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有澹台滅明者
關燈
小
中
大
何謝之有?”船将近岸,子羽望見樹林中有一所古廟,四圍黑氣彌漫,半空雲霧絡繹,直接廟屋之上。
子羽疑心此雲起得甚奇,難道那邊有甚麼妖精邪鬼,使那蛟來攝我的白璧去麼?便問艄子道:“這廟中是何神聖?”艄子聽得子羽所說,并不敢則聲,盡力搖到渡口。
子羽搬了行李上岸,又問道:“此廟是何神聖?”艄子被他問不過,隻得答道:“陽侯廟。
”子羽又問道:“陽侯是邪神,是正神?”艄子也不回他,一篙撐開了船,架着橹徑自搖去了。
此時天色雖然未晚,恐怕前途巴不着宿店,就在渡口尋店安歇。
子羽便問店主道:“我們方才渡江,幾乎喪命,但此蛟不知常要如此發動否?”店主道:“我們這陽侯神聖能知過去未來,甚是靈感,每有過客往來,必要祭賽,想你們不曾祭得,所以有這驚恐。
”子羽道:“我們都是隻身,并無一些貨物,也來攪擾。
”店主道:“若有至寶須要投獻與他,自然嘿佑。
”子羽道:“我有白璧一塊已抛與他了。
”店家道:“恭喜,恭喜,陽侯此後定有顯報,令你買賣稱心,所求如意。
”子羽沉吟了一會,不覺大怒道:“我的白璧沒有了也是件小事,可恨他這般攪擾地方,陷害百姓,我若不砍陽侯之頭,不焚陽侯之廟,也不是澹台滅明了。
”提起一口寶劍徑向前走,衆弟子與店主地方人都來勸阻。
子羽執意要去,店家并地方人都道:“我們這個地方全賴此神護佑,客官若如此造次,難道神明神通廣大,反不如常人不成?萬一觸了神明的怒,贻害一方,罪過不小。
”衆弟子又勸道:“陽侯既屬邪祟,妖法必高,恐一時難破,莫若依了地方人勸阻,中止也罷。
”子羽那裡禁得住滿腔怒氣,一道煙徑奔陽侯廟去,衆人見他勃然大怒,又且容貌醜惡,那個敢十分阻擋,隻得繇他便了。
子羽勇往直前,行不上數十步,隻見風雨驟作,果然是: 不測風雲生頃刻,傾盆霖雨下須臾。
子羽一心隻要除害,那管什麼狂風猛雨,頃刻間風雨轉大,子羽暫避大樹之下,隻待風雨少息去斬陽侯。
忽見冒雨走一人來,衣衫全然不濕,看看走近身旁。
子羽細看正在驚異,那人向前拱手問道:“執事莫非是江中沉璧的澹台子羽麼?”子羽答道:“正是。
你為何知道?”那人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子羽忖道:這人敢是妖物幻來的,急欲拔劍砍去,又恐誤斬良民。
再看他衣衫并無雨點沾濕,始信真是妖怪,高聲喝道:“何物妖邪,辄敢白晝現形。
”掣劍便砍,那人躲避不及,被子羽一劍斬去,應聲倒地,即便現出真形,恰是方才江内作怪的惡蛟。
一霎時風雨頓息,雲開天霁。
有詩為證: 風雷聲迅疾,妖物恁施為。
幸遇澹台子,行将挫逆威。
卻說衆弟子及店主人放心不下,齊來看他行徑,再欲勸解。
來到樹林下,隻見子羽正在那小澗中洗劍,地下殺死一蛟,鮮血滿地,腥臭不可聞。
一齊問及緣故,子羽将殺蛟事說了一番。
地方人等看了這海蛟無不稱快,子羽抱怒猶然未平。
衆人道:“客官斬死孽畜,與民除害,我輩無不感激,便是過往客人渡江,也無驚恐,遠人贊歎。
如今天色将晚,且回寓所,把這件濕衣換了,安宿一宵,明日又好趱路。
”子羽道:“蛟雖殺了,尚有黨類未除,終為地方之患,畢竟搗其巢穴,絕其根苗。
”衆人道:“要除根甚麼法兒才好?”子羽道:“隻要焚了廟宇,方除此患。
”衆人道:“殺蛟是你莫大功勞,這廟宇原是地方人蓋造的,倘若縱火延燒林木,諸人豈不歸怨?據我們愚見,不如消釋為便。
”子羽聽衆人所勸,便放下劍,回至寓所,脫了濕衣,正要取晚飯來吃,隻見那些鄰近人家紛紛的拿了酒=前來,一則與子羽壓驚,二則與子羽酬勞。
子羽道:“這事不過是我一時抱不平,怎好叨擾。
”執意不肯吃,店主人道:“難為他們一片至誠,況且客官與我地方除害,便一杯薄酒也不妨事。
”子羽見說,隻得允從。
其時有幾個識文墨的老者相陪,問起姓名鄉貫,子羽道我姓澹台諱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人氏。
其中有幾個曉得的便道:“原來就是澹台夫子,不知為何到此?”子羽又把避周駞出遊之事說知。
衆人道:“我們久慕夫子,既是閑遊避難,我這地方雖然僻陋,盡可優遊,何必又往别處?”子羽道:“走盡天下,無非如此世界,無非如此人物。
