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晉人有馮婦者

關燈
七篇齊譏章句之内。

    少年雖通文墨,後來竟成了個勇悍之徒,生于晉國之地。

    這晉有三大夫,一是魏斯,二是韓氏,三是趙氏。

    這三人各恃雄才,共分晉地,号曰三晉。

    在列辟之間最為強大橫逆,況且地有千裡,既多城市,又廣山林,東接五台,西連華嶽,崇山峻嶺,足不能窮。

    那城市内不消說富宅相望,冠蓋交錯。

    山林中也自然有飛禽走獸、虎豹豺狼。

    這晉國猛虎最多,此人便以善搏虎著名。

    可笑他的名字取得又不驚人,又不同俗。

    你道他姓甚名誰?他卻姓馮名婦。

    我想那婦女是天地間最苦的人,即有所長,人不能信,反說巾帼女子曉些什麼道理,知道甚麼世故,又道水性楊花,被人何等的雌黃評品。

    這馮婦既是取名怕沒有極好的字眼,如王侯卿相、英雄豪傑等字,何所不可,直欲取這一個婦字,眼見得此人是個沒主意的了。

    他雖然通些詩書,但是嗜于遊獵,且善能搏虎。

    今日單講他搏虎的手段。

    龍虎兩類原是至神之物,故此龍行便有雲起,虎嘯便有風生,從古已然。

    但是一件,龍之為物,他能興雲緻雨,救濟蒼生。

    獨有這虎,就如世上惡人一般,專為口腹,殘損多人,為害也不淺。

    那爪舌之利似是百煉鈍鋼,不拘是人是畜,一遇着他,或将爪來一爬,舌來一餂,憑你有鐵裹衣裳,也不免血肉狼藉,口膽消揚。

    所以那些獵戶們要來捉虎,不是去放煙火張網羅,便要使鋼叉,用毒箭,尚且性命懸于呼吸,多有不能保全身命的。

    這馮婦博虎不使一毫器械,但用兩隻空拳,一手揪住項頸,一手缢住咽喉,把他拖來拽去不消半刻虎已絕氣,輕輕易易就像縛雞一般。

    為此就得了個搏虎的名頭。

    不但魏韓趙氏三晉地方有虎,前來懇請,就是各國亦來聘他去搏虎除害。

    通前逴後,算來也除了三五百條虎命了。

    有口号四句道: 世間物類虎最兇,害人害畜不論數。

    徒手空拳能縛之,始信馮婦毒如虎。

     一日,馮婦偶然身體疲倦,靠着一個幾桌,昏昏悶悶,甚是不安,信步走出門外。

    隻見許多鄰人也有老的,也有少的,都向馮婦道:“聞老兄今日又搏得一虎,特來相求幾斤虎肉拿去下酒。

    ”原來有人讨虎肉吃,馮婦平日極肯與的,連忙答應道:“當得,當得。

    今日搏的虎又肥又欲,管取好吃。

    ”回頭看時,适有一個家僮随着,便吩咐各取虎肉五斤送與他們,衆鄰人齊聲的稱謝,便随那家僮去了。

    馮婦又向前行,遇着幾個小孩子齊齊向前扯住馮婦的衣袂道:“與我們幾個虎爪兒耍子。

    ”馮婦笑嬉嬉的道:“今日也讨,明日也讨,那得許多。

    ”原來這些小孩子也是馮婦平日引慣了的,所以見着便讨,他不慌不忙向袖裡摸出幾個虎爪遞與衆孩子,孩子們歡歡喜喜各自散去。

    馮婦正要轉身回家,忽然起了一陣怪風,把一個城市都不見了,但有飛砂走石,撲面當頭,打個不住。

    少頃之間略覺甯靜,馮婦起眼一觀,乃是一個深山窮谷之際,心裡正在躊蹰,隻聽得山凹裡一陣咆哮之聲,跳出三隻大虎來。

    馮婦高聲道:“來得好,我正要三張完全虎皮貢獻三晉之主,孽畜們快來納命。

    ”正要跨步向前,誰想山後又走出數隻虎來,馮婦着了一驚道:“不好,難道這山中有許多的猛虎,隻身空手如何對得他過?”急欲回身,隻見衆虎已攢住馮婦,也不近身傷他,但是口吐人言,聲聲索命。

    馮婦仔細一看,那些虎都是斷腰折頸,跛足垂頭的,心裡甚是慌張。

    勉強的大聲喝道:“何物妖魔,敢在白晝欺人。

    ”喝未罷,那些虎道:“我們那裡是甚麼妖魔,我與你前生有甚冤仇,你隻顧騁了強力,徒手捕縛将我等剝皮啖肉,好生苦楚。

    如今你的惡貫已盈,快填還我們的命來。

    ”馮婦始知是向來搏殺的虎,不覺毛骨悚然。

    尋思無計驅遣,便道:“汝等從無始已來,滅沒了真性,惟知噬人害物,我不過為人除害,那顧得你甚麼性命。

    ”衆虎又道:“你這馮婦倒說得好笑,你便隻圖搏虎的虛名,難道我們性命都是不要的。

    今日幸而衆虎在此,便與你拚一個輸赢。

    ”說罷一齊戲爪張牙,直奔馮婦。

    馮婦難以支撐,被衆虎爪牙傷損,覺得血肉淋漓,遍身疼痛,失聲大叫,猛然驚醒,乃是南柯一夢。

    誰知安然靠在幾上,滿身流下汗來,尚自驚惶未定,口徨四顧,又無蹤影,好生悶悶屍屍,又覺得夢中用力太過,肢骨懈怠。

    躇蹰了半日,卒然之間,便要思量為善。

    隻因起了這個念頭,心裡就覺端正了,便想道:“變之大者,莫過生死。

    生之所重,無逾性命。

    性命在彼,極為深切。

    若是三世理誣,報應不實,猶為大幸。

    若是輪回之道,果然不爽,受形未悉。

    一往一來,生死就走個常事了。

    那些傷心之情行将自及,我聞财物曾歸盜手,猶為廉士所棄。

    生性一啟銮刀,甯複慈心所忍更間驺虞。

    雖然饑餒,非自死之草不食。

    況我既得人身,安可用一往之性,以緻意外之虞。

    且龍虎鳳龜四種為羽毛鱗甲之長,皆具靈異,傷之則違天賦,适才已有所警。

    若再不回心易慮,必然難免報應。

    自此之後,須要行些善事罷了。

    ”有詩為證: 至靈莫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