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屑第一爐香

關燈
紅,咬着嘴唇不言語,半晌才道:"你怎麼知道她……"睨兒道:"喲!我怎麼不知道?要不然,你加入唱詩班,她早就說了話了。

    她不能讓你在外面單獨的交朋友;就連教堂裡大家一齊唱唱歌也不行。

    那是這裡的規矩。

    要見你的人,必得上門來拜訪,人進了門,就好辦了。

    這回她并不反對,我就透着奇怪。

    上兩個禮拜她嚷嚷着說要開個園會,請請你唱詩班裡的小朋友們,聯絡聯絡感情。

    後來那姓盧的上馬尼拉去賽球了,這園會就擱了下來。

    姓盧的回來了,她又提起這話了。

    明天請客,裡頭的底細,你敢情還蒙在鼓裡呢!"薇龍咬着牙道:"這個人,要是禁不起她這一撮哄就入了她的圈套,也就不是靠得住的人了。

    我早早瞧破了他。

    倒也好。

    "睨兒道:"姑娘傻了。

    天下老鴉一般的黑,男人就愛上這種當。

    況且你那位盧先生年紀又輕,還在念書呢,哪裡見過大陣仗。

    他上了當,你也不能怪他。

    你同他若是有幾分交情,趁早給他個信兒,讓他明天别來。

    "薇龍淡淡的一笑道:"交情!八字還沒有一撇呢!"當下也就罷了。

     次日便是那園會的日子。

    園會一舉,還是英國十九世紀的遺風。

    英國難得天晴,到了夏季風和日暖的時候,爵爺爵夫人們往往喜歡在自己的田莊上舉行這種半正式的集會,女人們戴了顫巍巍的寬帽沿的草帽,佩了過時的絹花,絲質手套長過肘際,斯斯文文,如同參與廟堂大典。

