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抵達-5
關燈
小
中
大
的概念,羞怯的想像力。
這令人氣惱,就像老年人談舊事和病人談病一樣,您同意我的看法嗎?” “這些問題我沒想過。
我有位姓戈爾東的同學,他也有這種看法。
” “因此我到這裡來守候帕沙,希望在他進出的時候碰見他。
廂房曾是總督的辦公室,現在門上挂着牌子:‘控訴處’。
您也許看見了?這是城裡最美麗的地方。
門前的廣場是用條石鋪成的。
穿過廣場便是市立公園。
裡面長着繡球花、楓樹和山植。
我停在行人道上,在求見的人群裡等着見他。
當然,我沒去敲接待室的門,說我是他妻子。
我們不姓一個姓呀!況且良心又有什麼用呢。
他們有完全不同的規則。
比如,他的生身父親,帕維爾·費拉蓬特維奇·安季波夫,工人出身,當過政治流浪犯,就在公路旁邊的一家法院裡工作。
那就是他流放時住的地方。
那兒還住着他的朋友李韋爾辛。
都是革命法庭的成員。
可您猜怎麼着?兒子并沒告訴父親自己是誰,父親也認為他這樣做完全應該,并不生氣。
既然兒子隐瞞身份,那就意味着木應當問。
他們是除石,而不是人。
除了原則就是紀律。
“就算我終于能證明我是他妻子,那又有多大意義!妻子又管什麼用?這是什麼時代?世界無産階級,改造宇宙,這是另外一碼事兒,這點我懂。
可像妻子那樣的兩條腿動物算什麼,呸,一隻最蹩腳的跳蚤或虱子。
“副官轉了一圈,詢問了許多人,放進了幾個人。
我沒報告自己的姓名,回答問題時隻說為了私事。
可以想象,事情當然辦得糟極了——拒絕接見。
副官聳了聳肩,懷疑地打量着我。
因此我一次也沒見過他。
“您以為他厭惡我們,不愛我們了,把我們忘了。
嗅,恰恰相反。
我太了解他了!正因為他感情太豐富了,才想出這種辦法!他要把所有在戰争中獲得的律冠放在我們腳下,因此不能空手回來,要以一個滿載榮譽的征服者的身份回來,要使我們永垂不朽,眼花缭亂!多像孩子呀!” 卡堅卡又進來了。
拉裡莎·費奧多羅夫娜抱住困惑的小女孩,抱起來轉圈,胳肢她,吻她,把她緊緊抱在自己懷裡。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從城裡騎馬回到瓦雷金諾。
這些地方他經過不知多少次了。
這條路他已經走熟,失去新鮮的感覺,不再注意它。
他走近林間小路的岔口,那兒從通往瓦雷金諾的直路分出一條通往薩克瑪河上瓦西裡耶夫沃漁村的支路。
在分岔口的地方矗立着這片地區的第三塊路标,路标上挂着出售農業機器的招牌。
同往常一樣,醫生總是落日的時候抵達岔口。
自從他那次進城後,已經過了兩個多月。
那天他住在拉裡莎·費奧多羅夫娜那兒,可對家裡卻說他因事耽擱在城裡了,在桑傑維亞托夫的旅店裡住了一夜。
他早已同安季波娃以“你”相稱了,管她叫拉拉,她管他叫日瓦戈。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欺騙了東尼娜,向她隐瞞了這件事,而且事情越來越嚴重,越來越不可原諒。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
他愛東尼娜愛到崇拜的地步。
她心靈的平靜對他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重要。
他比她的生身父親和她本人更竭力維護她的榮譽。
為了維護她那受過刺激的尊嚴,他會親手撕碎觸犯她尊嚴的人。
然而,他自己正是觸犯她尊嚴的那個人。
在家裡,在親人中間,他覺得自己是個尚未被逮捕的罪犯。
家裡人毫無察覺,仍像往常那樣親熱地對待他,這使他十分痛苦。
大家談得正起勁的時候,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罪行,呆住了,周圍人講的什麼他聽不見,也聽不懂。
如果這發生在飯桌上,一塊食物便會卡在他的喉嚨裡。
他把場匙放在一邊,推開碟子。
眼淚窒息得他出不來氣。
“你怎麼啦?”東尼娜莫名其妙地問道。
“你大概在城裡聽到了壞消息?又把誰關進監獄或者槍斃了?告訴我。
不用怕我聽了心煩。
那樣你會好受些。
” 他對東尼娜不忠實,是因為他更愛别人嗎?不,他沒選擇過任何人,設比較過。
“自由愛情”的想法,“感情的權利及要求”這類話,對他是格格不入的。
談論或想到這類事他都覺得庸俗。
他在生活中不摘取“享受的花朵”,他不把自己算在半神或超人之列,不要求優待和特權。
良心不安過于沉重,簡直把他壓垮了。
這樣下去如何是好?有時他問自己,但找不到回答,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某種無法實現的幹預上——某種無法預見但能解決矛盾的幹預。
但現在他不這樣想了。
他決定用自己的力量斬斷繩結。
他懷着這樣的決心回家。
他決定全部向東尼娜坦白,乞求她的寬恕,決不再同拉拉會面。
不錯,并非所有問題都想到了。
