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
關燈
小
中
大
流蘇到了這個地步,反而懊悔她有柳原在身邊,一個人仿佛有了兩個身體,也就蒙了雙重危險。
一彈子打不中她,還許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殘廢了,她的處境更是不堪設想。
她若是受了傷,為了怕拖累他,也隻有橫了心求死。
就是死了,也沒有孤身一個人死得幹淨爽利。
她料着柳原也是這般想。
别的她不知道,在這一刹那,她隻有他,他也隻有她。
上海為了"節省天光",将所有的時鐘都撥快了一小時,然而白公扪裡說:"我們用的是老鐘,"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
他們唱歌唱走了闆,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胡琴咿咿啞啞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胡琴上的故事是應當由光豔的伶人來搬演的,長長的兩片紅胭脂夾住瓊瑤鼻,唱了、笑了,袖子擋住了嘴……然而這裡隻有白四爺單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陽台上,拉着胡琴。
正拉着,樓底下門鈴響了。
這在白公扪是一件稀罕事,按照從前的規矩,晚上絕對不作興出去拜客。
晚上來了客,或是憑空裡接到一個電報,那除非是天字第一号的緊急大事,多半是死了人。
四爺凝身聽着,果然三爺三奶奶四奶奶一路嚷上樓來,急切間不知他們說些什麼。
陽台後面的堂屋裡,坐着六小姐、七小姐、八小姐,和三房四房的孩子們,這時都有些皇皇然,四爺在陽台上,暗處看亮處,分外眼明,隻見門一開,三爺穿着汗衫短,開兩腿站在門檻上,背過手去,啪啦啪啦打股際的蚊子,遠遠的向四爺叫道:"老四你猜怎麼着?六妹離掉的那一位,說是得了肺炎,死了!"四爺放下胡琴往房裡走,問道:"是誰來給的信?"三爺道:"徐太太。
"說着,回過頭用扇子去攆三奶奶道:"你别跟上來射熱鬧呀,徐太太還在樓底下呢,她胖,怕爬樓,你還不去陪陪她!"三奶奶去了,四爺若有所思道:"死的那個不是徐太太的親戚麼?"三爺道:"可不是。
看這樣子,是他們家特為托了徐太太來遞信給我們的,當然是有用意的。
"四爺道:"他們莫非是要六妹去奔喪?"三爺用扇子柄刮了刮頭皮道:"照說呢,倒也是應該……"他們同時看了六小姐一眼,白流蘇坐在屋子的一角,慢條斯理着一雙拖鞋,方才三爺四爺一遞一聲說話,仿佛是沒有她發言的餘地,這時她便淡淡的道:"離過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婦,讓人家笑掉了牙齒!"她若無其事地繼續做她的鞋子,可是手頭上直冒冷汗,針澀了,再也拔不過去。
三爺道:"六妹,話不是這樣說。
他當初有許多對不起你的地方,我們全知道。
現在人已經死了,難道你還記在心裡?他丢下的那兩個姨奶奶,自然是守不住的。
你這會子堂堂正正的回去替他戴孝主喪,誰敢笑你?你雖然沒生下一男半女,他的侄子多着呢,随你挑一個,過繼過來。
家私雖然不剩什麼了,他家是個大族,就是撥你看守祠堂,也餓不死你母子。
"白流蘇冷笑道:"三哥替我想得真周到,就可惜晚了一步,婚已經離了這麼七八年了。
依你說,當初那些法律手續都是糊鬼不成?我們可不能拿着法律鬧着玩哪!"三爺道:"你别動不動就拿法律來吓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這天理人情,三綱五常,可是改不了!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流蘇站起身來道:"你這話,七八年前為什麼不說?"三爺道:"我隻怕你多了心,隻當我們不肯收容你。
