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假癡不癫——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關燈
,但深感楊行密不是好對付的,他帶兵多年,英勇善戰,自己硬拼恐怕不是他的對手。

    哪知天助人願,如今楊行密患了眼疾,縱有千種本事,沒眼也是白搭。

    但朱延壽仍不放心,不知楊行密是真瞎了眼呢,還是像司馬懿迷惑曹爽那樣設計賺人。

    思量再三,朱延壽決定讓姐姐為自己試探一下,若那老匹夫真的瞎了眼,自己馬上帶兵進駐淮南王府,淮南這塊地盤就姓朱了。

     朱延壽姐姐接到消息。

    便着力窺探、觀察。

    見楊行密幾時回家,都摸索探路,看來确有眼疾。

    但她仍不放心,伯一旦楊行密有詐,送了她弟弟的性命,于是生出一計來。

     這天風和日麗,朱延壽姐姐約丈夫楊行密去湖邊踏青。

    那湖邊種了很多柳樹,密密排排,很難走。

    朱延壽姐姐攙着楊行密,故意把他領到一棵柳樹前。

    楊行密見狀明白了這位夫人的用心,将計就計向柳樹碰去,一下子碰得趴在地上,昏迷了過去。

     朱延壽姐姐見丈夫真撞昏了,是眼瞎無疑,趕忙呼救。

    衆人圍來救了半日方蘇醒。

    楊行密哭着對夫人講:“原想成就一番大業,哪知天不遂人願,卻讓我失了明。

    幾個兒子都不争氣,看來這吳王的位子隻有交給延壽了。

    ” 朱延壽姐姐聞聽大喜,忙送信給朱延壽。

    朱延壽以探疾為名來到淮南。

    楊行密裝作不能出門迎接,傳朱延壽來卧室相見。

    楊行密早在枕頭下藏了匕首,乘朱延壽俯下身來看眼疾時刺死了他。

     朱延壽一死,楊行密休了朱夫人,發兵去潤州擒獲了安仁義,鞏固了内部。

     假癡不癫之例說——朱棣裝病得皇位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有許多兒子,朱元璋就分封自己的兒子一些領地,把他們稱為親王。

    後來,這些兒子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擁有了自己的軍隊,成為藩王。

    朱元璋一死,立皇太孫朱允炆為皇帝(朱标死得早),就是建文帝。

    朱允炆上台後,受到衆藩王的威脅,于是就開始削弱衆藩王的權力,有反抗的則受到殺戮。

    燕王朱棣精明強幹,沒有被立為皇帝,非常不滿,常常想推翻建文帝,自己做皇帝。

    現在建文帝削藩,燕王也在被削之列,朱棣很是恐慌,不知怎麼樣才好,忙請屬下們出謀劃策,屬下們勸他舉兵造反,推翻建文帝,繼承帝位。

    朱棣聽後,很符合自己的想法,就馬上采納了。

    他暗中招兵買馬,表面上卻佯裝無事。

    不久,這事還是傳到建文帝那兒,建文帝決定派大臣讨伐朱棣。

    朱棣見事不妙,為了保全自己,就想出一條妙計:裝病。

     朱棣上奏朝廷,聲稱自己已經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建文帝就派大臣去探視虛實。

    朱棣裝瘋賣傻,滿街亂跑,在盛夏的烈日之下,穿着皮襖圍着火爐烤火取樂,還亂喊亂叫。

    建文帝派來的人回去報告說,朱棣确實病得不輕,于是建文帝便不再注意燕王朱棣了。

    過了些時日,建文帝批準了大臣齊泰上奏逮捕燕王的請求,還要秘密派人來殺死朱棣。

    朱棣得知此事,就與屬下按事先定下的計謀,等建文帝派來的謝貴等人來抓拿自己的時候,先行下手将其擒住,舉兵起事,然後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的名義,攻進北京城。

    經過艱苦的激戰,最後打敗了朱允炆,奪取了皇位,改法建制,成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假癡不癫之例說——康熙裝癡除鳌拜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時才ll歲。

    按照規矩,“皇帝年幼,由顧命大臣輔政”。

    于是,由順治帝臨終時指定的四個顧命大臣輔助小皇帝執政。

    四個大臣中,鳌拜最為專權,他并不把康熙放在眼裡,貪贓枉法,自行其事。

    衆人都敢怒不敢言。

     康熙雖然年幼,但他從小就才華出衆,他覺得鳌拜處處與自己作對,是個心腹大患,必須想辦法除掉他。

    他把一些滿洲貴族的子弟召來宮中練習武藝,作為自己的親信侍衛。

     鳌拜大權獨攬,謹防有實力的大臣接近康熙,并不斷派人觀察康熙的一舉一動,不讓康熙羽翼豐滿,要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樣自己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看見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遊戲,并不覺得對自己有何威脅,反而認為康熙胸無大志,隻知道玩耍,便放棄了警惕。

     一次鳌拜稱病,好久不來朝拜皇帝,康熙便親自來到鳌拜府中探聽虛實。

    他徑直來到鳌拜的卧室,發現鳌拜在席子底下藏有利刃,知道鳌拜心懷叵測。

    但他很沉得住氣,不但不加責怪,反而安撫說:“滿洲勇士,身不離刀,乃是本色。

    ”鳌拜聽了,覺得康熙是個小糊塗蟲,便完全放松了警惕,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了。

     康熙回宮後,就把那幫孩子找來,說:“大清朝已處于危急關頭,你們聽我的,還是聽鳌拜的?”那些孩子早就不滿鳌拜欺上壓下的行為,個個義憤填膺地說道:“我們聽從皇上的!”一天,康熙召鳌拜進宮來,說有要事相商,鳌拜不知是計,便大搖大擺地來見皇帝。

    康熙便命那些孩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