    鄉下八十裡圓周内略具身分的人們都到齊了,牧師和牧師太太也叨陪末座。

    大家衣冠楚楚,在堡壘遺迹,瓦礫場中踱來踱去,僵僵地交換談話。

    用過茶點之後,免不了要情商幾位小姐們,彈唱一曲"夏天最後的玫瑰"。

    香港人的園會,卻是青出于藍。

    香港社會處處模仿英國習慣,然而總喜歡畫蛇添足,弄得全失本來面目。

    梁太太這園會,便渲染着濃厚的地方色彩。

    草地上遍植五尺來高福字大燈籠,黃昏時點上了火,影影綽綽的,正像好萊塢拍攝"清宮秘史"時不可少的道具。

    燈籠叢裡卻又歪歪斜斜插了幾把海灘上用的遮陽傘,洋氣十足,未免有點不倫不類。

    丫頭老媽子們,一律拖着油松大辮,用銀盤子顫巍巍托着雞尾酒、果汁、茶點,彎着腰在傘柄林中穿來穿去。

     梁太太這一次請客,專門招待唱詩班的少年英俊,請的陪客也經過一番謹慎選擇,酒氣醺醺的英國下級軍官,竟一個也沒有;居然氣象清肅。

    因為唱詩班是略帶宗教性質的,她又順便邀了五六個天主教的尼姑。

    香港的僧尼向來也是在交際場上活動慣的,交接富室,手段極其圓活。

    隻是這幾位師太不是其中的佼佼者,隻會說法文與拉丁文;梁太太因薇龍在學校裡有法文這一課,新學會了幾句法文,便派定薇龍去應酬她們。

     薇龍眼睜睜看着盧兆麟來了,梁太太花枝招展的迎了上去,拉了他的手,在太陽裡眯縫着眼,不知說些什麼。

    盧兆麟一面和她拉着手,眼光卻從她頭上射過來,四下的找薇龍。

    梁太太眼快,倒比他先瞧見了薇龍;一雙眼睛,從盧兆麟臉上滑到薇龍臉上,又從薇龍臉上滑到盧兆麟臉上,薇龍向盧兆麟勉強一笑。

    那盧兆麟是個高個子,闊肩膀,黃黑皮色的青年;他也就向薇龍一笑,白牙齒在太陽裡亮了一亮。

    那時候,風恰巧向這面吹,薇龍依稀聽得梁太太這樣說:"可憐的孩子,她難得有機會露一露她的法文;我們别去打攪她,讓她出一會兒風頭。

    "說着,把他一引引到人叢裡,便不見了。

     薇龍第二次看見他們倆的時候,兩人坐在一柄藍白條紋的大陽傘下,梁太太雙肘支在藤桌子上,嘴裡銜着杯中的麥管子,眼睛銜着對面的盧兆麟。

    盧兆麟卻泰然地四下裡看人。

    他看誰,薇龍也跟着看誰。

    其中惟有一個人,他眼光灼灼看了半晌,薇龍心裡便像汽水加了檸檬汁,咕嘟咕嘟冒酸泡兒。

    他看的是一個混血女孩子,年紀不過十五六歲;她那皮膚的白,與中國人的白又自不同,是一種沉重的,不透明的白。

    雪白的臉上,淡綠的鬼陰陰的大眼睛,稀朗朗的漆黑的睫毛,墨黑的眉,油潤的猩紅的厚嘴唇,美得帶點肅殺之氣;那是香港小一輩的交際花中數一數二的周吉婕。

    據說她的宗譜極為複雜,至少可以查出阿拉伯、尼格羅、印度、英吉利、葡萄牙等七八種血液,中國的成分卻是微乎其微。

    周吉婕的年紀雖小,出山出得早,地位穩固;薇龍是香港社交圈中後起之秀,兩人雖然不免略含敵意,還算談得來。

     這會子薇龍隻管怔怔的打量她,她早覺得了,向這邊含笑打了個招呼,使手勢叫薇龍過來。

    薇龍丢了個眼色,又向尼姑們略努努嘴。

    尼姑們正絮絮叨叨告訴薇龍,她們如何如何籌備慶祝修道院長的八十大慶;忽然來了個安南少年,操着流利的法語,詢問最近為孤兒院捐款的義賣的盛猛。

    尼姑們一高興,源源本本把港督夫人駕臨的大典有聲有色的描摹給他聽,薇龍方得脫身,一迳來找周吉婕。

     周吉婕把手指着鼻子笑道:"謝謝我!"薇龍笑道:"救命王菩薩是你差來的麼?真虧你了!"正說着,鐵栅門外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隻見睨兒笑盈盈的攔着一個人,不叫他進來,禁不住那人三言兩語,到底讓他大踏步沖了進來了。

    薇龍忙推周吉婕道:"你瞧,你瞧,那是令兄麼?我倒沒有知道,你還有個哥哥。

    "吉婕狠狠的瞅了她一眼,然後把眉毛一聳,似笑非笑的說道:"我頂不愛聽人說我長得像喬琪喬。

    我若生着他那一張鬼臉子,我可受不了!趁早嫁個回教的人,好終年蒙着面幕!"薇龍猛然記起,聽見人說過,周吉婕和喬琪喬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裡面的詳情,又是"不可說,不可說"了。

    難怪吉婕諱莫如深。

    于是自悔失言,連忙打了個岔,混了過去。

     誰知吉婕雖然滿口的鄙薄喬琪喬,對于他的行動依然是相當的注意。

    過不了五分鐘,她握着嘴格格的笑了起來,悄悄的向薇龍道:"你留神看,喬琪老是在你姑媽跟前轉來轉去,你姑媽越是不理他,他越是有意的在她面前賣俏,這下子老太太可真要惱了!"薇龍這一看,别的還沒有看見,第一先注意到盧兆麟的态度大變,顯然是和梁太太談得漸漸入港了。

    兩個人四顆眼珠子,似乎是用線穿成一串似的,難解難分。

    盧兆麟和薇龍自己認識的日子不少了,似乎還沒有到這個程度。

    薇龍忍不住一口氣堵住喉嚨口,噎得眼圈子都紅了,暗暗罵道:"這笨蟲!這笨蟲!男人都是這麼糊塗麼?"再看那喬琪喬果然把一雙手抄在袋裡,隻管在梁太太面前穿梭似的踱來踱去,嘴裡和人說着話,可是全神凝注在梁太太身上,把那眼風一五一十的送了過來。