"流蘇道:"哦?現在你就不怕我多了心?你把我的錢用光了,你就不怕我多心了?"三爺直問到她臉上道:"我用了你的錢?我用了你幾個大錢?你住在我們家,吃我們的,喝我們的,從前還罷了,添個人不過添雙筷子,現在你去打聽打聽看,米是什麼價錢?我不提錢,你倒提起錢來了!" 四奶奶站在三爺背後,笑了一聲道:"自己骨肉,照說不該提錢的話。
提起錢來,這話可就長了!我早就跟我們老四說過──我說:老四你去勸勸三爺,你們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錢哪,沒的沾上了晦氣!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變成了敗家子。
回到娘家來,眼見得娘家就要敗光了──天生的掃帚星!"三爺道:"四奶奶這話有理。
我們那時候,如果沒讓她入股子,決不至于弄得一敗塗地!" 流蘇氣得渾身亂顫,把一雙了一半的拖鞋面子抵住了下颔,下颔抖得仿佛要落下來。
三爺又道:"想當初你哭哭啼啼回家來,鬧着要離婚,怪隻怪我是個血性漢子,眼見你給他打成那個樣子,心有不忍,一拍胸脯子站出來說:'好!我白老三窮雖窮,我家裡短不了我妹子這一碗飯!'我隻道你們年少夫妻,誰沒有個脾氣?大不了回娘家來個三年五載的,兩下裡也就回心轉意了。
我若知道你們認真是一刀兩斷,我會幫着你辦離婚麼!拆散人家夫妻,是絕子絕孫的事。
我白老三是有兒子的人,我還指望着他們養老呢!"流蘇氣到了極點,反倒放聲笑了起來道:"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們窮了,是我把你們吃窮了。
你們虧了本,是我帶累了你們。
你們死了兒子,也是我害了你們傷了陰骘!"四奶奶一把揪住了她兒子的衣領,把她兒子的頭去撞流蘇,叫道:"赤口白舌的咒起孩子來了!就憑你這句話,我兒子死了,我就得找着你!"流蘇連忙一閃身躲過了,抓住了四爺道:"四哥你瞧,你瞧──你──你倒是評評理看!"四爺道:"你别着急呀,有話好說,我們從長計議。
三哥這都是為你打算──"流蘇賭氣撒開了手,一迳進裡屋去了。
屋裡沒有燈,影影綽綽的隻看見珠羅紗帳子裡,她母親躺在紅木大床上,緩緩揮動白團扇。
流蘇走到床跟前,雙膝一軟,就跪了下來,伏在床沿上,哽咽道:"媽。
"白老太太耳朵還好,外間屋裡說的話,她全聽見了。
她咳嗽了一聲,伸手在枕邊摸索到了小痰罐子,吐了一口痰,方才說道:"你四嫂就是這樣碎嘴子,你可不能跟她一樣的見識。
你知道,各人有各人的難處,你四嫂天生的強要性兒,一向管着家,偏生你四哥不争氣,狂嫖濫賭,玩出一身病來不算,不該挪了公賬上的錢,害得你四嫂面上無光,隻好讓你三嫂當家,心裡咽不下這口氣,着實不舒坦。
你三嫂精神又不濟,支持這份家,可不容易!種種地方,你得體諒他們一點。
"流蘇聽她母親這話風,一味的避重就輕,自己覺得沒意思,隻得一言不發。
白老太太翻身朝裡睡了,又道:"先兩年,東拼西射的,賣一次田,還夠兩年吃的。
現在可不行了。
我年紀大了,說聲走,一撒手就走了,可顧不得你們。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跟着我,總不是長久之計。
倒是回去是正經。
領個孩子過活,熬個十幾年,總有你出頭之日。
" 正說着,門簾一動,白老太太道:"是誰?"四奶奶探頭進來道:"媽,徐太太還在樓下呢,等着跟您說七妹的婚事。
"白老太太道:"我這就起來,你把燈撚開。
"屋裡點上了燈,四奶奶扶着老太太坐起身來,伺候她穿衣下床。
白老太太問道:"徐太太那邊找到了合适的人?"四奶奶道:"聽她說得怪好的,就是年紀大了幾歲。
"白老太太咳了一聲道:"寶絡這孩子,今年也二十四了,真是我心上一個疙瘩。
白替她操了心,還讓人家說我:她不是我親生的,我存心擱了她!"四奶奶把老太太攙到外房去,老太太道:"你把我那兒的新茶葉拿出來,給徐太太泡一碗,綠洋鐵筒子裡的是大姑奶奶去年帶來的龍井,高罐兒裡的是碧螺春,别弄錯了。
"四奶奶答應着,一面叫喊道:"來人哪!開燈!"隻聽見一陣腳步響,來了些粗手大腳的孩子們,幫着大媽子把老太太搬運下樓去了。
四奶奶一個人在外間屋裡翻箱倒櫃找尋老太太的私房茶葉,忽然笑道:"咦!七妹,你打哪兒鑽出來了,吓我一跳!我說怎麼的,剛才你一晃就不見影兒了!"寶絡細聲道:"我在陽台上乘涼。
