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志狀類
關燈
小
中
大
,謀洩,先生遂從間道歸。
歸絕不以語人。
逾三十年,攜孫思濟應舉,舟過其地,乃蘇蘇隕涕曰:「此吾萬死一生處也。
」悉語思濟狀,思濟亦泣。
嗟乎!世路羊腸,德施雠反,屢銜屈而不辨,至于欲殺其身,而終不忍言。
先生所遇之禍固奇,所植之德亦奇矣。
婿吳自峒弱冠登進士,曆通政,計二十年,貴矣。
先生遇之如微時,亦終不以相屬。
劉司理坤四十無子,坤自分不複子。
先生捐金為聘一姬,期年而得男。
先生少懲多藏之禍,不更藏祿餘财,嘗語子孫:「吾幾為先世數镮身世莫保,忍複箧禍扃怨,殃及若等!」自家難後,家無赢金,随有随散。
裡姻有緩急,如取其寓物。
鄰豪某,計先生宅遭毀後,田契已灰燼,侵地數十丈。
先生贻書曰:「尺土皆隸皇家籍,古來割據幾何年。
」其人愧服而止。
有欲以賤直先生田者,先生即如其意取直。
其人複詭言田瘠,先生複如其意還直。
鄰人毆一仆死,先生不問。
鄰自訟,法當抵,先生複為解釋。
嘗渡江,同舟賈以失金争。
先生笑曰:「金在我。
」解橐償之,及舟泊,始得匿者,乃相與歎服而去。
祖瑩之麓,有田數十畝,久屬他姓。
先生乃捐金贖為祭田。
族凡千指,祭則會,會則置酒張樂,酬酢盡歡。
于是族人愈知有禮讓也。
先生以铨久,意不欲仕。
丁卯,訪楚人張君燧。
燧遺以帶,且曰:「可以自效者,何必科第?」先生乃谒選,得閩南安丞。
南安,泉支邑,族祖少卿公舊部。
先生感念先澤,欲輝前躅,極意撫字。
時邑遭燹,多逋民,恒出俸代輸督稅。
嘉禾例有饋遺,不受,稅之羨,一切不入私橐。
歲市家粟給宦邸,為少卿公修甘雨碑于洛陽橋。
先生以名家子隐于小吏,當事者知其修飾名行,不以他丞視之,先後獎勞不置。
而先生夷然不屑,歎曰:「垂老參佐,頭顱可知;心如嚼蠟,身等勞薪。
亦複何趨,戀此一官?故園松柏待人,吾其歸矣。
」歸即杜門,不預缙紳事。
陶公藍輿,司空鸠杖,日與鄰翁社老量晴較雨,探節數時而已。
丙子,思濟舉于鄉,先生曰:「有孫如此,吾複何憂。
」自兩母繼沒,先生哀毀逾年,不減孺慕。
邑令陳公于階素重許可,獨敬禮先生,凡賓于鄉者三。
然先生晚年,不樂市廛,每行清泉白石間,辄徘徊不忍舍去。
嘗慕禽、向高蹤,牛首、三茅、燕子、岱宗、黃鶴、滕王樓閣諸勝迹,無不至者。
晚年偶念西湖之勝,忽泛舟束下,三竺、六橋之間,杖履悉遍。
文酒淋漓,所至倒屣。
先生襟懷豪爽,飲可三五鬥許,顔若渥丹,豐神愈整。
不喜苛禮,與人遊,不置輕重于懷抱。
鄉羅裡社,追逐宴會,無不極歡。
雖性絕臧否,而裡人服其公直,有所争訴,甯取平于先生。
庚辰,攜思濟業南雍,率諸裡姻,置酒高會,曰:「吾老矣,恐此會不可再也!」将歸,灑淚而别。
辛巳春,大饑,先生遍施裡中,舊時奔走斯役亦有所給,若訣别狀。
仲夏遂病。
先生素無病,偶病疽,即令治後事,曰:「吾濱死者數,今幸終正寝,于吾足矣。
」遂逝。
卒之日,親戚友朋,皆相聚悲泣。
遂以本年附葬先茔,尚期改蔔。
葬之日,從棺号者效百人,生卒雲雲。
嗟夫!恒情受薄忤,面焉若焚;疑微赀,心焉若割。
故貝典所載,布施、忍辱二門,行者甚難。
一門深入,可以證聖。
至于覆蔭後裔,又其餘也。
東谷先生生平所受橫逆,蓋人情所謂腐心塞咽不能堪者,而甘之若饴。
家累千金,日啟箧以待族裡之取。
庶幾乎深入施、忍二門者焉。
有孫為名禦史,洊曆崇顯,爰及曾玄,蘭玉相映。
此裡人所豔說,而餘則謂此特先生報緣之餘耳。
若先生真歸之後,所自證自受,不知殊勝當何如也。
餘聞先生奇行,且仰且愧,不揣固陋,狀之以俟鴻筆君子。
○外大母趙太夫人行狀 傷哉,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喪母,外大母每見不肖,辄淚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兒饑否?将無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無殊乎在母膝下也。
今壯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因痛吾大母,并痛吾母。
楸柏雖拱,宛然新沒,腹為裂而淚盡血矣。
