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反間計——周瑜假書賺蔣幹
關燈
小
中
大
服他們,便解到地方駐軍長官錢藻處,請他代為審理此案。
一經審問,那兩名軍士也不把作為地方駐軍長官的錢藻放在眼裡,照樣刁蠻不講理,并口出威脅之言。
錢藻手下人都十分生氣,吵着要揍他倆。
錢藻一擺手制止了他們。
錢藻明白,這兩名軍士的長官也是自己的上司,若這兩個軍士不能招供認罪,上司怪罪下來,于自己也不好。
想了一想,他生出一條計來。
他看那甲軍士性情火爆,便命手下人将甲軍士押出軍門外數丈處,讓他看着自己審訊乙軍士。
錢藻裝出溫和的樣子跟乙軍士閑話起來。
乙軍士見這長官變了态度,且問些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因此也平靜下來回答。
每當乙軍士說一段,錢藻就在紙上寫一陣子。
那甲軍士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過了一會兒,錢藻讓人押走乙軍士,傳來甲軍士,晃着手中的紙說:“看,乙軍士都招供了,這事你是主謀,還不快快認罪!”甲軍士一聽就火了,大跳大叫着說;“胡扯!這事都是他的主意,他怎麼能賴我?”錢藻笑了笑:“他說了,這事是你先出主意搶劫的。
”甲軍士更火了,一跳老高,叫着:“他放屁!我倆出來公幹,不小心把盤纏丢了,難回京都。
他說:‘人家偷咱的,咱不會搶人家的嗎?咱手中有家夥,哪個不害怕!’于是領我躲在路邊上,搶了那個商人。
”錢藻一一記下來,又問了些細節,讓甲軍士畫了押,押了出去。
他又把乙軍士傳來,說:“甲軍士都招了,主謀是你。
”乙軍士是個奸詐人,起初還不相信,聽錢藻念出細節之後,也火了,說:“主意是我出的不假,但動手的是他。
”于是把經過也講了一遍。
錢藻記下之後,也讓乙軍士畫了押。
這樣,錢藻兩邊巧施離間計,讓兩個軍士互相攀咬,終于審出了案子真情,把那兩軍士分别治罪,并呈報給兩軍士的長官。
那長官看有軍士供狀,也就不好說什麼。
反間計之例說——林肯诘難競争對手 總統大選前夕,形勢對林肯十分不利。
其對手民主黨在南方蓄奴州的票萬無一失,隻要争取到不多的幾個北方州,就可穩操勝券。
民主黨的内定候選人是道格拉斯。
如果想戰勝道格拉斯,首先必須制造民主黨内部的不和。
于是,林肯便想出一離間計。
在一次辯論時,他向道格拉斯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問題:“在未成立州的美國領土之内,人民是否可以合法地把奴隸制驅逐至界外?” 這是一個十分難答的問題。
如果道格拉斯作肯定的回答,就會失去南部各州的支持;如果作否定的回答,又會失去北部各州的支持,包括他的本州伊利諾州在内。
道格拉斯在他本州民主黨機器的壓力下,加上他本人也不願背叛江東父老,便作了肯定的回答。
結果激怒了南方民主黨人。
他們決定取消對道格拉斯的支持,另外組黨。
這樣,民主黨就宣告分裂,南方民主黨也選出了自己的候選人。
林肯使用離間計,使民主黨内部出現内耗、分裂。
他提的問題十分高明,無論道格拉斯如何回答,都肯定會失去一部分選民。
反間計之例說——英人截取情報施間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第三個年頭,協約國和同盟國已厮殺得精疲力盡,但仍是勢均力敵,尚難預料鹿死誰手。
美國至此為止一直保持中立,然而他們與交戰雙方大做軍火買賣,大發戰争橫财。
交戰雙方都希望美國幫助自己打敗對方,尤其英國更寄希望于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想借這支生力軍早日打敗同盟國,結束大戰。
但是,美國人卻隻想坐山觀虎鬥,獨享漁翁之利,因此遲遲不願參戰。
1917年,一個偶然的發現使英國人輕易地實現了上述願望。
當時英國人已暗中竊取了德國人的密碼,能夠破譯截獲的德國電報。
有一次,英國情報機關破譯了一份著名的“齊默爾曼電報”。
電報内容清楚地表明,德國不僅打算無限制地進攻所有協約國和中立國的船隻,還想拉墨西哥參戰,和德國站在一邊。
這一行動是對美國宣稱的美洲大陸中立化政策的挑戰,而這個政策又是迄今為止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礎。
為了掩蓋已破譯德國外交密碼一事,英國人先把這份電報和其他類似電報的詳細内容告訴了美國駐倫敦大使館的愛德華·貝爾。
貝爾起先懷疑這些消息的可靠性,認為這或許是德國人搞的騙局,或許是協約國情報機構僞造的。
經過英國海軍情報處處長霍爾的反複解釋,他才相信,并将情報報告了美國駐英國大使。
美國大使佩奇博士是堅定的親協約國分子,他對此消息十分感興趣,因此立即敦促英國外交部把電報全文交給美國總統。
電報很快就轉到了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手中,不久又被公布于衆。
