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機應變——曹操應急佯獻刀

關燈
郭亮任湖南省工團聯合會總幹事,同時又兼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和工農部部長,工作非常繁忙。

    由于郭亮在湖南長沙地區乃至全省工農中有很高的聲望,國民黨恨之入骨,總想尋找機會除掉他。

     有一天,郭亮正在工團聯合會的樓上全神貫注地寫指導工人運動的工作文件。

    忽然,他桌子上的台燈亮了幾下,這是門口老工人發出的告急信号。

     郭亮從這個信号中立即判斷出,肯定是抓人的警察來了。

    他馬上把沒有寫完的文件和其他保密本子收拾起來,一把揣進懷裡,準備下樓轉移。

     可是,出乎郭亮意料之外的是敵人來得太快。

    他走到樓梯口,剛要邁步下樓的時候,樓下大門口就已經傳來了警察的講話聲和腳步聲。

    顯然警察已經臨門了。

    這個時候,要走,顯然是無法走出去的;要躲也是躲不掉的,敵人肯定會搜查到的。

     怎麼辦呢? 郭亮在走不出,躲不住的情況下,隻好退回到辦公的屋裡。

    在千鈞一發之際,郭亮調動腦子裡所有的細胞,終于想出一個主意:拿一把鎖,把手從靠門的窗子伸出去,把門從外面鎖上;然後把屋子裡布置成好像好幾天沒有人來住過的樣子。

    一切布置停當,然後,他再把臨街的窗子打開,從窗口跳到對門一座單層瓦屋的屋檐上,再從那家屋裡的陽台上輕輕地溜下去,走了。

     再說搜查郭亮的那些警察,在郭亮跳出窗口的時候,就來到了樓上。

    首先來到門口的警察,往門上一看,一把大鎖緊鎖房門,頓時感到非常失望。

     門,咣當一聲打開了。

    一群警察沖進屋内。

    在房子裡他們沒有發現郭亮,但他們并不死心,在房子裡反複搜查。

    床上,床下,抽屜裡,桌子下,甚至連牆壁縫裡,屋頂上面,都搜查遍了,可是什麼也未找到。

     後來,有一個警察看到房子到處是灰塵,便說:“你們看,這房子好像很久沒有來過人似的,郭亮不可能來過這裡,準是搞情報的那幫飯桶用假情報來折騰我們。

    走,回去,找他們算帳去!” 警察垂頭喪氣地走了。

    郭亮安全脫身了。

     随機應變之例說——粟裕以敵克敵 粟裕堅持南方三年遊擊戰争時期,常常帶着小分隊用“截尾子”的辦法,到處打擊敵人。

    所謂“截尾子”,就是在敵人行軍的岔路口,潛伏待機,待敵人大部隊通過,隻剩下“尾巴”時,潛伏人員悄悄移動路标,将敵“尾巴”引入紅軍設伏地段。

    這種辦法很有效,截掉了敵人不少“尾巴”。

     1936年冬的一天,粟裕又用“截尾子”的辦法,毫不費力地打掉了敵人一個排。

    不料前邊的敵人行動遲緩,聽到伏擊的槍聲,雖然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掉頭向槍聲響起的方向追來。

    粟裕看情況不妙,便帶着小分隊迅速轉移。

     敵人拼命朝粟裕轉移的方向追去,由于南方山區的地形所限,粟裕及其小分隊被敵人追到一條山溝裡,兩面是大山阻隔,前面是敵人一個據點擋住了去路。

    可以說,粟裕已經處于無可奈何的絕境。

     怎麼辦?戰士們都看着粟裕。

     粟裕看着戰士們穿的灰色軍裝,他頓時計上心頭。

    原來那個時候,粟裕的士兵穿的同敵人都是一樣的灰軍裝,不同的隻是紅軍帽子上有個“紅五星”。

    粟裕急中生智,他命令大家:将袖管、褲管卷起,把帽子攥在手裡(把“紅五星”隐藏住),當扇子扇風,哼着不三不四的小調,徑直向前面敵人的據點走去。

     這支隊伍來到了敵人據點前,敵哨兵昨咋呼呼地問:“哪一部分的?” “永嘉保安司令部三營八連。

    ”粟裕示意士兵停住腳步,自己上前流利地回答。

     “你們的司令叫什麼名字?”哨兵還是有點不放心。

     “許蟠六,許司令。

    你是不是要打電話問一問?”粟裕顯得有點不耐煩地回答道。

     敵哨兵沒有發現什麼破綻,又看到這位“小長官”開始“發火”,怕吃眼前虧,便放他們過去了。

     粟裕命令大家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據點,趕快從後門出去。

    當敵人發現有詐從後面追來時,粟裕帶領小分隊已經通過了敵人據點,脫離了危險區。

     随機應變之例說——塔布曼智避奴隸主 塔布曼是美國南北戰争以前廢奴派領袖。

    她以前就是一個奴隸。

    她把許多黑奴偷偷領到北部,使他們獲得了自由。

    由于她這方面的功績,人們稱她為塔布曼将軍。

     有一次,她把兩名奴隸藏在兩隻箱内,趕着騾子離開了奴隸主莊園。

    一路上十分順利,沒有人來過問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然而,快到自由州時,她發現她以前的主人正迎面走來。

    路隻有一條,再往前走,死路一條;跑也來不及了,奴隸主肯定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