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面埋伏——孔明設伏擒張任

關燈
沖殺過來了。

    拿破侖十分得意,他的計謀就要實現。

    等到埃及騎兵節節靠近,并能聽到馬蹄踏着黃沙發出嚓嚓響聲之後,拿破侖覺得誘敵深入的目的已經達到,于是下令吹号,集合步兵。

     一場血染黃沙的激戰,發生在金字塔下。

    英勇的埃及騎兵,幾十匹馬排成橫隊,前前後後的橫隊構成方陣,威武雄壯地疾馳而來。

    他們揮舞着馬刀,直奔北面正在集合整隊的法國步兵沖去。

    這種中世紀的方陣進攻在近代的法軍面前,顯然已太落後,一等埃及騎兵沖進伏擊圈,法軍的幾百門火炮,從東西兩面一起轟擊。

    埃及騎兵前仆後繼,毫不畏懼,一個方陣被炸亂了,第二個方陣立即補上去,這樣連續毀了幾個方陣。

    後來,趁着埃及騎兵隊形已經大亂之機,法國步兵掩殺過來,埃及騎兵大量傷亡,剩下來的人隻好勒馬後退。

    結果,幾千人馬被打死,幾千人被俘,剩下的向南逃散。

    埃及的主力部隊,隻在一場厮殺之中就被消滅了。

    金字塔下大戰以後,法軍開進了開羅城。

    拿破侖成了埃及的霸主。

     十面埋伏之例說——陳赓設伏全殲日軍 陳赓(1903—1961),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将領,優秀領導人之一,軍事家,大将軍銜,湖南湘鄉人。

     抗日戰争中,駐威縣的日軍連續遭到八路軍的襲擊。

    日軍有個特點:每次被襲擊後,必派部隊追擊。

    陳赓看出了這個特點,便決定利用這個特點,以一支小分隊繼續對日軍襲擾,誘其追擊,将敵誘進威縣南端的香城固西北一帶沙灘伏擊區,殲滅之。

     1939年2月10日,我六八八團兩個營,按照陳赓的指示,悄悄摸到威縣城下,分布于城牆四門,架起雲梯,虛張聲勢,擺出一副大肆攻城的态勢。

     敵人見攻城陣勢如此之大,以為是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到了。

    本來遭到其上司指責的日軍頭目,正想找八路軍決戰,現在八路軍送上門來,于是全部登城參戰。

     然而,陳赓指揮“攻城”部隊隻是虛晃一槍,就迅速向城南撤去。

    日軍以為八路軍不敢交鋒,又急又惱,立即下令追擊。

    正當日軍找不到八路軍主力的蹤影時,隐蔽在城南的八路軍騎兵連又向敵展開了進攻,将敵補充大隊的大隊長和翻譯擊斃。

    騎兵連襲擊敵人之後,又遵照陳赓的指示,立即撤至耿莊隐蔽待命。

     日軍被激怒了,發現追擊目标失蹤,異常急躁。

    這時,陳赓又命令騎兵連在康窪莊向敵射擊。

    敵發現目标,饑不擇食地離開公路,轉道河灘地,向襲擊他們的騎兵連撲去。

     可是,日軍哪裡知道,就在他們向騎兵連追擊時,已經陷進了陳赓早就安排好了的伏擊圈。

    當日軍到達香固村北街口時,突然遭到六八八團迎頭痛擊,敵人一輛汽車首先被毀。

    敵中隊長安田組織反撲,但沒有成功,便分兵由東向南,妄圖抄六八八團的後路。

    但當他們剛剛接近莊頭村時,又被預伏的八路軍攔截。

    直到這時,安田中隊長才如夢初醒,準備向威縣突圍逃命,不料,其先頭部隊一踏上大沙灘北坡,即被八路軍截住。

    日軍成了甕中之鼈,被團團圍在大沙灘之中,進退兩難。

    垂死掙紮的敵軍無計可施,竟施放毒氣。

    八路軍用集束手榴彈把毒氣炸散後,立即端起刺刀沖向敵人,被圍日軍200餘人全被殲滅。

     十面埋伏之例說——張着血口的巨蟹 1757年,普魯士遭受到四路大軍的攻擊:東面,俄軍8萬人已進入普魯士境内;南面,10萬奧軍正在大踏步挺進;西面,13萬法軍向柏林逼近;北面,瑞典軍隊1。

    7萬人開始在波美拉尼亞登陸。

    四路大軍,結成聯盟,鐵壁合圍,企圖扼殺普魯士。

     普魯士國王腓德烈大帝雖處危境,但不服輸,他要趁四路大軍完成合圍之前,利用敵軍的矛盾,加以各個擊破。

    他分析:四路敵軍最具威脅的是法、奧兩國的軍隊。

    尤其是法軍,不僅兵力強大,而且近在咫尺,即将兵臨首都柏林城下。

     腓德烈大帝派出4萬精兵去牽制10萬奧軍,集中主力來對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