"四奶奶格格笑道:"害臊呢!我說,七妹,趕明兒你有了婆家,凡事可得小心一點,别那麼由着性兒鬧。
離婚豈是容易的事?要離就離了,稀松平常!果真那麼容易,你四哥不成材,我幹嘛不離婚哪!我也有娘家呀,我不是沒處可投奔的。
可是這年頭兒,我不能不給他們劃算劃算,我是有點人心的,就得顧着這一點,不能靠定了人家,把人家拖窮了。
我還有三分廉恥呢!" 白流蘇在她母親床前凄凄涼涼跪着,聽見了這話,把手裡的花鞋幫子緊緊按在心口上,戳在鞋上的一枚針,紮了手也不覺得疼。
小聲道:"這屋子裡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她的聲音灰暗而輕飄,像斷斷續續的塵灰吊子。
她仿佛做夢似的,滿頭滿臉都挂着塵灰吊子,迷迷糊糊向前一撲,自己以為是枕住了她母親的膝蓋,嗚嗚咽咽哭了起來道:"媽,媽,你老人家給我做主!"她母親呆着臉,笑嘻嘻的不作聲。
她摟住她母親的腿,使勁搖撼着,哭道:"媽!媽!"恍惚又是多年前,她還隻十來歲的時候,看了戲出來,在傾盆大雨中和家裡人擠散了。
她獨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瞪着眼看她,隔着雨淋淋的車窗,隔着一層層無形的玻璃罩──無數的陌生人。
人人都關在他們自己的小世界裡,她撞破了頭也撞不進去,她似乎是魇住了。
忽然聽見背後有腳步聲,猜着是她母親來了。
便竭力定了一定神,不言語。
她所祈求的母親與她真正的母親根本是兩個人。
那人走到床前坐下了,一開口,卻是徐太太的聲音。
徐太太勸道:"六小姐,别傷心了,起來,起來,大熱的天……"流蘇撐着床勉強站了起來,道:"嬸子,我……我在這兒再也待不下去了。
早就知道人家多嫌着我,就隻差明說。
今兒當面鑼,對面鼓,發過話了,我可沒有臉再住下去了!"徐太太扯她在床沿上一同坐下,悄悄的道:"你也太老實了,不怪人家欺侮你,你哥哥們把你的錢盤來盤去盤光了!就養活你一輩子也是應該的。
"流蘇難得聽見這幾句公道話,且不問她是真心還是假意,先就從心裡熱起來,淚如雨下,道:"誰叫我自己糊塗呢!就為了這幾個錢,害得我要走也走不開。
"徐太太道:"年紀輕輕的人,不怕沒有活路。
"流蘇道:"有活路,我早走了!我又沒念過兩年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能做什麼事?"徐太太道:"找事,都是假的,還是找個人是真的。
"流蘇道:"那怕不行,我這一輩子早完了。
"徐太太道:"這句話,隻有有錢的人,不愁吃,不愁穿,才有資格說。
沒錢的人,要完也完不了哇!你就剃了頭發當姑子去,化個緣罷,也還是塵緣──離不了人!"流蘇低頭不語。
徐太太道:"你這件事,早兩年托了我,又要好些。
"流蘇微微一笑道:"可不是,我已經二十八了。
"徐太太道:"放着你這樣好的人才,二十八也不算什麼,我替你留心着。
說着我又要怪你了,離了婚七八年了,你早點兒拿定了主意,遠走高飛,少受多少氣!"流蘇道:"嬸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哪兒肯放我們出去交際?倚仗着家裡人罷,别說他們根本不贊成,就是贊成了,我底下還有兩個妹妹沒出閣,三哥四哥的幾個女孩子也漸漸的長大了,張羅她們還來不及呢!還顧得到我?" 徐太太笑道:"提起你妹妹,我還等着他們的回話呢。
"流蘇道:"七妹的事,有希望麼?"徐太太道:"說得有幾分眉目了。
剛才我有意的讓娘兒們自己商議商議,我說我上去瞧瞧六小姐就來;現在可該下去了。
你送我下去,成不成?"流蘇隻得扶着徐太太下樓,樓梯又舊,徐太太又胖,走得吱吱格格一片響。
到了堂屋裡,流蘇欲待開燈,徐太太道:"不用了,看得見。
他們就在東廂房裡。
你跟我來,大家說說笑笑,事情也就過去了,不然,明兒吃飯的時候免不了要見面的,反而僵得慌。
"流蘇聽不得"吃飯"這兩個字,心裡一陣刺痛,哽着嗓子,強笑道:"多謝嬸子──可是我這會子身子有點不舒服,實在不能夠見人,隻怕失魂落魄的,說話闖了禍,反而辜負了您待我的一片心。
"徐太太見流蘇一定不肯,也就罷了,自己推門進去。
