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匡救,有晉之罪人也,何作樂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皆愧焉。

     (李重) (李重,字茂(魯)[曾],為襄陽太守。

    崇教化,修學宮,表獨行,拔賢能。

    清簡無匹,正身率下;二年彈黜四縣。

    ) 劉弘 劉弘,字和季,沛國相人也。

    [太](大)安中,張昌作亂,轉使持節﹑南蠻校尉﹑荊州刺史,讨昌斬之,悉降其衆。

    時荊部守宰多缺,弘請補選,帝從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補授,甚為論者所稱。

    勸課農桑,寬刑省賦,歲用有年,百姓愛悅。

     弘嘗夜起,聞城上持更者歎聲甚苦,遂呼省之。

    兵過六十,羸疾無嗣,弘愍之,乃谪罰主者,遂給韋袍﹑複帽,轉以相付。

    舊制,岘﹑萬二山澤中,不聽百姓捕魚,弘下教曰:“《禮》:‘名山大澤不封’,與共其利。

    今公私幷兼,百姓無複厝手地,當何謂耶?速改此法!” 時天下大亂,弘專督江漢,威行南服,每有興廢,手書守﹑相,丁甯款密。

    所以人皆感悅,争赴之。

    鹹曰:“得劉公一紙書,賢於十部從事。

    ”卒於襄陽,士女嗟痛,如喪所親。

    父老追思弘,雖《甘棠》之詠召伯,無以過也。

     性愛香,上廁常置香爐。

    主簿張[坦](垣)曰:“人名公作俗人,眞不虛也。

    ”和季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

    我何如令君?君何惡我愛好也。

    ”[坦](垣)曰:“古有好婦人,[患](惠)而捧心嚬眉,見者皆以為好;其鄰醜婦法之,見者便走。

    公欲使下官退走耶?” [季和大笑,以是知坦。

    ] 皮初,劉弘牙門将。

    弘讨張昌,初為都戰帥,忠勇冠軍。

    漢沔肅清,初等之功也。

    弘表初為襄陽太守。

    朝廷以初雖有功,襄陽名郡,乃以弘婿夏侯陟為守。

    弘曰:“若必姻親可用,荊州十郡,安得十婿?”乃表陟姻親,不得相監,初勳宜見酬。

    诏聽之。

     桓宣 桓宣,監沔中諸軍事。

    石勒荊州刺史郭敬戍襄陽。

    陶侃使其子與宣俱攻樊城,拔之。

    敬懼,遁走。

    宣遂平襄陽,侃使宣鎭之。

    招懷初附,勸課農桑,簡刑罰,略威儀,或載鋤耒於轺軒,或親藝獲於隴畝。

    十馀年閑,綏撫僑寓,甚有稱績。

     鄧遐 鄧遐,字應遠。

    勇力絕人,氣蓋當時。

    時人方之樊哙。

    治郡号為名将。

     為襄陽太守,城北沔水中有蛟,常為人害,遐遂拔劍入水。

    蛟繞其足,遐揮劍截蛟,流血,江水為之俱赤。

    因名曰“斬蛟渚”,亦謂之“斬蛟津”。

     朱序 朱序,字次倫,義陽人。

    (甯康)[太元]初,拜使持節﹑監沔中諸軍事﹑南中郞将,鎭襄陽。

     (符)[苻]丕圍序,序母韓自登城覆行。

    謂西北角當先受弊,領百馀婢幷城中女丁,於其角斜築二十馀丈。

    賊攻西北,潰,便固新城。

    襄人謂之“夫人城”。

     序累戰破賊。

    守備少懈,序陷於苻堅。

    後堅敗,得歸。

    拜征虜将軍,複還襄陽。

    太元十八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