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走為上——姜維求計避禍

關燈
府毫無實權,國庫空虛,負債累累,投機商人囤積居奇,大發橫财。

    作為革命原動力的廣大人民群衆仍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因此,美國人民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1786年秋,在獨立戰争發源地的馬薩諸塞州爆發了一場謝斯農民起義。

    美國獨立戰争的勝利果實正“瀕臨混亂和毀滅的邊緣”(華盛頓語)為此,華盛頓決定再度出山。

    1787年,華盛頓主持制定憲法會議。

    1789年,華盛頓又以他的特殊地位、榮譽和聲望,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憲法規定,每屆總統任期4年。

    華盛頓連任了兩屆後。

    就在他離世的前一年1798年,在美法關’系惡化、戰争一觸即發之時,已經卸職回到蒙特維爾農莊的華盛頓,又應新總統的召喚重披戎裝,擔任一支新建軍隊的總司令,繼續為國效勞。

    ——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華盛頓任職與辭職的本質所在! 走為上之例說——撤退的哲學 1964年,日本松下通信工業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電子計算機。

     對這項決定的發表,大家都感到震驚。

    松下已花5年的時間去研究開發,投下10多億元的巨額研究費用,眼看着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卻突然全盤放棄。

    松下通信工業公司的經營也很順利,不可能會發生财政的困難,所以令人十分費解。

     松下幸之助所以會這樣斷然地做決定,是有其考慮的。

    他認為當時公司用的大型電腦的市場競争相當激烈,萬一不慎而有差錯,将對松下通信工業公司産生不利影響,到那時再撤退,就為時已晚了,不如趁着現在一切都尚有可為時撤退,才是最好的時機。

     事實上,像西門子、RCA這種世界性的公司,都陸續從大型電腦的生産領域撤退,廣大的美國市場,幾乎全被IBM獨占。

    像這樣,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公司獨占市場就綽綽有餘了,更何況在日本這樣一個小市場呢? 富士通、日立、日立電器等7個公司都急着搶灘,他們也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等于賭下了整個公司的命運。

    在這場競争中,松下也許會生存下來,也許就此消退。

    松下衡量得失後,終于決定撤退。

     交戰時,撤退是最難的,如果無法勇敢地喊撤退,或許就會受到緻命的打擊。

    松下勇敢地實行一般人都無法理解的撤退哲學,将“走為上”之計運用自如,足見其眼光高人一等,不愧為日本商界首屈一指的大将。

     走為上之例說——剪不斷理還亂 在台灣,錄像機市場兩大系統之一的Beta就曾因面子問題不肯放棄,而造成極大的損失。

     Beta系統是擅于開發電子新技術的新力公司所發明,與其競争的對手是JVC公司的VHS系統。

     Beta系統雖然是錄像機産品商品化的開創者,在生産的品質上和技術上均領先VHS。

    可是它在一開始就犯了行銷戰略上的錯誤,它想壟斷全部錄像機的市場,而不肯将技術與其它電子公司分享。

     由于新力公司的固執,迫使其它電子産品公司與JVC公司協力開發新的規格系——VHS。

    由于JVC公司以公開技術的方式與各大電子公司合作,分享開發成果,因此,在世界各地采用VHS系統的牌号較多,新力公司在初期雖然鶴立雞群,一枝獨秀,但在市場上卻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采用VHS系統的牌号,聯合衆家之力圍攻原為新力所獨占的市場,先是蠶食,最後則是鲸吞。

    新力公司Beta系統的市場占有率逐漸萎縮。

    VHS由于人多勢衆,聲勢越來越大,市場占有率反而後來居上。

     新力公司雖然了解這種趨勢對它不利,但卻不甘心在這場世紀大戰中認輸。

    它極力地抗拒。

     由于不肯割舍或放棄早已無利可圖且無力挽回的市場劣勢,新力公司反而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改良技術和加強廣告攻勢。

    事實上,這樣做違反了行銷的原則,想要以公司的聲譽和消費者的需求對抗,這不但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而且是注定要失敗的。

     新力公司的堅持,固然是為了商業聲譽,也是他一貫堅持的信心。

    然而,市場是殘酷的,消費者也是現實的。

    它的努力終于無法再堅持下去。

     1988年春天,新力公司首次正式公開承認Beta不如VHS系統,并決定開始投入VHS系統的生産系列。

     從1980年到1988年,将近10年的時間,新力公司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力和财力,從事這一場沒有希望的戰争。

    這10年中所投入的一切若用于開發新的産品,那又不知将是一番何等光景呢?2可見戰略性的“走”是何其重要啊! 摘自《三國智謀應用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