門掩上了,堂屋裡暗着,門的上端的玻璃格子裡透進兩方黃色的燈光,落在青磚地上。
朦胧中可以看見堂屋裡順着牆高高下下堆着一排書箱,紫檀匣子,刻着綠泥款識。
正中天然幾上,玻璃罩子裡,擱着琺藍自鳴鐘,機括早壞了,停了多年。
兩旁垂着朱紅對聯,閃着金色壽字團花,一朵花托住一個墨汁淋漓的大字。
在微光裡,一個個的字都像浮在半空中,離着紙老遠。
流蘇覺得自己就是對聯上的一個字,虛飄飄的,不落實地。
白公扪有這麼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這裡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一千年。
可是這裡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為每天都是一樣的單調與無聊。
流蘇交叉着胳膊,抱住她自己的頸項。
七八年一霎眼就過去了。
你年輕麼?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這裡,青春是不希罕的。
他們有的是青春──孩子一個個的被生出來,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紅嫩的嘴,新的智慧。
一年又一年的磨下來,眼睛鈍了,人鈍了,下一代又生出來了。
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紅灑金的輝煌的背景裡去,一點一點的淡金便是從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流蘇突然叫了一聲,掩住自己的眼睛,跌跌沖沖往樓上爬,往樓上爬……上了樓,到了她自己的屋子裡,她開了燈,撲在穿衣鏡上,端詳她自己。
還好,她還不怎麼老。
她那一類的嬌小的身軀是最不顯老的一種,永遠是纖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
她的臉,從前是白得像磁,現在由磁變為玉──半透明的輕青的玉。
上颔起初是圓的,近年來漸漸的尖了,越顯得那小小的臉,小得可愛。
臉龐原是相當的窄,可是眉心很寬。
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
陽台上,四爺又拉起胡琴來了,依着那抑揚頓挫的調子,流蘇不由得偏着頭,微微飛了個眼風,做了個手勢。
她對鏡子這一表演,那胡琴聽上去便不是胡琴,而是笙箫琴瑟奏着幽沉的廟堂舞曲。
她向左走了幾步,又向右走了幾步,她走一步路都仿佛是合著失了傳的古代音樂的節拍。
她忽然笑了──陰陰的,不懷好意的一笑,那音樂便戛然而止。
外面的胡琴繼續拉下去,可是胡琴訴說的是一些遼遠的忠孝節義的故事,不與她相關了。
這時候,四爺一個人躲在那裡拉胡琴,卻是因為他自己知道樓下的家庭會議中沒有他置喙的餘地。
徐太太走了之後,白公扪裡少不得将她的建議加以研究和分析。
徐太太打算替寶絡做媒說給一個姓範的,那人最近和徐先生在礦務上有相當密切的聯絡,徐太太對于他的家世一向就很熟悉,認為絕對可靠。
那範柳原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華僑,有不少的産業分布在錫蘭馬來西亞等處。
範柳原今年三十二歲,父母雙亡。
白家衆人質問徐太太,何以這樣的一個标準夫婿到現在還是獨身的,徐太太告訴他們範柳原從英國回來的時候,無數的太太們緊扯白臉的把女兒送上門來,硬要推給他,勾心鬥角,各顯神通,大大熱鬧過一番。
這一捧卻把他捧壞了,從此他把女人看成他腳底下的泥。
由于幼年時代的特殊環境,他脾氣本來就有點怪僻。
他父母的結合是非正式的,他父親一次出洋考察,在倫敦結識了一個華僑交際花,兩人秘密地結了婚。
原籍的太太也有點風聞。
因為懼怕太太的報複,那二夫人始終不敢回國,範柳原就是在英國長大的。
他父親故世以後,雖然大太太有兩個女兒,範柳原要在法律上确定他的身分,卻有種種棘手之處。
他孤身流落在英倫,很吃過一些苦,然後方才獲得了繼承權。
