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以柔克剛——羊祜懷柔服陸抗

關燈
說‘郭尚書憑着副元帥的勢力,不管束自己的士兵’。

    要是這樣下去,那麼郭家的功名還能存在多久呢?”郭聽了這話,對段秀實拜了又拜,說:“多虧您教導了我。

    ”說完就呵斥他的手下人,讓他們解除武裝,段秀實說:“我還沒有吃晚飯,請為我備飯吧。

    ”吃完飯,段秀實又說:“我的病發作了,希望在您這裡住一宿。

    ”于是就在軍營中睡下了。

    郭十分緊張,告訴巡邏值夜的侯卒打更來保衛段秀實。

    第二天,郭同他一起到白孝德處謝罪,蒲州靠段秀實的整治才安定下來。

     以柔克剛之例說——孔太守隻身平亂 明孝宗時,任命孔镛做田州太守。

    到任才三天,州内的軍隊全都被調動出發到他處,而響族人突然進犯州城,衆人提議關起城門來守城,孔镛說:“這是個孤立的城池,内部又空虛,守城能支持幾天呢?隻有因勢利導,用朝廷的恩威去曉谕他們,或許他們會解圍而去。

    ”衆人都感到這樣做很難成功,認為孔太守的意見,是書生脫離實際的迂腐之談。

    孔镛說:“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隻能束手待斃了嗎?”衆人說:“即便這樣,應當誰前去呢?”孔镛接着說:“這是我的城池,我應當獨自前去。

    ”衆人紛紛勸阻他,但孔镛立即命令準備好坐騎,并命令開城門放他出去。

    衆人請他帶着士兵去,孔否定了。

    峒族人望見城門開了,以為是軍隊出來交戰,再一看,是一個官員騎着馬走來了,隻有兩個馬夫為他牽着馬缰繩,而且城門随即關上了,峒族人攔住馬問孔镛是幹什麼的,孔镛說:“我是新來的太守,你們領我到寨子裡去,我有話要說。

    ”峒族人摸不清他的底細,姑且帶着他向前走去。

    走了很遠,進入了樹林中,孔镛回頭一看跟從他的馬夫溜走了一個。

    到了峒族人居住的地方,另一個馬夫也溜走了。

    峒族人牽着馬進入了山林中,夾道有許多人裸露着胸膛被捆在樹上,央求孔镛救助他們;孔镛問他們是些什麼人,從他們的回答中方知他們原來是州、縣學中的秀才,在去州郡的路上被峒族人半路攔截來,因為不願投順峒族人,将被殺死。

     孔镛先不顧他們,徑直進入山洞,峒族人拔出刀來迎候,孔镛下了馬,站在他們的茅屋裡,看着他們說:“我是你們的父母官,要讓我坐下,你們這班人來參見我。

    ”峒族人取來了一個坐榻放在屋子中央,孔镛坐下了,招呼大家上前來,衆人你看我、我看你地走上前來。

    他們的首領問孔镛是誰,孔镛說:“我是孔太守。

    ”首領說:“莫不是孔聖人的兒孫嗎?”孔镛說:“是的。

    ”這時峒族人都圍上來拜孔镛,孔镛對大家說:“我本知你們是良民,由于饑寒所迫,才聚集在這裡苟且求個免于一死,前任官員不體諒你們,動不動就用軍隊來鎮壓,想把你們剿盡殺絕。

    我現在奉朝廷的命令來做你們的父母官,我把你們看成是晚輩,怎麼忍心殺害你們呢!你們如果真能聽從我的話,我将寬恕你們的罪過。

    你們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糧食、布匹發給你們,以後就不要再出來搶掠了。

    而如果不聽從我的話,你們可以殺了我,但是接着就會有官兵向你們興師問罪,一切後果就由你們承擔了。

    ”在場的峒族人都驚呆了,說:“要是真的像您說的那樣體恤我們,在您任太守期間,我們絕不再騷擾進犯州府。

    ”孔镛說:“我一語已定,你們何必多疑。

    ”衆人再次拜謝。

    孔镛說:“我餓了,請給我備飯。

    ”衆人殺牛宰羊,還做了麥屑做的飯招待他。

    孔镛飽餐了一頓,衆人對他的膽量都很驚訝和佩服。

    孔镛當時看天色晚了,又對衆人說:“今天我來不及進城了,就在這裡住一宿吧。

    ”衆人為他準備好了卧室,孔镛從容入睡。

    第二天他吃了早飯說:“我今天回去了。

    你們這些人能跟随我前去取糧食、布匹嗎?”衆人說:“好吧。

    ”于是牽着馬,送他出樹林,峒族人中有幾十個騎士跟從着他。

     孔镛走到山林夾道處對峒族人說:“這些秀才是好人,你們既然已經歸順朝廷,就應該放了他們,讓他們跟我一起回去。

    ”峒族人給秀才們松了綁,把帽子和衣服還給了他們,秀才們紛紛跑了。

    黃昏時分,孔镛到了城門下,城樓上的官吏看見了他,驚訝地說:“必定是太守害怕而投降了峒族人,領着他們攻打城池來了。

    ”因而,衆官員抱着懷疑的心情,拒絕開城門。

    孔镛笑着對峒族人說,你們暫且留步,我自己進城,然後再出來稿賞你們。

    峒族人後退了一段距離,孔镛入城。

    孔镛入城後令手下人取來糧食和布帛,然後從城牆上扔給峒族人,峒族人得到糧食和布帛以後道謝而歸。

    後來峒族人就不再做擾民的事了。

     以柔克剛之例說——董建華鴨子劃水暗使勁 随着香港回歸一天天臨近,誰将成為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首長(簡稱“特首”)就成了人們關心的熱門話題。

    “特首”是由400名委員組成的推選委員會(簡稱推委會)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産生。

    選舉之前有意參加“特首”競選角逐的主要有董建華、楊鐵梁、吳光正、李福善、羅德亟、賈施雅等人。

     在“大市看好”董建華的形勢下,董建華本人卻“按兵不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盡量避而不談,始終是出格的低調。

    從1992年加入香港行政局到1996年初這三年多的時間裡,他一直回避傳媒,從未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