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十五
侍 者 福 善 日錄
門 人 通 炯 編輯
嶺南弟子 劉起相 重較
贊
達摩大師渡江贊
十萬裡西來。
端的為何事。
老蕭乍見時。
胸中尚疑似。
一語不投機。
掉臂且休去。
折得一莖蘆。
欲将橫大地。
九年面壁坐。
寥寥沒意趣。
博得神光臂一支。
通身化作光明聚。
相逢不必問前程。
丈夫自有沖霄志。
又。
不是徒來。
胸中有事。
不遇其人。
吞聲忍氣。
撩起便行。
絕無顧[伫-丁+一]。
滔滔長江。
截流而渡。
折蘆一枝。
五葉浮空。
聊以代步。
豈是神通。
前程未定。
不知何往。
誰料少室岩前。
又落九年妄想。
又。
特來覓知音。
相逢不相遇。
一語不投機。
抽身便休去。
折蘆渡長江。
腳跟不點地。
不是少室岩。
幾乎大失利。
幸得赤心兒。
聊以遮羞愧。
賺殺後來人。
喚作西來意。
又半影贊 狀似蒼鷹。
心如攫兔。
不是無身。
不欲全露。
又西歸贊 來太忙。
歸太速。
憔悴精神。
慚惶面目。
落得一隻破鞋。
恰又有皮沒骨。
看爾回見尊堂。
将甚言句報覆。
阿呵呵。
屈不屈。
惹得兒孫望空哭。
又。
此事人人有分。
何勞特特西來。
隻道将本求利。
誰知返見疑猜。
歸去凄涼無限思。
到家始恨手空回。
又繡像贊 本無面目。
枉費針線。
貫穿将來。
一毫不欠。
縱是全身。
隻得一半。
梁王殿上。
少室岩畔。
決無如此。
許多思算。
人道是鼻祖西來。
我說是婆心出現。
又達摩大師贊 一片苦心腸。
遠來當大事。
不遇個中人。
好生沒意趣。
九年面壁坐。
冰枯雪已老。
不得斷臂漢。
此心終不了。
隻為當初自着忙。
今日始知來太早。
又。
其來甚遠。
其心甚苦。
不遇作家。
多遭輕侮。
其道既光。
其澤愈溥。
懸絲命在一莖蘆。
博得兒孫不可數。
普天匝地盡皈依。
此是吾師真鼻祖。
又。
有事在心。
忍俊不禁。
十萬西來。
誰是知音。
一語不投。
九年面壁。
不是神光。
幾乎狼籍。
苦海無涯。
掀天波浪。
拟之即堕。
蹈之即喪。
五葉浮空。
一花不改。
是知我師。
至今如在。
又。
氣蓋乾坤。
心包六合。
十萬裡西。
來特特為者着。
不是不肯承當。
止因不愛摸索。
一語不投便渡江。
過水何曾不濕腳。
九年面壁冷愀愀。
謊得神光一臂落。
至今大地血橫流。
無限家私都抛卻。
人道是直指單傳。
我道是閑家過活。
又。
碧眼胡。
碧眼胡。
十萬裡來胡為乎。
一語不投忙折蘆。
掉頭不顧羞殺吾。
嵩山石室冰雪枯。
九年面壁嘴盧都。
不愀不辨心何孤。
忽睜兩眼雙馍糊。
問道立者誰之徒。
拟待開口喪其軀。
一臂堕落心膽蘇。
滴血橫流滿江湖。
且道此事誰人無。
問君不竟胡為乎。
又。
特特而來。
尋人不遇。
忙折一蘆。
抽身便去。
少室岩前。
全無滋味。
賴有神光。
少吐其氣。
剛留一隻臭皮鞋。
惹得兒孫嫌破碎。
何似當初未到時。
長空明月無纖翳。
又。
其往太速。
其來太早。
知之者希。
空增懊惱。
不是少室岩前。
幾乎此心不了。
雖雲直指單傳。
畢竟門前之繞。
兒孫至今播揚。
狼籍家私不少。
咦。
東風[龠*欠]破樹頭春。
落花滿地無人埽。
又石室達摩大師贊 蒼岩石室。
九年面壁。
非是無心。
隻為不識。
太無聊。
沒端的。
直待神光雪沒腰。
平空一語成狼籍。
五葉花開大地春。
至今滿眼生荊棘。
又贊 既赤手來。
包裹何物。
把作贓私。
便成塗毒。
分疏不下。
至今負屈。
六祖大師肉身贊 一陽來複。
暖氣漸臨。
三陽滿足。
萬物皆春。
一陰初至。
流火内凝。
三陰始交。
草木頓零。
有力造化。
尚使枯榮。
何況無生。
念念熏蒸。
以有入空。
四大俱融。
以空入有。
有則不朽。
空有兩忘。
适同金剛。
山河大地。
