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管仲以其君霸
關燈
小
中
大
伐木風哀,多少英雄悲憤。
淚盈腮,今古恨,付歌哀。
憤隻今誰是維持者,譜葉金蘭盟也。
悄低徊,披典籍,動襟懷。
話說人有父子兄弟之親謂之天性,又有君臣夫婦之合,謂之天意,總皆是秉彜之所極。
若着一分思議,不容一毫勉強,自然而然,實有命存乎其際。
至于朋友與我比德度行,讀書談理,朝諷夕規,左提右挈,雖為異姓疏遠之人,實有同氣連枝之愛,所以列在五倫之末。
若有人擇友定交,傥然遇得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外不飾面貌,内不樹城府,真真實實,切切偲偲,與之結不解之嘤鳴,有不言之感召,自然身家之事,存亡之感,遠近之謀,貧富之境,入息出作,饑食寒衣,恩怨無不與知,隐微可以共悉,依然是一家人,還勝百倍,那裡分别是個朋友出來。
須知世間尚有一種人,交情甚重,專事虛文,或作緣諧媚,或露态擎曲,究其始不過以熟情結了同調及其終,尤必以冷面廢了平生。
甚且有與人往來、談笑、飲食居住處,給終日受其玩侮,被其輕賤,反在背地裡誦其高義,佩其雅情,茫無所知。
如此之事,将若之何?今日慮及于此,思所投分,揆所久要,不在語言之煩,體貌之多,必期與朋友無愧無憾,才說得一個可字。
不然,把臂一朝,贻患千古。
是以孔聖人有曰:信近于義,言可複也。
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觀此數語,交友之重自古已然。
因此,時人有這首《酒泉子調》以為俗情之悲,如欲取證自古有之矣。
有一首《西溪子詞》為證: 客勿亂喧,須聽,休訝捕風捉影。
論交遊,懷夙昔,多人傑。
管鮑錢,今堪述,忍辱建功名,播芳聲。
卻說周平王東遷洛邑之時,有兩個異人同生于齊國之中,結為金蘭之契,後來各自輔佐一主,做出偌大事情,名揚四海,澤及萬世。
今日試說其故,才知英雄舉事不與人同。
古道可風,為世所尚,奈何人不省之學之,反視友道為了畏途,以至聲氣雜于疚惡,肝膽視若尋常。
孰不聞而色變,言之心傷,往往始戚終疏,晨盟夕背,其流弊可勝歎哉。
正是: 無故休談兒女事,而今且說伯王臣。
這一個異人住居穎上,姓管名仲,表字夷吾。
胸多智略,膂力非常。
果全齊之傑出,真舉世之罕俦。
争奈母老家貧,囊中空乏。
自恨時運不濟,空自有淩雲之志氣,安能濟眼底之貧窮。
兼之家室未遂,中饋無人,甘旨難調,恐虧孝道。
雖然孤孑一身,恰也事母唯謹。
一日,天色微寒,管仲的身上衣衫單薄,偶然出遊郊外,可恨那幾陣西風疏剌剌的,偏向這敝衣縫中吹進,凍得身上肌粟如麻,行走不前,不覺仰天長歎道:“老天,你既生了我管仲在世,也該與我些事業去做,庶幾策定禁中,功成野戰,抑或不然,便可易仕為農,樂饑衡沁,盡得優遊歲月,終老林泉。
況我非寒門凡輩,淪落飄流,可堪到了今日,竟不如屠保下祝之人,挾了一技,過了一生,成了一名,完了一事。
難道是這等功不成、名不就、饑寒無賴、折芰燔枯、進謝中庸、退慚狂狷,如此結果了終身麼?”說罷,正待要向前行走,忽聽得背後有一個人啞然而笑。
管仲急回轉頭來一看,認得他不是别人,就是所說的一個異人,姓鮑名叔牙,人都順口兒稱他為鮑叔。