    引得全體賓客聯帶的注意到梁太太與盧兆麟。

    他們三個人,眉毛官司打得熱鬧,旁觀者看得有趣,都忍不住發笑。

    梁太太盡管富有涵養,也有點踧踖不安起來。

    她把果子汁的杯子一推,手搭在椅背上,遠遠的向薇龍使了個眼色,薇龍向喬琪喬看看,梁太太便微微點了點頭。

    薇龍隻得抛下了周吉婕,來敷衍喬琪喬。

     她迎着他走去,老遠的就含笑伸出手來,說道:"你是喬琪麼?也沒有人給我們介紹一下。

    "喬琪喬和她握了手之後,依然把手插在袋裡,站在那裡微笑着,上上下下的打量她。

    薇龍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綢旗袍,給他那雙綠眼睛一看,她覺得她的手臂像熱騰騰的牛奶似的,從青色的壺裡倒了出來,管也管不住,整個的自己全潑出來了;連忙定了一定神,笑道:"你瞧着我不順眼麼?怎麼把我當眼中釘似的,隻管瞪着我!"喬琪喬道:"可不是眼中釘!這顆釘恐怕沒有希望拔出來了。

    留着做個永遠的紀念罷。

    "薇龍笑道:"你真會說笑話。

    這兒太陽曬得怪熱的,到那邊陰涼些的地方去走走罷。

    " 兩人一同走着路,喬琪輕輕的歎了一口氣道:"我真該打,怎麼我竟不知道香港有你這麼個人?"薇龍道:"我住到姑媽這兒來之後,你沒大來過。

    我又不常出去玩。

    不然,想必沒有不認識你的道理。

    你是在外面非常活動的,我知道。

    "喬琪喬道:"差一點我就錯過了這機會。

    真的,你不能想像這事夠多麼巧!也許我們生在兩個世紀裡,也許我們生在同一個世紀裡,可是你比我們早生了二十年。

    十年就夠糟的了。

    若是我比你早生二十年,那還許不要緊。

    我想我老不至于太讨人厭的,你想怎樣?"薇龍笑道:"說說就不成話了。

    " 她再向他看了一眼,試着想像他老了之後是什麼模樣。

    他比周吉婕還要沒血色,連嘴唇都是蒼白的,和石膏像一般。

    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了下去了。

    人是高個子,也生得停勻,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麼服貼、随便,使人忘記了他的身體的存在。

