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上樓抽梯——劉琦上樓抽梯問計

關燈
過了一會兒,英國領事不得不裝出一副笑臉對賀龍說:“那條船确是我國商船。

    他們帶的鴉片是自己吸的。

    賀鎮守使忠于職守,佩服,佩服!” 賀龍毫無表情地說:“那麼,請閣下在原來的貨單上把槍支彈藥和鴉片列上。

    ” 英國領事以為剛才的阿谀奉承起了作用,補上貨單可能會放行,于是命令英商在原貨單上又補寫了“槍支彈藥”和“鴉片”。

    英國領事、英商在貨單上簽了字,省府官員作為證人也簽了字。

     賀龍拿着清單,突然把臉一沉,十分嚴肅地說:“尊敬的領事閣下,按照國際法規定,私運軍火要嚴懲,走私毒品更應從嚴!貴國商人無視國際法,危害我國主權和尊嚴,理應受到嚴懲!” 就在賀龍義正詞嚴地說這段話的時候,幾位軍人将标有英國商标的幾箱軍火、鴉片擡進大廳。

    賀龍指着箱子,威嚴地說: “現在人證、物證俱在,我們将向全世界公布。

    領事閣下,你還有何話說?” 英國領事像洩了氣的皮球,無話可說;省府官員羞得低下了頭,也不敢吭聲。

    直到現在他們才明白,原來賀龍叫他們填寫貨單,補寫槍支彈藥和鴉片,在單上簽字,都是為了取證;他們後悔自己不該上當中計,但為時已晚。

     上樓抽梯之例說——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 1946年7月,蔣介石國民黨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向解放區進攻,發動全國規模的内戰,是典型的“過河拆橋”史例。

    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和蔣介石國民黨政府代表之間共同商定了關于停止軍事沖突的協定,即“停戰協定”,它規定雙方軍隊應在1月13日午夜在各自位置上停止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國民黨、共産黨、其他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代表在重慶舉行政治協商會議,并通過了五項決議案。

    蔣介石國民黨利用“停戰協定”作為布置内戰的幌子,在停戰令下達的同時,即又命令國民黨軍隊搶占戰略要點,接着又不斷地調動軍隊,向解放區進攻。

    “政協決議”的五項決議,在各種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蔣介石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蔣介石一方面表示承認這些協議,企圖利用這些協議進行和平欺騙,另一方面則積極準備發動内戰。

    政治協商會議的這些協議,不久被蔣介石背信棄義,一一撕毀。

    與蔣介石的願望相反,經過三年人民解放戰争,蔣介石國民黨800萬軍隊被殲滅,一個獨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得以誕生。

    蔣介石“過河拆橋”自己反倒掉到河裡被淹半死。

     上樓抽梯之例說——洛克菲勒設餌釣大魚 德國人梅裡特兄弟移居美國後,定居在密沙比。

    他們早起晚歸,積攢了一些錢。

    後來于無意中發現密沙比原是一個豐富的鐵礦區。

    兄弟兩人嚴守秘密,并開始大量收購地産,成立了鐵礦公司。

     洛克菲勒早就對該鐵礦區垂涎三尺,但由于晚來一步,隻能眼睜睜地盯着這塊肥肉,等待時機。

     1873年,美國發生了一次經濟危機,市面銀根告緊,梅裡特兄弟陷入了窘境。

    正在這時,來了一位救星,他即是本地牧師勞埃德先生。

    梅裡特一家人一看是令人尊敬的牧師,忙恭恭敬敬地把他請進屋去,待作上賓,并聊起家常來。

    梅裡特兄弟從整個國家的經濟危機談到自己的困境,話語中充滿了哀傷。

     勞埃德牧師一聽這些,忙十分熱情地說:“你們怎麼早不告訴我?我可以助你們一臂之力啊。

    ” 梅裡特兄弟聽了大喜,忙問:“牧師有何高見?” 牧師說:“我有一位大财主朋友,看在我的情面上,他可以借給你們一筆巨款。

    ” 梅裡特兄弟說:“牧師你真是個大好人,真不知怎樣感謝你才好。

    ” 牧師問道:“你們需要多少錢?” 梅裡特說:“42萬元。

    ” 于是牧師就寫了封借42萬元的介紹信。

     兩兄弟問:“利息多少?” 牧師說:“我怎麼能要你們利息呢?這樣吧,低利,比銀行利率低2厘。

    ” 兩兄弟以為在夢中,呆了。

     牧師讓他們拿出筆墨,立了一個字據:“今有梅裡特兄弟借到考爾貸款42萬元整,利息3厘,空口無憑,特立此為證。

    ” 梅裡特兄弟念了字據,覺得一切無誤,高興地在字據上簽了字。

     過了不到半年,有一天,勞埃德牧師又來到了梅裡特家。

     一進門,他就嚴肅地說:“我的那位朋友是洛克菲勒,他早晨來了一個電報,要求馬上索回借款42萬元。

    ” 兩兄弟早已把42萬元花在礦産上,哪裡能拿出這麼多錢?兩兄弟無可奈何地被逼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原告律師說:“那借據上寫得非常清楚,借的是考爾貸款。

    ”說着,他又引經據典:“什麼叫考爾貸款?考爾貸款是貸款人随時可以索回的貸款,故其利息低于一般之貸款利息。

    根據美國法律,借款人或者立即還款,或者宣布破産,兩者必居其一。

    ” 梅裡特兄弟是德國移民,英語都說得不太流利,如何知道什麼考爾貸款。

    當初簽字據時,隻知借錢要付利息,根本沒想到字據上有陷阱,至此才恍然大悟,但已經太遲了。

     梅裡特兄弟隻好宣布破産,将礦産賣給洛克菲勒,作價52萬元。

     上樓抽梯之例說——女記者迫使總統接受采訪約翰·昆西·亞當斯是美國第六任總統。

    他有一習慣,黎明前一兩個小時起床,長距離散步或騎馬,或去波托馬克河裸體遊泳。

     安妮·羅亞爾是一名女記者。

    她一直想了解總統關于銀行伺題的觀點,但是屢被拒絕。

     一天,她尾随總統來到河邊,決心迫使他回答問題。

    她先藏在樹後,待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