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忍辱負重——司馬懿忍辱取勝

關燈
不是說你偷的嗎?況且我妹妹在宮内服侍皇上,我出入無阻,怎麼知道皇上是否以此試一試我呢?”衆人全都表示佩服郭的看法。

     忍辱負重之例說——徐階曲意事嚴嵩 嚴嵩為内閣首輔大學士時,徐階也是内閣大學士,兩人共事近十年,嚴嵩多次設計陷害徐階,徐階裝聾做啞,從不與嚴嵩争執,甚至把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表面上十分恭順。

    嚴世蕃對他多行無禮,他也忍氣吞聲。

     直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鄒應龍告發嚴嵩父子,皇帝逮捕嚴世蕃,勒令嚴篙退休。

    徐階還親自到嚴嵩家安慰。

    這一行動使得嚴嵩深受感動,叩頭緻謝。

    嚴世蕃也率妻子乞求徐階為他們在皇上面前說情,徐階滿口答應。

     徐階回家,他的兒子徐番迷惑不解,說:“你老受嚴家父子的侮辱陷害,已經那麼多年,現在是該出口氣的時候了。

    ” 徐佯裝十分生氣,罵徐番說:“沒有嚴家就沒有我的今天,現在嚴家有難,我負心報怨,會被人恥笑的!”嚴嵩派人探聽到這一情況,信以為真。

     嚴嵩已去職,徐階還不斷寫信慰問。

    嚴世蕃也說:“徐老對我們沒有壞心。

    ” 殊不知,徐階隻是看皇上對嚴嵩還存有眷戀,皇上又是個反複無常的人,嚴嵩的爪牙在四處活動,時機還不成熟。

     等到嚴世蕃謀反事發,徐階密謀起草奏章,抓住嚴嵩父子要害,告嚴嵩父子通倭想當皇帝,才使得皇上痛下決心,除掉嚴嵩父子。

    嚴嵩父子還蒙在鼓裡。

     忍辱負重之例說——王守仁讓功避禍 明武宗時,宸濠叛亂,王陽明平定了宸濠之亂,逮捕了宸濠,把他囚禁在浙省,當時正趕上皇帝南巡,駐在留都。

    中官誘騙王守仁放宸濠回江西,等皇帝親征時再把他擒獲。

    中官派了兩個宦官到浙省傳達他的命令,王守仁指責中官的這一行為,卻收下了他的命令,因中官害怕,這件事就作罷了。

     江彬等人妒忌王守仁的功勞,散布流言,說王守仁開始時與宸濠同謀,聽說朝廷的大軍出征後,才把宸濠逮捕以開脫自己。

    他們想把王守仁也逮捕起來,把功勞歸自己。

    王守仁與張勇商量說,如果順應皇帝的意旨,也許可能挽回局面,假如不聽朝廷的旨意,而反抗他們,白白引起那些小人的怨怒。

    于是就把宸濠交給了張永,再上表告捷,把捉宸濠的功勞歸于總督軍門,要求皇上不要到江西去,王守仁自己也稱病在淨慈寺養病。

     張永回到京城,在皇帝面前極力稱贊王守仁的忠誠,以及他讓功避禍的做法。

    皇帝悟清了是非,于是制止了對王守仁的指控。

     忍辱負重之例說——蔡锷的消沉與出逃 在特殊情況下聲東擊西可用此法來進行僞裝,以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

    “風流将軍”蔡锷巧妙逃脫袁世凱的魔掌,組織護國軍讨袁就是其中一例。

     蔡锷是一位進步、愛國的軍事家,他對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十分不滿。

    袁世凱因此對他懷有戒心。

    為了控制蔡锷,1913年,袁世凱将他調到北京,加以監視。

    蔡锷知道袁世凱對自己有戒心,所以在北京期間,他一面暗中與反袁力量秘密聯系,一面裝愚弄拙,巧妙地與袁周旋,以麻痹袁世凱及其黨羽。

     在袁世凱面前,蔡锷有時故意語無倫次,一問三不知。

    一天,袁世凱的一個黨羽拿出一本贊成帝制的“題名錄”,放在蔡锷面前,對這突如其來的“考驗”,蔡锷急中生智,揮筆大書“贊成”二字,把自己打扮成帝制的擁護者。

    還經常與一班帝制派人物厮混,打得火熱。

     蔡锷為了早日逃脫袁世凱所設置的樊籠,他還裝作意志消沉,涉足風月場所,結識了名妓小鳳仙。

    小鳳仙原是一旗人武官的女兒,父親死後,她無依無靠,淪落風塵。

    她粗通文墨,喜吟歌詞,更兼有一副俠義心腸。

    小鳳仙慧眼識英雄,對蔡锷另眼相待。

    交往久了,蔡锷也對小鳳仙有所了解,遂結為知己。

    在小鳳仙的幫助下,最後出逃,回到雲南,組織了讨袁護國軍,打響了向袁世凱政府進攻的第一槍! 忍辱負重之例說——史密斯向周恩來表示友好沃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