    和他一比,盧兆麟顯得粗蠢了許多。

    薇龍正因為盧兆麟的緣故,痛恨着梁太太。

    喬琪喬是她所知道的唯一能夠抗拒梁太太的魔力的人,她這麼一想,不免又向喬琪喬添了幾分好感。

     喬琪問知她是上海來的,便道:"你喜歡上海還是喜歡香港?"薇龍道:"風景自然香港好。

    香港有名的是它的海岸,如果我會遊泳,大約我會更喜歡香港。

    "喬琪道:"慢慢的我教你──如果你肯的話。

    "又道:"你的英文說得真好。

    "薇龍道:"哪兒的話?一年前,我在學校課室以外從來不說英文的,最近才跟着姑媽的朋友們随口說兩句;文法全不對。

    "喬琪道:"你沒說慣,有些累,是不是?我們别說英文了。

    "薇龍道:"那麼說什麼呢?你又不懂上海話,我的廣東話也不行。

    "喬琪道:"什麼都别說。

    你跟那班無聊的人應酬了半天,也該歇一歇了。

    "薇龍笑道:"被你這一說,我倒真覺得有點吃力了。

    "便揀了一張長椅坐下,喬琪也跟着坐下了。

    隔了一會兒,薇龍噗哧一笑道:"靜默三分鐘,倒像緻哀似的。

    "喬琪道:"兩個人一塊兒坐着,非得說話不可麼?"一面說,一面把手臂伸了過來,搭在薇龍背後的椅靠上。

    薇龍忙道:"我們還是談談話的好。

    "喬琪道:"你一定要說話,我說葡萄牙話給你聽。

    "當下低低的說了起來,薇龍側着頭,抱着膝蓋,聽了半晌,笑道:"我又不懂你在說些什麼。

    多半你在罵我呢!"喬琪柔聲道:"你聽我的口氣是在罵你麼?"薇龍突然紅了臉,垂下頭。

    喬琪道:"我要把它譯成英文說給你聽,隻怕我沒有這個膽量。

    "薇龍掩住耳朵道:"誰要聽?"便立起身來向人叢中走去。

     那時天色已經暗了,月亮才上來,黃黃的,像玉色緞子上,刺繡時彈落了一點香灰,燒糊了一小片。

    薇龍回頭見喬琪跟在後面,便道:"這會子我沒有工夫跟你纏了,你可不要再去攪擾我姑媽。

    謝謝你!"喬琪道:"你不知道,我就想看你姑媽發慌。

    她是難得發慌的。

    一個女人,太鎮靜過分了,四平八穩的,那就欠可愛。

    "薇龍啐了一聲,再三叮囑他不要去招姑媽的讨厭。

    喬琪輕輕的笑道:"你姑媽是難得失敗的,但是對于我,她失敗了。

    今天她正在志得意滿的時候,偏偏看見了我,處處提醒她上次的失敗,也難怪她生氣。

    "薇龍道:"你再滿嘴胡說,我也要生氣了。

    "喬琪道:"你要我走開,我就走。

    你得答應我明天我們一塊兒去吃飯。

    "薇龍道:"我不能夠。

    你知道我不能夠!"喬琪道:"我要看見你,必得到這兒來麼?你姑媽不準我上門呢!今天是因為這兒人多,她下不了面子,不然,我早給轟出去了。

    "薇龍低頭不語。

    正說着,恰巧梁太太和盧兆麟各人手裡擎着一杯雞尾酒,潑潑灑灑的,并肩走了過來,兩人都帶了七八分酒意了。

    梁太太看見薇龍,便道:"你去把吉婕找來,給我們彈琴。

    趁大家沒散,我們唱幾支歌,熱熱鬧鬧。

    "薇龍答應着,再看喬琪喬,早一溜不知去向了。

     薇龍四處尋不到周吉婕,問娘姨們,回說在樓上洗臉呢。

    薇龍上了樓,隻見姑母的浴室裡點着燈,周吉婕立在鏡子前面,用小方塊的棉紙蘸了淨膚膏擦去了臉上的浮油。

    薇龍道:"他們請你下去彈琴呢。

    "吉婕道:"又不知道是誰要露一露金嗓子了!我沒有那麼大的耐心去伴奏。

    "薇龍笑道:"沒有誰獨唱,大家唱幾支流行歌射射熱鬧。

    "吉婕把棉紙撚成一團,向鏡子上一擲,說道:"熱鬧倒夠熱鬧的。

    那班人,都是破竹嗓子,每個人一開口就像七八個人合唱似的。

    "薇龍噗哧一笑,斜倚在門框上道:"你醉了!"吉婕道:"可不是?給他們灌的。

    "她喝了幾杯酒,臉上更是刷白的,隻是眼圈兒有點紅。

    薇龍道:"今天這些人,你仿佛都很熟。

    "吉婕道:"華南大學的學生,我原認識不少,他們逢時遇節舉行茶舞會或是晚餐舞,或是野宴,總愛拉扯上我們姊妹,去年我姊姊進了華南大學,自然更少不了我們一份兒了。