盡常寂光。
是故我師。
為法中王。
永明大師贊(有序) 清幼讀心賦。
唯心訣。
即知師為光明幢也。
既而從雲谷先師。
聞說大師日行一百八件方便行。
将謂尋常勤勞事耳。
竊慕而行之。
因是寓目無遺法。
以為善用其心矣。
及垂老。
至西湖淨慈。
入宗鏡堂。
禮大師塔影。
訪其行事。
弟子大壑出自行錄。
清展卷默然自失。
歎曰。
此廣大無邊微妙法行。
誠非金剛心。
普賢願。
不能持其萬一也。
況揭心宗而镕教海。
示法性而攝群情。
非稱法界三輪。
何能臻其阃阈哉。
清感歎難思。
稽首為之贊曰。
稽首大師光明幢。
普照法界清淨藏。
乘大願輪示三業。
特為群生開正眼。
親傳佛祖秘密印。
融通教海歸一心。
陶镕聖凡非比量。
頓入實相三昧海。
百千妙行顯唯心。
萬善同歸一真谛。
思惟自有三寶來。
此土唯師能護法。
是故華夷悉歸仰。
盡入慈悲心念中。
飛潛動植攝無遺。
即以己身代受苦。
若非寂滅平等觀。
何能了無彼此相。
悲哉末法諸愚蒙。
不知盡被願力攝。
懸此宗鏡照萬法。
目前何法非佛事。
即此放生一種德。
便入毗盧法界門。
自心先入衆生心。
衆生何能逃淨土。
我以湖山為筆研。
不能寫師一毛孔。
普願随喜見聞者。
同證吾師大心力。
諸祖道影略傳贊 康祖僧會贊 法身舍利。
普遍大地。
光明照耀。
無處不是。
爰有至人。
尋光而來。
懇求出現。
梵刹初開。
天竺佛圖澄和尚贊 至人隐顯。
其行莫測。
透體光明。
其用自别。
出入帝庭。
如狎鷗鳥。
脫然歸去。
由來時道。
廬山東林遠公贊 曠志高懷。
遊心淨土。
創開東林。
以為初步。
蓮漏清聲。
流韻至今。
凡有聞者。
靡不歸心。
寶志公贊 至人潛行。
迹不可知。
從何處來。
為鷹之兒。
遊行世閑。
人莫能測。
擘破面皮。
又何必說。
傅大士贊 道不在冠。
儒不在履。
釋不袈裟。
無有彼此。
但能不生分别心。
三教宗師即是你。
章安法師贊 影響法化。
雲龍風虎。
凡立幟者。
端的為何事。
老蕭乍見時。
胸中尚疑似。
一語不投機。
掉臂且休去。
折得一莖蘆。
欲将橫大地。
九年面壁坐。
寥寥沒意趣。
博得神光臂一支。
通身化作光明聚。
相逢不必問前程。
丈夫自有沖霄志。
又。
不是徒來。
胸中有事。
不遇其人。
吞聲忍氣。
撩起便行。
絕無顧[伫-丁+一]。
滔滔長江。
截流而渡。
折蘆一枝。
五葉浮空。
聊以代步。
豈是神通。
前程未定。
不知何往。
誰料少室岩前。
又落九年妄想。
又。
特來覓知音。
相逢不相遇。
一語不投機。
抽身便休去。
折蘆渡長江。
腳跟不點地。
不是少室岩。
幾乎大失利。
幸得赤心兒。
聊以遮羞愧。
賺殺後來人。
喚作西來意。
又半影贊 狀似蒼鷹。
心如攫兔。
不是無身。
不欲全露。
又西歸贊 來太忙。
歸太速。
憔悴精神。
慚惶面目。
落得一隻破鞋。
恰又有皮沒骨。
看爾回見尊堂。
将甚言句報覆。
阿呵呵。
屈不屈。
惹得兒孫望空哭。
又。
此事人人有分。
何勞特特西來。
隻道将本求利。
誰知返見疑猜。
歸去凄涼無限思。
到家始恨手空回。
又繡像贊 本無面目。
枉費針線。
貫穿将來。
一毫不欠。
縱是全身。
隻得一半。
梁王殿上。
少室岩畔。
決無如此。
許多思算。
人道是鼻祖西來。
我說是婆心出現。
又達摩大師贊 一片苦心腸。
遠來當大事。
不遇個中人。
好生沒意趣。
九年面壁坐。
冰枯雪已老。
不得斷臂漢。
此心終不了。
隻為當初自着忙。
今日始知來太早。
又。
其來甚遠。
其心甚苦。
不遇作家。
多遭輕侮。
其道既光。
其澤愈溥。
懸絲命在一莖蘆。
博得兒孫不可數。
普天匝地盡皈依。
此是吾師真鼻祖。
又。
有事在心。
忍俊不禁。
十萬西來。
誰是知音。
一語不投。
九年面壁。
不是神光。
幾乎狼籍。
苦海無涯。
掀天波浪。
