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園中擲戟

關燈
話說呂布在鳳儀亭上,将貂蟬抱在懷中,蜜語寬慰,貂蟬哭道:“妾身自見将軍,許侍箕帚,生平之願已足。不料被太師威逼而來,遭其淫污,雖在相府,不異牢獄。隻望将軍設法救我,誰知将軍并不放在心上,任妾在此受辱,不如早覓一死,以明妾心。”

    呂布道:“我非不竭力設法,無奈老賊防衛甚嚴,欲與你相見一面,亦無機緣。”

    貂蟬拭淚道:“妾在此度日如年,望将軍憐憫,速施救拔。”

    呂布歎道:“為你之事,我晝夜不安,時刻在心。隻因老賊勢力如山,不能動搖,今日此來也是乘着老賊議論政務,方得偷空而行,耽延久了,還恐老賊疑心,必須速去。”

    貂蟬道:“将軍如此懼怕老賊,妾身無見天之日矣。”呂布道:“你休着急,待我徐圖良策,終有遂願之時。”貂蟬聞言,淚如雨下道:“妾在深閨聞将軍之名,如雷貫耳,以為當今英雄,隻有将軍一人。誰想反受老賊之制。”

    呂布滿面羞慚,将自己面頰貼着貂蟬粉腮,再三解說,央求暫時忍耐,不可性急。兩人偎偎依依,不忍分離。

    誰知董卓在朝堂議論政事,回頭不見呂布,心中大疑。連忙辭了獻帝,登車回府。見呂布之馬,系于府前,诘問門吏,呂布何在?門吏答道:“溫侯往後堂去了。”董卓叱退左右,徑入後堂,不見呂布蹤影,呼喚貂蟬,亦不見應。急問侍婢,侍婢回說在後園看花。

    董卓立即尋至後園,隻見呂布和貂蟬,互相偎抱,喁喁細語,畫戟倚在亭前石欄之上。董卓怒極,大喝一聲,呂布聞聲大驚,連忙撇了貂蟬,回身便走。董卓就石欄之上搶了畫戟,來趕呂布。

    呂布身體靈便,腿腳迅捷,董卓身體肥胖,哪裡追趕得上,将戟用力向呂布擲去。呂布急忙避過,拾起畫戟,飛奔而去。

    董卓氣喘籲籲,直向園門奔來。誰知剛出園門,忽有一人飛奔而來,劈面相撞,将董卓碰倒于地。此人見董卓倒地,慌忙攙扶起來,連聲請罪。董卓看時,正是李儒。

    原來李儒自董卓娶貂蟬之後,知其與呂布互相沖突,心下甚是憂愁。今日來至相府,聽說呂布暗入内室,董卓回府大發雷霆,追尋呂布,趕往後園去了。

    李儒大吃一驚,連忙趕來,劈面碰見呂布,李儒問道:“溫侯何以如此驚慌?”呂布道:“太師殺我。”說罷,奔出府門而去。  李儒不也怠慢,趕往勸阻董卓,不料跑得匆忙,剛到園門,董卓也從園内奔出,不及回避,兩下相撞,把董卓栽倒在地。

    李儒連忙扶起董卓,口中說道:“誤撞恩相,死罪,死罪。”  董卓氣籲籲的,命李儒扶至園旁小軒裡面,坐下說道:“可恨呂布逆賊,戲吾愛妾,誓必殺之。”

    李儒道:“恩相差矣。昔夢莊王絕纓之會,不究戲愛姬之蔣雄,後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太師為一貂蟬,欲殺心腹猛将,倘為門下将校所知,人心離散,大事不可為矣。不如趁此機會,即以貂蟬賜之,呂布感念大恩,必以死報,門下謀将,聞知此事,亦因太師寬宏大量,共堅其向慕之心矣。太師請自三思。”

    董卓沉吟良久道:“汝言亦是,吾當思之。”  李儒辭别而出,董卓回到内室,不見貂蟬之面,忙問侍婢,侍婢回說,睡在床中。

    董卓親至帳中,看視貂蟬,見他在枕上嘤嘤啜泣,兩頰暈紅,雙眉緊蹙,如煙籠芍藥,雨洗海棠,異常嬌麗。

    董卓見了這般美貌,胸中一股怒氣,早已消了一半,便低下頭去,俯耳言道:“今日之事,究竟如何?愛卿不妨向我直說。”貂蟬聞言,并不回答,一翻身回入裡面,淚如雨下。

    董卓此時怒氣完全消滅,扳着貂蟬香肩道:“愛卿不用氣苦,今日的事情我為着愛卿,不行追究就是了。”

    貂蟬不待言畢,陡然坐起道:“你還這樣說麼,我為什麼要你不追究,自己過寄的好義子,前來調戲人,不去責備,又要凝心我與他有甚事情麼?”說着,掩面而泣,不勝怨苦,幾乎哭出聲來。

    董卓坐在床沿,一面代他拭淚,一面細細安慰,詢問情由。

    未知貂蟬怎樣訴說,且待下文分解。