他現在覺得,還有一點不大清楚,即他是否同拉拉永遠斷絕往來。
這令人氣惱,就像老年人談舊事和病人談病一樣,您同意我的看法嗎?” “這些問題我沒想過。
我有位姓戈爾東的同學,他也有這種看法。
” “因此我到這裡來守候帕沙,希望在他進出的時候碰見他。
廂房曾是總督的辦公室,現在門上挂着牌子:‘控訴處’。
您也許看見了?這是城裡最美麗的地方。
門前的廣場是用條石鋪成的。
穿過廣場便是市立公園。
裡面長着繡球花、楓樹和山植。
我停在行人道上,在求見的人群裡等着見他。
當然,我沒去敲接待室的門,說我是他妻子。
我們不姓一個姓呀!況且良心又有什麼用呢。
他們有完全不同的規則。
比如,他的生身父親,帕維爾·費拉蓬特維奇·安季波夫,工人出身,當過政治流浪犯,就在公路旁邊的一家法院裡工作。
那就是他流放時住的地方。
那兒還住着他的朋友李韋爾辛。
都是革命法庭的成員。
可您猜怎麼着?兒子并沒告訴父親自己是誰,父親也認為他這樣做完全應該,并不生氣。
既然兒子隐瞞身份,那就意味着木應當問。
他們是除石,而不是人。
除了原則就是紀律。
“就算我終于能證明我是他妻子,那又有多大意義!妻子又管什麼用?這是什麼時代?世界無産階級,改造宇宙,這是另外一碼事兒,這點我懂。
可像妻子那樣的兩條腿動物算什麼,呸,一隻最蹩腳的跳蚤或虱子。
“副官轉了一圈,詢問了許多人,放進了幾個人。
我沒報告自己的姓名,回答問題時隻說為了私事。
可以想象,事情當然辦得糟極了——拒絕接見。
副官聳了聳肩,懷疑地打量着我。
因此我一次也沒見過他。
“您以為他厭惡我們,不愛我們了,把我們忘了。
嗅,恰恰相反。
我太了解他了!正因為他感情太豐富了,才想出這種辦法!他要把所有在戰争中獲得的律冠放在我們腳下,因此不能空手回來,要以一個滿載榮譽的征服者的身份回來,要使我們永垂不朽,眼花缭亂!多像孩子呀!” 卡堅卡又進來了。
拉裡莎·費奧多羅夫娜抱住困惑的小女孩,抱起來轉圈,胳肢她,吻她,把她緊緊抱在自己懷裡。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從城裡騎馬回到瓦雷金諾。
這些地方他經過不知多少次了。
這條路他已經走熟,失去新鮮的感覺,不再注意它。
他走近林間小路的岔口,那兒從通往瓦雷金諾的直路分出一條通往薩克瑪河上瓦西裡耶夫沃漁村的支路。
在分岔口的地方矗立着這片地區的第三塊路标,路标上挂着出售農業機器的招牌。
同往常一樣,醫生總是落日的時候抵達岔口。
自從他那次進城後,已經過了兩個多月。
那天他住在拉裡莎·費奧多羅夫娜那兒,可對家裡卻說他因事耽擱在城裡了,在桑傑維亞托夫的旅店裡住了一夜。
他早已同安季波娃以“你”相稱了,管她叫拉拉,她管他叫日瓦戈。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欺騙了東尼娜,向她隐瞞了這件事,而且事情越來越嚴重,越來越不可原諒。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
他愛東尼娜愛到崇拜的地步。
她心靈的平靜對他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重要。
他比她的生身父親和她本人更竭力維護她的榮譽。
為了維護她那受過刺激的尊嚴,他會親手撕碎觸犯她尊嚴的人。
然而,他自己正是觸犯她尊嚴的那個人。
在家裡,在親人中間,他覺得自己是個尚未被逮捕的罪犯。
家裡人毫無察覺,仍像往常那樣親熱地對待他,這使他十分痛苦。
大家談得正起勁的時候,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罪行,呆住了,周圍人講的什麼他聽不見,也聽不懂。
如果這發生在飯桌上,一塊食物便會卡在他的喉嚨裡。
他把場匙放在一邊,推開碟子。
眼淚窒息得他出不來氣。
“你怎麼啦?”東尼娜莫名其妙地問道。
“你大概在城裡聽到了壞消息?又把誰關進監獄或者槍斃了?告訴我。
不用怕我聽了心煩。
那樣你會好受些。
” 他對東尼娜不忠實,是因為他更愛别人嗎?不,他沒選擇過任何人,設比較過。
“自由愛情”的想法,“感情的權利及要求”這類話,對他是格格不入的。
談論或想到這類事他都覺得庸俗。
他在生活中不摘取“享受的花朵”,他不把自己算在半神或超人之列,不要求優待和特權。
良心不安過于沉重,簡直把他壓垮了。
這樣下去如何是好?有時他問自己,但找不到回答,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某種無法實現的幹預上——某種無法預見但能解決矛盾的幹預。
但現在他不這樣想了。
他決定用自己的力量斬斷繩結。
他懷着這樣的決心回家。
他決定全部向東尼娜坦白,乞求她的寬恕,決不再同拉拉會面。
不錯,并非所有問題都想到了。
他現在覺得,還有一點不大清楚,即他是否同拉拉永遠斷絕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