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華散文》①的一封信
關燈
小
中
大
《中華散文》編輯部:
我是在北京醫院診病期内(10月1日至11月2日)收到您的信和兩本《中華散文》的,您說這種文學雜志很難生存,然而當我看了篇目和作者的名字(其中有讀過文章而沒有見過面的作者),心中就充滿了滿意和歡喜,光就女作家而言,熟悉的宗璞、韋君宜、李佩芝,海外的有趙淑俠……男作家如季羨林、金克木,徐遲、劉心武,高洪波……和她(他)們的神來之筆!因此我相信《中華散文》一定越來越有更多的讀者,而且越有更多的作者,前途無量,要好好辦下去。我已于十天前出院,書桌上信件山積,一時回不過來!我一有些時間,就寫點散文,可用不可用就不敢說了。祝撰安
(本篇發表于《人民日報》1994年1月24日。)
①《中華散文》雙月刊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原注
我是在北京醫院診病期内(10月1日至11月2日)收到您的信和兩本《中華散文》的,您說這種文學雜志很難生存,然而當我看了篇目和作者的名字(其中有讀過文章而沒有見過面的作者),心中就充滿了滿意和歡喜,光就女作家而言,熟悉的宗璞、韋君宜、李佩芝,海外的有趙淑俠……男作家如季羨林、金克木,徐遲、劉心武,高洪波……和她(他)們的神來之筆!因此我相信《中華散文》一定越來越有更多的讀者,而且越有更多的作者,前途無量,要好好辦下去。我已于十天前出院,書桌上信件山積,一時回不過來!我一有些時間,就寫點散文,可用不可用就不敢說了。祝撰安
(本篇發表于《人民日報》1994年1月24日。)
①《中華散文》雙月刊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