這鮑叔生得相貌清奇,道風秀世。
那管仲一見,心中想道:我雖聞其名,未曾與之接談握手,怎生就來笑我,平白欺人,可惡之甚。
便對鮑叔道:“向聞兄素有盛名,無門領教,私心常以為恨。
今日何故尾人之後,唐突一至于此。
我因落魄自嗟,與定下風馬牛不相及也。
适蒙姗笑,其意何在?”鮑叔向前躬身道:“小弟與兄分固疏逖,方才看兄盡有伯王之才,倒無滄海之量。
所以不避斧钺,敢有一言相告。
”管仲聽了這幾句言語,躊蹰想道:我因他一笑之故便不能容忍,他反不加聲色,倒有奇見在其中。
我不若虛心請教,或有些益處也未可知。
因問道:“老兄說有一言,不妨教我。
”正是: 行吟逢義士,相勉意深長。
伫結平生契,雄飛際運昌。
鮑叔見管仲求教,乃開言道:“弟聞古今豪傑之士都從困苦中建了莫大之業,立了不朽之勳。
縱有隐才于屠釣,遺德于版築,然且誓心守節,無苟進之志,安命樂天,或以筆耕為養,或以傭酒成名。
不意仁兄仰天搔首,激憤悲号,在楚囚則可,在足下則不可耳。
”管仲聽了這一片言語,方才省悟,不覺愁煩頓釋,連忙謝道:“小弟性地窄狹,志氣卑下,常以貧窭動心,因此嗟歎。
今蒙鮑叔指教,開豁愚蒙,三生有幸。
弟因不揣鄙陋,敢攀結為兄弟,不識尊意何如?”鮑叔道:“承兄尊谕,固所願也。
”恰好鮑叔年紀長于管仲,鮑叔為兄,管仲為弟。
便向郊外一個酒肆,兩人進去,對天拜了八拜,立盟結義。
說道:“今日傾蓋如故,他日白首如新,永無相負。
如有負盟者天地誅滅,以為不義之報。
”兩人盟畢,就叫酒保整治酒肴來吃。
不移時,那酒保将酒肴搬上樓來,擺列桌上,管鮑二人開懷暢飲。
飲至半酣,鮑叔問管仲道:“夷吾弟,你平昔在家做甚事體?有何親人?
淚盈腮,今古恨,付歌哀。
憤隻今誰是維持者,譜葉金蘭盟也。
悄低徊,披典籍,動襟懷。
話說人有父子兄弟之親謂之天性,又有君臣夫婦之合,謂之天意,總皆是秉彜之所極。
若着一分思議,不容一毫勉強,自然而然,實有命存乎其際。
至于朋友與我比德度行,讀書談理,朝諷夕規,左提右挈,雖為異姓疏遠之人,實有同氣連枝之愛,所以列在五倫之末。
若有人擇友定交,傥然遇得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外不飾面貌,内不樹城府,真真實實,切切偲偲,與之結不解之嘤鳴,有不言之感召,自然身家之事,存亡之感,遠近之謀,貧富之境,入息出作,饑食寒衣,恩怨無不與知,隐微可以共悉,依然是一家人,還勝百倍,那裡分别是個朋友出來。
須知世間尚有一種人,交情甚重,專事虛文,或作緣諧媚,或露态擎曲,究其始不過以熟情結了同調及其終,尤必以冷面廢了平生。
甚且有與人往來、談笑、飲食居住處,給終日受其玩侮,被其輕賤,反在背地裡誦其高義,佩其雅情,茫無所知。
如此之事,将若之何?今日慮及于此,思所投分,揆所久要,不在語言之煩,體貌之多,必期與朋友無愧無憾,才說得一個可字。
不然,把臂一朝,贻患千古。
是以孔聖人有曰:信近于義,言可複也。
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觀此數語,交友之重自古已然。
因此,時人有這首《酒泉子調》以為俗情之悲,如欲取證自古有之矣。
有一首《西溪子詞》為證: 客勿亂喧,須聽,休訝捕風捉影。