    "薇龍道:"明年畢了業,打算進華南麼?"吉婕道:"依我的意思,我恨不得遠走高飛,到澳洲或是檀香山去進大學,在香港待得膩死了。

    "薇龍道:"那喬琪喬,也在華南大學念書麼?"吉婕道:"他!他在喬家可以算是出類拔萃的不成材了!五年前他考進了華大,念了半年就停了。

    去年因為我姊姊吉妙的緣故,他又進了華大,鬧了許多話柄子。

    虧得他老子在兄弟中頂不喜歡他,不然早給他活活氣死了。

    薇龍你不知道,雜種的男孩子們,再好的也是脾氣有點陰沉沉的,帶點丫頭氣。

    "薇龍有一句話到口頭又咽了下去,向吉婕笑了一笑。

    吉婕連忙說道:"是呀!我自己也是雜種人,我就吃了這個苦。

    你看,我們的可能的對象全是些雜種的男孩子。

    中國人不行,因為我們受的外國式的教育,跟純粹的中國人攪不來。

    外國人也不行!這兒的白種人哪一個不是種族觀念極深的?就使他本人肯了,他們的社會也不答應。

    誰娶了東方人,這一輩子的事業就完了。

    這個年頭兒,誰是那個羅曼蒂克的傻子?"薇龍倒想不到她竟和自己深談起來了,當下點點頭,啃着手指甲笑道:"真的!我從來沒有想到這一層。

    原來你們選擇的範圍這麼窄!"吉婕道:"就為了這個,吉妙也是一心的希望能夠離開香港。

    這兒殖民地的空氣太濃厚了;換個地方,種族的界限該不會這麼嚴罷?總不見得普天下就沒有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

    "說着,眼圈兒上的紅暈更深了一層。

    薇龍笑道:"你真醉了,好端端的傷起心來!"頓了一頓,又含笑問道:"後來呢?"吉婕不懂,問道:"後來?"薇龍道:"喬琪喬和你姊姊。

    "吉婕道:"哦,你說的是他們。

    後來可笑的事多着呢!把姊姊氣得不得了,你不知道喬琪那張嘴夠多麼壞,在外頭造了多大的謠言……"一語未完,睨兒敲門進來,說底下在催請了。

    吉婕隻得草草收拾完畢,和薇龍一同下樓,一路走,一路說着話。

     兩人在客廳裡一露面,大家就一陣拍手,迫着薇龍唱歌。

    薇龍推辭不得,唱了一支"緬甸之夜";唱完了,她留心偷看梁太太的神色,知道梁太太對于盧兆麟還不是十分拿得穩,自己若是風頭出得太足,引起過分的注意,隻怕她要犯疑心病,因此執意不肯再唱了。

    這園會本來算是吃下午茶的,玩到了七八點鐘,也就散了。

    梁太太和薇龍隻顧張羅客人,自己卻不曾吃到東西,這時便照常進膳。

    梁太太因為盧兆麟的事,有點心虛,對薇龍加倍的親近體貼。

    兩人一時卻想不出什麼話來說;梁太太隻說了一句:"今天的巧克力蛋糕做得可不好,以後你記着,還是問喬家借他們的大司務來幫一天忙。

    "薇龍答應着,梁太太手裡使刀切着冷牛舌頭,隻管對着那牛舌頭微笑。

    過了一會,她拿起水杯來喝水,又對着那玻璃杯怔怔的發笑。

    伸手拿胡椒瓶的時候,似乎又觸動了某種回憶,嘴角的笑痕更深了。

     薇龍暗暗的歎了一口氣,想道:"女人真是可憐!男人給了她幾分好顔色看,就歡喜得這個樣子!"梁太太一擡頭瞥見了薇龍,忽然含笑問道:"你笑什麼?"薇龍倒呆住了,答道:"我幾時笑來?"梁太太背後的松木碗櫥上陳列着一張大銀盾,是梁太太捐助皇家醫學會香港支會基本金所得的獎牌,光可鑒人,薇龍一瞧銀盾裡反映的自己的臉,可不是笑微微的,連忙正了一正臉色。

    梁太太道:"賴什麼!到底小孩子家,一請客,就樂得這樣!"說完了,她又笑吟吟的去吃她的牛舌頭,薇龍偶一大意,嘴角又向上牽動着,笑了起來,因皺着眉向自己說道:"你這是怎麼了?你有生氣的理由,怎麼一點兒不生氣?古時候的人'敢怒不敢言',你連怒都不敢了麼?"可是她的心,在梁太太和盧兆麟身上,如蜻蜓點水似的,輕輕一掠,又不知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姑侄二人這一頓飯,每人無形中請了一個陪客,所以實際上是四個人一桌,吃得并不寂寞。