至今範家的族人還對他抱着仇視的态度
一彈子打不中她,還許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殘廢了,她的處境更是不堪設想。
她若是受了傷,為了怕拖累他,也隻有橫了心求死。
就是死了,也沒有孤身一個人死得幹淨爽利。
她料着柳原也是這般想。
别的她不知道,在這一刹那,她隻有他,他也隻有她。
上海為了"節省天光",将所有的時鐘都撥快了一小時,然而白公扪裡說:"我們用的是老鐘,"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
他們唱歌唱走了闆,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胡琴咿咿啞啞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胡琴上的故事是應當由光豔的伶人來搬演的,長長的兩片紅胭脂夾住瓊瑤鼻,唱了、笑了,袖子擋住了嘴……然而這裡隻有白四爺單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陽台上,拉着胡琴。
正拉着,樓底下門鈴響了。
這在白公扪是一件稀罕事,按照從前的規矩,晚上絕對不作興出去拜客。
晚上來了客,或是憑空裡接到一個電報,那除非是天字第一号的緊急大事,多半是死了人。
四爺凝身聽着,果然三爺三奶奶四奶奶一路嚷上樓來,急切間不知他們說些什麼。
陽台後面的堂屋裡,坐着六小姐、七小姐、八小姐,和三房四房的孩子們,這時都有些皇皇然,四爺在陽台上,暗處看亮處,分外眼明,隻見門一開,三爺穿着汗衫短,開兩腿站在門檻上,背過手去,啪啦啪啦打股際的蚊子,遠遠的向四爺叫道:"老四你猜怎麼着?六妹離掉的那一位,說是得了肺炎,死了!"四爺放下胡琴往房裡走,問道:"是誰來給的信?"三爺道:"徐太太。
"說着,回過頭用扇子去攆三奶奶道:"你别跟上來射熱鬧呀,徐太太還在樓底下呢,她胖,怕爬樓,你還不去陪陪她!"三奶奶去了,四爺若有所思道:"死的那個不是徐太太的親戚麼?"三爺道:"可不是。
看這樣子,是他們家特為托了徐太太來遞信給我們的,當然是有用意的。
"四爺道:"他們莫非是要六妹去奔喪?"三爺用扇子柄刮了刮頭皮道:"照說呢,倒也是應該……"他們同時看了六小姐一眼,白流蘇坐在屋子的一角,慢條斯理着一雙拖鞋,方才三爺四爺一遞一聲說話,仿佛是沒有她發言的餘地,這時她便淡淡的道:"離過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婦,讓人家笑掉了牙齒!"她若無其事地繼續做她的鞋子,可是手頭上直冒冷汗,針澀了,再也拔不過去。
三爺道:"六妹,話不是這樣說。
他當初有許多對不起你的地方,我們全知道。
現在人已經死了,難道你還記在心裡?他丢下的那兩個姨奶奶,自然是守不住的。
你這會子堂堂正正的回去替他戴孝主喪,誰敢笑你?你雖然沒生下一男半女,他的侄子多着呢,随你挑一個,過繼過來。
家私雖然不剩什麼了,他家是個大族,就是撥你看守祠堂,也餓不死你母子。
"白流蘇冷笑道:"三哥替我想得真周到,就可惜晚了一步,婚已經離了這麼七八年了。
依你說,當初那些法律手續都是糊鬼不成?我們可不能拿着法律鬧着玩哪!"三爺道:"你别動不動就拿法律來吓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這天理人情,三綱五常,可是改不了!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流蘇站起身來道:"你這話,七八年前為什麼不說?"三爺道:"我隻怕你多了心,隻當我們不肯收容你。
"流蘇道:"哦?現在你就不怕我多了心?你把我的錢用光了,你就不怕我多心了?"三爺直問到她臉上道:"我用了你的錢?我用了你幾個大錢?你住在我們家,吃我們的,喝我們的,從前還罷了,添個人不過添雙筷子,現在你去打聽打聽看,米是什麼價錢?我不提錢,你倒提起錢來了!" 四奶奶站在三爺背後,笑了一聲道:"自己骨肉,照說不該提錢的話。
