰月色遲。
一夕清言成勝迹。
乾坤自古重心知。
鄉人至 少小離鄉不記家。
回思往事總堪嗟。
故人猶想兒時面。
枯木難開舊日花。
河畔柳枝垂曉露。
門前山色帶朝霞。
唯餘此景年年在。
不必從前問歲華。
送修六逸公歸家山 廿載殷勤伴瘴鄉。
又随瓶錫走諸方。
參玄直上金輪頂。
入室還依大法堂。
歸去家山雖有意。
老來泉石豈能忘。
餘年傥未填溝壑。
遲爾同栖寂滅場。
心光法侄持雪浪恩兄手澤讀之有感 君來忽憶故人情。
究竟難忘出世盟。
乍見遺言猶對面。
細思談笑似多生。
知從兜率居高座。
直入菩提豈計程。
傥再相逢如昔日。
肯教同伴不同行。
中秋喜陳祠部無異入山見訪 遙問空山鹿豕群。
巾車入谷到斜昏。
披襟細語論衷曲。
煮茗焚香坐夜分。
喜對月明心似鏡。
深觀世事倏如雲。
當機若問西來意。
一物全無把似君。
示衆 平生蹤迹任前緣。
慚愧形駭未脫然。
一片閑心随處見。
無端白發暗中遷。
自知來日皆除日。
誰信添年是減年。
回首家山歸去後。
萬峰高枕石頭眠。
壽覺休缪居士 居士由來應現身。
金剛心地淨無塵。
調生久悟無生忍。
住世還同出世人。
摩诘法門非是默。
龐公妻子不為親。
精神已入蓮華藏。
劫念何須問大椿。
山居十首 平生蹤迹任東西。
投老那能擇木栖。
縱使脊梁剛似鐵。
奈何胫骨軟如泥。
閑從絕壑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