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關燈
小
中
大
待寡人分付問官再審。
”夫子辭了出來,已知哀公辭色之間,尚未釋疑,乃歎曰:“子長此事,随你甚人都是不信。
今雖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他日自有昭雪處。
”随命童子傳語獄中,教他耐心安命,不須焦慮。
公冶長原是個安于義命的人,又得夫子教誨,處之裕如。
時常解歎道:“我有這幾時牢獄之災,隻索守去。
況有罪無罪,在我而已,豈以外至者為恥辱邪!未幾,正在悶坐,忽聽得獄舍屋上有一個雀兒啾啾的叫道:公冶長,公冶長,齊人出師侵我疆。
沂水上,峄山旁,當亟禦之勿徬徨。
公冶長聽得正在沉吟間,那些獄中人初時聞得公冶長能解鳥語,那一個不喧傳這話,巴不得尋一隻鳥兒試他。
及到如今,聽得鳥鳴,便大家簇擁攏來對着公冶長道:“你解得這個鳥語麼?”中間也有信的,便心内想道:“等他解明了,當個新聞。
”也有不信他的,心内想道:“等他解說不出,待我奚落他一場。
”也有半信不信的,心内想道:“這鳥語又沒對問處,任他胡嘲亂嘲,有甚正經?”衆人紛紛的亂嚷起來。
隻見公冶長不慌不忙對着衆人道:“這個鳥語,内中關系國家大事,且到獄吏廳上來講。
”那時衆人一擁都到廳上來了,那獄吏看見衆人一齊擁來,正不知什麼事體,連忙叫道:“你們做什麼?”内中有兩個出頭的,把前項事一一對他說了。
那獄吏攢着眉頭道:“多管閑事。
”衆人也不繇獄吏做主,都指着公冶長道:“你說!你說!”公冶長隻得便對獄吏道:“方才屋上雀兒說齊國發兵,前來侵犯我國疆界,已到沂水之上,峄山之旁,可奏聞主君,急發兵去禦敵。
他欺我國不知,欲來掩襲,我國出其不意,必獲大勝。
”獄吏聽了,不覺失笑道:“公有術數,預知此事便可。
若說屋上雀兒說的,我也不信。
”公冶長道:“我從來并不妄說,況兼事體重大,你與我奏聞主君,自然不誤。
”獄吏道:“不要連累我,得通同欺诳之罪。
”公冶長再三催促,獄吏也強他不過,半信不信的,隻得将此情節奏聞魯君。
那些衆人也有的道若果有此事,公冶長倒有好處;也有的道包管你又弄出一天禍來;有的道且不要争,再等一刻工夫,自有分曉。
正是: 烏鴉與喜鵲同行,吉兇事全然未保。
卻說魯哀公覽罷奏章,依然不信。
隻為國家大事,即令哨馬探聽回報。
那報馬去不半日,飛馳回報道:“齊國果有三千軍馬,人盡銜枚,馬皆勒口,已到沂水了。
”哀公聽見吃了一驚,即令司馬孟之友領兵三千,打從峄山左側抄出沂水,又命副軍季犁領兵二千迎敵。
那齊國之兵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攻其無備,必獲全勝。
誰知這裡已有備了,怎當得兩頭夾擊?真個殺得: 蕭蕭兵馬,棄甲如山。
飒飒遊魂,抛戈遍地。
韓信囊沙,猶費許多氣力。
謝玄卻敵,尚懷一半驚惶。
齊人出奇設詐,怎稱得正正之旗?魯國以逸待勞,真個是堂堂之陣。
掩耳偷鈴終是拙,運籌決勝果為先。
那齊人兵将所剩無幾,卻已遠遁。
魯兵亦不窮追,所獲辎重器械,不計其數。
孟之友奏凱班師,哀公大悅。