提起錢來,這話可就長了!我早就跟我們老四說過──我說:老四你去勸勸三爺,你們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錢哪,沒的沾上了晦氣!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變成了敗家子。
回到娘家來,眼見得娘家就要敗光了──天生的掃帚星!"三爺道:"四奶奶這話有理。
我們那時候,如果沒讓她入股子,決不至于弄得一敗塗地!" 流蘇氣得渾身亂顫,把一雙了一半的拖鞋面子抵住了下颔,下颔抖得仿佛要落下來。
三爺又道:"想當初你哭哭啼啼回家來,鬧着要離婚,怪隻怪我是個血性漢子,眼見你給他打成那個樣子,心有不忍,一拍胸脯子站出來說:'好!我白老三窮雖窮,我家裡短不了我妹子這一碗飯!'我隻道你們年少夫妻,誰沒有個脾氣?大不了回娘家來個三年五載的,兩下裡也就回心轉意了。
我若知道你們認真是一刀兩斷,我會幫着你辦離婚麼!拆散人家夫妻,是絕子絕孫的事。
我白老三是有兒子的人,我還指望着他們養老呢!"流蘇氣到了極點,反倒放聲笑了起來道:"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們窮了,是我把你們吃窮了。
你們虧了本,是我帶累了你們。
你們死了兒子,也是我害了你們傷了陰骘!"四奶奶一把揪住了她兒子的衣領,把她兒子的頭去撞流蘇,叫道:"赤口白舌的咒起孩子來了!就憑你這句話,我兒子死了,我就得找着你!"流蘇連忙一閃身躲過了,抓住了四爺道:"四哥你瞧,你瞧──你──你倒是評評理看!"四爺道:"你别着急呀,有話好說,我們從長計議。
三哥這都是為你打算──"流蘇賭氣撒開了手,一迳進裡屋去了。
屋裡沒有燈,影影綽綽的隻看見珠羅紗帳子裡,她母親躺在紅木大床上,緩緩揮動白團扇。
流蘇走到床跟前,雙膝一軟,就跪了下來,伏在床沿上,哽咽道:"媽。
"白老太太耳朵還好,外間屋裡說的話,她全聽見了。
她咳嗽了一聲,伸手在枕邊摸索到了小痰罐子,吐了一口痰,方才說道:"你四嫂就是這樣碎嘴子,你可不能跟她一樣的見識。
你知道,各人有各人的難處,你四嫂天生的強要性兒,一向管着家,偏生你四哥不争氣,狂嫖濫賭,玩出一身病來不算,不該挪了公賬上的錢,害得你四嫂面上無光,隻好讓你三嫂當家,心裡咽不下這口氣,着實不舒坦。
你三嫂精神又不濟,支持這份家,可不容易!種種地方,你得體諒他們一點。
"流蘇聽她母親這話風,一味的避重就輕,自己覺得沒意思,隻得一言不發。
白老太太翻身朝裡睡了,又道:"先兩年,東拼西射的,賣一次田,還夠兩年吃的。
現在可不行了。
我年紀大了,說聲走,一撒手就走了,可顧不得你們。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跟着我,總不是長久之計。
倒是回去是正經。
領個孩子過活,熬個十幾年,總有你出頭之日。
" 正說着,門簾一動,白老太太道:"是誰?"四奶奶探頭進來道:"媽,徐太太還在樓下呢,等着跟您說七妹的婚事。
"白老太太道:"我這就起來,你把燈撚開。
"屋裡點上了燈,四奶奶扶着老太太坐起身來,伺候她穿衣下床。
白老太太問道:"徐太太那邊找到了合适的人?"四奶奶道:"聽她說得怪好的,就是年紀大了幾歲。
"白老太太咳了一聲道:"寶絡這孩子,今年也二十四了,真是我心上一個疙瘩。
白替她操了心,還讓人家說我:她不是我親生的,我存心擱了她!"四奶奶把老太太攙到外房去,老太太道:"你把我那兒的新茶葉拿出來,給徐太太泡一碗,綠洋鐵筒子裡的是大姑奶奶去年帶來的龍井,高罐兒裡的是碧螺春,别弄錯了。
"四奶奶答應着,一面叫喊道:"來人哪!開燈!"隻聽見一陣腳步響,來了些粗手大腳的孩子們,幫着大媽子把老太太搬運下樓去了。
四奶奶一個人在外間屋裡翻箱倒櫃找尋老太太的私房茶葉,忽然笑道:"咦!七妹,你打哪兒鑽出來了,吓我一跳!我說怎麼的,剛才你一晃就不見影兒了!"寶絡細聲道:"我在陽台上乘涼。
"四奶奶格格笑道:"害臊呢!我說,七妹,趕明兒你有了婆家,凡事可得小心一點,别那麼由着性兒鬧。