跋涉窮途徒勞無益,重蒙相留
子羽疑心此雲起得甚奇,難道那邊有甚麼妖精邪鬼,使那蛟來攝我的白璧去麼?便問艄子道:“這廟中是何神聖?”艄子聽得子羽所說,并不敢則聲,盡力搖到渡口。
子羽搬了行李上岸,又問道:“此廟是何神聖?”艄子被他問不過,隻得答道:“陽侯廟。
”子羽又問道:“陽侯是邪神,是正神?”艄子也不回他,一篙撐開了船,架着橹徑自搖去了。
此時天色雖然未晚,恐怕前途巴不着宿店,就在渡口尋店安歇。
子羽便問店主道:“我們方才渡江,幾乎喪命,但此蛟不知常要如此發動否?”店主道:“我們這陽侯神聖能知過去未來,甚是靈感,每有過客往來,必要祭賽,想你們不曾祭得,所以有這驚恐。
”子羽道:“我們都是隻身,并無一些貨物,也來攪擾。
”店主道:“若有至寶須要投獻與他,自然嘿佑。
”子羽道:“我有白璧一塊已抛與他了。
”店家道:“恭喜,恭喜,陽侯此後定有顯報,令你買賣稱心,所求如意。
”子羽沉吟了一會,不覺大怒道:“我的白璧沒有了也是件小事,可恨他這般攪擾地方,陷害百姓,我若不砍陽侯之頭,不焚陽侯之廟,也不是澹台滅明了。
”提起一口寶劍徑向前走,衆弟子與店主地方人都來勸阻。
子羽執意要去,店家并地方人都道:“我們這個地方全賴此神護佑,客官若如此造次,難道神明神通廣大,反不如常人不成?萬一觸了神明的怒,贻害一方,罪過不小。
”衆弟子又勸道:“陽侯既屬邪祟,妖法必高,恐一時難破,莫若依了地方人勸阻,中止也罷。
”子羽那裡禁得住滿腔怒氣,一道煙徑奔陽侯廟去,衆人見他勃然大怒,又且容貌醜惡,那個敢十分阻擋,隻得繇他便了。
子羽勇往直前,行不上數十步,隻見風雨驟作,果然是: 不測風雲生頃刻,傾盆霖雨下須臾。
子羽一心隻要除害,那管什麼狂風猛雨,頃刻間風雨轉大,子羽暫避大樹之下,隻待風雨少息去斬陽侯。
忽見冒雨走一人來,衣衫全然不濕,看看走近身旁。
子羽細看正在驚異,那人向前拱手問道:“執事莫非是江中沉璧的澹台子羽麼?”子羽答道:“正是。
你為何知道?”那人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子羽忖道:這人敢是妖物幻來的,急欲拔劍砍去,又恐誤斬良民。
再看他衣衫并無雨點沾濕,始信真是妖怪,高聲喝道:“何物妖邪,辄敢白晝現形。
”掣劍便砍,那人躲避不及,被子羽一劍斬去,應聲倒地,即便現出真形,恰是方才江内作怪的惡蛟。
一霎時風雨頓息,雲開天霁。
有詩為證: 風雷聲迅疾,妖物恁施為。
幸遇澹台子,行将挫逆威。
卻說衆弟子及店主人放心不下,齊來看他行徑,再欲勸解。
來到樹林下,隻見子羽正在那小澗中洗劍,地下殺死一蛟,鮮血滿地,腥臭不可聞。
一齊問及緣故,子羽将殺蛟事說了一番。
地方人等看了這海蛟無不稱快,子羽抱怒猶然未平。
衆人道:“客官斬死孽畜,與民除害,我輩無不感激,便是過往客人渡江,也無驚恐,遠人贊歎。
如今天色将晚,且回寓所,把這件濕衣換了,安宿一宵,明日又好趱路。
”子羽道:“蛟雖殺了,尚有黨類未除,終為地方之患,畢竟搗其巢穴,絕其根苗。
”衆人道:“要除根甚麼法兒才好?”子羽道:“隻要焚了廟宇,方除此患。
”衆人道:“殺蛟是你莫大功勞,這廟宇原是地方人蓋造的,倘若縱火延燒林木,諸人豈不歸怨?據我們愚見,不如消釋為便。
”子羽聽衆人所勸,便放下劍,回至寓所,脫了濕衣,正要取晚飯來吃,隻見那些鄰近人家紛紛的拿了酒=前來,一則與子羽壓驚,二則與子羽酬勞。
子羽道:“這事不過是我一時抱不平,怎好叨擾。
”執意不肯吃,店主人道:“難為他們一片至誠,況且客官與我地方除害,便一杯薄酒也不妨事。
”子羽見說,隻得允從。
其時有幾個識文墨的老者相陪,問起姓名鄉貫,子羽道我姓澹台諱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人氏。
其中有幾個曉得的便道:“原來就是澹台夫子,不知為何到此?”子羽又把避周駞出遊之事說知。
衆人道:“我們久慕夫子,既是閑遊避難,我這地方雖然僻陋,盡可優遊,何必又往别處?”子羽道:“走盡天下,無非如此世界,無非如此人物。
跋涉窮途徒勞無益,重蒙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