一面将軍士計功行賞,一面令獄中釋放公冶長,召入内庭,待以優禮,賜以金帛,爵以大夫。
公冶長奏謝道:“臣不能守正是不義也,被人誣妄是不見信也,因鳥語面得爵祿是不智也。
有此三罪臣決不敢受賞。
”哀公再三勉強,公冶長再三推辭。
哀公即将所賜金帛差官徑送到公冶長家中,又傳旨把沒羊的問了誣告。
公冶長謝恩出朝,又去拜謝夫子。
夫子即以女兒許他為妻,擇吉成婚之日,哀公卻将内府奇品禮物前來賀喜。
那公冶長雖得釋放,初時亦因鳥語獲罪,故此其學,遂廢而不傳。
後世盧有介葛盧能辨獸語,視雞翁畜雞至千餘隻,皆有名字呼其名,則種别而至,亦可稱能解雞語。
至于世俗呼雞為喌,鵝為哬,鴨為咿,豬為囉,貓為彌,羊為理,是亦解禽獸語之一端也。
而子長之學,終不傳雲。
人又訛傳口口口口因飛鳥語得了羊,卻不把羊腸與鳥吃,那鳥後來又報道南山有個虎駝羊,哄他到南山去,隻見一個死屍,衆人就把公冶長做一件假人命告到魯君,拘系獄中。
這些都是胡謅,不是實事。
後人有古風一首,以警世俗雲: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天道有循環,人情多反覆。
守己貴繇正,何必較禍福。
世事日紛紛,貴耳複賤目。
不虞譽亦多,求全毀反速。
成敗論英雄,英雄抱頭哭。
魚目混真珠,青蠅玷美玉。
庸夫盡錦衣,傑士還膺辱。
請看公冶長,身亦系牢獄。
總評:公冶長隻以一片誠心待鳥,連身命都置之度外了,總是聖賢不設機心不打诳語,吾人當自思之。
又評:春秋時富貴爵祿,盡被一班庸人占去,怎教公冶長免得這番牢獄?安知牢獄非所以榮子長乎?經了幾個不信,無怪乎其學之不傳也。
”夫子辭了出來,已知哀公辭色之間,尚未釋疑,乃歎曰:“子長此事,随你甚人都是不信。
今雖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他日自有昭雪處。
”随命童子傳語獄中,教他耐心安命,不須焦慮。
公冶長原是個安于義命的人,又得夫子教誨,處之裕如。
時常解歎道:“我有這幾時牢獄之災,隻索守去。
況有罪無罪,在我而已,豈以外至者為恥辱邪!未幾,正在悶坐,忽聽得獄舍屋上有一個雀兒啾啾的叫道:公冶長,公冶長,齊人出師侵我疆。
沂水上,峄山旁,當亟禦之勿徬徨。
公冶長聽得正在沉吟間,那些獄中人初時聞得公冶長能解鳥語,那一個不喧傳這話,巴不得尋一隻鳥兒試他。
及到如今,聽得鳥鳴,便大家簇擁攏來對着公冶長道:“你解得這個鳥語麼?”中間也有信的,便心内想道:“等他解明了,當個新聞。
”也有不信他的,心内想道:“等他解說不出,待我奚落他一場。
”也有半信不信的,心内想道:“這鳥語又沒對問處,任他胡嘲亂嘲,有甚正經?”衆人紛紛的亂嚷起來。
隻見公冶長不慌不忙對着衆人道:“這個鳥語,内中關系國家大事,且到獄吏廳上來講。
”那時衆人一擁都到廳上來了,那獄吏看見衆人一齊擁來,正不知什麼事體,連忙叫道:“你們做什麼?”内中有兩個出頭的,把前項事一一對他說了。
那獄吏攢着眉頭道:“多管閑事。
”衆人也不繇獄吏做主,都指着公冶長道:“你說!你說!”公冶長隻得便對獄吏道:“方才屋上雀兒說齊國發兵,前來侵犯我國疆界,已到沂水之上,峄山之旁,可奏聞主君,急發兵去禦敵。