不肖孟夏入都門,與駕部舅相見
歸絕不以語人。
逾三十年,攜孫思濟應舉,舟過其地,乃蘇蘇隕涕曰:「此吾萬死一生處也。
」悉語思濟狀,思濟亦泣。
嗟乎!世路羊腸,德施雠反,屢銜屈而不辨,至于欲殺其身,而終不忍言。
先生所遇之禍固奇,所植之德亦奇矣。
婿吳自峒弱冠登進士,曆通政,計二十年,貴矣。
先生遇之如微時,亦終不以相屬。
劉司理坤四十無子,坤自分不複子。
先生捐金為聘一姬,期年而得男。
先生少懲多藏之禍,不更藏祿餘财,嘗語子孫:「吾幾為先世數镮身世莫保,忍複箧禍扃怨,殃及若等!」自家難後,家無赢金,随有随散。
裡姻有緩急,如取其寓物。
鄰豪某,計先生宅遭毀後,田契已灰燼,侵地數十丈。
先生贻書曰:「尺土皆隸皇家籍,古來割據幾何年。
」其人愧服而止。
有欲以賤直先生田者,先生即如其意取直。
其人複詭言田瘠,先生複如其意還直。
鄰人毆一仆死,先生不問。
鄰自訟,法當抵,先生複為解釋。
嘗渡江,同舟賈以失金争。
先生笑曰:「金在我。
」解橐償之,及舟泊,始得匿者,乃相與歎服而去。
祖瑩之麓,有田數十畝,久屬他姓。
先生乃捐金贖為祭田。
族凡千指,祭則會,會則置酒張樂,酬酢盡歡。
于是族人愈知有禮讓也。
先生以铨久,意不欲仕。
丁卯,訪楚人張君燧。
燧遺以帶,且曰:「可以自效者,何必科第?」先生乃谒選,得閩南安丞。
南安,泉支邑,族祖少卿公舊部。
先生感念先澤,欲輝前躅,極意撫字。
時邑遭燹,多逋民,恒出俸代輸督稅。
嘉禾例有饋遺,不受,稅之羨,一切不入私橐。
歲市家粟給宦邸,為少卿公修甘雨碑于洛陽橋。
先生以名家子隐于小吏,當事者知其修飾名行,不以他丞視之,先後獎勞不置。
而先生夷然不屑,歎曰:「垂老參佐,頭顱可知;心如嚼蠟,身等勞薪。
亦複何趨,戀此一官?故園松柏待人,吾其歸矣。
」歸即杜門,不預缙紳事。
陶公藍輿,司空鸠杖,日與鄰翁社老量晴較雨,探節數時而已。
丙子,思濟舉于鄉,先生曰:「有孫如此,吾複何憂。
」自兩母繼沒,先生哀毀逾年,不減孺慕。
邑令陳公于階素重許可,獨敬禮先生,凡賓于鄉者三。
然先生晚年,不樂市廛,每行清泉白石間,辄徘徊不忍舍去。
嘗慕禽、向高蹤,牛首、三茅、燕子、岱宗、黃鶴、滕王樓閣諸勝迹,無不至者。
晚年偶念西湖之勝,忽泛舟束下,三竺、六橋之間,杖履悉遍。
文酒淋漓,所至倒屣。
先生襟懷豪爽,飲可三五鬥許,顔若渥丹,豐神愈整。
不喜苛禮,與人遊,不置輕重于懷抱。
鄉羅裡社,追逐宴會,無不極歡。
雖性絕臧否,而裡人服其公直,有所争訴,甯取平于先生。
庚辰,攜思濟業南雍,率諸裡姻,置酒高會,曰:「吾老矣,恐此會不可再也!」将歸,灑淚而别。
辛巳春,大饑,先生遍施裡中,舊時奔走斯役亦有所給,若訣别狀。
仲夏遂病。
先生素無病,偶病疽,即令治後事,曰:「吾濱死者數,今幸終正寝,于吾足矣。
」遂逝。
卒之日,親戚友朋,皆相聚悲泣。
遂以本年附葬先茔,尚期改蔔。
葬之日,從棺号者效百人,生卒雲雲。
嗟夫!恒情受薄忤,面焉若焚;疑微赀,心焉若割。
故貝典所載,布施、忍辱二門,行者甚難。
一門深入,可以證聖。
至于覆蔭後裔,又其餘也。
東谷先生生平所受橫逆,蓋人情所謂腐心塞咽不能堪者,而甘之若饴。
家累千金,日啟箧以待族裡之取。
庶幾乎深入施、忍二門者焉。
有孫為名禦史,洊曆崇顯,爰及曾玄,蘭玉相映。
此裡人所豔說,而餘則謂此特先生報緣之餘耳。
若先生真歸之後,所自證自受,不知殊勝當何如也。
餘聞先生奇行,且仰且愧,不揣固陋,狀之以俟鴻筆君子。
○外大母趙太夫人行狀 傷哉,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喪母,外大母每見不肖,辄淚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兒饑否?将無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無殊乎在母膝下也。
今壯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因痛吾大母,并痛吾母。
楸柏雖拱,宛然新沒,腹為裂而淚盡血矣。
不肖孟夏入都門,與駕部舅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