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

關燈
節義繇來不苟全,捐生夫婦著青編。

    須眉男子猶遺臭,巾帼佳人亦足傳。

     隅堕城崩天也格,人亡事遠俗相沿。

    試看相去百年内,善哭其夫兩婦賢。

     卻說民風土俗,政教所關。

    在上的人,須要躬行倡率,真心教導。

    凡人都有一段良心,自然感發勸化,各人也自警省一番,大家遷善改過,卻不丕然一變。

    但看小小鄉村裡面,出了一個好人,一般也勸轉了惡人。

    若出了一個惡人,誘引了這些良家子弟,為非作歹,他們多習于惡則惡。

    那裡便思量道:“幽有鬼神,明有國法。

    ”所以孔聖人說:“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風氣漸染,在婦人女子猶甚。

    在下如今講兩個故事,卻在百年之内。

    丈夫的名姓依稀皆死于王事,妻子哭屍卻多令城崩。

    這兩段若合符節的希奇事體,以見風俗使然,與看官們聽着。

     卻說秦始皇三十二年,遣大将蒙恬發兵三十萬北伐匈奴,收河南地築長城。

    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袤萬餘裡,始皇卻要一時築就。

    丁夫缺少,出旨一道:“三丁抽一。

    ”其時,有一秀士,姓範名杞良,乃湖南人氏,亦被間報在内,無有推托,隻得前去當夫。

    他是個讀書之人,怎當得千般苦楚,萬種勤勞,未及一月,就死于長城之下。

    唐史官胡曾有詩歎曰: 五帝三王緻太平,秦王何用苦生靈。

    讵知禍起蕭牆内,空築防胡萬裡城。

     其妻孟姜女每每思想不置,正值朔風凜冽,邊氣寒凝,慘骨傷心,較常倍痛。

    忽一日,置辦寒衣,立志要往邊城尋夫親送。

    一路獨自凄涼,說不盡關山風雪之苦,虎狼盜賊之驚,勉強矜持,到得邊塞,果然好凄慘人也。

    但見: 塞色傷心,邊聲刺骨。

    茫茫白草連天,饑鷹遠翥。

    飒飒黃沙蔽日,疲馬難嘶。

    凜冽朔風相和,築城聲斷續凄涼。

    夜月空随去國夢,飄蕭跌足捶胸。

    盡道怎捱勞苦,思妻念子不知可悉艱難。

     孟姜女見此光景,已禁不住淚如泉湧,把丈夫名字哭訴丁夫,要求指引相見。

    其中有人曉得的,說道:“你的丈夫來不一月,當不起苦楚,已死久了,把他骸骨已築在下邊,那裡尋他?”孟姜女聽得這個消息即時昏暈倒地,半晌方蘇,大恸号咷,驚天動地。

    霎時間,烏風黑霧,把一座萬裡長城,竟哭坍了八百餘裡。

    這些丁夫就編成一歌,名曰“築城怨”。

    其歌曰: 築城苦,築城苦,城上丁夫死城下。

    長号一聲,天為怒,長城忽崩,複為土。

    長城崩,婦休哭,丁夫往日勞寸築。

     孟姜女見那長城之下白骨如山,難辨夫骸,空費了這番跋涉。

    又聽得這些歌聲,悲悲切切,愈覺凄慘,行至河邊,投水而死。

    正是不因枕邊夫婦恩情重,便是鐵石人聞也斷腸。

    後來唐時有一詩僧名曰貫休,經過此處,題詩一章為證: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

    築人築土一萬裡,杞良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下無夫,下無子兮孤複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良骨出土。

    疲魂饑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還有一個故事,在他一百年之先,春秋戰國的時節,有一人名喚杞梁,又叫做杞殖。

    當時周朝得了天下,原封夏禹的子孫奉祭祀于杞國。

    這杞梁在先原是杞國的人,就以國為姓,故此喚做杞梁。

    他與那華周是自幼結義的弟兄,平日裡相與,恩禮勝似嫡親。

    杞梁年長一歲,華周事如親兄,及至壯年同為齊國大夫。

    杞梁有一寡母,極其賢智,杞梁事之,克盡孝道。

    一日是杞梁母親七十歲的壽日,那華周辦了些拜壽禮物,原系通家往來的,便同妻子到杞梁家裡,将禮物擺列中堂,與杞母拜壽。

    杞梁收了禮物,命家人治酒,請出母親上坐,他二人坐在下面,飲酒之間,杞母問道:“你二人現做甚麼官?”杞梁道:“我二人才做得下大夫。

    ”杞母知他有不滿之意,便道:“官爵實繇于命,忠孝還系于人。

    你若是替國家做得一分事業,立得一段勳名,那時官便不顯,那個不曉得你?若隻是屍位素餐,貪爵固祿,不知泯滅了多少。

    汝父在先朝死于節義,至今母子二人也有光彩,切不可玷污了家聲。

    此是老娘之望,華家賢侄可與吾兒同心合志,才顯相與切磋之意。

    ”他二人謝了母親,又說了些家常事,杞母便進後堂,同華周的妻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