離婚豈是容易的事?要離就離了,稀松平常!果真那麼容易,你四哥不成材,我幹嘛不離婚哪!我也有娘家呀,我不是沒處可投奔的。
可是這年頭兒,我不能不給他們劃算劃算,我是有點人心的,就得顧着這一點,不能靠定了人家,把人家拖窮了。
我還有三分廉恥呢!" 白流蘇在她母親床前凄凄涼涼跪着,聽見了這話,把手裡的花鞋幫子緊緊按在心口上,戳在鞋上的一枚針,紮了手也不覺得疼。
小聲道:"這屋子裡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她的聲音灰暗而輕飄,像斷斷續續的塵灰吊子。
她仿佛做夢似的,滿頭滿臉都挂着塵灰吊子,迷迷糊糊向前一撲,自己以為是枕住了她母親的膝蓋,嗚嗚咽咽哭了起來道:"媽,媽,你老人家給我做主!"她母親呆着臉,笑嘻嘻的不作聲。
她摟住她母親的腿,使勁搖撼着,哭道:"媽!媽!"恍惚又是多年前,她還隻十來歲的時候,看了戲出來,在傾盆大雨中和家裡人擠散了。
她獨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瞪着眼看她,隔着雨淋淋的車窗,隔着一層層無形的玻璃罩──無數的陌生人。
人人都關在他們自己的小世界裡,她撞破了頭也撞不進去,她似乎是魇住了。
忽然聽見背後有腳步聲,猜着是她母親來了。
便竭力定了一定神,不言語。
她所祈求的母親與她真正的母親根本是兩個人。
那人走到床前坐下了,一開口,卻是徐太太的聲音。
徐太太勸道:"六小姐,别傷心了,起來,起來,大熱的天……"流蘇撐着床勉強站了起來,道:"嬸子,我……我在這兒再也待不下去了。
早就知道人家多嫌着我,就隻差明說。
今兒當面鑼,對面鼓,發過話了,我可沒有臉再住下去了!"徐太太扯她在床沿上一同坐下,悄悄的道:"你也太老實了,不怪人家欺侮你,你哥哥們把你的錢盤來盤去盤光了!就養活你一輩子也是應該的。
"流蘇難得聽見這幾句公道話,且不問她是真心還是假意,先就從心裡熱起來,淚如雨下,道:"誰叫我自己糊塗呢!就為了這幾個錢,害得我要走也走不開。
"徐太太道:"年紀輕輕的人,不怕沒有活路。
"流蘇道:"有活路,我早走了!我又沒念過兩年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能做什麼事?"徐太太道:"找事,都是假的,還是找個人是真的。
"流蘇道:"那怕不行,我這一輩子早完了。
"徐太太道:"這句話,隻有有錢的人,不愁吃,不愁穿,才有資格說。
沒錢的人,要完也完不了哇!你就剃了頭發當姑子去,化個緣罷,也還是塵緣──離不了人!"流蘇低頭不語。
徐太太道:"你這件事,早兩年托了我,又要好些。
"流蘇微微一笑道:"可不是,我已經二十八了。
"徐太太道:"放着你這樣好的人才,二十八也不算什麼,我替你留心着。
說着我又要怪你了,離了婚七八年了,你早點兒拿定了主意,遠走高飛,少受多少氣!"流蘇道:"嬸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哪兒肯放我們出去交際?倚仗着家裡人罷,别說他們根本不贊成,就是贊成了,我底下還有兩個妹妹沒出閣,三哥四哥的幾個女孩子也漸漸的長大了,張羅她們還來不及呢!還顧得到我?" 徐太太笑道:"提起你妹妹,我還等着他們的回話呢。
"流蘇道:"七妹的事,有希望麼?"徐太太道:"說得有幾分眉目了。
剛才我有意的讓娘兒們自己商議商議,我說我上去瞧瞧六小姐就來;現在可該下去了。
你送我下去,成不成?"流蘇隻得扶着徐太太下樓,樓梯又舊,徐太太又胖,走得吱吱格格一片響。
到了堂屋裡,流蘇欲待開燈,徐太太道:"不用了,看得見。
他們就在東廂房裡。
你跟我來,大家說說笑笑,事情也就過去了,不然,明兒吃飯的時候免不了要見面的,反而僵得慌。
"流蘇聽不得"吃飯"這兩個字,心裡一陣刺痛,哽着嗓子,強笑道:"多謝嬸子──可是我這會子身子有點不舒服,實在不能夠見人,隻怕失魂落魄的,說話闖了禍,反而辜負了您待我的一片心。
"徐太太見流蘇一定不肯,也就罷了,自己推門進去。
門掩上了,堂屋裡暗着,門的上端的玻璃格子裡透進兩方黃色的燈光,落在青磚地上。
朦胧中可以看見堂屋裡順着牆高高下下堆着一排書箱,紫檀匣子,刻着綠泥款識。