這使美國大為轟動,公衆輿論立刻轉向了協約國一邊。
威爾遜總統
一經審問,那兩名軍士也不把作為地方駐軍長官的錢藻放在眼裡,照樣刁蠻不講理,并口出威脅之言。
錢藻手下人都十分生氣,吵着要揍他倆。
錢藻一擺手制止了他們。
錢藻明白,這兩名軍士的長官也是自己的上司,若這兩個軍士不能招供認罪,上司怪罪下來,于自己也不好。
想了一想,他生出一條計來。
他看那甲軍士性情火爆,便命手下人将甲軍士押出軍門外數丈處,讓他看着自己審訊乙軍士。
錢藻裝出溫和的樣子跟乙軍士閑話起來。
乙軍士見這長官變了态度,且問些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因此也平靜下來回答。
每當乙軍士說一段,錢藻就在紙上寫一陣子。
那甲軍士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過了一會兒,錢藻讓人押走乙軍士,傳來甲軍士,晃着手中的紙說:“看,乙軍士都招供了,這事你是主謀,還不快快認罪!”甲軍士一聽就火了,大跳大叫着說;“胡扯!這事都是他的主意,他怎麼能賴我?”錢藻笑了笑:“他說了,這事是你先出主意搶劫的。
”甲軍士更火了,一跳老高,叫着:“他放屁!我倆出來公幹,不小心把盤纏丢了,難回京都。
他說:‘人家偷咱的,咱不會搶人家的嗎?咱手中有家夥,哪個不害怕!’于是領我躲在路邊上,搶了那個商人。
”錢藻一一記下來,又問了些細節,讓甲軍士畫了押,押了出去。
他又把乙軍士傳來,說:“甲軍士都招了,主謀是你。
”乙軍士是個奸詐人,起初還不相信,聽錢藻念出細節之後,也火了,說:“主意是我出的不假,但動手的是他。
”于是把經過也講了一遍。
錢藻記下之後,也讓乙軍士畫了押。
這樣,錢藻兩邊巧施離間計,讓兩個軍士互相攀咬,終于審出了案子真情,把那兩軍士分别治罪,并呈報給兩軍士的長官。
那長官看有軍士供狀,也就不好說什麼。
反間計之例說——林肯诘難競争對手 總統大選前夕,形勢對林肯十分不利。
其對手民主黨在南方蓄奴州的票萬無一失,隻要争取到不多的幾個北方州,就可穩操勝券。
民主黨的内定候選人是道格拉斯。
如果想戰勝道格拉斯,首先必須制造民主黨内部的不和。
于是,林肯便想出一離間計。
在一次辯論時,他向道格拉斯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問題:“在未成立州的美國領土之内,人民是否可以合法地把奴隸制驅逐至界外?” 這是一個十分難答的問題。
如果道格拉斯作肯定的回答,就會失去南部各州的支持;如果作否定的回答,又會失去北部各州的支持,包括他的本州伊利諾州在内。
道格拉斯在他本州民主黨機器的壓力下,加上他本人也不願背叛江東父老,便作了肯定的回答。
結果激怒了南方民主黨人。
他們決定取消對道格拉斯的支持,另外組黨。
這樣,民主黨就宣告分裂,南方民主黨也選出了自己的候選人。
林肯使用離間計,使民主黨内部出現内耗、分裂。
他提的問題十分高明,無論道格拉斯如何回答,都肯定會失去一部分選民。
反間計之例說——英人截取情報施間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第三個年頭,協約國和同盟國已厮殺得精疲力盡,但仍是勢均力敵,尚難預料鹿死誰手。
美國至此為止一直保持中立,然而他們與交戰雙方大做軍火買賣,大發戰争橫财。
交戰雙方都希望美國幫助自己打敗對方,尤其英國更寄希望于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想借這支生力軍早日打敗同盟國,結束大戰。
但是,美國人卻隻想坐山觀虎鬥,獨享漁翁之利,因此遲遲不願參戰。
1917年,一個偶然的發現使英國人輕易地實現了上述願望。
當時英國人已暗中竊取了德國人的密碼,能夠破譯截獲的德國電報。
有一次,英國情報機關破譯了一份著名的“齊默爾曼電報”。
電報内容清楚地表明,德國不僅打算無限制地進攻所有協約國和中立國的船隻,還想拉墨西哥參戰,和德國站在一邊。
這一行動是對美國宣稱的美洲大陸中立化政策的挑戰,而這個政策又是迄今為止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礎。
為了掩蓋已破譯德國外交密碼一事,英國人先把這份電報和其他類似電報的詳細内容告訴了美國駐倫敦大使館的愛德華·貝爾。
貝爾起先懷疑這些消息的可靠性,認為這或許是德國人搞的騙局,或許是協約國情報機構僞造的。
經過英國海軍情報處處長霍爾的反複解釋,他才相信,并将情報報告了美國駐英國大使。
美國大使佩奇博士是堅定的親協約國分子,他對此消息十分感興趣,因此立即敦促英國外交部把電報全文交給美國總統。
電報很快就轉到了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手中,不久又被公布于衆。
這使美國大為轟動,公衆輿論立刻轉向了協約國一邊。
威爾遜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