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機應變——曹操應急佯獻刀

關燈
德國在大西洋沿岸防禦系統的情況,盟軍除了依靠截取無線電和空軍偵察以外,還派了許多情報人員潛到敵後,搜集情報或竊奪資料。

     勒内·迪歇是一名油漆匠,是在法國的一個秘密抵抗組織的成員。

    該年5月初,裡昂市政府大樓外邊貼出一張布告,要招聘工人,修理“托特”公司的總部。

    “托特”是德國一家承包軍事工程的企業,現在正負責修築防禦工事。

    迪歇知道這是窺探“托特”公司的秘密及其相關工程的好機會,便決定前往應聘。

    他發現有一件活計是給公司技術部的工頭辦公室裱糊牆壁。

    他就到那裡去求見工頭施内德雷爾。

    施内德雷爾同他一起商量并選定了所喜歡的圖案後,便請他次日正式開始準備工作。

     第二天,迪歇如約來到辦公室,工頭正坐在辦公桌前,桌,上擺着幾張圖紙。

    迪歇一眼就發現最上面一張是諾曼底沿海一帶的地圖,上面印有“特别施工計劃,絕密”的字樣。

    施内德雷爾對他作了一些布置和吩咐後,毫不在意地出去參加一個會議去了。

    迪歇知道這是一個幹載難逢的良機,就果斷地把地圖拿起來卷好,藏到辦公室裡一塊兩英尺見方的鏡子後面。

    他剛剛藏好地圖,施内德雷爾就回來了,他叫迪歇下星期一再開始幹活。

     等到星期一迪歇帶着工具來幹活時,他發現施内德雷爾到别的地方去辦事了,大樓裡沒人知道迪歇要來裱糊牆壁的事,因此不準他進去,叫他再過一個星期來。

    迪歇知道時間緊急,必須及早把藏起來的地圖帶走,以免夜長夢多。

    于是,迪歇就故意和攔住他的人頂撞起來,聲音吵吵嚷嚷的,終于驚動了一個名叫阿達貝特·凱勒的工頭,他從自己的辦公室走出來,想看看出了什麼事。

    迪歇抓住他連忙解釋說,他是被雇來給施内德雷爾的辦公室裱糊牆壁的,假如凱勒讓他進去幹活,他情願白給他把辦公室裱糊一遍,不要錢。

    想到能使自己肮髒的辦公室裱糊一新,凱勒不由得高興起來,就同意了。

    于是,迪歇如願以償地進去幹起活來,快下班的時候,他取出了仍然藏在鏡子後面的地圖,和幾張糊牆紙卷在一起,順利地走出了大門。

    這張地圖很快就被送到了倫敦,成為盟軍研究和分析德軍大西洋防線的重要依據。

     随機應變之例說——赫魯曉夫話中有話 1964年10月1日,蘇聯一艘運載3個人的宇宙飛船将在拜庫諾爾宇航中心發射升空。

    發射前半個小時,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給宇航員們打來電話。

    他向3名宇航員表示熱烈祝賀,祝他們一切順利。

    他還告訴他們,當他們返航時,他将舉行盛大儀式歡迎他們。

     宇宙飛船在地球外面的軌道上飛行着。

    幾天後,飛船上的宇航員再次拿起無線電話,準備與最高領導通話。

    但是,他們發現,他們極難撥通赫魯曉夫的電話。

    他們哪裡知道,不但他們無法叫通赫魯曉夫,就連地面上的人們要想和赫魯曉夫通幾句話,現在也難于實現。

     原來,就在宇宙飛船環球翺翔的這幾天裡,蘇共總書記已被隔離起來,他的電話線統統被切斷,他已完全失去了對外聯系的自由。

    赫魯曉夫再也無法實現在紅場主持盛大儀式歡迎宇航英雄的宿願了。

     或許是因為電話來自太空,政敵們也不願讓飛行英雄們心神不甯,赫魯曉夫别墅與宇宙飛船之間的線路終于接通了。

    宇航員們熱烈地向“尼基塔同志”問好。

    赫魯曉夫神魂不定地邊通話邊想心事。

    他心裡很清楚,他已沒有了行動自由,就是這次例外的通話也不能有絲毫差錯,因為米高揚就坐在他的身邊,全神貫注地聽着他的每一句話。

    他還知道,他已不可能有任何渠道把自己被軟禁的消息透露給還被蒙在鼓裡的蘇聯人民。

    而隻有把這消息盡快透露出去,自己才能有一絲得救的希望。

    赫魯曉夫迅速做出了決定:必須利用這次難得再有的通話機會,把自己的境況告訴人們。

     但是這必須做得極為技巧:既透露了消息又不讓身邊的米高揚認為自己在洩露秘密。

    恰在這時,早就等得不耐煩的米高揚伸出手,用力想把電話機從赫魯曉夫的手裡搶過來,不讓他繼續說更多的話了。

    赫魯曉夫情急智生,就在米高揚将他的電話機将奪未奪的一瞬間,迅捷地說了他作為總書記公開向人們說的最後幾句話:“米高揚同志在這裡。

    他想同你們講話。

    我不能再同你們講話了,他正在把電話從我手裡搶走。

    我想我不能阻止他……” 用普通但卻深遠的詞語,曲折、隐晦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是在高壓和監視下既有效又安全地表達自己意志的一種手法。

    赫魯曉夫和宇航員通話使用的正是這一手法。

     摘自《三國智謀應用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