正中天然幾上,玻璃罩子裡,擱着琺藍自鳴鐘,機括早壞了,停了多年。
兩旁垂着朱紅對聯,閃着金色壽字團花,一朵花托住一個墨汁淋漓的大字。
在微光裡,一個個的字都像浮在半空中,離着紙老遠。
流蘇覺得自己就是對聯上的一個字,虛飄飄的,不落實地。
白公扪有這麼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這裡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一千年。
可是這裡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為每天都是一樣的單調與無聊。
流蘇交叉着胳膊,抱住她自己的頸項。
七八年一霎眼就過去了。
你年輕麼?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這裡,青春是不希罕的。
他們有的是青春──孩子一個個的被生出來,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紅嫩的嘴,新的智慧。
一年又一年的磨下來,眼睛鈍了,人鈍了,下一代又生出來了。
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紅灑金的輝煌的背景裡去,一點一點的淡金便是從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流蘇突然叫了一聲,掩住自己的眼睛,跌跌沖沖往樓上爬,往樓上爬……上了樓,到了她自己的屋子裡,她開了燈,撲在穿衣鏡上,端詳她自己。
還好,她還不怎麼老。
她那一類的嬌小的身軀是最不顯老的一種,永遠是纖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
她的臉,從前是白得像磁,現在由磁變為玉──半透明的輕青的玉。
上颔起初是圓的,近年來漸漸的尖了,越顯得那小小的臉,小得可愛。
臉龐原是相當的窄,可是眉心很寬。
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
陽台上,四爺又拉起胡琴來了,依着那抑揚頓挫的調子,流蘇不由得偏着頭,微微飛了個眼風,做了個手勢。
她對鏡子這一表演,那胡琴聽上去便不是胡琴,而是笙箫琴瑟奏着幽沉的廟堂舞曲。
她向左走了幾步,又向右走了幾步,她走一步路都仿佛是合著失了傳的古代音樂的節拍。
她忽然笑了──陰陰的,不懷好意的一笑,那音樂便戛然而止。
外面的胡琴繼續拉下去,可是胡琴訴說的是一些遼遠的忠孝節義的故事,不與她相關了。
這時候,四爺一個人躲在那裡拉胡琴,卻是因為他自己知道樓下的家庭會議中沒有他置喙的餘地。
徐太太走了之後,白公扪裡少不得将她的建議加以研究和分析。
徐太太打算替寶絡做媒說給一個姓範的,那人最近和徐先生在礦務上有相當密切的聯絡,徐太太對于他的家世一向就很熟悉,認為絕對可靠。
那範柳原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華僑,有不少的産業分布在錫蘭馬來西亞等處。
範柳原今年三十二歲,父母雙亡。
白家衆人質問徐太太,何以這樣的一個标準夫婿到現在還是獨身的,徐太太告訴他們範柳原從英國回來的時候,無數的太太們緊扯白臉的把女兒送上門來,硬要推給他,勾心鬥角,各顯神通,大大熱鬧過一番。
這一捧卻把他捧壞了,從此他把女人看成他腳底下的泥。
由于幼年時代的特殊環境,他脾氣本來就有點怪僻。
他父母的結合是非正式的,他父親一次出洋考察,在倫敦結識了一個華僑交際花,兩人秘密地結了婚。
原籍的太太也有點風聞。
因為懼怕太太的報複,那二夫人始終不敢回國,範柳原就是在英國長大的。
他父親故世以後,雖然大太太有兩個女兒,範柳原要在法律上确定他的身分,卻有種種棘手之處。
他孤身流落在英倫,很吃過一些苦,然後方才獲得了繼承權。
至今範家的族人還對他抱着仇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