     晚餐後,薇龍回到卧室裡來,睨兒正在那兒鋪床,把一套月白色的睡衣折好了,攤在枕頭上。

    一見薇龍,便笑道:"那喬琪喬,對你很注意呀!"薇龍冷笑道:"真是怪了,這姓喬的也不知是什麼了不得的人,誰都看不得他跟我多說了兩句話!"睨兒道:"這個人……雖然不是了不得的人,可是不好惹。

    "薇龍聳了一聳肩膀道:"誰惹他來着!"睨兒道:"你不惹他,他來惹你,不是一樣的麼?"薇龍一面向浴室裡走,一面道:"好,好了,不用你說,剛才周吉婕已經一五一十把他的劣報告了一遍,想必你在門外面早聽清楚了。

    "說着,便要關浴室的門。

    睨兒夾腳跟了進來,說道:"姑娘你不知道,他在外面盡管胡鬧,還不打緊,頂糟的一點就是:他老子不喜歡他。

    他娘嫁過來不久就失了寵,因此手頭并沒有攢下錢。

    他本人又不肯學好,喬誠爵士向來就不愛管他的事。

    現在他老子還活着,他已經拮據得很,老是打饑荒。

    将來老子死了,丢下二十來房姨太太,十幾個兒子,就連眼前的紅人兒也分不到多少家私,還輪得到他?他除了玩之外,什麼本領都沒有,将來有得苦吃呢。

    "薇龍默然,向睨兒眼睜睜瞅了半晌,方笑道:"你放心,我雖傻,也傻不到那個地步。

    " 她既然說出了這句話,果然以後寸步留心。

    喬琪喬并沒有再度闖入梁宅,但是每逢她出去應酬,不論是什麼集會,總有他在座。

    薇龍對于他便比初見面時冷淡了許多。

    她這一向格外在外面應酬得忙碌;梁太太舍得放她出去,卻是因為嫌她在家裡礙眼。

    梁太太正與盧兆麟打得火熱,知道薇龍和盧兆麟是有過一點特别的感情的,猜度着薇龍心裡不免存着芥蒂,因此巴不得她暫時離了眼前,免盧兆麟分了心。

    誰知好事多磨,梁太太的舊歡司徒協忽然回香港來了。

    那司徒協雖然年紀不小了,性情卻比少年人還要毛躁,又愛多心。

    梁太太不願為了一時的歡娛,得罪了多年的朋友,因将盧兆麟捺過一邊,聚精會神的來敷衍司徒協。

     這一天,薇龍和梁太太同赴一個晚宴,座中嘉賓濟濟,也有喬琪喬,也有司徒協。

    席散後梁太太邀司徒協到她家裡來看看浴室牆上新砌的櫻桃紅玻璃磚;司徒協原是汕頭搪瓷業巨頭,她願意得到内行的批評。

    當下她領了薇龍,乘司徒協的汽車一同回家,半路上下起傾盆大雨來。

    那時正是初夏,黃梅季節的開始。

    黑郁郁的山坡上,烏沉沉的風卷着白辣辣的雨,一陣急似一陣,把那雨點兒擠成車輪大的團兒,在汽車頭上的燈光的掃射中,像白繡球似的滾動。

    遍山的肥樹也彎着腰縮成一團;像綠繡球,跟在白繡球的後面滾。

     三個人在汽車裡坐着,梁太太在正中;薇龍怕熱,把身子撲在面前的座位的靠背,迎着濕風,狂吹了一陣,人有點倦了,便把頭枕在臂彎裡。

    這姿勢,突然使她聯想到喬琪喬有這麼一個特别的習慣,他略微一用腦子的時候,總喜歡把臉埋在臂彎裡,靜靜的一會,然後擡起頭來笑道:"對了,想起來了!"那小孩似的神氣,引起薇龍一種近于母性愛的反應。

    她想去吻他的腦後的短頭發,吻他的正經地用力思索着的臉,吻他的袖子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