拟之即堕。
蹈之即喪。
五葉浮空。
一花不改。
是知我師。
至今如在。
又。
氣蓋乾坤。
心包六合。
十萬裡西。
來特特為者着。
不是不肯承當。
止因不愛摸索。
一語不投便渡江。
過水何曾不濕腳。
九年面壁冷愀愀。
謊得神光一臂落。
至今大地血橫流。
無限家私都抛卻。
人道是直指單傳。
我道是閑家過活。
又。
碧眼胡。
碧眼胡。
十萬裡來胡為乎。
一語不投忙折蘆。
掉頭不顧羞殺吾。
嵩山石室冰雪枯。
九年面壁嘴盧都。
不愀不辨心何孤。
忽睜兩眼雙馍糊。
問道立者誰之徒。
拟待開口喪其軀。
一臂堕落心膽蘇。
滴血橫流滿江湖。
且道此事誰人無。
問君不竟胡為乎。
又。
特特而來。
尋人不遇。
忙折一蘆。
抽身便去。
少室岩前。
全無滋味。
賴有神光。
少吐其氣。
剛留一隻臭皮鞋。
惹得兒孫嫌破碎。
何似當初未到時。
長空明月無纖翳。
又。
其往太速。
其來太早。
知之者希。
空增懊惱。
不是少室岩前。
幾乎此心不了。
雖雲直指單傳。
畢竟門前之繞。
兒孫至今播揚。
狼籍家私不少。
咦。
東風[龠*欠]破樹頭春。
落花滿地無人埽。
又石室達摩大師贊 蒼岩石室。
九年面壁。
非是無心。
隻為不識。
太無聊。
沒端的。
直待神光雪沒腰。
平空一語成狼籍。
五葉花開大地春。
至今滿眼生荊棘。
又贊 既赤手來。
包裹何物。
把作贓私。
便成塗毒。
分疏不下。
至今負屈。
六祖大師肉身贊 一陽來複。
暖氣漸臨。
三陽滿足。
萬物皆春。
一陰初至。
流火内凝。
三陰始交。
草木頓零。
有力造化。
尚使枯榮。
何況無生。
念念熏蒸。
以有入空。
四大俱融。
以空入有。
有則不朽。
空有兩忘。
适同金剛。
山河大地。
盡常寂光。
是故我師。
為法中王。
永明大師贊(有序) 清幼讀心賦。
唯心訣。
即知師為光明幢也。
既而從雲谷先師。
聞說大師日行一百八件方便行。
将謂尋常勤勞事耳。
竊慕而行之。
因是寓目無遺法。
以為善用其心矣。
及垂老。
至西湖淨慈。
入宗鏡堂。
禮大師塔影。
訪其行事。
弟子大壑出自行錄。
清展卷默然自失。
歎曰。
此廣大無邊微妙法行。
誠非金剛心。
普賢願。
不能持其萬一也。
況揭心宗而镕教海。
示法性而攝群情。
非稱法界三輪。
何能臻其阃阈哉。
清感歎難思。
稽首為之贊曰。
稽首大師光明幢。
普照法界清淨藏。
乘大願輪示三業。
特為群生開正眼。
親傳佛祖秘密印。
融通教海歸一心。
陶镕聖凡非比量。
頓入實相三昧海。
百千妙行顯唯心。
萬善同歸一真谛。
思惟自有三寶來。
此土唯師能護法。
是故華夷悉歸仰。
盡入慈悲心念中。
飛潛動植攝無遺。
即以己身代受苦。
若非寂滅平等觀。
何能了無彼此相。
悲哉末法諸愚蒙。
不知盡被願力攝。
懸此宗鏡照萬法。
目前何法非佛事。
即此放生一種德。
便入毗盧法界門。
自心先入衆生心。
衆生何能逃淨土。
我以湖山為筆研。
不能寫師一毛孔。
普願随喜見聞者。
同證吾師大心力。
諸祖道影略傳贊 康祖僧會贊 法身舍利。
普遍大地。
光明照耀。
無處不是。
爰有至人。
尋光而來。
懇求出現。
梵刹初開。
天竺佛圖澄和尚贊 至人隐顯。
其行莫測。
透體光明。
其用自别。
出入帝庭。
如狎鷗鳥。
脫然歸去。
由來時道。
廬山東林遠公贊 曠志高懷。
遊心淨土。
創開東林。
以為初步。
蓮漏清聲。
流韻至今。
凡有聞者。
靡不歸心。
寶志公贊 至人潛行。
迹不可知。
從何處來。
為鷹之兒。
遊行世閑。
人莫能測。
擘破面皮。
又何必說。
傅大士贊 道不在冠。
儒不在履。
釋不袈裟。
無有彼此。
但能不生分别心。
三教宗師即是你。
章安法師贊 影響法化。
雲龍風虎。
凡立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