論交遊,懷夙昔,多人傑。
管鮑錢,今堪述,忍辱建功名,播芳聲。
卻說周平王東遷洛邑之時,有兩個異人同生于齊國之中,結為金蘭之契,後來各自輔佐一主,做出偌大事情,名揚四海,澤及萬世。
今日試說其故,才知英雄舉事不與人同。
古道可風,為世所尚,奈何人不省之學之,反視友道為了畏途,以至聲氣雜于疚惡,肝膽視若尋常。
孰不聞而色變,言之心傷,往往始戚終疏,晨盟夕背,其流弊可勝歎哉。
正是: 無故休談兒女事,而今且說伯王臣。
這一個異人住居穎上,姓管名仲,表字夷吾。
胸多智略,膂力非常。
果全齊之傑出,真舉世之罕俦。
争奈母老家貧,囊中空乏。
自恨時運不濟,空自有淩雲之志氣,安能濟眼底之貧窮。
兼之家室未遂,中饋無人,甘旨難調,恐虧孝道。
雖然孤孑一身,恰也事母唯謹。
一日,天色微寒,管仲的身上衣衫單薄,偶然出遊郊外,可恨那幾陣西風疏剌剌的,偏向這敝衣縫中吹進,凍得身上肌粟如麻,行走不前,不覺仰天長歎道:“老天,你既生了我管仲在世,也該與我些事業去做,庶幾策定禁中,功成野戰,抑或不然,便可易仕為農,樂饑衡沁,盡得優遊歲月,終老林泉。
況我非寒門凡輩,淪落飄流,可堪到了今日,竟不如屠保下祝之人,挾了一技,過了一生,成了一名,完了一事。
難道是這等功不成、名不就、饑寒無賴、折芰燔枯、進謝中庸、退慚狂狷,如此結果了終身麼?”說罷,正待要向前行走,忽聽得背後有一個人啞然而笑。
管仲急回轉頭來一看,認得他不是别人,就是所說的一個異人,姓鮑名叔牙,人都順口兒稱他為鮑叔。
這鮑叔生得相貌清奇,道風秀世。
那管仲一見,心中想道:我雖聞其名,未曾與之接談握手,怎生就來笑我,平白欺人,可惡之甚。
便對鮑叔道:“向聞兄素有盛名,無門領教,私心常以為恨。
今日何故尾人之後,唐突一至于此。
我因落魄自嗟,與定下風馬牛不相及也。
适蒙姗笑,其意何在?”鮑叔向前躬身道:“小弟與兄分固疏逖,方才看兄盡有伯王之才,倒無滄海之量。
所以不避斧钺,敢有一言相告。
”管仲聽了這幾句言語,躊蹰想道:我因他一笑之故便不能容忍,他反不加聲色,倒有奇見在其中。
我不若虛心請教,或有些益處也未可知。
因問道:“老兄說有一言,不妨教我。
”正是: 行吟逢義士,相勉意深長。
伫結平生契,雄飛際運昌。
鮑叔見管仲求教,乃開言道:“弟聞古今豪傑之士都從困苦中建了莫大之業,立了不朽之勳。
縱有隐才于屠釣,遺德于版築,然且誓心守節,無苟進之志,安命樂天,或以筆耕為養,或以傭酒成名。
不意仁兄仰天搔首,激憤悲号,在楚囚則可,在足下則不可耳。
”管仲聽了這一片言語,方才省悟,不覺愁煩頓釋,連忙謝道:“小弟性地窄狹,志氣卑下,常以貧窭動心,因此嗟歎。
今蒙鮑叔指教,開豁愚蒙,三生有幸。
弟因不揣鄙陋,敢攀結為兄弟,不識尊意何如?”鮑叔道:“承兄尊谕,固所願也。
”恰好鮑叔年紀長于管仲,鮑叔為兄,管仲為弟。
便向郊外一個酒肆,兩人進去,對天拜了八拜,立盟結義。
說道:“今日傾蓋如故,他日白首如新,永無相負。
如有負盟者天地誅滅,以為不義之報。
”兩人盟畢,就叫酒保整治酒肴來吃。
不移時,那酒保将酒肴搬上樓來,擺列桌上,管鮑二人開懷暢飲。
飲至半酣,鮑叔問管仲道:“夷吾弟,你平昔在家做甚事體?有何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