他欺我國不知,欲來掩襲,我國出其不意,必獲大勝。
”獄吏聽了,不覺失笑道:“公有術數,預知此事便可。
若說屋上雀兒說的,我也不信。
”公冶長道:“我從來并不妄說,況兼事體重大,你與我奏聞主君,自然不誤。
”獄吏道:“不要連累我,得通同欺诳之罪。
”公冶長再三催促,獄吏也強他不過,半信不信的,隻得将此情節奏聞魯君。
那些衆人也有的道若果有此事,公冶長倒有好處;也有的道包管你又弄出一天禍來;有的道且不要争,再等一刻工夫,自有分曉。
正是: 烏鴉與喜鵲同行,吉兇事全然未保。
卻說魯哀公覽罷奏章,依然不信。
隻為國家大事,即令哨馬探聽回報。
那報馬去不半日,飛馳回報道:“齊國果有三千軍馬,人盡銜枚,馬皆勒口,已到沂水了。
”哀公聽見吃了一驚,即令司馬孟之友領兵三千,打從峄山左側抄出沂水,又命副軍季犁領兵二千迎敵。
那齊國之兵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攻其無備,必獲全勝。
誰知這裡已有備了,怎當得兩頭夾擊?真個殺得: 蕭蕭兵馬,棄甲如山。
飒飒遊魂,抛戈遍地。
韓信囊沙,猶費許多氣力。
謝玄卻敵,尚懷一半驚惶。
齊人出奇設詐,怎稱得正正之旗?魯國以逸待勞,真個是堂堂之陣。
掩耳偷鈴終是拙,運籌決勝果為先。
那齊人兵将所剩無幾,卻已遠遁。
魯兵亦不窮追,所獲辎重器械,不計其數。
孟之友奏凱班師,哀公大悅。
一面将軍士計功行賞,一面令獄中釋放公冶長,召入内庭,待以優禮,賜以金帛,爵以大夫。
公冶長奏謝道:“臣不能守正是不義也,被人誣妄是不見信也,因鳥語面得爵祿是不智也。
有此三罪臣決不敢受賞。
”哀公再三勉強,公冶長再三推辭。
哀公即将所賜金帛差官徑送到公冶長家中,又傳旨把沒羊的問了誣告。
公冶長謝恩出朝,又去拜謝夫子。
夫子即以女兒許他為妻,擇吉成婚之日,哀公卻将内府奇品禮物前來賀喜。
那公冶長雖得釋放,初時亦因鳥語獲罪,故此其學,遂廢而不傳。
後世盧有介葛盧能辨獸語,視雞翁畜雞至千餘隻,皆有名字呼其名,則種别而至,亦可稱能解雞語。
至于世俗呼雞為喌,鵝為哬,鴨為咿,豬為囉,貓為彌,羊為理,是亦解禽獸語之一端也。
而子長之學,終不傳雲。
人又訛傳口口口口因飛鳥語得了羊,卻不把羊腸與鳥吃,那鳥後來又報道南山有個虎駝羊,哄他到南山去,隻見一個死屍,衆人就把公冶長做一件假人命告到魯君,拘系獄中。
這些都是胡謅,不是實事。
後人有古風一首,以警世俗雲: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天道有循環,人情多反覆。
守己貴繇正,何必較禍福。
世事日紛紛,貴耳複賤目。
不虞譽亦多,求全毀反速。
成敗論英雄,英雄抱頭哭。
魚目混真珠,青蠅玷美玉。
庸夫盡錦衣,傑士還膺辱。
請看公冶長,身亦系牢獄。
總評:公冶長隻以一片誠心待鳥,連身命都置之度外了,總是聖賢不設機心不打诳語,吾人當自思之。
又評:春秋時富貴爵祿,盡被一班庸人占去,怎教公冶長免得這番牢獄?安知牢獄非所以榮子長乎?經了幾個不信,無怪乎其學之不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